篇1:醫生下鄉個人工作總結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以創新促進社會和諧,以科技創新成果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為根本宗旨,按照“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要求,根據##省衛生廳瓊衛科教[20xx]19號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府辦[20xx]34號文件精神,在市衛生局的統一領導及相關鎮、村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圓滿完成了“##省衛生科技活動月”暨“##市第五屆科技活動月”的活動內容,現將本次活動月醫療下鄉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充分,內容豐富
醫院專門成立了衛生科技活動月領導小組,業務副院長擔任組長,成員由我院婦產科、兒科及保健科業務骨干組成,具體對本次醫療下鄉活動進行了精心安排和充分準備,從而保障了本次下鄉活動的醫療質量和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我院嚴格按照活動月方案的責任要求,圍繞“科技創新,支撐發展”這一主題開展醫療下鄉活動。我們通過宣傳車、圖文并茂的宣傳畫及向群眾發放“婦幼保健知識”、“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折頁等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傳播活動,促進了群眾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還組織醫療小組深入陽江、龍江、中原鎮,為廣大農村婦女、孕產婦、嬰幼兒尤其是貧困農民工的嬰幼兒免費體檢和義診,促進了農村貧困和弱勢人群對婦幼保健服務利用能力的提高。
二、活動到位,效果顯著
本次醫療下鄉活動,我們主要在中原鎮、陽江鎮和龍江鎮進行。我院送醫下鄉醫療小組分別于5月15日、5月18日、5月21日、5月25日、5月27日深入上述三個指定鄉鎮開展活動,共向群眾發放《婦幼保健健康教育信息》、《及時接種疫苗,人人享有健康》、《怎樣預防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的預防》等宣傳折頁約1000多份;為253人次提供了婦女病、嬰幼兒常見病、嬰幼兒喂養等知識的咨詢服務;免費為婦女和嬰幼兒體檢約150人次;為23名婦女及兒童患者進行了免費診療。此次活動費用均由我院出資,為群眾節省各種醫療診療費約3000元。
此外,我院還參與##省衛生廳主辦的“嬰幼兒科學喂養和技能競賽活動”,共向300名3歲以下兒童的家長發放了“科學喂養知識問卷”,并在此活動期間為參與答卷的300個家庭的3歲以下兒童免費提供了健康體檢服務。
總之,本次衛生科技活動月活動,尤其是送醫下鄉活動受到廣大農村群眾及兒童家長的歡迎和好評。我們也感覺到這種活動形式也是溝通和交流的一個良好平臺,加強了我們醫療保健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的相互聯系,也融洽了醫患的關系,更是構建和諧##的一個有力保障。
篇2:醫生下鄉個人工作總結
為貫徹響應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衛生部《關于城市衛生支援農村衛生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根據省衛生廳關于《城市醫生晉升職稱前到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制度》的實施方案,我們普外科、胸外科2人組成的醫療隊,赴***市****縣人民醫院進行對口支援,現為期三個月的工作已結束。在各級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下,我們圓滿完成了這項醫療服務任務。在為期三個月左右的工作中,我們對于***縣醫院主要從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醫療救治等方面給予了較大的支持,建立特色專科,使農民就近得到較高水平的基本醫療服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看病難問題;和***縣醫院內工作人員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并實施各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水平。同時我們也親身感受到了農村醫療衛生的現狀,收獲、體會頗多,總結如下:
一、醫療任務完成情況:建立**********特色專科。合理安排門急診、病房工作,共完成門診500多人次,急診40多人次,健康體檢400多人次,義診120多人次,開展手術36人次,并協助完成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5人次,開展**************新技術12例。以有限的藥物和檢查手段,盡量給予病人滿意的治療。在臨床工作中注重隨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宣教,增加群眾的健康知識及防病、治病的意識。
二、在院內對**************進行學術講座6次,業務講座培訓人數達300人次,教學查房12次,手術示教4次。將一些國內、外領域的學科新進展帶到基層醫院,充分發揮我們的特長,對于住院醫生、轉科醫生,言傳身教并嚴格要求,通過典型病例的分析,幫助他們盡快提高業務水平。
三、根據***縣醫院普外科的實際情況和要求,我們幫助年輕醫生建立科研思維,在臨床工作中尋找科研點。
四、將病歷書寫、查房制度等基本醫療管理制度切實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管理水平的提高。每周和醫院相關領導進行一次全院大查房,并根據工作體會,為其提供了多條合理化建議及改進措施,為其發展獻計獻策。
五、我們從基層醫務工作者身上學到了如何與患者更好的溝通,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使患者的依從性更好,有利于疾病的治療。他們的團結協作、吃苦耐勞、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三個月中,我們和他們一起工作和生活,患者及家屬對我們的服務態度及醫療水平給予了肯定,受到了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及院領導的一致好評。大家相互交流經驗及教訓,做到邊學習,邊交流,邊思考,在相互學習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六、在衛生支援的過程中,我們看到***縣衛生事業已取得了很大的發展,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相當完善,病人就診環境明顯改善。但現今基層醫療衛生水平與我們國家小康社會所要求達到的醫療衛生水平還有一定差距,農村廣大居民的衛生健康知識有限,對一些常見疾病的認識不足。在下鄉義診活動中,我們深切的感受到群眾對健康知識的渴求,需要醫療衛生工作者進一步深入基層進行宣傳。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的農村衛生工作,是繁榮農村經濟、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穩定的重要條件,是增強農民素質、提高農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
[醫生下鄉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篇3:醫生下鄉個人工作總結
一、從實際出發,精心制定工作計劃。
深入開展“衛生下鄉對口幫扶”“萬名醫師下基層”活動,并扎實有效地開展了這項活動,院黨政領導給予高度重視,經過認真研究討論,精心制定了衛生下鄉工作計劃,要求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二、積極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下鄉活動。
為了切實把衛生下鄉工作辦實辦好,院領導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全院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我們克服了醫院資金短缺,醫務人員缺少的困難,組織了巡回醫療工作組進行對口幫扶,每季度選派我院優秀中層管理干部到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幫助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技術規范,并組織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中層干部來我院參觀學習3次。從而加強了鄉衛生院的內涵建設。同時,我院從鄉鎮衛生院事業發展角度出發,將我院一部分醫療器械于3月間分別捐贈于新城鄉衛生院、阿嘎如泰衛生院,器械設備共38臺,價值約30,8028余元。我院每周選派醫療內、外、婦、兒、中醫專業專家下鄉巡回醫療,近一年派出醫務專家60人次,其中常住醫生人數24人,進行專題講座、教學查房、手術帶教、病例討論等方面的業務幫帶,解決一些疑難雜癥,共診治患者1800人次,并協助彩b超、放射、檢驗等輻助科室開展常規的診療項目及規范操作流程。開展各類手術54臺。舉辦了培訓班3次,培訓基層醫務人員30人次,負責接納進修人員10名,為對口支援單位創收7萬多元。通過幫助管理,培訓人才,診療病人,送醫送藥等活動,把“送”和“教”結合起來,從而提高了各級衛生院的管理、技術、服務水平;同時,我院還在當地積極組織開展義診活動,參加義診的專家共48人次。為當地農民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滿足廣大農民患者的健康需求,得到了廣大農牧民的歡迎和贊揚。
三、我院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對口支援工作,專門成立領導機構。
由石繼海副院長主抓此項工作,由醫務科負責具體工作安排,外派人員按計劃交接工作,每日補貼20元,報銷交通費20元,工資、津貼、待遇不變,獎金以行政獎兌現,經費由專項經費支出,不足部分由醫院財政支出。
為提高我市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保健水平,切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衛生水平,中山市衛生局統一部署,開展“中山市XX年百名醫師下鄉幫扶分隊”活動。我院領導班子高度重視,4月8日召開了全院職工大會,傳達了開展百名醫生下鄉幫扶活動的文件精神;指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負責具體協調工作,召集各站負責人做好各項協助和準備工作。我們又將此項活動向鎮政府主管領導匯報,得到大力支持,通過鎮電視臺播報信息、懸掛宣傳橫幅等形式進行了全鎮宣傳,為此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篇4:醫生下鄉個人工作總結
作為一名基層鄉鎮衛生院的醫生,我需要履行的工作職責就是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系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鄉鎮醫療衛生工作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衛生機構,是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的樞紐,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重要服務載體。在本年度的工作當中,我認真學習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素質。現將本年度個人工作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努力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
在實踐的工作中,把“實踐”作為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使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在當今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知識更新的必要性,現實驅使著我,只有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努力學習,才能適應日趨激烈的競爭,勝任本職工作,否則,終究要被現實所淘汰。努力學習各種科學理論知識,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和黨政策,領會上級部門重大會議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終同黨同組織保持一致,保證在實踐工作上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同時,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并結合本職工作,我認真學習有關國家醫療衛生政策,醫療衛生理論及技能,不斷武裝自己的頭腦。并根據工作中實際情況,努力用理論指導實踐,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解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希望,將來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時不因碌碌無為而后悔,不因虛度時光而羞愧。
二、恪盡職守,踏實工作。
當我們步入神圣的醫學學府的時候起,我就謹莊嚴宣誓過:“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鉆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系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今天,我不斷的努力著。
基層醫療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基層醫療工作者,肩負的重任和應盡的職責。按照分工,擺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離任,嚴格遵守職責,完成本職工作。只有把位置任準,把職責搞清,團結同志、誠懇待人,腳踏實地,忠于職守、勤奮工作,一步一個腳印,認認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職工作,做好我作為一名基層醫療報務工作者的本職工作。在門診,往院的診療工作中,我隨時肩負著湖潮鄉4149戶,共1萬7千多口人及處來人口的健康。365天,天天隨診。那怕是節假日,休息日,時時應診。不管是在任何時候,不耽誤病人治療,不推諉病人,理智診療。平等待人,不欺貧愛富,關心,體貼,同情每一位就診的患者。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診療中,嚴格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診規則,開展門診,往院的診療工作、相關政策宣傳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從年新合醫在我鄉開展以來,本人認真學習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及相關新型農村合醫療會議精神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診療制度,組織村醫生及本院職工進行培訓學習,并利用趕集、到衛生室督導檢查和下村體驗時間及平時診療工作中,以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新合醫工作。以電話、現場咨詢及發放資料等方式,開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安全生產維穩管理、新型農村合醫療管理。
創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是日常工作正常開展的前提,的本院的安全生產維穩管理,本人通過職工的會議培訓,使全院職工安全意識有明顯提高,通過組織安全生產隱患排查,使我院的事故發生率全年為零,保證了我院日常工作正學開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搜集、匯總、反饋及時上報各新型農村合醫療管理方面的意見和材料,為院領導班子更好地決策,并協助管理我院及我鄉的新合醫及鄉村一體化工作。
篇5:醫生下鄉個人工作總結
自我省“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活動開展后,我院本著提高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農村常見病,多發病和重大疾病醫療救治,使農民就近得到較高水平的基本醫療服務。本著緩解基層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和提高基層醫院管理水平的宗旨,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協調下,我院與XX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結成了幫扶對象。
20XX年6月29日,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針對我院專業范圍向我院外科、兒科、內科派達了三名專業對口,經驗豐富的醫師,他們分別是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兒科主治醫師,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自支援醫院下派人員到達我院,并未因我縣是邊遠貧困地區,食宿不周,交通不便而抱怨,而是積極的投入到的工作中,并與我院廣大醫護人員一同坐診、查房共為醫院的發展勞力費心,在十個月的工作中,下派醫師不僅與我院醫務人員同甘共苦,還額外肩負著培養幫扶我院醫務人員的工作,他們在門診病區開展正常醫療工作的同時還開展技術培訓,集中授課,通過查房、手術、疑難病例講解的臨床帶教形式,彌補我院醫務人員在醫療工作中的不足,并且積極參加醫院管理,把先進的管理經驗、管理理念帶入我院的部分科室,以自身的經驗和專業技術作參考為我院的專科建設提出了諸多建議。
下派醫師的到來促進了我院部分科室專業水平的提高,下派的XX主治醫師在內二科開展了“新生兒重癥識別”和“常見兒科補液”等授課。下派的XX醫師在內一科發揮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疑難疾病專業特長的同時還把支援醫院先進的管理方法引進到我院,加強了對所在科室的內部管理。在外一科,醫療隊隊長XX主治醫師對我院既往舊的血管外科手術方式進行改進,提高了下肢靜脈曲張、血管瘤的治療效果。
在“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活動的開展中,作為受援醫療單位,雖然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存在的弊病和不足,但新鮮力量的加盟和高級技術人才的流動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我院內一科有這樣一位病人,得的是“類風濕”,她原來要到XX去醫治,聽說XX的醫師被下派到我院后,便到我院到內一科進行治療。下派醫師帶來的不僅是病人還有優秀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這些都有是寶貴的財富。現在縣域內的廣大群眾不用出縣就可以亨受到省級專家的診治,對于我縣老百姓看病的經濟負擔也是利大于弊。
雖然有下派活動的幫扶,但是基層醫療單位的不足和弊端并不就因此而完全消除。目前存在諸多的問題:例如短期內基層醫院的基礎設備并不能得到完善,管理機制只存在于部分環節上的改善;醫療技術的提高也只能是積累并不能夠促成質的突破,技術服務的提高仍需很長一段時間。而我們仍有較多的擔心和顧慮,首先在上級幫扶醫院下派的醫師的生活、待遇上有待進一步改善;其次,由于我院目前門診綜合大樓工程啟動,住院2號樓尚未完工,幫扶醫院下派的醫師的住宿環境、條件以及業余文化生活非常匱乏,下一步工作中有望改進;第三,幫扶活動是否具有長效性,不僅在這三、五年的階段中進行幫扶,這種幫扶活動能否具有長久的延展性,在“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活動結束后是否有一樣效應;其次下派醫師到受援單位對口科室工作勢必會對該科室產生良好的效應,而這種影響是否會因下鄉醫師的替換或到期而結束,建議能否在下派醫師完成下派任務后,受援單位的對口科室與下派醫師所在原單位的科室,結成對口進行幫扶互助;最后,建議對基層醫院給予適當的專項資金支持,用于改善下派醫師的生活、居住環境、條件。
上一篇:優秀共產黨員個人總結(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