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通用11篇)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大家參與了嗎?“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怎么寫?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1
節(jié)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可見,糧食對我們人類多么重要啊,俗話說“人以食為天”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沒有了糧食,那將會是怎樣一場災難啊!
盡管糧食很重要,但是人們卻一再得不重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也許對李紳爺爺?shù)摹稇戅r(nóng)》很熟悉,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將它銘記于心呢!又有多少人會付諸于行動呢!
來我們的食堂看看,吃飯的時候,有的同學非常挑食,飯菜不合口,吃了幾口就倒掉了;有的同學急著玩,剩湯的時候走路慌張就把飯湯灑在地上;還有的同學一邊吃一邊鬧,互相丟飯菜、饅頭,簡直把飯菜當成了餐桌上的玩具……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啊!也許你認為浪費一點點糧食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如果每個人都浪費一點點,那將是多么大的一個損失啊!我在餐廳發(fā)現(xiàn)有85%的學生毫不猶豫的把飯菜倒入泔水桶內,這已成了同學們習以為常的行為,實在令人感到可惜!雖然有很多標語和警告牌掛在食堂最醒目的位置,老師一遍遍不辭辛苦的教導我們,但是糧食也難逃被浪費的厄運。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盆菜,半碗飯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還有許多父母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呢?
同學們,節(jié)約是最大的貢獻。即使不為自己考慮,我們也要為一些生活貧困的家庭想一想,讓我們銘記“節(jié)約糧食”這句話,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的好習慣。攜起手來,共同努力,讓“勤儉”構成我們校園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讓我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再浪費一粒糧食,不再倒掉一碗飯菜,讓我們遠離浪費這個不良的習慣,讓浪費這個詞從生活中消失!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2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節(jié)約糧食。
以前姥姥還在的時候,就經(jīng)常跟我說有關糧食的故事。那時候社會的經(jīng)濟還沒有如今這般的發(fā)展,他們還只能靠天吃飯。每日里太陽還沒有出山的時候,就已經(jīng)披著晨露去干活了。他們要做的事情可多了。地里的活都在等著他們,還有那一不留神就冒出了老高的雜草都等著他們去除掉。
當時的他們哪有像現(xiàn)在人們這么悠閑,那時候一日三餐能吃上一次飯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我還清楚的記得姥姥說的一個事實,那是關于爺爺?shù)氖隆S幸惶鞝敔斣诓妥狼俺燥垼闷鹂曜映缘谜悖Y果手一抖,有幾顆粒飯不小心掉到了地上,爺爺瞧著地上白胖胖的幾粒米飯嘆息了一聲,然后彎下身,伸出手將地上的飯粒拾了起來。爺爺別有深意的瞧著手心的飯粒,感慨了一聲:“糧食,怎么能浪費呢?”說著,吹了吹就將那幾顆飯粒吃下肚。
在他們眼里,就算只有幾顆飯粒都是不能浪費的,也是浪費不得的。糧食是用每一位農(nóng)民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浪費糧食更是對他們的一種不尊重。
現(xiàn)如今,有了雜交水稻,糧食的產(chǎn)量增加了許多倍,加之現(xiàn)在的科技發(fā)達,播種糧食更多的被機器所替代,人們沒有之前那么的辛勞,但是也不要忘了,我們能夠有如今,也是靠著先輩的努力才擁有的,糧食依舊來之不易,我們要懂得節(jié)約糧食。
并且,如今在我們看不到的角落里,世界上還是有許許多多吃不上糧食的人,他們忍受的饑餓,他們皮包瘦骨,也許只要一碗、或者半碗糧食就能救他們一命。光如此,我們就沒有理由去浪費糧食。
節(jié)約糧食不僅是一種良好的個人品德,更是一種善舉。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3
水是大地不可缺少的,也是我們的生命源泉。萬木蔥綠的大自然離不開水。
過去,大家都以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由于日益加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毫無控制的濫用,造成了全球性的水荒,大自然終于向人類敲響了敬重:節(jié)約用水已經(jīng)成為保證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燃眉之急。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回鄉(xiāng)探親,在路過一座大城市時,看到人們拿著塑料桶,排著長隊,等待從消防車中接取一定量的用水。親朋好友串門,歡迎的禮品是一桶清清涼涼的水。前幾天,我從電視中看到一則更令人震驚的消息,中華民族的搖籃,我們的母親河——黃河的干流竟發(fā)生斷流。斷流的范圍從山東直迫河南。聽爸爸講,我國由于缺水造成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損失十分嚴重。節(jié)約用水對于我們來說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可在我們周圍,浪費水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馬路旁自來水管破裂,清水橫流十天半月,過路人視而不見,有關管理單位也充耳不聞。為了賺錢,擦車的人隨便擰開消防水龍頭,地上水流成河。許多家庭抽水馬桶日夜“泉水叮咚”。商販夏季推銷水槍這種“武器”也由輕型向重型發(fā)展,用水量不斷增加。在學校里,有些同學洗完手或抹布,沒有隨手關好水龍頭,導致流水不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節(jié)約用水,不僅是家長和大人們的事,我們小學生也要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自己不玩,也要勸告小伙伴們不去玩那些浪費水的玩局。
我們要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節(jié)水意識。這不僅僅是為了今天,更重要的是為了我們青山綠水,碧水長流的未來。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4
一天中午,太陽像一個大火球似的掛在天空中。小明又饑又渴地回到家里,一走進大門就大聲喊著:“媽媽,飯燒好了沒有,餓死我啦。”媽媽說:“小明,放學了,快洗手,飯菜早就為你準備好了。”洗完手,小明興高采烈地來到飯菜,只見桌上的幾個菜都不大合他的口味,不禁皺起了眉頭,無可奈何地端起了飯碗。吃了小半碗,小明實在難以下咽,就站起了來,端著剩的半碗剩飯往門外走去,想把剩下的飯倒掉。
媽媽看見了,連忙走過來,邊擺著手邊說:“小明,不要倒,要愛惜糧食呀,糧食來得多么不容易啊,你忘了老師是怎么教育你的嗎?”正在這時候,爸爸走了過來,和顏悅色地說:“要倒飯了。你看外面,農(nóng)民伯伯頂著烈日,戴著草帽,彎著腰,忙著插秧呢!”說著還用手指了指門外。小明順著爸爸的手勢,往門外看了看,拍了拍后腦勺,忽然想起在學校學過的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鋤禾》這首詩告訴我們,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飯,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要好好地愛惜糧食。看著小明若有所思的樣子,媽媽說:“小明,是不是嫌菜不好吃,媽媽再給你煎個荷包蛋吧!”小明連忙搖搖手說:“媽媽,不用了,我能把飯吃完的”說著,小明回到了飯桌前,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起飯來了。
在爸爸媽媽的教育下,吃飯的時候,小明再也不會挑三揀四,學會了愛惜糧食了。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5
我家有一個節(jié)約糧食的榜樣,她就是我的奶奶。今天,我就來說說奶奶節(jié)約糧食的事吧!
一天晚上,吃好晚飯,鍋里大概還多余一碗飯。爸爸在收拾洗刷的時候,準備把它倒掉,給豬吃。
“嘿!等一下。”奶奶看見了,連忙叫住了爸爸,“還剩下這么多的飯,明天可以繼續(xù)吃,倒掉了怪可惜的。”
奶奶皺著眉頭,硬是把這點飯留了下來,說:“你們不要吃,我來吃。”
媽媽聽見了奶奶和爸爸的對話,走過來,看了看,說:“還是倒了比較好,天氣這么熱,隔夜飯容易餿,別吃壞了肚子呀!”
但是,奶奶還是堅持要把這些飯留下來。她把這些飯用一個碗裝著,小心翼翼地端到了桌子上,用一個平時淘米用的籃子蓋住,又看了看爸爸和媽媽,用警告的語調說:“誰都別想把它倒掉,不然我跟誰急。”說完,奶奶上樓休息了。
第二天,吃早飯的時候,奶奶把那些飯煮成粥。自己一個人吃完了,一點兒也沒剩下。
生活中,浪費的現(xiàn)象到處可見。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以讓兩億多人吃上一年。我們知道,農(nóng)民伯伯們的成果是讓人們充饑和品嘗的,而不是被扔掉、倒掉的。
朋友,請像我奶奶一樣節(jié)約糧食吧!千萬別浪費糧食,讓所有的人都有飯吃,開心地活著吧!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6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yōu)樽约菏莻ゴ蟮闹腥A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yōu)榻裉斓男腋I疃璩5瑫r,你們有沒有為我們的祖國憂愁呢?
那么為什么要愛護糧食呢?今天我就來說一下吧!
為什么要節(jié)糧呢?因為全球有五十億人口,我國就有十億人口。一天大約要吃五十億碗飯,而如今田地越來越少,許多良田都已筑成高樓大廈。
不過不用怕只要我愛糧節(jié)糧我就不怕沒有飯吃了。有的人可能覺得節(jié)糧是一件很難的事件,可一點也不難只要每個人每天節(jié)約一碗米飯,全球就可以節(jié)約五十億碗米飯。一碗九十粒就可以節(jié)約450億粒米飯。
“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你知道嗎?農(nóng)民伯伯種出米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先要翻土然后再下種,成長到一定時期就要給它鋤草,施肥。等到成熟了要收割,要吃飯還得將谷子用去皮機去皮這樣才能用它做成我們每天吃的米飯。
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xiàn)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jié)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7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節(jié)約一粒米、一水滴、一度電,傳承勤儉美德,做一個真正的十好少年!
談到生命之源,人們總會一起說道:“水。”沒錯,水是生命之源,人離不開水。要是一個人離開了水,那么他也一定離開了這多姿多彩的世界!
既然人離不開水,那么水會不會消失呢?有一些人會說:“當然不會,水是可再生資源,它在短時間內可以再生、更新或循環(huán)使用。”對,那么水是否就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呢?我的回答是絕對不可以!水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如果不是合理利用,而是過度開發(fā),那么再多再多的水也都會枯竭!因此——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更要養(yǎng)成節(jié)水的習慣。
但是在生活中,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在浪費水。記得有一次,我正在食堂里洗碗,旁邊的一個人將水龍頭打開洗手,但洗好后他就走了。水在嘩嘩流,聽著流水的聲音讓人好心痛!于是我趕緊上前去關掉水龍頭,而且擰得十分緊,生怕被那個不愛惜水人又給擰開了。還有一次,我下課去上廁所,還沒到廁所便聽到水在嘩嘩地的流。原來是幾個人把水龍頭給擰掉了。他們非但們去找老師報告,竟拿起來水來嬉戲。我心里很氣憤,說道:“你們還配當學生嗎?”于是我便向班主任報告,后來終于及時將水處理好了。修理師傅換了一個最好的上去,他擔心水又要白白流失。想到這些許許多多的小事,我真為學生感到羞恥!
大家是否想過,干旱、缺水、斷流是不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對水的使用有著極大的關系?
當然,世界上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人對水是愛護的。有許許多多的公益廣告——“不要讓最后一滴水成為你的眼淚”;“保護水源,人人有責”等等。
在生活中,我們珍惜的不僅僅只是水,還有糧食、電、礦產(chǎn)資源等等。
在此,我只想說上一句話:“資源用掉一點就會少一點,請珍惜點滴資源!”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8
中國是一個資源豐富,但人口眾多的國家,近幾十年來,中國發(fā)展迅速,人們的物質生活上去了,可人與自然的矛盾卻越來越突出了。
記得小學時上過一篇關于缺水的課文,現(xiàn)在已記不清它的課題是什么了但那里的人們得到水時的那一段歡躍的文字,至今記憶猶新。
當然,我們這些生在福中的孩子們沒有體會過那種生活,但我們不要忘記資源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
上學期,物理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些來自非洲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他們皮膚黝黑,身體瘦小。他們其中有的因缺水沒有辦法洗頭,便用馬尿代替水沖洗;有的因饑餓無法生存,便餓死街頭;看到這些,同學們心中充滿了憐憫,但他們知道嗎?如果我們再不節(jié)約也會成為那樣。
這讓我想起了那一次去自助餐的經(jīng)歷。
過年那幾天,弟弟說要去吃烤肉,老媽也本著讓我們放松放松的想法同意了。當我們正吃得開心時,旁桌的客人和員工吵了起來,原因是因為那位客人桌上有很多菜沒有吃完,員工便提醒他這是要被罰錢的,那人不屑的說:“老子又不差那幾個錢。”聽到了這我想說一句:你差的是素質。也許這些飯菜對你來說不算什么,可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渴望吃到這些嗎?如果世界上人人都像你這樣,地球資源還剩多少呢?
國家提倡“光盤”行動,難道就是為了讓你這樣嗎?
節(jié)水節(jié)電節(jié)糧,不是你隨便說說的,它需要你拿出實際行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無線網(wǎng)慢慢普及起來。我身處的這個小區(qū),幾乎家家戶戶都安有它,因此,小區(qū)每次停電時,耳邊響起的最多的聲音便是:怎么電還沒來,我還要用網(wǎng)呢!由此可見電給人帶來的方便數(shù)不勝數(shù),因此節(jié)約為好。
如果人人都可以找到三節(jié),世界將會變的更美好。讓我們攜起手來,眾志成城,為三節(jié)貢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9
深圳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它依山抱海,有藍藍的海灣,有青青的草地,有寬闊的街道,還有漂亮的建筑物 能夠生長在深圳,那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們有所不知,許多工業(yè)一位深圳是水電資源的 聚寶盆 ,之所以毫無節(jié)制的浪費。如今,深圳正在面臨著嚴峻的事實――缺電。
現(xiàn)在,我們也不知道一度電的用途,以及它的作用的分量是多少?
一度電,如果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上織布8。7米,加工面粉16千克,可以灌溉0。14畝田地,生產(chǎn)15瓶啤酒,采煤23千克。一度電,如果用于日常生活,它可以讓冰箱運行整整一天,可以讓電風扇運行15哥小時,可以燒開8公斤的水,還可以看10小時的電視,開空調90分鐘
這是僅僅一度電的用途,僅僅一度電的貢獻和一度電的價值。如果說,世界上一刻沒有電,世界會變成什么樣?是沉浸在黑暗中嗎?也許全球的工作都停止了運行,也許一刻也不行。
那我們又如何做到節(jié)電?如何做才是真正的節(jié)電?
其一,我們要做到隨手關燈,人走燈滅。我們做這樣的比例:雖然我們不看電視,不用電腦,徹底關閉電源,電器在待機狀態(tài)下也人在耗電,就像一只不停吃電的老鼠。
其二,我們用電時,吧白熾燈改成暖色調的節(jié)能燈,在同樣的亮度下用電量可以減少到原來的五分之一。
其三,我們要合理減少空調運行的時間,不要蓋著厚被子開空調;確需開著空調睡覺時,一定要將空調定時,一般設定為1小時即可,并要經(jīng)常清洗空氣過濾網(wǎng)。同樣可以減少電源消耗。
其四,在許多家庭中,洗衣服都用洗衣機,如果按照衣服的多少調節(jié)洗衣機的水位,獎衣服湊到盡量多時候再用洗衣機。
其五,若樓層太高,盡量多走樓梯,少乘或不乘電梯。如果人人少乘電梯,電,自然少了。
想讓電能有更好的發(fā)揮,保留它那一片光明?就開始節(jié)電吧!當世界僅剩下最后一點微光,我們還會抓住她嗎?已經(jīng)遲了,太遲了,太遲領悟了!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10
李紳的《憫農(nóng)》中有一句詩說得好“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現(xiàn)在生活富裕了,到處都看見浪費糧食的現(xiàn)象。我也有一次浪費糧食的經(jīng)歷,至今想起來還很慚愧。
有一次,我因為吃飯前吃了很多零時,所以飯都吃不下。盯著那小山一樣的一堆飯,我實在沒有勇氣跟媽媽攤排我為什么吃不下去,因為那樣的話媽媽肯定會批評我,下次會限制我的零食。所以,趁媽媽到屋里找東西時,我捧起飯碗,躡手躡腳地走到垃圾箱旁,輕輕地打開垃圾箱,把飯菜倒地一干二凈。等我再次躡手躡腳回到餐桌旁,我裝作若無其事地夾了最后一根菜往嘴里送,說了聲“吃完了”,站起身來離開餐桌。當時我心里還沾沾自喜,慶幸沒有被他們發(fā)現(xiàn)。可后來一想,老師不是經(jīng)常教導我們不要浪費糧食嗎?何況我還是一個班干部呢!應該起帶頭作用。想到這里,我心中忐忑不安,生怕媽媽會發(fā)現(xiàn)這件事。我到底該不該向他們承認錯誤呢?我猶豫不決。如果承認了,當然會遭來一陣批判聲;如果不承認,媽媽早晚會知道的。想來想來,我還是沒決定。這一夜,我在擔憂中度過。
到了第二天,媽媽倒垃圾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就把我叫到跟前,嚴厲地說:“這件事你干的吧?”我小聲地回答:“是。”媽媽接著說:“我們平時是怎么教育你的?難道你忘了嗎?”“這些糧食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每一粒糧食都很珍貴,你知道嗎?”“知道”我應道。腦海中浮現(xiàn)了農(nóng)民伯伯在田地中工作汗流浹背的情景。心里感到很慚愧。
是啊,現(xiàn)在我國糧食問題正陷入危機,我卻這樣浪費糧食,一點都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我真不懂事。通過這件事,我懂得了要尊重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于是我決定今后不再浪費糧食,做一個節(jié)糧的好少年。不但自己開始節(jié)約糧食,也要把這種節(jié)約的意識傳達給其他人。
“愛糧節(jié)糧秋收萬顆籽”主題活動心得體會篇11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fā)展,都離不開“勤儉節(jié)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jié)約。民以食為天,勤儉節(jié)約,我們要從節(jié)約糧食開始。
中國的糧食現(xiàn)狀是十分不樂觀的,我國雖然憑借著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糧食產(chǎn)量飛增,但人口的增長使糧食人均占有量大大減少,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僅占著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積,卻要養(yǎng)活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如今,吃不飽飯的現(xiàn)象還存在,而鋪張浪費的人卻比比皆是,他們?yōu)榱怂^的面子光彩,在餐館點山珍海味,點得一大桌都放不下,吃不完的就倒入垃圾桶。他們絲毫不覺得羞愧,而認為顯擺了自己的闊氣,可是他們是否想過,在我國的西部地區(qū),有些人民吃了上頓沒下頓,整日為溫飽忙碌啊!浪費糧食是最可恥的行為,我們應該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美德。
另外,我們還應該有“一飯一粟當思來之不易”的情感。如果你曾下田勞作,從翻地到播種,從插秧到呵護禾苗茁壯成長,再收割、曬干、入倉,最后碾成白花花的大米,要流多少汗水,“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們有什么理由浪費一粒糧食呢?珍惜糧食,是對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動的尊重。
珍惜糧食應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第一,去餐館吃飯,要盡量少點,少了再加,吃不完打包回家。第二,不能挑食,做到不浪費任何一樣菜。第三,吃飯時不掉飯粒,每餐把鍋里的飯盛干凈。第四,妥善收藏好糧食,不使其霉變。
愛惜糧食是美德,糟蹋糧食就是作踐自己,我們應以節(jié)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
上一篇: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