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11篇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新鮮出爐,航天世界是怎樣的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11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1
我有一個航天夢,別看我是個女孩,但我依然對宇宙和天空有著濃厚的興趣。比如說太陽系的大家庭,與地球形影不離的朋友——月亮和太陽,浩翰的宇宙……都是我感興趣的問題。
其實我的夢想是做一位出色宇航員,在無邊無際的宇宙暢游,翱翔探索其中的奧秘。在神州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后,我不由的贊嘆,我也非常敬佩楊利偉叔叔。這是我也不由的想到宇航員,要有結實的身體,豐富的知識,還要長期的艱苦訓練,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太空吃東西就像擠牙膏一樣,連睡覺要睡在睡袋里……
想著想著,我睡著了。我做了一個夢,我駕駛著宇宙飛船看見了美麗的地球,上面有碧藍的海水覆蓋了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嶺遼闊的草原它們代表的是綠色,是夢想。地球的黃色代表的是陸地。很快,我到達了月球我下了飛船沒有了地吸引力,我走一步就會跳起來就像兔子一樣。月球上有大大小小犬牙般的環形山,就好像沙漠一般。我把從地球帶來的種子撒在月球的沙土里,因為月球沒有水和空氣所以種出的玉米要比地球上的高十幾倍,簡直都快趕上一棵大樹了!我還種植了西紅柿,在月球種植的西紅柿比乒乓球還要小,而有的西紅柿卻比西瓜還大。我還種植了許多花從月球種的花,在那里種出的花都是形狀各異,五顏六色,絢麗多彩與地球比起真是天下奇觀啊!忽然,從我的身后竄過一個身影。我猛然一驚說:“誰!”只見它長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眼里閃著金色的光,圓錐形的腦袋,細小的胳膊……原來是外星人我很驚訝,難道真有外星人?它們奇怪的問:“你是地球人?”我目瞪口呆難道外星人也會說漢語,我連忙打了個招呼并說:“你們地球人很想見到我,現在見到了你可以回去“交差”了!”我既激動又高興原來真的有外星人我說道:你們來這里干什么?”外星人說:“我們是來考察情況的,看這里是不適合我們生存,看來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突然一陣刺眼的光閃過,它們消失了。
“喂!醒醒”我隱隱約約的聽見一點聲音,是媽媽在叫我。我想這個夢一定會實現的!這種信心激勵著我,長大后要做一名出色的宇航員為祖國和社會獻出我一份微薄的力量!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2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8年前,“太空教師”王亞平為全國6000多萬名學生太空授課時的寄語尚縈繞在耳畔,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將成為中國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以及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尋聲凝望,原本神秘遙遠的深邃太空離我們越來越近,一個個美麗的“飛天夢”正成為現實。
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此時距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返回不到一月時間。由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組成的新“太空出差三人組”搭乘載人飛船奔赴中國空間站。此次任務將實現與核心艙徑向交會對接、由救援船轉入正式任務船等多個“首次”,還將在神舟十二號任務的`基礎上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2003年,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歷時21小時23分鐘成功返回地面,首次實現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18年來,7次載人飛行,間隔期從以年計算到以月相隔,“出差”的頻率更快、銜接更順暢,準備更從容,展現著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能力;太空之旅從“一日游”到“季度游”,再到此次半年的“深度游”,“太空出差”的時間更長,步伐邁得更大更遠更堅定,彰顯著大國自信的豪情。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3
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一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為祖國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為時代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美麗啟航,我們歡呼。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精彩!
飛天夢瑰麗,樂章總嘹亮。每一次神舟發射都會給我們奏響諸多“首次”交響樂——載人飛船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神舟十三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春節;等等。每一個“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創新的成果,每一個首次都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結晶,正是在這些“首次”中,中國航天事業昂首闊步,中國復興偉業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榮,任務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壯美事業的偉大音符,是總結,是升華,是更上層樓的力量凝聚。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后的關鍵之戰。通過神舟十三號任務,將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后,還將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后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所以說,其任務意義非凡而深遠。
探索星辰大海,中國征程壯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組合完美,“老中青”結合,抒寫完美中國太空新記錄。一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兩彈一星”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揮毫驚鴻之筆。“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從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麗傳奇,刮目奇跡。九霄逐夢問天,闊步強國征程。上九天攬月,觀天上宮闕。這是國家和民族的'共同記憶,這是共和國發展壯美詩篇。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員王亞平說,只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于你的浩瀚星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一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一人類共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國必然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4
60多年前,中國航天事業正式起步,每一次航天發射任務的成功,都是中國航天不斷努力奮斗的真實體現。未來,隨著新一代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不斷發展,我國運載火箭能力將再一次實現新跨越: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甲、長征八號等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研制,以實現運載火箭整體的“更新換代”;長征五號火箭將先后執行多個重要發射任務,支撐我國探月三期月球采樣返回、2020年火星探測器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建設等重大工程項目的穩步實施;重型運載火箭有望在2030年實現首飛,使我國航天運輸系統水平和能力進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與此同時,中國航天空間運輸的方式也將實現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復使用、由單一航天運輸向航天運輸與空間操作相結合等重大突破。不難想見,隨著中國航天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必將承載著中國的航天夢,凝聚著中國航天人的奮斗精神,一次次飛向太空,開啟中國航天事業的“新長征”。仰望星空,征途漫漫。300次發射,僅僅是中國航天事業“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有500次、1000次,甚至更多次的突破,等待著我們去不懈奮斗。
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跡,實現新的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5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著遐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于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并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6
神舟出征傳遞實干拼搏之力。星辰大海不會自己向我們走來,也不會主動面向我們變得越來越廣闊,必須有我們自己去開辟、去拓展。邁向星辰大海的每一步,都有中國航天人踩下的堅實腳印。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征途漫漫,惟有奮斗,亦呼喚我們靠實干拼搏,向著星辰大海前行。
神舟出征煥發開拓創新之力。“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逐夢之路絕非一馬平川,而正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堅定不移開拓創新,不斷“卡脖子”問題,勇于走向科技“無人區”,推動了中國航天科技的持續進步,奇跡迭出。有鑒于此,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實現夢想必然要始終洋溢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善于創造、善于創新的銳氣。只有敢破敢立、敢闖敢試,才能跨越前行路上的“雪山”“草地”,征服前進途中的“婁山關”“臘子口”。
回首來時路,艱辛而輝煌;展望未來景,任重而道遠。神舟出征激蕩邁向星辰大海的更強勁的力量,而我們的任何事業、任何夢想,也同樣期待著我們以理想信念之力、實干拼搏之力、開拓創新之力,不斷開啟更為廣闊的星辰大海。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7
耶!我可真是太開心、太激動了。你們猜,我聽到了什么好消息?告訴你哦,我要去烏鎮航天科技館啦,我們班有好多同學都去過了,我早就想去看看了,聽說里面有好多好玩的,非常酷炫。
一大早,我就像個定了時的機器人,飛快地起床。看到爸爸媽媽還在睡覺,我決定打個電話“吵”醒他們。我在電話里興奮地說:“起床啦,太陽曬屁股啦。”爸爸媽媽硬是被我從床里拉了起來。我們刷好牙,洗好臉,叫上舅舅一家,向著科技館出發了。
到了科技館,只見大廳里擠滿了人,很多小朋友身上還穿著航天服,可帥氣了。我剛想問這個衣服哪里買的時候,爸爸已經捧著衣服向我走來了。還是爸爸了解我,我別提有多開心啦。穿上衣服,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進去參觀了。
走進一樓的展館,里面有許多航天飛船的模型,讓我了解了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來到二樓,是一個返回艙和航天服的'模型,航天員叔叔就是通過這些,在太空里面生活和返回地球的。媽媽幫我和航天服來了一張合影,我心想,以后有機會我能穿上它去太空遨游,那該多好呀。之后,館里的講解員向我們講解了關于地球和其他七大行星的知識,這個老師懂的也太多了,什么知識都知道,我太崇拜她了。我還體驗了一把火箭發射和太空艙的3D眼睛。
參觀結束了,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中國的強大離不開航天技術的發展,更離不開默默付出的科學家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8
孩子們,你們想當航天員嗎?
“孩子們,你們想當航天員?”今天我們聽了張厚英老爺爺做的報告。
這次主要講的是一些敢于航天事業的事情,比如什么樣子的身材可以當上航天員、航天員沒有吃什么、航天員都干一些什么工作……
我覺得“什么樣子的身材可以當上航天員?”我覺得我自己現在就不可以了,因為身高與需要在160——170左右,可是我現在好像已經超過了。體重還像是在60——70公斤左右,就在體格上我就已經不行了,雖然我改變不了我的身高,但是我可以改變我的體重。
想要當好宇航員,還要有非常好的心理,就像楊利偉航天員,在飛天的時候,心跳還可以保持到60多,張厚英爺爺評論到:“這已經很優秀了,因為有些人,在緊張的時候,到了100,就壞事了。”我要是遇到了緊張的時候都不知道怎么辦了,但是楊利偉還保持在很好的心里。
要當好航天員,還要口才很好,因為有的時候,首長讓你報告情況,說了半天,首長一句也沒有聽懂,這樣子是不行的,張厚英老爺爺給我們這些小學上提議:“現在就要練習普通話。”我就是口齒不伶俐,說話還好結巴。
張厚英老爺爺就說了自己是上不了太空了,因為張厚英老爺爺現在190厘米。張厚英老爺爺還是:我們中國要在明年建造太空站。我們不可以讓美國一直當天上霸主,我們中國人也是很好的`。
張厚英老爺爺老告訴了我們很多很多的航天事業的條件,我覺得這次的報告,對我終身難忘。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9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也不例外。有的人長大想當科學家;有的人則想當作家;還有的人想當發明家……我就有一個偉大的理想,長大當一名宇航員。
我看了一本叫做《我的`祖國》的課外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課是——嫦娥飛天夢。這一課講述了中國航天的發展與成就、過去與現在,還有那些航天事業的新鮮事……及許許多多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最讓我感動的是還要是楊利偉小時候的故事了。楊利偉叔叔小時侯一道幾何題沒解出來,丟了12分,他一聲不吭的回到自己的房間里,專心致志地解題……大約一小時過去了,從楊利偉的房間發出一聲歡呼,他成功地解對了這道題,姐姐走進房,發現他的書桌上留下了如下一段話:攻克難題是我最大的快樂!
在楊利偉叔叔小時候,不但尊重祖的榮譽,還是勤于思考,有決心,不做好不罷休。他的這種精神是他成為一名宇航員主要原因。我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看見楊利偉叔叔這么優秀,也讓我羨慕不已。
第一個人上天到現在已經有40多年了,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1號衛星月1957年11月3舊,蘇聯發射人造衛星2號,但是是用動物的。1958年12月美國用探空火火箭將一只猴子發射到了高空1961年1月,美國的水星號飛船進行了首次亞軌道飛行。1961年4月,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7分蘇聯的東方一號載人飛船在拜科努爾發射升空,這次的是人上去的,也就是加加森。
我要好好學習,鍛煉身體,保護眼睛,長大后一定要成為宇航員,為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做出偉大的貢獻。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10
小時候,我常常倚著媽媽的肩頭,望著那廣闊無垠的星海,陷入遐想。忽然,一顆金黃色的流星拖著長長的尾巴在漫天銀光中消失,讓我非常驚奇、無限向往。慢慢的,我心中種下了一顆航天的種子。
上學以后,我特別喜歡看關于太空的書籍和新聞。我知道,中國在1956年就開始了航天計劃,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2021年中國天問一號著陸于火星,在6月11日,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發布,標志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航天從零起步,踏上通向星辰大海的逐夢之旅,航天成就熠熠生輝。對太空的探索,我們中國的進步是巨大的,我們中國的成功是偉大的。
中國航天從開始到現在,從被技術封鎖到艱苦自主研發,都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團結,我身為炎黃子孫為國家的強大而自豪。
當我看到航天員楊利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中漫步行走,我對他們深深佩服之余,心中那顆航天夢的種子也破土而出。我多想穿上厚厚的太空服,到水星去建造一個空中花園,里面種滿世界上所有的名花;到土星去開辟一個栽滿各式各樣的蔬菜的菜園,讓人類全都吃上綠色無污染的蔬菜;我乘坐超輕的.宇宙飛船,源源不斷的把太空產品輸送給地球人觀賞、食用;我還想去看看牽牛星和織女星,看看他們是否如神話般的浪漫唯美……
現在我要認真學習,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希望我長大后成為一名真正的宇航員,實現我的航天夢。
《擁抱星辰大海弘揚航天精神》主題心得范文精選篇11
我有一個航天夢,在我小的時候,就夢想著能夠坐著宇宙飛船穿梭在廣闊的太空中,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顆星球。在那里建設著我們嶄新的家園,那里沒有汽車排放的尾氣,沒有工廠排放的污水,也沒有人類隨手丟的垃圾,還沒有嚴重的.沙塵暴天氣,人與人之間到處美好,風和日麗。
但是,現實總是殘酷的。我相比起現實,我還是更加沉迷于幻想。
小時候,我看著書,我聯想到了宇宙。那時候,我看了第一本書,是我媽給我買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西游記》。那時候,我們全班幾乎都在看這本書。別人都是向往變成里面的孫悟空之類的,而我是向往去那天上的世界。
我還聽媽媽講過《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聽著嫦娥吞下長生不老藥,飛上月宮。我一直很向往月球上的生活,想去探索一下,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直到我聽說了人類乘宇宙飛船飛上太空事情,那時我才知道人類是可以探索宇宙的。
后來我經過查資料得知,在古代第一個發明火箭的人是萬戶。之后我有一一知曉,在第一位進入太空飛行的宇航員是前蘇聯的加加林,只是可惜他死于1968年3月27日。后來在中國創建以后第一位進入太空飛行的太空人就是楊利偉。通過科技的發展中國已經順利的進入了前五強,超越了大多數國家。科技,也是我們的生活變更加便捷。我們要努力做太空人,飛上宇宙去探索更遙遠的邊界,在歷史中留下你的名字。
我想這個夢一定會實現的這種信心在激勵著我長大以后一定要為祖國和社會獻出一份微薄的力量做一名出色的宇航員。
上一篇:實習心得體會15篇
下一篇:星辰大海航天精神的感想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