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范文10篇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寫什么?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關于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的內容,歡迎參考借鑒。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1】
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五個振興”的科學論斷: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鄉村要振興,文化要先興,尊重和發展鄉村特有的傳統文化,才能不斷增強鄉村對外界的吸引力,提高投資者的建設信心。那么作為鄉鎮的黨員干部,在傳播本鄉傳統文化時要胸懷戰略格局、保持敏銳嗅覺、踏準發展節拍。
當好文化傳播先鋒,要胸懷“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格局。“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毙貞汛缶?,才能決勝于千里之外。各自鄉鎮的傳統文化,符合時代正能量的,要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眼點,大膽弘揚,利用網絡平臺直播等不同方式傳播特色文化,但不能搞急功近利、勞民傷財的短期行為。要站在時代前沿和戰略高度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真正做到傳播傳統文化能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實現新起點上新跨越。
當好文化傳播先鋒,要保持“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嗅覺?!昂挝镒钕戎?,虛庭草爭出”,春天到來時庭院的小草最先知道?;鶎狱h員干部作為鄉鎮傳統文化的傳播者,要有敏銳嗅覺,要能夠見微知著,要下功夫做有心人,主動學習和了解本地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要做到“撥云見日”,在本地文化中尋到符合時代與當今社會主旋律的特色文化,要有超前思維,但不可撒謊與摻假。既要善于整理傳統文化故事,又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吸引外地投資者來建設與發展本地。
當好文化傳播先鋒,要踏準“時來天地皆同力”的發展節拍。社會在不斷進步發展,只要你能把握節奏,鄉村文化的振興自會盛裝蒞臨。鄉村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其內生的魅力,因為它是地區的靈魂所在。作為文化傳播先鋒,既不能全盤繼承,也不能全部拋棄,而是推陳出新,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立足于當代,揚棄那些不適合社會發展的方面,要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2】
龍是中國的象征,華夏的代表,是中華民族的標志。中國龍文化上下八千年,源遠而流長?!褒埖膫魅恕薄褒埖膰取钡确Q號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龍文化,英文名:LongCulture.龍文化為中國的統一和繁榮發揮著自己獨有的作用。《龍和中華》中記載:“一直以龍的傳人自居的中國人,每每逢年過節都要舉行一些活動,如:舞龍燈,祭龍王,賽龍舟之類的喜慶活動,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炎黃時期便以龍為圖騰”。對神異動物龍的崇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龍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據記載,早在此時期,龍就成為了和部落聯盟的共同圖騰。秦漢以后,龍更是成為了帝王的象征,歷代皇帝都自稱為“真龍天子”,還將“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例如:龍袍,龍椅等。
在古人心目中,龍文化是怎樣的存在相信大家已經很清楚了,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關于:“我們身邊的龍文化”
經過了八千年的歷史沉淀,“龍文化”已經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另外一種文化的凝聚和沉淀,它影響了了中國的建筑,雕塑,繪畫,書法,茶,文學等多方面,甚至影響到了與中國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在中國人愛喝的名茶中,用兩款“龍茶”:龍井茶和烏龍茶。龍井茶產自杭州,那里有一口龍井,該井原名“龍泓”,又名“龍湫”,為圓形泉池。池壁高出地面尺余,上刻蛟龍,相傳此井與大海相通,井下有龍,故稱“龍井”。據說,龍井茶是__生前最愛喝的茶?!褒埐琛笔恰褒埼幕迸c“茶文化”相結合的產物。“龍文化”提升“茶文化”,“茶文化”體現“龍文化”。
“龍文化”在現代社會中,被服裝設計師們所關注,并將其應用與現代服裝設計中,為現代服裝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既體現了時尚的魅力,又展現出了中國特色,因此“龍文化”與服裝設計的結合成為了當今研究時尚的一個重要課題。
我們作為“龍的傳人”,要有龍的精神,龍的氣魄,要像龍一樣有威力。要永遠記得“中國龍,騰萬里”。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3】
歲月流逝,光年劃過古道茶茗,時光重疊,記憶眸取抗緩征程。歷史長空落,上下五千年。流星般閃爍著,點綴文化,新陳代謝,再來一際長河。龍精神煥散樸朔,身邊的文脈仍然歷久彌新,貫連著“詩文詞藻般動心,大國工匠般宏偉,科技長空般騰飛?!闭徊揭徊?,向前邁進!
龍文化,是那楚客騷人不濁的豪情。不論是遠古杜甫所嘆:“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還是當代艾青所志:“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志存高遠,凜云氣派。文土的芳香中透出為民請命,獻身國懷的雄心,脈華的深邃中沾染著國泰民安、復興中華。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年,在彌久的詞賦中無限成長,期待“梅花香自苦寒來”后的獨具一裁,氣宇雄獅!
龍文化,是那大國工匠苦心的鑄就。有這樣一群人,海外漂泊卻不忘赤子情懷。深愛著祖國的一方凈土,一處凈園。秉持著為國捐軀的膽識,憑借著“十年磨一劍”的駑馬十駕,百戰不殆。英國醫療公司總經理王曉東棄了異國他鄉,毅然回到中國,扎土實干,兢兢業業。兩鬢的蒼發埋沒了青春的盛放與朝氣,但換來了國家科技的逆流而上,氣沖山河。這樣的文化,不是落日殘陽般蕭條,而是鳳凰花逐般的強大。無私無畏,這樣的精神感化眾生。置己于外,這樣的魄力無愧無悔。文化的虔誠點醒著我們,在中國龍的圖騰上快馬加鞭。感召著新時代的接班人們:不負韶華,鏗鏘前行!
龍文化,是那一代代相傳的科技恢弘?!拔蚩仗枴钡膯柺?,成為人類穿越浩渺星辰的主流,宇宙中的黑洞與粒子,一直回徹在記憶最深處。偉大的創建團們,初心不忘,任重道遠,用生命譜寫國之大事。智能化的強國建設,在生活中鬼斧神工般壯大,聯通互聯網時代,串聯全球經濟體制,中國智慧者們,正一步一步,向未來邁進、看齊!
五千年歷史,五十載國情。歷久彌新的中國文化,永世長存!在這山河萬物之間,霡霂我心的,唯有那亙古不變的龍精神!而龍的傳人,正不負芳華,跨步向前!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4】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遙遠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的心就為之一震,激動、興奮都難以形容。是啊,中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似一條巨龍正在騰飛,作為龍的傳人,我們為他的神奇美麗而感到自豪。
當我翻開中國歷史這幅長長的畫卷,映入眼簾的有蔚為壯觀的萬里長城,氣勢非凡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有數不盡的輝煌篇章,也有充滿屈辱的回憶。這就是我們的祖國,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國。
難忘__年前的那個太陽,難忘那個刻骨銘心的日子。我們不會忘記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上空冉冉升起,中國人民重新站起來了,從此當家作主人了;我們不會忘記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爆炸成功,中國人民信心倍增走上了“科技興國”之路;我們不會忘記,1978年12月9日黨的__勝利召開,全國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強國富民”之路;我們不會忘記,1997年7月1日離家百年的香港終于回到了母親的懷抱,百年恥辱,一朝得雪;我們也不會忘記2003年10月15日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楊利偉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我們更不能忘記2008年8月8日,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圓了中華人民的百年夢想,還向全世界展示了東方巨人特有的神奇和力量……
好一種王者風范,這才是龍的傳人特有的精神。你瞧,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這一顆顆耀眼的明珠,交相輝映,發出燦爛的光芒射向世界。
回首往昔,我們感慨萬千;展望未來,我們充滿希望。我看見了,看見了全世界小朋友友好相處;我看見了,看見了中國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看見了,看見了……
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作為龍的傳人,作為一個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牢記深切教誨,努力學習,奮勇向前,為祖國的明天增一分光,添一份彩,早日實現我們的中國夢!
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們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5】
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龍?
說有,但沒有憑證,任何實證都沒有。說沒有又有誰能想象出、繪制出如此完美的龍體、龍形?
弓身弩背,張弛有度,騰挪跳躍之體態,或火焰寶珠,神動形移,或昂首收腹,前爪擊浪,風姿雄健,無不彰顯他的威嚴、神奇!他神通廣大,威力無邊,他騰云駕霧,呼風喚雨!
千年前,黃帝統一華夏部落、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堯帝以鯀治天下洪水湯湯;禹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經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于完成了治水大業……
但,龍卻不是永遠的勝利者,他也會沉睡,也會下墜;但龍不會永遠低下高傲的頭顱。天邊的驚雷閃電,漫天的暴雨狂風,就會讓它再次蘇醒,再次騰飛!
就像我們的祖國,我們有過燦爛的文明,強漢、盛唐、富宋……我們也有過讓世界矚目的壯舉,萬里長城、絲綢之路、七下西洋……我們也曾經歷過無盡痛苦和屈辱,虎門銷煙的一聲長嘆、圓明園的沖天大火、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馬關條約的無盡唏噓、殖民地里的卑躬屈膝、南京城里的搶殺強掠、日寇鐵蹄下的無盡蹂躪……
但,別忘了,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深植與我們民族血液里的龍魂在沉淪與逆境中絕不屈服!蟄龍已驚眠,一嘯動千山!
從20世紀香港澳門回歸到2008年奧運,2010年世博,再到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我們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不斷的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輝煌,在人類社會的風雨歷程中始終奮勇前行。
中華龍文化隨著歷代的更迭在一片祥云中穿梭,如一條縱橫千秋的絲綢連續古今。
我們的書上有龍,我們的畫作上有龍,我們的歌曲里有龍,我們的電影里有龍,我們的建筑物上有龍,我們的服飾上有龍,我們的血液里流淌著的是龍魂!因為,中國人是龍的傳人!
東方的巨龍蘇醒了,他徜徉在天地間,叫喊著:
——血還是熱的,在流淌;心還是活的,在胸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定將舒天朝暉,磅礴。世紀交匯,萬眾景仰,共襄盛舉,建壇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6】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進這座城市,喚醒了沉睡千年的龐大生物——龍。它有著世人看不見的光芒。帶給它的子孫永久的安寧和幸福的生活。
我知道,在我出生的那一刻身上就自然而然地被刻上了龍的圖騰。它是無法洗去的,同時它也是十分耀眼的。它說明了我生來就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身體中流著龍的血液。從生下來就注定與別人不同,我的言行象征著龍!象征著我的祖國——中國!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古代有四海龍王(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為我們降水,讓我們生存下來。我們把日常的食物、植物、動物、衣物、家具等都以龍為名。現在我們用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用舞龍來感謝龍為我們做的一切。
龍,多么響亮的詞!
在《韓非子》中記載:“昔者,黃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駕象車而六蛟龍”這時的龍為我國天神人主的坐騎。傳說有一條名叫應龍的龍,它不僅憑借自身行云布雨、掌握河澤的本事幫助黃帝擊敗蚩尤,還成為大禹治水的得力先鋒。因為它能控制天氣,所以古人贈語“云從龍,風從虎”。可見在古人心中龍和虎多么強大。
蛟龍又名蛟虬、蛟螭、蛟兕,在古書上說的是無角龍,在《韻會》中曾寫道:“蛟,龍屬。無角曰蛟?!彬札垼汗糯鷤髡f中有角無須的小龍。屈原《天河》:“蛟龍負熊?!彼巍度饝獔D》:龍馬神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長頸骼,上有翼,修垂毛,鳴聲九音。有明王則見。”它是傳說中的瑞獸,“神馬”,“馬八尺以上為龍”,“兩角者蛟”。
我國古代還有燭龍(在《山海經·大荒經》中以:“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是燭九陰,是為燭龍”記敘了它的樣貌)、蟠龍等。
我相信,身為中華民族的華夏子孫每個人都肩負著來自龍的使命,每個人都刻有龍的圖騰。在每一個地方,不管距離多遠,不管有多大困難,我們龍的傳人都會聚在一起,都不會忘記我們身上的圖騰,不會忘了我們的使命——愛國者的使命!
龍文化,我國偉大而獨特的魅力!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7】
沒有土地的滋養,就沒有了參天大樹,沒有底層堅固的地基,就沒有那高樓大廈,沒有中華傳統文化,就沒有現代文化的,繁榮發展。
近年來,有不少學生利用其寒假時間去參加傳統文化培訓班,他們的這一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俗話說人不能忘本,我們現在所學文化,其根源都來自于傳統文化,所以我們應該繼承,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繼承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世界上的每個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我們的文化也不例外,傳統文化中有優秀的也有其不好的,部分,我們應該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繼承并發展下去,作為學生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只有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古文,讓我們領略了古人的風采,學習歷史,讓我們了解了古人的偉大成就,古人們留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是非常寶貴的歷史文化,它能夠豐富我們的生活,增強我們的精神力量,促進我們全面發展。
發展傳統文化,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五千多年沉淀下來的,有其獨特性區域性,21世紀的現在,倡導和平與發展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是促進國與國之間進步的一個途徑,所以我們應該把眼光放得更廣闊,更長遠,既要借鑒各國優秀傳統文化,也要爭做中外友好關系的使者,中華文化有其固有的包容性,兼收并蓄,所以我們更加要不斷促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共同發展。
立足于傳統文化,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文化也是其中的變化因素所以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傳統文化的根,在其基礎之上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使其順應時代潮流,現在傳統文化的氣息還隨處可見,春節貼春聯,守歲等悉數已深深烙在人們的心里,在其基礎上,人們也在不斷的革新,讓新年更加的熱鬧,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魂,如果沒有傳統文化,就沒有現代社會文化的繁榮,所以我們必須牢牢抓住傳統文化這個基礎,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不斷創新。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魂,是現代文化繁榮發展的根基,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成分能夠促進社會發展,請同學們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吧!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8】
近年來,社會上掀起了普及傳統文化的熱潮。各種打著“弘揚傳統文化”旗號的電視節目層出不窮,突然驟增的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多得叫人咋舌,所謂的“國學學堂”在中小學,甚至幼兒園以及網絡上相繼開設……這些都曾引起熱議。人們感嘆著,紛紛表示文化終得以傳承。但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真的就靠著這些就得以普及嗎?
就來談談那些電視節目吧。說是弘揚文化,但實際上,跟文化有關的內容有多少呢?幾乎都是擦點邊,更甚者只是掛著名號罷了。畢竟,電視節目這本身就與利益掛鉤,真正“為愛發電”的幾近于無。
但不可否定的是,電視上確實有一股“清流”,人們確實能從中感受到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美。一些人沉迷于其中,下定決心要弘揚文化,然后反復觀看每期節目,最后堅信自己就是那傳統文化的弘揚者。殊不知,僅僅通過一層毫無溫度的屏幕所看到的,就如沙灘中的一粒沙般微小,而從中真正明白的,甚至連粒沙都不足。
普及傳統文化,怎可能是一部電視劇,一檔電視節目就可以做到的。實際上,那些碎片的內容,不過是過眼云煙,可能看的當下會覺得收獲了不少,但過幾天,過幾十天,能記住的不過是寥寥無幾,也就剩一個模糊的印象。更何況,其中大部分都是為了牟利而肆意亂改,吸人眼球的虛假的信息充斥其中,滿是漏洞。
還有近來大火的《生僻字》一歌,熱度至今未退,各大歌手仍然爭先翻唱。作者稱自己的歌“傳播中國文化正能量”“大多數都是高考必考詞”,群眾們聽后紛紛表示語文白學,被捧得極高。但實際上呢,這首歌辭藻華麗,風格浮夸,蘊含生僻字的部分強行押韻,就好像是從詞典上隨便找了幾個尾音一樣的詞,不顧詞本身的意義,強行拼湊成一段歌詞。更何況,歌唱時本就會因曲調而改變一些字的字音,聽者無意間記下了這些錯誤的讀音,又怎能普及中國文化?一些人因會唱這首歌,就驕傲地覺得自己的文化水平達到一個新高度,觸碰到了傳統文化的精髓。這是一種非常淺薄的自我認知。
“你明明可以到深海中游泳,但是你卻愿意全身浸泡在沙灘的泡沫里?!绷私鈧鹘y文化,弘揚傳統文化,可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的。只有當我們親眼見過,親自去見識過,這才算是真正觸碰到了傳統文化,若要說了解還遠遠談不上。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9】
“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大以后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一首龍的傳人記載了中國五千年的龍文化,歌頌了中華民族對龍的敬仰。
小時候,奶奶跟我說:“龍是天上的守護神,它能上天入地,布云降雨。但它樣子長得奇怪,有麋鹿的角,恐龍的頭,蛇形的身子。老鷹的爪,魚的鱗片……長得很嚇人?!蔽乙幌伦鱼蹲×?,奶奶許是察覺了我的異樣,拍著我的背,輕聲的說:“別怕,龍是我們國家的守護神,不會傷人的?!蔽医K于舒了口氣,我抬頭望著奶奶,問道:“那,為什么龍長得這么奇怪呀?”奶奶笑了笑,把放在我背上的手抽了回去,她沉默了一會兒,回答說:“因為就像我們中國一樣啊,五十六個民族匯成一個大中國!”我那時似懂非懂,張開小嘴輕聲念著:“大中國……大中國……”
那時候的我是多么想看到龍啊,可是并沒有機會。但,那天,我見到了它。
那是大年初一的晚上,處處張燈結彩,一眼望去,大街上一片通紅。鞭炮聲如雷貫耳,夾雜著歡笑聲與互相祝賀的聲音。好不熱鬧!我和幾個小伙伴提著幾個小巧玲瓏的紅燈籠,在人群中追逐嬉鬧。當我們玩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忽然看到街道那頭有很多的人圍成了一個圈,正在看什么東西。我趕緊跑過去湊熱鬧,卻不料人太多,壓根什么也看不見。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擠了進去,當我一抬頭:“哇塞!”映入眼簾的是一只大紅色的龍,在人們的支撐下,它顯得活潑可愛,它一會兒飛躍而起去搶別人的球,一會兒又親昵地去蹭蹭別人,一會它又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飛舞。它并沒有讓我感覺很笨重的樣子,反而倒像是一根輕盈的彩帶在空中飛舞。人們不禁鼓起掌來,我也忍不住跟著鼓掌。
后來,我便回了家。我趴在陽臺上看著月亮,突然奶奶走了過來,寵溺的說:“妞兒,又去哪兒玩了啊?”我并沒有回答她,反而問奶奶:“奶奶,你說龍真的有這么厲害嗎?能上天入地?”奶奶把手放在我的頭頂,輕輕地摸了幾下,說:“對啊,它可象征著我們中國呢!”“那我們國家是不是超級超級厲害?”我天真的笑著問奶奶。“對啊,我們可是……”我立刻把趴在陽臺上的手縮了回來,我搶著說:“這個我知道!我知道!我們是——龍——的——傳——人!”我故意放慢了語速。奶奶蹲下抱起我,說:“對對對,我們家妞兒說什么都對。”說完這句話,我們便沒有說話了,我們都靜靜地看著月亮,月亮上好像有一條似龍的黑影飄過……
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心得750字【篇10】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泵棵柯犚娺@首歌,我無不心潮澎湃,因為我會想起我是龍的傳人我是華夏兒女;我是炎黃子孫。
從小我就知道“龍”代表著我們華夏的泱泱大國,而后長大因為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也對“龍”文化有一點了解,但并不全面。
龍,在商周以后是代表著圖騰,在秦漢以后代表古代君王。就拿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來說,皇上穿龍袍,坐龍椅,還被世人稱作真龍天子。而如今“龍”象征的不只是圖騰,不只是古代君王。中國的龍文化在現代中國絕非僅僅存在個別遺跡,而是依然保持強大生機,揚棄掉封建主義、神秘主義、專制主義的消極因素,中國龍文化在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中雖不能起到歷史上的那種主導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對中華民族有強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龍”以東方神秘主義的特有形式,通過復雜多變的藝術造型,蘊涵著中國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基本觀念:龍的形象,中蘊涵著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四大觀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仁者愛人的互主體觀;陰陽交合的發展觀;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觀。龍的理念,在中國龍的形象、龍的觀念后面,包含著中國人處理四大主體關系時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追求天人關系的和諧,人際關系的和諧,陰陽矛盾關系的和諧,多元文化關系的和諧。龍的精神,多元一體、綜合創新的中國文化基本精神,這是中國龍形象、龍文化的最深層文化底蘊。王東認為,發掘中國龍文化的深層內涵,有助于解決當代世界的一些文明沖突。
記得小時候看《西游記》的時候,就出現“龍王”這個在當時新鮮的詞。經過查證在《異錄記》卷五中提到:“海龍王宅……四面海水粘濁,此水清。無風而浪高數丈,舟船不敢輒進……夜中遠望此水上,紅光如日,方百余里,上與天連,船人相傳龍王宮在此下矣?!蹦敲催@么看“龍王”一說并不是空穴來風。
在古時候,有很多文人墨客曾歌頌龍。白居易,韓愈,應物……
如今龍是民族團結、和平統一的象征;是它對中國統一的促進作用;是經濟騰飛的精神支柱。
現在,看見龍我就會想起深植于我們民族血液里的龍魂在沉淪與逆境中發出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耙磺粺嵫谡渲?,灑去猶能化碧濤”?!捌磳⑹f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等等不屈的、悲壯的聲音!在一句“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中巨龍漸漸喚醒,漸漸崛起于世界的東方。
上一篇: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心得感悟
下一篇:貴州教育大講堂心得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