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10篇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怎樣寫?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關于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的內容,歡迎參考借鑒。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1)
中華文明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包括:
一、多元性
中華文明是由多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共同構成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形成了中華文明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不僅體現在語言、宗教、藝術等方面,也體現在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等方面。
二、包容性
中華文明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它能夠吸收和融合各種不同的文化、思想、宗教等。這種包容性使得中華文明能夠不斷創新和發展,同時也使得中華文明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
三、傳承性
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傳承歷史,它有著一整套完整的文化傳承體系。這種傳承性使得中華文明能夠延續數千年而不衰,同時也使得中華文明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文化魅力。
四、連續性
中華文明具有連續性的特點,它沒有出現過大的斷裂和斷層。這種連續性使得中華文明能夠保持其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價值觀,同時也使得中華文明具有了強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五、創新性
中華文明具有創新性的特點,它能夠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發展。這種創新性使得中華文明能夠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同時也使得中華文明具有了強大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總之,中華文明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傳承性、連續性和創新性等五個突出特性。這些特性使得中華文明具有了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2)
中國,是一條日益騰飛的巨龍,翱翔于天空之上;中國,是一條昂首挺胸的傲龍,受盡委屈依舊樂觀向上;中國,是一條萬世不朽的神龍,永遠奔向勝利的曙光!
中國,您是生育我們的母親,曾經的您受到了許多無謂的屈辱和殘暴的蹂躪;看到了自身民族的無限敗弱和黑暗墮落;聽到了眾多別外國家帶給我們的譏笑和嘲諷。所有貧窮和災荒,混亂和仇殺,饑餓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些慢性的殺害中國民族的鴉片毒物……這些都是帝國主義帶給我們的可憎的贈品。如今,在我國烈士的英勇劍鞘下,萬馬奔蹄下,堅貞不屈下,它們早已隨著帝國主義被趕走而離去中國了。
您的面貌被改造一新,得到了自由與解放,令人嘆為觀止的創造力被無限地發揮了出來,從以前的江山破碎,國弊民窮的困境里一躍騰起。現在,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代替了悲嘆,笑臉代替了苦臉,富裕代替了貧窮,康健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友愛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陽光代替了凄涼的荒地!
現在,高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與幸福,生活環境變得愈來愈純凈和美好,從前,人們吃飯只為了填飽肚子,后來,是為了吃上好的佳肴,如今,關注的是吃上健康和保證!中國!您的進步前進飛快,中國文化將千古流芳!
母親!我贊美您,您大功無私,默默奉獻,頑強不屈,似梅,似竹,似草,永永遠遠昂著頭,挺著胸!永垂不朽!母親!我是您生育的一位中華民族成員,有著您這位偉大的母親,我感到驕傲與自豪!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3)
在我們椒江有許多文化墻,烈士山腳下就有一處。在那幽靜的小路旁是一排圖字結合的文化墻。
在大年初五的早上,我和爸爸吃過飯,一起來到烈士山腳下參觀文化墻。我們來到了山腳的小路上,映入眼簾的是《千字文》三個大字,接下來是千字文的簡介,我從介紹中知道了《千字文》是周興嗣所編的,《千字文》是四言長詩,首尾連貫,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開頭“謂語助者,焉哉乎也”結尾。全文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復,據句押韻,前后貫通,內容有條不絮的介紹了天文、自然、修身養性、人倫首理、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飲食起居等各方面。
《千字文》前四句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辰宿列張。”說的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狀態中。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的天文現象。接下來是有關自然地理的“云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說的是云氣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形成霜。黃金產地在金沙江,玉石產在昆侖山岡。有修身養性的“德建名立,行端表正。空谷傳聲,虛堂習聽。”說的是養成了好的道德就會有好的名聲:就如同形體端莊了,儀表就正直了一樣。空曠的山谷口呼喊聲傳得遠,寬敞的廳堂里說話聲非常清晰。還有關人倫道理的“罔談彼短,靡恃已長。信使可覆,器欲難量。”說的是不要談論別人的短處,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長處就不思進取。誠實的話要經得起考驗。
我一邊走一邊看使我受益匪淺,學到了許多的知識,懂得了很多的做人道理。我要向他們學習,繼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4)
就在昨天,學校倡導我們讀《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家園》這本書。這本書讓我了解了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讓我知道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讓我知道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孔子、老子、屈原、司馬遷、李白、蘇軾、關漢卿、曹雪芹……他們用不朽的篇章在史冊上寫下了閃光的名字。這本書它會告訴你:熱愛祖國、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它們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
這本書讓我感悟最為深刻的是第一章節“歷史悠久”,它告訴我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總匯,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也稱華夏文化,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中華民族有“三十萬年的民族根系,一萬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國家史”。公元前二千多年前,朝代出現,自那時起,一個個王朝書寫著各自獨有的史冊。夏、商、周、秦……匯成一條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滔滔黃河孕育了中華文化,滾滾長江養育著華夏子孫,五千年悠悠而逝,最終造成了一個偉大民族的輝煌。
讀了這本書,我還知道了無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無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還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都根植于中華文明血脈,又都被賦于了時代的精神靈魂。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特別的路。
一本好書,能給予我們智慧和力量,就像結交了一位益友。小朋友們,你們也快來讀這本書吧!它會告訴你許多許多……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5)
“和諧”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形態,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而創建和諧校園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要打照和諧的學生群體,打照和諧的人際關系,打照和諧的校園文化,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的學習,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成長!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6)
在以前,年糕是過年時才有的美食,傳統搗年糕就應運而生,而如今社會進步了,這些傳統的文化也就慢慢遺失了。不過,今天我有幸見識了一回。
媽媽說云周有傳統搗年糕的活動,我懷著新奇而又興致勃勃的心情去了云周。來到云周的文化大禮堂,那里圍滿了人,里三層外三層的,有的人都已經在津津有味地嚼著香噴噴的年糕。
我擠到了前面,首先看到一個大石盆,邊上放著一個大石錘,這時一位老人端著一鍋熱氣騰騰地米團走了過來,一下子就倒在大石盆里,一個中年人掄起大石錘,在米粉團中來回攪拌四五分鐘,接著把石錘舉過肩頭,再用力朝著米粉團用力砸下來,石錘再次高高舉起的空隙,只見老人用雙手快手翻面團,說時遲那時快,石錘又剛好砸下來,米團在不斷地打擊和翻轉之下,顯得越發柔軟。
米團制作成功后就可以做香香甜甜的年糕了,另一邊早有一排人馬在等待制作了,我也突發想要做一做。我拿到一個模具板塊,捏一塊米團,塞進模形,再慢慢一點一點想要脫模,沒想到第一次失敗了,拉出來的是一條模糊不成形的面團。于是有人教我要先在按板上抹一點油,再將面團在按板上不斷按壓,再慢慢塞滿模具,原來做這個還有不少講究呀。
我扭頭一看只見大人們速度極快,十指齊動,他們熟練的捏、揉、按、壓、不一會兒就做出扁長的年糕,或是“金元寶”,或是模型“狀元糕”。但是我感覺最好吃的還是“年糕餃子”,那是以年糕米團為皮,咸菜豆腐干為餡的包子,因形狀似大餃子,最小的做出來也有我的拳頭般大小,真不愧是“大餃子”。
我第一次見識傳統搗年糕,我不知這傳統文化能走多遠,希望能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這時,我看到大家都圍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年糕,我想這才是過年特有的味道吧。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7)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里,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才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里好不熱鬧。小孩子穿著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不時地放著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伙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為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為此做些什么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么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掃掃墓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餅,抬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的社會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只能倡議大家為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屬于這個民族,它更屬于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8)
盼呀盼呀,終于盼到星期三!今天,學校組織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到錦繡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旅游。雖然,這兩個地方我在兩年前已參觀過,但是,能和同學們再一次領略我國的大好河山,我心情還是很興奮。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在嘹亮《歌唱祖國》歌聲中,我們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錦繡中華微縮景區。一走進景區,同學們立即被眼前壯麗的畫面征服了,情不自禁發出“嘩”“嘩”的驚嘆聲。我們不約而同地拿出筆記本,做好準備開始我們“一步邁進歷史,一天游遍中國”的旅程。
錦繡中華景區的景觀一般按1:15的比例微縮復制而成,濃縮了我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和全國各地的風光名勝,是一座反映中國歷史、文化、古代建筑和民族風情的最豐富、最生動、最全面的實景縮微景區。一路上,我們游覽了眾多世界之最,包括:最大的宮殿——故宮、最大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等等,當然,還有我國許多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樓。在錦繡中華里我真的領略到了中華五千年歷史風云和祖國大江南北河山的錦繡。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游到了民俗文化村。在這里,我了解到各民族的建筑風格、民族服飾,還欣賞了各民族的歌舞表演,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金戈王朝》了。《金戈王朝》通過影視特技等多種手段營造出壯觀的歷史戰爭場面:騎馬對戰,令人驚心動魄;草原廣闊,氣勢澎湃……同學們都在議論,太厲害了!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不知什么時候,《歌唱祖國》的歌聲仿佛又從耳邊響起,不知不覺,我們一天的旅程快將結束了,這真是愉快的一天,同學們又在議論開了:我們的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我們長大后一定要將我們祖國建設得更美麗……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9)
我國最著名的四大國學是什么?是《百家姓》、《三字經》、《增廣賢文》、還有《千字文》,今天我正好看了《千字文》,那讓我來說給你們聽!
“宇宙洪荒,辰宿列張”為開頭,這句話的解釋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處于著混沌蒙昧的狀態中。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鋪滿在那無邊的宇宙中。
“寒來暑往、閏余成歲、秋收冬藏、律呂調陽”這句話的解釋是寒冬暑熱循環變化,寒冬過了,又換了暑夏,秋天過了,又換了冬天,秋天的時候收獲了糧食,儲存起來到了,冬天的時候,來吃儲存的食物。
我再給你們說一個吧!“孔杯兄弟,交友投緣”解釋是: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關照,因為兄弟都是同一個父母的血氣,如同長在同一棵樹的枝葉相連。結交朋友是要意氣相投有緣,要是能學習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一起進步,朋友哪里有錯要說出來。我來說一個故事吧!這是關于兄弟情義的事,我來說給你聽吧!這個故事叫作《紫荊樹》。
西漢時期,有一個,他的麥子去世了,農民就把他的三個兒子辛辛苦苦地養大,他的每個兒子出生時,他就會在門前種下一棵紫荊樹,兒子長大了,這三棵紫荊樹很有趣。下面的枝干里分開的,上面枝條是連在了一起的,象征團結。
許多年過去了,三個兒子都分別成了家。他們都不愿意離父親和兄弟,又過了幾年,父親年紀大了,得了重病,去世了。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去田里拿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老婆們都說不行,于是三個兄弟商量了起分家的事。于是他們自立門戶,自己過自己的,他們把家里的東西都分了就還剩下了三棵紫荊樹,老大出了主意把棵砍開,三棵樹到了明天就枯死了。兄弟看見之后把分開的東西放在了一起,三棵樹又活過來了,比原來時候的樹更高大,還長出了新綠葉枝,而且花開的更漂亮了。三兄弟和好如初了。
這就是國學的《千字文》了。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感想600字(精選篇10)
中華明族自稱是龍的傳人,而我們所承載的卻是龍的氣魄,關于龍的文化,在民間最受大家喜愛的還是舞龍。
每當元宵節時,大街小巷都會看見有人在舞龍,而龍做得生龍活虎,黑白的眼球巨大的龍角,火紅的龍頭,亮得刺眼的龍鱗,看起來就和真的一樣,從小到大龍一直是我所崇敬的對像。
記得在我三年級時,元宵節就快要到了,老師說:“同學們,在等兩周就是元宵節了,我們班決定表演舞龍,大家勇越報名”。后來我才知道我通過重重選拔,在僅僅七個名額中占了一位,而且我還要舞龍頭。第二天老師買來了“龍”和一個“龍球”我興奮的問:“這是什么啊”。老師回答說:“這就是你們要舞的龍,那個球其實是秀球,龍要跟著球走,去追秀球……”。經過老師細心講解我聽懂了一些基本表演技巧,可是后面還有許多堅苦的訓練,才能表演。
剛開始訓練時作為龍頭的我,總是抓不住節拍,導致后面五個也亂了,正當我氣餒之時老師安慰我說:“沒關系,慢慢來,要是我的話還舞得沒你好”。經過一翻練習,我漸漸掌握了動作,也熟練了起來。
上臺表演的時候終于到了,我又緊張又激動心里想,要是演不好就全完了,不就孤負了大家對我的期望嗎:剛加過精來,我們就上場了,我心里默默回憶動作,一步一個節拍,只想著跟著秀球走,手中緊緊握著龍把臉上還露出微笑,那短短十分鐘,卻好像有很久很久,隨著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完結,也進入了難度最大的時候,我慢慢抓準節拍,一跳一躍一、一擺、結束了,全場瞬間掌聲雷動,我們班的舞龍節目獲得了一等獎,老師興奮的說:“你們今天的成功,取決于你們平時的努力”。我和同學們格外興奮與自豪。
我們是龍的傳人,繼承的是龍的精神與勇敢、智慧、勤勞,這些便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結晶,這就是“龍”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