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醫護人員不忘護佑生命的醫者初心,踐行人間有愛的使命擔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不忘醫者初心學習心得體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歡!
不忘醫者初心學習心得體會(一)
在全院上下齊心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的特殊時期,當得知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影響,烏蘭察布市中心血站開展血液采集工作相對困難,血液庫存緊張,難以滿足臨床重癥患者輸血需求時,作為醫務人員更能深切感受到血液對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也最清楚用血緊張給醫療工作帶來的困難。為此醫院積極號召廣大醫務工作者行動起來參與無償獻血,獻出一點愛心,為愛逆行,獻血戰“疫”,不能讓病患躲過了疫情而躲不過“缺血”。
在醫院各級領導的支持下,醫院內從獻血人員的征集、采血場所的選擇、獻血指征的宣貫以及采血時為避免人員聚集應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 ,全力保障獻血者以及采血人員安全。
2020年2月12日上午,在院長郝志鳴、黨支部書記孫長征的現場主持下,廣大醫務人員積極參與,獻血活動井然有序順利開展,他們有剛下夜班的醫生護士,有休班特意趕來獻血的醫生,還有其他崗位的人員……,一股股承載著愛心的血液緩緩流入采血袋。
還有個別醫務人員因身體原因不能獻血,心愿未了,就動員家屬前來參與獻血,彰顯醫者對血液挽救患者生命重要性的認知。此次獻血還有部分其他單位職工、社會人士、居民得到消息也陸續前來參與獻血,充分展示了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
此次無償獻血活動截止到中午12點半。共有52人成功獻血,獻血16700毫升。
后旗醫院醫護人員和社會愛心人士用熱血傳遞了生命的溫暖。醫務工作者堅守著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展現了醫者“敬佑生命,甘于奉獻”的情懷。社會愛心人士詮釋著無私,無畏,互助,人道的大愛精神!
熱血護佑生命,初心守衛健康!每一位無償獻血者都是為愛逆行的勇士,向你們致敬!
不忘醫者初心學習心得體會(二)
2020年的春節,注定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破了節日的氛圍。在嚴重的疫情面前,一批又一批的共產黨員挺身出戰,讓黨旗在防控疫情的斗爭一線高高飄揚。
“我是黨員我先上”勇于擔當的最強音
面對疫情,總有那么一群逆行的身影給與我們共度時艱的勇氣和信心。盧秦博是重癥醫學科的一名黨員、一名80后醫生,臘月二十九早晨剛下夜班,科主任黃璠通知下午開會決定誰去隔離病區,他沒有猶豫即刻報名,科室下午的會議取消了,盧秦博轉身投入到了新冠疫情知識培訓中,晚上回到家都八點多了。昨天的夜班還沒來得及休息,剛躺在床上,接到醫院電話:“速回、收病人了”。他隨即囑咐懷孕5個月的妻子照顧好自己和女兒,轉身離去。他沒有告訴家人何時能回家,因為他有不能確定的明天。妻子沒有多問,因為她也是一名黨員、一名醫務工作者,她能理解他。
有科學的方法,更需要勇敢的戰士
來到隔離病區已經深夜,院感辦主任王璟正在檢查考核穿脫防護服一系列流程,考核后才能進入病區。帶上厚重的防護面罩,進入患者病房,即便來的路上已有心理準備,但推門的一剎那還是心存忐忑,畢竟新冠疫情的傳染性非同一般。疑似患者是一位24歲的小伙子,顏面潮紅、疲乏無力的躺在床上,情緒低落,眼里帶著恐慌,眼里閃出一絲求助的光。剎那間,被需要的感覺戰勝了忐忑,盧秦博對患者說:“我是你的主治醫生,現在不要想太多,你目前的胸部CT沒有異常,檢查結果都還可以,要放寬心,要相信我們......”。待患者情緒緩和后,他便開始對他查體問診,從武漢返回楊凌的時間?乘坐的火車及汽車具體車次?回來以后都接觸了那些人......從病房出來后全身衣服已經濕透。正在他下醫囑時,凌晨兩點又來了1名從武漢某機場工作返鄉過年的小伙子,咽部疼痛、發熱。他再次換上防護服,帶上第二層手套、防護面罩,開始再一次的診療。一晚上時間在這樣的忙碌中度過,連續48小時未休息,雖然兩個眼皮已經在打架,但他還不能休息,電話向科主任匯報了患者病情后,還需填寫患者情況及病情匯報表,忙完這所有一切,已經是早晨八點鐘。脫去防護服、隔離衣、手套、雙手腫脹,已經被汗水浸泡的發白,酒精清潔耳道、鼻腔、更換新的口罩后終于可以休息了,隔離病區的第一天就在這樣忙碌中度過。
在盧秦博看來,隔離病房工作與他所在的重癥監護室的工作無異,但防護服加大了工作難度。比如,對一個體重75公斤的病人翻身,平時需要3-4人,在這里則需要2倍人力;對患者的治療,帶著護目鏡視野嚴重受限,沒有高超技術無法完成。
隔離病區的工作很多時間需要為患者和家屬耐心解釋病情。因為隔離病區不同于普通病房,患者的病情家屬看不到,會擔憂、會著急,及時有效的溝通病情就極其重要,為的是讓他們不要恐慌,配合治療,以心交心。盧秦博接觸時間最長的是一位膿毒癥老人,從乳酸結果看病情十分危險,報告院領導后,他便一直在病房里觀察病情并做好病情解釋,可是一個農村老人聽力不好聽不懂。再向家屬電話里一遍一遍反復講解,舉例子,通俗易懂的那種。最終在上了呼吸機后家屬才明白了疾病的危險程度,在他們的全力搶救下患者平安度過那一夜。此時,盧秦博在患者床旁衣服濕透,心力憔悴,但是他的心里是欣慰,患者癥狀減輕是醫者最大的愿望。
“醫者仁心”可不是嘴上說說的
晚上和家人手機視頻通話,女兒一遍一遍的說:“爸爸,你要照顧好自己,我以后會好好吃飯,按時睡覺,不要擔心我”。雖然女兒只有三歲,但是她心里也明白爸爸是好醫生,現在病人比自己更需要照顧。
大年初五他的妻子也被醫院調至預防保健科進行感染病區患者信息的收集、匯總、上報。一對黨員夫妻,在重大疫情面前,他們各自肩負起身上的責任。
2月2日,就在盧秦博即將離開感染病區前,得知父親從西安被調往高陵建設西安的“小湯山”,想到他年邁的身軀眼淚不自覺的落下,電話中父親還一直囑咐不要擔心他,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醫者仁心”可不能光嘴上說說。
離開隔離病區的下午,室外有暖暖的陽光,盧秦博還需要再自我隔離一段時間才能回家,當想到全家人都在朝著一個方向奮斗,讓他覺得陽光正好、微風不躁、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不忘醫者初心學習心得體會(三)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曲江鎮人大代表、建水縣第二人民醫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昂虎帶領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勇擔防疫重任,沖在防控第一線,全力以赴共抗疫情,為守好我縣北大門、為建水人民群眾健康保駕護航。
(2020年1月22日晚7時召開全院職工及鄉村醫生會議傳達學習新冠疫情防控相關文件及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工作)
行動迅速,部署周密。2020年1月22日,昂虎到縣衛健局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會議后,當晚就趕回曲江鎮,迅速組織全院干部職工及轄區村衛生室各鄉村醫生,及時傳達學習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的文件、會議精神。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宣傳動員,及時安排布置,明確人員崗位職責等相關工作要求。親自主持制定工作方案,統籌協調指揮,成立醫院疫情防控應急領導小組,下設醫療救治專家組、疫情應急物資準備組、疫情應急衛生防疫專家組、疫情應急信息組,分工負責,各司其職,責任明確,任務清楚。制定了《建水縣第二人民醫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應急預案》《建水縣第二人民醫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醫療救治實施方案》,確保疫情防控各項業務有條不紊開展。
措施扎實,落實到位。建水縣第二人民醫院作為建水縣定點隔離收治醫院,昂虎積極投身于工作中,先后設立了預檢分診點及發熱門診篩查點。為保證醫院能夠最大限度收治發熱隔離病人,把住院4樓(原外一科住院部)調整為隔離治療區,并抽調臨床經驗豐富、具有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組成精干抗疫隊伍進駐科室,以保證到院隔離病人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同時,他還親自到隔離病區指導工作,率先示范、身先士卒,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大代表在疫情來臨時,把自己永放一線的大無畏精神。“面對疫情,我選擇迎難而上,沖鋒在前,兌現一名共產黨員莊嚴的承諾!”昂虎說。
堅守崗位,大愛無疆。春節本應是合家團聚的時刻,但2020年的春節,昂虎選擇了負重前行,義無反顧走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放棄春節假期,與全院醫務工作者一同全身心投入到戰勝疫情的戰斗中。1月23日晚11點31分,昂虎接到總值班人員李寧副院長的電話,得知利民鄉有一名武漢返鄉疑似人員出現發熱感冒癥狀,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排除,已經躺下休息的他不顧天氣寒冷起身到崗安排相關檢查工作。經過縣級專家組對疑似人員細致檢查,最終判斷排除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送走了該患者及縣級專家組已是凌晨3點35分,這只是昂虎工作中的一個縮影。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至今,他已經連續20多天沒有休息,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疫情當前,他以高度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多次深入門診、急診、隔離病房等前線安排、部署、檢查工作。每天都要求各統計部門把需要上報的數據及時報給他,由他親自審核過目,作風嚴謹絕不放過任何可疑問題。晚上是昂虎最忙碌的時刻,不但要處理醫院的大小事務,還要將每天所開展的疫情防控工作及存在問題向轄區黨委政府領導匯報,商議處理辦法,工作到凌晨早已成為常事。
(建水縣第二人民醫院派駐李浩寨衛生院、衛生室醫務工作者)
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建水縣第二人民醫院地處建水北大門,擔負著李浩寨、利民、盤江等鄉鎮10多萬人的防控救治工作。在疫情面前,昂虎并沒有因為不屬于自己轄區范圍內的事而撒手不管。在李浩寨衛生院及衛生室疫情防控人員緊張的情況下,義不容辭選派本院有經驗的醫護人員到李浩寨衛生院及衛生室進行支援,保證了該地區的疫情防控得到有力幫助。在利民鄉衛生院、曲江鎮東山壩衛生院無救護車轉運需要進行隔離檢查的病人時,昂虎沒有半點猶豫,第一時間調派救護車輛,給予友鄰單位最大幫助,并親自參與轉運。無論白天還是深夜,只要接到求助電話,他都毫無怨言,義無反顧親自安排部署。后勤物資保障是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的基礎,昂虎組織成立了醫院物資準備組,統一調配應急物資,優先保障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安全。先后多次、多渠道協調應急防護用品,保障了醫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先后帶領建水縣第二人民醫院工會、黨總支成員看望慰問奮戰在一線隔離病房、守卡點的同志,向他們致以最親切的慰問和最崇高的敬意!
不忘醫者初心學習心得體會(四)
以院為家的急診科醫生
自疫情發生以來,醫院急診科就充當起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的急先鋒,無論什么危情,先過他們這關,無論什么險境,都是他們先上。他們是距離病毒最近的人群,但他們選擇迎難而上,做堅定的逆行者。除夕夜,他們顧不上年夜飯,他們只想盡可能多排查一位發熱病人,盡可能讓更多的人安心過年。正是因為有他們幫我們「過關」,才保證了人民群眾的安全和過節。急診科主任曾俊峰,從疫情爆發起,便吃住在醫院,寸步不離。從他同事口中得知,他兒子發高燒在本院住院,但他連愛人的電話都沒接,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他說,這是作為一名醫生的天職,換做別人也會這樣選擇的。
急診科的傅愛紅同志,她因身體緣故做了一側腎臟摘除手術,而且伴有肌酐升高的病情,主治醫生再三叮囑她不能勞累。科里也考慮到其身體狀況沒有安排其工作,但她主動請纓,顧不上自身免疫力更弱、更容易被感染的生命危險,咬著牙堅持給發熱患者做檢查,與大家戰斗在一起。她說現在一線緊缺有經驗的醫務人員,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要自己不倒下,她就會繼續堅持,哪怕再多看一位發熱病人,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急診科一位年輕醫生,李俊衫,也是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因為醫療物資緊張,為了節約防護服,他整整一上午都不喝水,就是為了盡可能的少排尿,從而可以保證一件防護服多用幾個小時,多節約點時間給發熱患者,一天滿負荷的工作下來,他看了一百余位發熱病人。在這個特殊時期,他用堅守和奉獻,續寫著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不忘醫者初心學習心得體會(五)
最美奪「冠」夫妻
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是最辛苦的群體之一。在宜春市人民醫院,有這樣一群「夫妻檔」,他們是夫妻,是同事,更是戰友,他們一同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舍小家顧大家,為生命護航。
曹盛生是宜春市人民醫院的黨委副書記、院長,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帶領全院上下眾志成城,保障防控救治工作科學有效開展。為了做好防控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工作要萬無一失,從大年三十至今,他日夜守侯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奮勇擔當,沖鋒在前、示范在先;除夕夜一邊吃快餐一邊召開緊急部署會,他擔任疫情防控救治領導小組的組長,每天第一時間去到疫情防控第一線,無論忙到多晚都會去郵橋傳染病分院查看。他說:「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作為定點收治醫療機構,我們一定要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治工作,保障人民群眾和醫務人員健康安全。」
曹盛生的妻子羅彤是宜春市人民醫院院感科副科長。面對疫情,她全身心的投入到防控工作中,深入各臨床病區、發熱門診、傳染病分院隔離病房第一線,帶領大家學習培訓相關知識,做到疫情防控知識全員知曉。連著十幾天都是連軸轉,經常忙的忘記吃飯,晚上回到家中也已是深夜。
病毒面前,這些普通的夫妻,犧牲掉自己的假期和陪伴家庭的時間,用鐵肩扛起了疫情防控的一線任務。在宜春市人民醫院,有很多像曹盛生、羅彤這樣夫妻倆都堅守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無畏生死,不講條件,筑牢疫情防控嚴密防線,正是因為有他們這樣無私奉獻、勇于擔當人民好醫生、好戰士,我們才放心,他們是疫情防治的最可靠的「答案」,更是「最美『奪冠』夫妻」。
上一篇:師風師德心得簡短
下一篇:綠山墻的安妮讀書心得5篇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