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

網友投稿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最新15篇)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寫好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本文為你提供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寫作技巧和示例!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原因,知曉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2、圍繞故事情節展開討論并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了解菲菲情緒變化的過程及原因,知曉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教學難點:圍繞故事情節展開討論并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觀察畫面提問:

1、這個小孩叫"菲菲",你們發現她怎么了?

2、生氣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3、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的生氣,她是為了什么事而生氣呢?

(意圖:通過觀察畫面,知道菲菲生氣了,引出故事。)

二、圍繞故事線索,展開談論

(一)、欣賞故事第一段

1、出示畫面(幼兒觀察圖片,結合故事內容討論、講述)提問:菲菲為了什么事而生氣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姐姐用力奪走了菲菲的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地上,菲菲生氣了,她踢呀打呀,她叫呀喊呀,她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砸掉,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菲菲是一座就要爆發的火山,她跑了出去……"(過渡到第二段)(意圖:通過談論畫面,了解菲菲生氣的原因。)

(二)、講述故事第二段

1、師講述故事第二段,幼兒傾聽提問:

(1)"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里。"大樹看到生氣的菲菲會對她說什么呢?(幼兒回答后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大樹說:"菲菲,你怎么啦?"菲菲理也不理,繼續往前跑。)

(2)小松鼠看到了又會怎么說?(幼兒回答后用故事語言繼續往下說--小松鼠說:"菲菲,你怎么啦?"菲菲聽也不聽,還是繼續跑著,直到她再也跑不動了,她靠著大樹嗚嗚的哭了起來。)

(3)大樹和小松鼠都想要關心菲菲,菲菲為什么對他們理也不理呢?(她很生氣)

2、小結:生氣的時候是什么也聽不進的,菲菲繼續跑,繼續跑,一直到她跑不動為止,她靠著大樹嗚嗚地哭了起來!

(意圖:通過傾聽故事,了解菲菲生氣的狀態。)

(三)、講述故事第三段

1、出示菲菲不哭的圖片,啟發幼兒觀察。

設疑:

菲菲到底用了什么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的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咦!……慢慢往家走。"(幼兒安靜傾聽)提問:

為什么菲菲剛才很生氣,現在不生氣了?(引導幼兒說說故事里的內容)(預設提問:其實菲菲在這里已經找到了好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菲菲看到了誰,好像在對菲菲說什么?)

3、小結:菲菲發現,聽聽鳥叫、看看美好的事物、安靜地休息會就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感覺好多了,于是菲菲慢慢的往家走。

4、引導幼兒繼續觀察圖片,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提問:

在往家走的路上,菲菲在樹林里還找到了哪些讓自己開心起來的好辦法?

(預設提問:菲菲還看到了哪些朋友,菲菲覺得他們會對自己說些什么呢?)(意圖:通過理解故事情節,了解菲菲讓自己不生氣的方法。)

(四)講述故事最后一段,知道菲菲不生氣了。

過渡語:菲菲一路走著,一路看到了許多朋友,菲菲覺得他們都在安慰自己,菲菲覺得又好了許多。走著走著,就走到了家門口。

教師講述故事最后一段,幼兒傾聽。

三、聯系生活,幼兒談論

1、教師講述自己生氣時調節情緒的經驗"故事講完了,生活中我們也會碰到一些事情很生氣,老師也碰到過生氣的事情……"

2、啟發幼兒想出更多可以調節自己情緒的方法。

提問:

當你生氣的時候,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3、小結"每個人都會生氣,但要學會調節好自己情緒。比如說:__、__等等,讓我們做快樂每一天的小天使,好嗎?"(意圖: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分享"生氣時怎樣讓自己開心起來"的經驗。)

四、完整講述,重溫故事教學評析

附:故事《菲菲生氣了》(改編)菲菲和玩具大猩猩玩得正開心,姐姐走過來一把抓住大猩猩。菲菲說:"不要不要!"姐姐用力奪走了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地上,菲菲氣極了,她踢呀打呀,她叫呀喊呀,她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砸掉。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菲菲是一座就要爆發的火山……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里。大樹說:"菲菲,你怎么啦?"菲菲理也不理,繼續往前跑。小松鼠說:"菲菲,你怎么啦?"菲菲聽也不聽,還是繼續跑著,直到她再也跑不動了,她靠著大樹嗚嗚的哭了起來。

咦!她聽見鳥兒在安慰她:"菲菲,別生氣了,我給你唱歌吧!"她低頭看見一塊大石頭也在邀請她:"菲菲,別生氣了,就在我的背上休息一下吧!"菲菲就坐了下來。她看看小草、看看小花,小草小花扭動著身子好像在跳滑稽舞。菲菲笑了,忽然一陣微風輕吹著她的頭發,像媽媽的手撫摸著她,就像在她身邊說:"孩子,快回家吧,我們在等你呢!"菲菲覺得好多了,她站了起來,慢慢的往家里走。

姐姐來開門:"菲菲回來啦!"屋子里暖暖的、香香的,看見菲菲回來了,每個人都好開心啊,而且真奇怪,菲菲一點兒也不生氣了。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教學難點: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進行簡單的對話。

教學準備: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棒棒糖一個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生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生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后,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魚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

(3)小魚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么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4)小螃蟹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說的?

教師: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里怎么樣了?為什么?(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嘗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么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么味道啦?)

(2)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五、教師小結: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么做?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魚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魚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烏龜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于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來。它最后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小熊難過極了!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一嘗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變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課后反思:這次的內容選的是應彩云老師的繪本《甜津津的河水》,應老師的課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學領域,讓幼兒了解糖怎樣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會怎樣?糖會怎樣?我側重的是語言表達,讓幼兒在傾聽與表達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范講中傾聽,在角色扮演中進行角色對話。整節課的優點:環節連貫,注重了幼兒的全體參與性。不足之處:

1、分組時顯得有些匆忙,幼兒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體表演時,有一些亂。

3、在最后活動結束時留下的兩個問題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會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會有什么變化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

以后改進方面:

1、幼兒全體表演環節需要改進,可以將圖片貼身上,讓幼兒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結束環節再新穎一些。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小朋友都喜歡小動物,更喜歡在戶外和大自然的親近。讓幼兒到戶外觀察,體驗活動帶給孩子們的自由和快樂,同時通過泥塑活動訓練幼兒的小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活動帶來的自由、快樂的情趣。

2、認識并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及生活情趣。

3、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自由進行蝌蚪的泥塑創作。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認識蝌蚪,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在用搓、團、壓等基本方法進行泥塑創作活動中訓練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活動準備

放大鏡、勺子、裝蝌蚪的瓶子和杯子若干,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大自然中去觀察一種只有春天里才有的小動物,猜猜它是誰?

二、基本部分

a)老師帶幼兒到戶外有蝌蚪的地方觀察蝌蚪

教師提出觀察要求:(1)、注意安全;(2)仔細觀察蝌蚪的顏色、形狀、游泳的方式、生活的環境;(3)、可以借助帶來的工具(放大鏡)近距離的觀察。

b)幼兒分組自由觀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c)教師提問:小蝌蚪是什么顏色的?頭是什么形狀?你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蝌蚪?

d)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觀察結果:小蝌蚪在水中快活的游來游去,渾身黑黝黝的,頭橢圓圓的、尾巴扁扁的,住在清澈的水里。

三、泥塑小蝌蚪

啟發幼兒給小蝌蚪塑像

師:蝌蚪寶寶想請小朋友們給他們塑像,你們愿意幫幫它們嗎?

提問:我們以前學過哪些泥塑的方法?請你們用以前學過的搓、團、壓等方法來給小蝌蚪塑像,看誰塑得多、塑得好。

幼兒分組進行泥塑小蝌蚪的活動。教師巡回進行個別指導。

四、結束部分

點評:讓幼兒互相觀看泥塑作品。表揚積極活動的孩子,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就感。

大家齊心協力盛水舀蝌蚪,把蝌蚪帶回幼兒園自然角飼養繼續觀察。

五、活動延伸:

1、學習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2、繪畫《小蝌蚪》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都很高,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不足的是,在活動中有些孩子沒注意,舀水時把衣服弄臟了;有部分幼兒對搓、團、壓等基本方法掌握不好。

2、中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小蝌蚪教案教案(附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用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

2、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3、積極投入活動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魚網一個。

活動過程:

一、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

二、復習歌曲《在農場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樂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并做動作。

1、傾聽教師范唱。"青蛙媽媽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聽,它唱了些什么?"2、根據歌詞內容,師生共同創編動作。

3、在教師帶領下,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表現歌曲中3/4、2/4拍的節奏變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嘗試配歌詞,學唱歌曲。

5、在歌曲錄音的幫助下,邊唱歌曲邊做動作。

四、邊唱歌,邊玩游戲。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及規則。

"小蝌蚪邊唱歌邊在水里游,玩得很開心,調皮的孩子拿來魚網捉小蝌蚪,靈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魚網出現時,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戲,幼兒邊唱歌邊按歌詞內容和歌曲節拍做動作,歌曲結束,魚網出現,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兒介紹小蝌蚪變青蛙的過程。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郊游》樂曲伴奏下進教室。復習歌曲《在農場里》然后學唱歌曲。

最后邊唱歌邊玩游戲。

活動反思:

我們班的幼兒大都生活在小區之中,對于小蝌蚪這個動物形狀并不熟悉,因此,在學習時孩子可能不會太理解,這樣就會影響游戲的效果。考慮到這種情況,因此,在活動前,我帶來了許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們見了,一到自由活動,他們就擁向自然角,好奇地觀察著小蝌蚪,在觀察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們游泳的姿態,在談論中,他們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過程,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在孩子對小蝌蚪有了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后,我們就開始組織孩子進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紛紛熱烈地談論著對小蝌蚪的認識,這時老師用歌詞進行簡單總結,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詞內容,接著在欣賞音樂旋律中我們引導孩子自己嘗試著進行演唱,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哼出了歌曲,體現了孩子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接著,我們在組織孩子進行游戲活動,在進行游戲時是孩子們最投入,也是最高興的時候,由于他們對蝌蚪的游泳姿勢并不陌生,他們紛紛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態表演著,非常開心、愉快。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4

一、說教材

(一)設計意圖

幼兒的美術活動是一種手、眼、腦并用的活動,他需要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審美對象,用腦去想象、理解、加工審美意象,用語言或動作以及其他非語言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而教師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美的快樂。

現在正屬于夏季,炎熱的季節?,F在人們生活中除了扇子,還增加了電風扇、空調,或者選擇在涼快的大樹下乘涼。而在生活中扇子是最方便的攜帶物品,尤其在沒有電的時候,最派的上用場的就屬扇子了。如《新綱要》中所說的,“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次的活動來源于生活。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三大目標:

1、欣賞工藝扇子的美,感受扇子形狀和扇面圖案的多樣性。

2、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發展想象力,進行添畫。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1、學習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扇子。2、練習添畫,感知環境的意義,組織確立周圍環境中的各種關系。

難點:用繪畫的方式畫出不同形態的扇子和給扇子畫上圖案。

(四)說活動準備

1、不同的扇子圖片。

2、示范畫一張(白紙中間畫了一把大大的扇子,并給扇子繪畫上美麗的圖案),。

3、人手一盒蠟筆或是彩色筆、鉛筆、一張畫圖紙。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應采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通過創設環境,帶幼兒到一個富有童趣的世界中,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2、直觀形象法:中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思維還沒有擺脫具體形象的束縛,而漂亮扇子的直觀形象易引起幼兒的興趣,也易被他們所接受。3、演示法:幼兒的繪畫需要一定的經驗基礎。我帶著孩子用廢紙和哇哈哈瓶上廣告紙折成的扇子,展示給孩子觀察,實際這一過程正是在教孩子們怎樣畫扇子。4、操作法:讓幼兒自己來繪畫,找一找,畫一畫,生活中還有什么形狀的扇子呢?

本次活動借助漂亮的扇子,采用情景教學方式,精心設計教學情景,培養孩子的節約資源的習慣和會利用周圍的廢紙,并認真觀察身邊的實物的形狀,讓孩子畫出自己心中的扇子。教師把自己放在與幼兒平等的位置上,與幼兒一起尋找,欣賞幼兒的童心,保護幼兒的天真,使幼兒的作品更富有童趣。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不僅提高鍛煉了繪畫能力,更升華了情感。

審美教育不僅體現在對美的感受力、接受美的能力上,更主要體現在表現美的能力上。幼兒通過看看、想想,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畫一畫,表現自己對美的理解和表達,以及對形狀和美的把握。同時采用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并對自己的表現能力逐步充滿信心。其中也通過了幼兒間的互補學習等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

四、說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讓孩子猜一猜,猜猜老師的動作代表什么意思,激發孩子的興趣。

2、創設情景: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場景。有一天中午,外面的太陽很辣很辣,小動物們在大樹下玩耍,才一小會兒,就熱得流了滿身的汗水,實在是熱得受不了了。小兔子就趕緊跑回家,準備和媽媽睡午覺。哇!家里的電風扇正在努力的轉著,吹出了涼爽的風,吹在小兔子身上好舒服、好涼快呀!!小兔子正享受得入神的時候,突然風停了,咦,誰把風扇關上了,回頭看了看媽媽,媽媽睡得正香呢!小兔子上前去按了按開關還是不動,難道是風扇壞了嗎?小兔子去開燈一看,原來是沒電了。這么熱的天,沒電了怎么辦呢?(在這里讓幼兒設置懸念,讓幼兒自己懂腦筋想想解決的辦法)

2、出示圖片,問:看看這些扇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比較喜歡哪把扇子。(小兔子想到了他們家有扇子,所以找出好幾把扇子,看到扇子上漂亮圖案,小兔子找筆來認真的畫出了它心中漂亮的扇子),小兔子畫出什么樣的扇子?出示示范畫。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樣畫的?

3、繪畫示范:教師邊說邊畫:扇葉是個半圓,扇柄像個小長方形,扇骨分部要均勻;接著用彩色筆幫扇子畫上你喜歡的漂亮的圖案。

4、添設情景:提問:除了以上這些扇子的形狀外,你還想到或是看到了什么樣形狀的?或是你心中喜歡的扇子是什么形狀的?(請畫出你喜歡的扇子。)

5、幼兒繪畫:在幼兒有一定的經驗基礎上再讓他們來繪畫扇子的樣子。

6、巡視指導:在孩子們畫畫時我從旁巡回指導,先個別指導,當看到孩子們繪畫的精彩之處時,就集體評點一下。并讓讓孩子大膽的介紹自己畫的扇子,并說為什么喜歡它的形狀和圖案?(繪畫是幼兒表現自我,創造世界的一種有效的語言,我們要不斷的培養幼兒在繪畫方面的自信心。尊重幼兒的藝術表現,合理評價幼兒的作品,就能有效的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孩子就會大膽、自信的描繪出絢麗多彩的世界!)

7、作品介紹,讓孩子介紹自己畫的扇子,并說出自己這樣畫的理由。

8、展示作品:將孩子的作品放到展示區,讓大家共同欣賞??吹阶约好利惖淖髌泛吐牭礁鞣N各樣的贊美聲后,孩子們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往后更積極的參與美術活動。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5

設計意圖:

中班孩子年齡較小,平時愛將自己的東西堆亂放,有時找一樣東西需要很長時間,為了糾正孩子的這些毛病,培養幼兒歸納、計數、記錄的能力和操作興趣,因此,我設計了海底世界(分類計數)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照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用數字、符號記錄分類結果。

2.復習鞏固對5以內數的認識。

3.培養幼兒操作興趣,能用語言表達操作情況,促進語言與思維同步發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海底動物的數量。

活動難點:

正確計數分類結果,并用標記方法記錄分類計數結果。

活動準備:

海底世界背景圖2張、9張統計表、小海螺圖片、8組幼兒操作材料、1~5的數字卡片。

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觀察法、分類操作法。

活動過程:

一、律動游戲,復習5以內的數。

1.師幼互動游戲《一只小雞》。

2.提出:律動里出現了那幾個數字?

3.出示數字寶寶,幼兒根據數字做拍手游戲。

二、創設情境“海底探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1.今天呀,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里生活著許許多多的動物,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地方嗎?

2.出示“海底世界”背景圖,請幼兒觀察。

提出問題:猜一猜,我們這是到了那里?(幼兒:水里、河里、海里……)

3.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這里就是傳說中的“海底世界”,你們知道在海底生活著那些生物嗎?(幼兒:小魚、鯊魚、海龜、海馬、章魚……)是呀!海底有許多我們認識還有不認識的生物。咦,他們這會兒都到哪里去了呢?

三、感知動物數量,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動物的數量。

1.教師將章魚、水母和小魚的圖片一一貼到“海底世界”的背景圖上。

2.提出問題:誰能看出在海底一共有幾種不同的動物,它們分別是什么?(幼兒:有三種:章魚、水母、小魚。)

3.引入:今天呀,海底將要舉行一場運動會,想請隊員最多的一組動物當裁判,到底哪一組的隊員最多呢,還得請小朋友來幫幫忙,小朋友們愿意嗎?讓我們熱烈歡迎第一支代表隊—章魚代表隊。

4.請小朋友數數看,章魚代表隊一共有幾名隊員?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幼兒找出數字“3”并貼在章魚圖片的下方。

5.教師啟發幼兒用同樣的方法感知記錄水母和小魚的數量。

四、了解分類計數的意義。

師:小朋友剛才為每一個代表隊進行了數量統計,這個計數方法就叫分類計數,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哪支代表隊可以當裁判,為什么?(小魚代表隊,他們的數量最多,是5條。)小朋友真能干,幫他們選出了裁判,為了表示感謝,他們決定將小海螺當禮物送給你們,想要幾個就伸出幾根手指吧。

五、實踐運用。

1.情景拓展。

引入:海底動物為了表示感謝,還特意給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送來了邀請函,請中一班的小朋友去觀看他們的比賽,誰想來報名參加?

提出:老師想把上來的這些幼兒分成兩組,可以怎樣分呢?誰幫老師出出主意?

孩子們各自表述自己的想法。

那么,什么方法能最快的將他們分成兩組呢?(男孩子、女孩子)那我們就動起來吧。(抽幼兒上前分一分。)小朋友們分得真迅速,那小男生、小女生各有多少?

2.幼兒操作,鞏固分類計數。

將幼兒分成8組,給每組幼兒分發操作材料,要求每組幼兒分工合作完成。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輔導。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類計數,就是先將不同的種類的物品分類后再統計其數量,這種方法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用到。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旨在引導幼兒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海底動物的數量;能正確計數分類結果,并用標記方法記錄分類計數結果。整個活動分為三部分。

第一個環節:律動游戲,復習5以內的數,為分類計數打好基礎。

第二個環節:創設情境“海底探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感知動物數量,學習用分類計數的方法記錄動物的數量;了解分類計數的意義。

第三個環節:實踐運用,通過情景拓展讓幼兒上前將前面來的幼兒分成兩組,并統計其數量;幼兒分組合作操作,借助老師的提示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分類計數,從而鞏固所學知識。

上完這節課后,我感覺不是很理想,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

1.活動時間過長,究其原因是在第一個環節中復習鞏固5以內的數耗時太長,以至于幼兒后來的分類計數操作練習,教師的個別輔導沒能跟到位,沒有對幼兒的操作效果進行評價,以至于草草結束,幼兒的動手能力沒能很好的得以展示。今后在教案設計和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好時間上的搭配。

2.在教學分類計數這一環節中,數量統計的方法過于單一,只是引導幼兒用數字統計物體的數量,但是寫數對于中班幼兒有一定的困難,這一技能要求有些高;課后我想如果讓幼兒用畫圓點、畫圈的方式、找數字寶寶進行粘貼或讓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數量統計,這樣也許效果要好,還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幼兒。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6

活動(一):認識時鐘

重點領域:計算活動設計二次備課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通過討論、操作時鐘,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3.學會愛惜時間、珍惜時間。1.認識時鐘,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

2.通過討論、操作時鐘,能辨認整點、半點。

3.體會時間和日常生活的關系。活動重點:認識時鐘,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行規律。

活動難點:通過觀察、交流、操作時鐘,能辨認整點、半點。活動準備:

教具:大時鐘一只

學具:自制鐘若干、幼兒操作材料六組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時鐘,知道時鐘名稱及用途。

師:這是什么?你們在哪些地方看到時鐘的?時鐘有什么用途?

2、觀察認識鐘面。

師:鐘面上有什么?鐘面上有多少數字?他們是怎么排列的?仔細看,鐘面上的兩根針一樣長嗎?

3、認識整點、半點,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

(1).教師將兩指針都撥到12上。

師:分針和時針都在12上,這就表示12點,看,它們在走,是怎樣走的?

教師操作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他們都是朝著一個方向走的,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初步感知一小時。

教師報時間,幼兒演示撥指針,引導幼兒檢查,幫助幼兒理解整點的意義。

(2).認識半點。方法同上。

4、學習“畫指針”活動,鞏固對鐘點的認識。

師:你幾點上幼兒園?

師:誰會在鐘面上畫出時針和分針表示8點鐘?

二、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看圖畫指針。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每幅畫面的內容,想想做這件事的時間,再在鐘面上畫出指針表示時間。

第三、四組:畫鐘面

師:請小朋友在鐘面上寫上數字,自己報時間,在鐘面上畫上相應的指針。

第五、六組:看鐘面報時間

師:看一看鐘面是幾點,你能說出來嗎?

三、活動評價

1、請幼兒口述自己的作業單,師生共同評價,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2、鼓勵幼兒多參與操作活動,提高幼兒的操作能力。

一、猜謎導入

1.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們知道它是誰嗎?(時鐘)

2.(出示實物鐘)你知道鐘的作用是什么嗎?

小結:時鐘不停地走動,為人們顯示時間,人們按時鐘上的時間來進行工作,學習和休息。

二、幼兒觀察、交流、操作。

1.認識鐘面及時針、分針的運行規律

(1)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鐘,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么?(有兩根針和12個數字)

提問: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長度不同)

(2)師:今天時針和分針要進行一次跑步比賽,現在他們都在數字12的起跑線上了。(教師操作鐘表)

(3)提問: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教師反復操作。

師總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2.認識整點、半點。

(1)師:請看鐘面,你知道現在是幾點嗎?(3點)你是怎么看的?

(2)教師邊操作邊告訴幼兒當短針(時針)正指向某一個數字,長針(分針)正指向12時就表示“x點鐘”。時針指向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向6時,就表示“x點半”。(兩個指針在數字十二時重合表示十二點整)

(3)小結:整點時,時針指向某數,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字的早間,分針指在6上。

3.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1)老狼(教師)出示標有時間(整點、半點)的鐘面,請幼兒說出是幾點。

(2)幼兒扮演的小兔在自制鐘上撥出老師說出的時間。

三、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將相應的時間和鐘面連線。

師:小朋友這是幾點呀?請在右邊找出相應的鐘面,并用連線的方法,將將相應的時間和鐘面連線。

第三、四組:按時間畫指針

師:請小朋友按時間在鐘面上畫出相應的指針。

第五、六組:看鐘面寫時間

師:看一看鐘面是幾點,你能說出來嗎?并寫在橫線上

四、活動評價

請兩名幼兒口述自己的作業單,師生共同評價,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反思:

這節活動的亮點是充分的運用了游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孩子的學習興趣非常的高漲。

本節活動的不足:在講解整點和半點時沒有及時的進行規范的書寫,這樣孩子在操作作業單時,對時間的書寫就遇到了困難。

活動再設計:本節活動是一節童話劇主題中的課,我應在開頭活動導入時,用童話劇的內容進行導入主更好了。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7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了解兔子們分蘿卜所經歷的三個過程,感受相互關心的快樂。

2.參與游戲,體會有序排隊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萌發遵守規則的意識。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故事PPT,絨布蘿卜一筐,繪本一本,兩根長線固定在活動室兩端。

活動過程:

一、封面導入,引出故事。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小兔子分蘿卜》,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欣賞故事,了解情節。

1、了解老爺爺的關心。

一個寒冷的冬天,窗外飄起了鵝毛大雪?!鞍パ?,雪這么大,……

胡蘿卜是哪來的?老爺爺好不好?為什么?

老爺爺一心想著兔子,還給它們送好吃的胡蘿卜,老爺爺關心兔子們的行為真好。

2、說說兔子們的表現。

老爺爺離開后,兔子們從四面八方跑過來,看,它們在干什么?

兔子爺爺大喊:“孩子們,難道你們沒有更好地分胡蘿卜的辦法了嗎?”兔子爺爺讓他們干什么?(想辦法分蘿卜)

三、觀察討論,勤想辦法。

看,兔子們聚在一起想辦法分蘿卜!誰來幫兔子們想一想,有沒有好辦法分蘿卜?(幼兒結合經驗講述)

看來,分蘿卜的方法很多,兔子們想到了什么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四、參與游戲,解決問題。

1、體會扔接胡蘿卜的不利。

兔子們聚在一起想辦法。一只高個子兔子想到了辦法,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①傾聽錄音,理解辦法。

高個子兔子想了一個什么辦法?(讓兔爺爺扔蘿卜給兔子們)

出示扔與接的標志,理解動作。

②師幼游戲,嘗試扔接。

這個辦法好不好呢?我們來試一試吧!

③集體討論,發現不利。

你們覺得這個辦法好不好?為什么?

看來,這個辦法不是最好的。兔子們為了搶蘿卜,又蹦又跳,又吵又鬧,有的兔子搶的多,有的兔子搶的少,一點也不公平。

2、分辨跳遠定順序的不便。

兔子們又聚到一起想辦法。一只機靈兔想到了好辦法,聽一聽是什么好辦法?

①傾聽錄音,識別方法。

機靈兔是什么辦法?(跳遠比賽,按比賽的名次拿胡蘿卜)

出示跳遠比賽的.標識,學習方法。

②師幼互動,嘗試跳遠。

這個辦法好不好?我們也來試一試吧!

交代要求:從起點開始跳,跳到對面再回過來,中間不能停,直到比出結果才能停下。

師生共同玩跳遠的游戲。

③集體討論,明白不便。

你們覺得這個辦法好不好?為什么?

兔子們的跳遠比賽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也沒有比出結果,它們一個個都累壞了。

3、感受排隊領胡蘿卜的快速。

于是,兔子們只好又聚到一起想辦法。最小的兔寶寶說話了,你們聽聽。

兔寶寶說了什么?

出示排隊標識,認識有序排隊的方法。

聽了兔寶寶的話,大家都點點頭,排成了一支長長的隊,胡蘿卜很快就分完了。兔子們都笑著說:“排隊拿東西真快啊!”

4.總結談話,萌發意識。

兔子們想到的幾種分蘿卜的方法,哪一種最好?為什么?

第一個辦法:扔接胡蘿卜,又吵又鬧,分得不公平。第二個辦法:跳遠比賽,又累又慢,還分不出結果,第三個辦法:排隊領蘿卜,不擠,很快。所以,我們要學習故事中兔寶寶的方法,平時小便、洗手、拿玩具要排隊,這樣才能成為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五、回歸繪本,體會快樂。

兔子們圍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胡蘿卜,這時,它們突然想起了老爺爺……

兔毛是誰的?(兔子過冬前都要換毛,落下舊毛,長出新毛)

兔毛有什么用呢?(織毛衣服、做被子,這樣老爺爺冬天就不怕冷了)

故事中的老爺爺關心兔子們,兔子們不忘老爺爺的關心,用一車兔毛回報老爺爺。老爺爺與兔子們之間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真開心啊!其實,好朋友之間也應該向故事中的老爺爺與兔子們一樣相互關心,這樣我們大家就會變得越來越開心。

六、結束活動,引發續讀。

故事講完了,這個故事就在這本書上,等到區角游戲的時候再去看一看,好嗎?

活動反思:

《小兔子分蘿卜》是一個既好玩又有趣的繪本,第一次看到這個繪本就已經被它所吸引。一位慈祥、可敬的老爺爺與一群愛玩、懂事的兔子因為一車胡蘿卜聯系在了一起,滲透了生活秩序的重要性與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傳統美德。

活動中,我首先采用了觀察講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故事的開端,引導孩子為兔子們想辦法分蘿卜。其次以游戲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們體會仍接的危險與結果的不公平,比賽的勞累與不方便。由此再讓幼兒重新認識生活中一貫的有序排隊是解決擁擠問題的最好辦法。相信有了這樣一次體驗式的游戲,今后孩子在排隊取物時更容易產生親切感。

正當問題得到解決時,故事發生了轉折,吃了人家的東西要回報。中班的孩子剛剛進行了好朋友的主題,他們已經累累了一些與人交往、合作的經驗,為兔子想辦法正好能調動孩子經驗講述的積極性,于是就有了相互說、集體說。最后從中感受到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活動后還是要讓孩子完整看這本書。因為教學的最終意義在于使孩子愛上閱讀、愛上書本,最后續讀任務的布置也是非常關鍵的。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8

活動目的:

1、通過詩歌朗誦,小品表演等形式,體驗感恩,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聯系實際,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引導學生關心父母、熱愛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學生從小有一顆感恩的心。

3、通過活動增強同學的合作意識,為班級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

設計理念:

本節班會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暢談并體會父母的愛。

活動準備: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感恩的心》歌曲磁帶和錄音機。

3、同學們編排的詩歌朗誦和小品。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場宣布班會開始

(在《感恩的心》的背景音樂中小主持人上場)

甲: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乙: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甲: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乙:敬愛的老師,

甲: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下午好!六(3)班《寸草春暉——感恩父母》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欣賞配樂詩朗誦《感恩父母的愛》

男:是您將我帶到人間

教會我在成長中如何走過溝溝坎坎

女:是您領我認識世界

天寒地凍時將我雙手放入懷中溫暖

合:您用愛心穿引的線

那一針一線都是您的愛在悄悄蔓延

女:如果我是風箏您就是拉動風箏的線

男:如果我是一條船您就是燈塔是港灣

合:這就是父親的愛這就是父親的情

女:她柔柔如水輕輕如煙

男:他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女:鮮花可以枯萎

男:滄??勺兩L?/p>

合:但父母的愛卻永遠留在我們的心間

三、感悟父母的愛

1、被父母感動的事

甲:非常感謝兩位同學的朗誦。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無論何時,我們最不能忘懷的是誰?

(生齊答:父母)

乙:在父母的心中,我們永遠都是最可愛,最需要被保護的孩子。我們不斷地接受著父母無私給予我們的愛的雨露。下面請同學們談談爸爸、媽媽做的讓你最感動的一件事。

(學生敘述爸爸、媽媽做的讓人最感動的事)

甲:從同學們的談話中我深深地感覺到父母的愛如一股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滋潤干涸的心靈。它雖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著一份驚人的偉大。

2、小品表演《媽媽的嘮叨》

乙:然而,許多時候,我們大多數同學只是在盡情享受父母的愛,卻很少向父母回報,我們只是在獲取,卻沒有付出;更有甚者,對于他們的關愛竟不領情,這不,這里就有一位。請欣賞小品《媽媽的嘮叨》——

上學去:

“媽媽,我上學去了!”

“哎,路上慢點騎車!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上課專心聽講,不要做小動作!別跟同學鬧別扭!……”

“知道了,知道了,煩不煩!”

放學后:

“都十二點了,這孩子怎么還不回來?”

“媽媽,我回來了!”

“快坐下歇歇,今天在學校表現好嗎?老師講的東西聽的懂嗎?怎么回來這么晚哪?是不是……”

“我剛到家,你怎么這么嘮叨,我不吃了!”碗筷重重一放,揚場而去。

(小品表演完畢)

甲:同學們,你們覺得明明這樣做對嗎?那么他應該怎樣做呢?

(學生評議;學生反思)

甲:其實,父母的愛就在這令人厭煩的嘮叨中,更在一些瑣碎的小事中。你們可曾想過,在你們背著書包快快樂樂上學的背后,爸爸媽媽的一天是怎樣過的呢?學生講述父母一天的繁忙生活。

甲:由此可見,爸爸媽媽一天上的班有兩個,一個是在單位上班,一般是八小時,八小時完了之后是在家里上班,就是買菜,做飯,干家務,管我們的學習。

四、反思自己對父母的態度

乙:父母為我們付出了許許多多,血汗、金錢、甚至生命,然而他們從來不求我們回報。而我們呢?我們是否應該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甲:下面就請大家談談你曾為爸爸媽媽做過什么?

(學生講述)

乙:當父母勞累了一天后,回到家里迎接他們的是甜甜的微笑,是清涼的開水,是你們那一雙雙勤勞的小手,他們該多么開心呀!然而,許多時候,我們非但不能讓他們開心,反而令他們傷心。

同學們,讓我們用真誠的心說說自己做的.哪些事令父母氣惱、傷心了呢?

(心靈獨白)

甲: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讓我們給父母少一份擔心、傷心,多一份孝心和愛心吧!

合: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我們的父母吧!

五、老師講話

孩子們,聽了你們動情的發言,看到你們精彩的表演,老師深深地感動了。的確,父母的愛是一劑特效藥,他能醫治你那顆受傷的心;父母的愛又是一盞指路燈,他能指明你人生的方向?!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份沉甸甸的愛,有誰能掂量出它的分量?有誰能真正償還呢?

所以,讓我們感謝父母,感謝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感謝他們把我們養育成人。也讓我們感謝老師,感謝朋友,感謝那些陌生的人,甚至感謝那些批評和嘲諷我們的人。因為,常懷感激之心,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充實愉快,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絢麗燦爛。這個世界正因有了你們的愛心、孝心和感恩之心而更加美好。

六、宣布活動結束

甲:非常感謝劉老師的講話。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在參加了這次主題班會以后,心里一定也不平靜。

乙:我們的班會就要結束了,讓我們全體起立,請讓我們對我們的父母說聲:“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您們!”

甲:感恩是一杯美酒,

乙:感恩是一曲頌歌。

合:讓我們心懷感恩,學會感恩,贊美感恩吧!

乙:現在,我宣布六(3)班《寸草春暉——感恩父母》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美好意境,積極參與詩歌表演。

2.理解詩歌內容,了解問答形式的詩歌特點。

3.嘗試仿編完整的詩句。

活動準備:

音樂(夏天的雷雨、背景音樂)、幼兒調查表、大調查表版子(相關夏天的圖片)、詩歌圖譜、荷花、雷雨、知了的道具、一張黑板、背景圖版、一張遮蓋布、調查表袋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分享關于“夏天”的調查。

1.播放音樂《夏天的雷雨》,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2.談話——我尋找到的夏天(出示大的調查表表格,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粘貼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了?前不久我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去尋找了夏天,我們也做了調查表,我相信你們一定尋找到了夏天的秘密,請拿出你身后的調查表,我們一起回憶一下,在夏天里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聞到了什么?在夏天里有什么樣的感受?誰想試一試?

小結:總結孩子的調查表內容,原來呀我們都是善于觀察的小朋友,用我們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內心都發現了感受到了夏天的美!

二、欣賞詩歌。

1.教師配樂朗讀詩歌

(1)教師:既然你們都發現了夏天的美,接下來我就要給小朋友們朗誦一首詩歌,請你們仔細聽一聽,詩歌的名字是什么?詩歌里都說了些什么?(幼兒帶著問題去欣賞詩歌)

(2)教師朗誦詩歌并提問。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這首詩歌的名字是什么?詩歌中你都聽到了什么?

2.教師與配課教師以問答的方式朗誦。

教師:這首詩歌這么美,把大家都帶到了夏天的美景中,接下來我邀請呼老師和我一起再朗誦一遍,請你們聽清楚每一句,我們是怎樣朗誦詩歌的?

提問:這次朗誦詩歌是幾個人完成的?

我和呼老師是怎樣朗誦詩歌的?呼老師問了什么?

藺老師最先回答的是什么?荷花開了,之后還說了些什么,你能完整地把它說出來嗎?接下來,呼老師問了些什么?我接下來是怎么回答的?最后王老師又問了什么?藺老師最后是怎么回答的?

(教師邊問邊翻圖譜,讓幼兒看著圖片大聲讀詩歌)

三、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聽著音樂完整的把詩歌朗誦一遍。

2.配樂詩朗誦,老師和部分幼兒分問答的形式朗誦詩歌。

教師:這一次,藺老師和男孩子來問,女孩子來回答,請男孩子站在線上。配樂詩朗誦。(邊指圖譜邊朗誦。)

教師:小朋友朗讀得真好!讓我們再一次感覺到這首詩歌真美!夏天好美好美!

3.理解詩歌中的文學想象。

提問:詩歌中為什么說夏天是從荷葉里跑出來的呢?(因為荷花爭先恐后地開放了,花開的速度就像奔跑一樣,很快池塘里變成了荷花的海洋,告訴人們夏天來了。)為什么說夏天是從雷雨里跳出來的嗎?(原來夏天的雷雨真大呀,落在地上霹靂嘩啦,濺起水花,像在跳舞一樣,告訴人們夏天來了。)

那最后一句說為什么說夏天從知了的歌聲里唱出來?(知了聲聲叫,就像在歌唱,告訴人們夏天真的來了!)

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好,夏天從荷葉里跑出來,夏天從雨滴里跳出來,夏天從知了的歌聲里唱出來,詩歌中“跑、跳、唱”這些動作,讓我們感受夏天充滿活力,帶給人們火辣辣的熱情。

四、鞏固學習,幼兒表演詩歌

教師:那讓我們也動起來吧,我們用動作來表演這首詩歌。這里老師也準備了一些表演的道具,有荷葉、有雨滴還有知了,請你們商量一下自由選擇,我給你們一分鐘時間,現在選擇你喜歡的場景站好吧!我有一個要求,在表演的時候一定要用動作表演出來,好嗎?你們可以先練習一下,看著圖譜表演,請根據圖片上的詩歌內容,想想應該怎么表演?

教師:各組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就開始小小詩歌表演會吧。(配樂表演。)

小結:小朋友們都積極參與了表演,掌聲送給自己!

五、詩歌創編

教師:夏天荷花香味飄,雷雨轟隆隆,知了在唱歌,那么除了這些以外,我們剛才分享過了夏天里有趣的事情,帶給我們美好的感受,(教師出示大調查表)有青蛙呱呱叫、有大口吃西瓜、有蛐蛐在歌唱等等,請小朋友把這些美好的事情全部編進詩歌里,再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朗誦出來。

現在請和你旁邊小朋友說一說,你想把什么有趣的事情編進去,想一想如何把句子說得像原來詩歌一樣優美、完整。現在開始行動吧!教師巡回指導,最后請個別幼兒來分享。

教師:今天我們創編了這么多好聽的詩句,誰編好了試一試,大聲朗讀出來呢?

小朋友們都說了好多,接下來我們把這些詩句合起來一起朗讀一遍,就變成了一首全新的《夏天》的詩歌。

教師總結:小朋友都是小小詩歌創編者了,都會創編詩歌了,這樣子吧,我們下一次活動的時候,來一次詩歌創編大會,做一個小小的詩人,怎么樣?

夏天美麗的景色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用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靈去體會,相信你會創編出更多優美的詩句。小朋友們,請把今天我們欣賞的和創編的詩歌——夏天,分享給爸爸媽媽和同伴們吧!

附詩歌:

夏天

夏天怎么來?

荷花開了,

夏天從荷葉里跑出來。

夏天怎么來?

雷雨來了,

夏天從雨滴里跳出來。

夏天怎么來?

知了叫了,

夏天從知了的歌聲里唱出來。

參照核心概念,對于詩歌教學,我在活動設計時,有三大環節:

初步感知詩歌瑯瑯上口的有韻律的語言節奏特征,能跟讀韻律感強的兒歌或童謠。知道詩歌語言有節奏的形式。借助口頭語言或動作表現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嘗試運用文學語言根據詩歌重復句式進行仿編。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10

中班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活動教案(精選2篇)

中班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活動篇1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了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毛巾、電話

三、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活動,寶貝們,你們在哪里看到過火火有什么用處它能做什么?教師小結:火有很多的用處,能燒水、能做飯、能照明、能取暖。

2、看多媒體,播放的是火災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教師小結:火也有它的壞處,它不僅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

3、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

(1)、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的幼兒園或者家里著火了,我們該怎么辦?教師小結:如果著火了,我們要找消防叔叔,或者給他們打電話“119”,請他們來幫助我們。

(2)、如何防火如果著火的時候,消防叔叔還沒有到,我們自己要做些什么呢?讓幼兒思考并說出自救辦法。教師小結: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不能玩沒有熄滅的煙頭,見到后我們要把它踩滅。著火了,消防叔叔還沒有到時,我們可以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貓著腰從安全出口離開……

4、多媒體出示安全標志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并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5、游戲:“安全防火自救”,通過游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的防火自救的能力。

四、活動反思

1、安全是幼兒園的頭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要把握時機,現在恰逢清明時節,人們在野外燃放煙花炮竹、燒紙錢就會引起火災,我們就

抓住這一實際例子,對幼兒進行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更容易接受。

2、活動中,就幼兒生活經驗的幾個片段,讓幼兒主動探索,尋找日常生活中易引發火災的物品,并讓幼兒主動說出不能玩的原因,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幼兒安全防火知識,從小培養安全意識。

3、要提高幼兒的安全防護質量單靠幼兒園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家長、社會的全力支持,以后我將更加積極的爭取家長的配合,使家長真正成為老師的好幫手、幼兒園的好伙伴,一起為孩子的發展和健康而努力。

中班森林防火安全教育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森林防火的知識,激發幼兒愛護森林,從小懂得保護環境熱愛自然。

2、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防火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圖片、蠟燭、打火機、大中小玻璃杯。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出示美麗森林的圖片,師:如此美麗的森林,我們要怎樣保護她?請幼兒說一說。

二、護林防火安全知識:(出示失火森林的圖片)

1、提問:你看見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要怎么樣才能保護我們的森林?(我們的生活處處與火打交道,但火又給我們帶來很多危害,所以我們不要玩火,平時不要攜帶打火機、火柴、鞭炮,清明節時,掃墓要特別注意香蠟引發的火災。不要私自在野外進行野炊、燒烤等活動,以防引發山火。十不準:不準燒荒開墾,不準燒田埂地邊雜草,不準燒牧場,不準在林內打火把,不準在野外燒伙取暖及野炊,不準亂丟煙頭、火柴及其它引火物品,不準在林邊放鞭炮、燒紙、點蠟,不準燒火驅蚊和使用槍械狩獵,不準在林邊實施爆破和實彈射擊。

三、知道了火能發光發熱,組織幼兒討論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火,請幼兒說出火的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2、火對人類有什么危害?(燒傷皮膚、燒毀財物、房屋、森林等)

3、組織幼兒討論:

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亂拉亂接電線等)

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么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如果所在房間有電話,趕快打報警,并說明著火的詳細地址,什么街,哪號樓或附近有什么明顯標志及單位。:室外著火門已發燙里千萬不要開門,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單塞住門縫,以防濃煙跑進來,如門不很熱也沒看到火苗,趕快離開。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穿過濃煙逃生里,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遇到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樓。

四、實驗:火的熄滅

1、老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過程,啟發幼兒思考火焰熄滅的原因。(燃燒需要空氣)

2、老師用大、中、小三個玻璃杯同時扣住三只燃燒的蠟燭,觀察哪去蠟燭先滅,想一想為什么三支蠟燭熄滅的時間不同?(杯中空氣的多少,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

3、教師小結:如果想使火焰熄滅,必須使火和空氣隔絕。火災無情,所以我們要做護林防火的宣傳員,盡量避免火災,萬一發生火災,我們要沉著冷靜,用自己學的知識有效地保護自己。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1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幼兒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

2、能夠指認或說出動物,食物和顏色的英文名稱。It’s a dog. 3、嘗試應用句型進行交流:What do you like? I like...

二、重點難點:

1、能夠主動使用英文進行表述;I like ice cream.

2、嘗試盡可能在積分掛卡上得到更多sticker。

三、活動準備:

歌曲Do You Like Ice Cream,Clean Up Song,動物卡片、顏色卡片、食物卡片、sticker小貼紙,積分掛卡。

四、活動過程:

1、問候、熱身Greetings and Warm Up:T(teacher): Hello. Good morning.

K(Kids): Hello,teacher. T: How are you, today?

K: I’m fine, thank you. I’m OK.

T: Can you show me your happy/sad/super face? Are you happy? K: Yes, I am happy. No, I am sad.

T: Good. Let’s Sing a song. Are you ready?

K: Yes, I am ready.

2、復習,評估Assessment 1:

Animals—cover and find

T: What is this? Is this a/an…? K: It’s a cat. No. It’s a dog.

T: Wee wee wee. I can’t find my dog? Do you know where is it? Can you find it? Please pat and say.

K: It’s a dog.

T: Good job. Give me five.

Colors—point and find

T: What color is it?

K: It’s red. It’s blue.

T: Can you point to the yellow card? K: It’s yellow.

T: Who can find a pink toy and put it on the card.

K: let me try. Food—yes or no T: What is this?

K: This is a hamburger. T: Do you like…?

K: Yes, I do. No, I don’t. 3、游戲Stickers Time說明Explain:

kids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get a sticker each time.每次主動回答對問題小朋友都能得到一個sticker。

T: What do you like? K: I like ...

foodanimalscolors 4、練習Practice:

助教分別擺放三處桌子,上面擺放食物、動物和顏色圖卡,提問幼兒:What do you like?回答對了,直接將sticker貼到孩子的掛卡上,并鼓勵孩子盡量多回答。

T: What do you like? K: I like red.

T: What do you like? K: I like hamburger. T: What do you like? K: I like cat.

5、評估小結 Assessment 2:

T: Wow. You’re so great. Raise your cards,please.let’s count how many stickers do you have.

K: one, tow, three, four, five, six...

T: That’s wonderful. Everybody gives me a high five.

6、結束Ending:

T: let’s sing a song to end our class.

-Clean up, clean up. Everybody! Let’s clean

up.Clean up, clean up. Put your things away.

五、活動反思

因為中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并不長,整個活動看似環節較多,但每個環節必不可少。從最開始的歌曲熱身,三類圖卡復習,到后面的情景對話,我都以游戲貫穿于整個活動中,鼓勵幼兒多聽、多說,激發幼兒參與英語活動的樂趣,讓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主動性,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12

豐富幼兒的情感,培養初步的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藝術的目標之一。幼兒的創造想象能力也為幼兒的一生有著奠基作用,幼兒在手工制作中很容易發揮自身的創造性和觀察能力,加上教師提供自由的表現機會,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使幼兒在諸多方面得到發展和提高。

現將幼兒本學期的表現總結如下:

一、在折紙和剪貼畫活動中教師反復演示、耐心講解,增強幼兒的知識技能和觀察能力。

在最初的活動中,要培養幼兒創作的興趣和折紙的技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的記憶不是很牢固,更不可能過目不忘,需要反復的看來加強幼兒的記憶,從而使幼兒在觀察中掌握方法、步驟。在手工教學中,我們一般采用先演示步驟,然后在邊教邊學的狀態下使幼兒正確掌握折紙的方法、步驟,在難點的地方教師要反復的演示、指導。比如:黃菊在折紙時,記憶力非常的不好,教師講過好多遍他仍然記不住,而且理解能力也不是很強,有時手把手的教他三、四遍,讓他自己折的時候他還是不會,此時,就要求教師要耐心、反復的給他講,使他理解、掌握方法。這樣不僅不會讓孩子對折紙活動失去興趣、更不會讓幼兒覺得很難,使幼兒輕輕松松的學到知識。

剪貼畫的過程相對于折紙要求幼兒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才能操作,但相對于折紙難度不高,要求幼兒對圖形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剪貼畫中教師要盡可能多的出示畫面,豐富幼兒的圖形拼擺知識和方法。一般在剪貼畫的活動中,我們制作出好多的畫面,供幼兒來選擇、制作,以次來豐富幼兒腦海中的畫面。而且,在剪貼畫的過程中,膠水的運用也是應該注意的,幼兒在剛開始接觸膠水時,不知道多少是適量,往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我們就運用演示和身教的方法,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對于還不會運用的幼兒,老師會走到它的面前告訴他怎樣不會讓自己滿身都是膠水,而且粘的還比較牢固。

二、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發揮幼兒的創造性,豐富幼兒折紙的畫面。

中班幼兒想象力比較豐富,在掌握了一定的折紙技能之后,有的幼兒會自己創造出一些形狀,我們就提供一些紙,給幼兒一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自由的創作,并把自己創作的作品貼在圖畫紙上,使幼兒感受到自己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創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也為剪貼畫打下基礎。在創作的過程中,幼兒幼兒不善于想象,不敢大膽的創作,教師積極的鼓勵,讓幼兒干預創作,并打開幼兒的思路。

例如:苗霖雨在創作的時候,手拿著紙一直看著老師,象是在等待老師的演示。我說:“你想折什么?”她說:“小貓?!蔽艺f:“那你就折一只小貓讓我看看吧?!薄袄蠋?,我不會折?!薄白约涸囈辉?,你一定行的?!彼_始拿著紙在自己的手中摸索,我遠遠的看著他左折折右折折,可還是不想,她有點著急了,我走過去對她說:“把紙反過來試試?!彼催^來之后,又擺弄了幾下一個酷似小貓的形狀出來了,她高興的走到我面前說:“王老師,我折出了一只小貓,我成功了?!蔽艺f:“你真棒?!彼炎约旱淖髌焚N在了紙上,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三、引導幼兒通過折紙和剪貼畫制作出完整的畫面、情景畫。

中班的幼兒有自己的見解,想象的事物也比較豐富,他們很想自己來創作出一些畫面,可有時候找不到方法,構圖也不合理,往往制作出的畫面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在幼兒制作之前,老師的范畫是少不了的,而且內容也要很豐富。在幼兒制作的過程中,教師給與適當的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構圖方法、合理的安排畫面。幼兒在自由創作的同時,材料的利用也不是很合理,教師在幼兒制作的過程中,利用巡回指導的方法,幫助幼兒正確的使用材料。

四、通過各種途徑保持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泥工活動是一項操作性很強的活動,主要是發展幼兒手部,手指小肌肉群的靈活性。這不是一次、兩次活動可以看到成績的,這需要反復練習,鞏固,才能得到發展。我們堅持每周圍繞一個新內容開展三次活動,如何讓三次同樣內容的活動都受到幼兒的歡迎呢?第一次活動,我們讓幼兒觀察物體的外形,顏色,自己進行操作;第二次活動,讓孩子總結第一次的經驗,教師講解簡單技能,孩子操作;第三次活動,讓孩子鞏固操作并發揮想象,進行創造性操作。這樣,由易到難,每次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孩子得到發展。另外,我們通過游戲、獎勵的形式激發孩子的操作興趣。如:猴子摘玉米、點心店、小兔采蘑菇、送禮物給弟弟妹妹等。

本班有部分幼兒有一年的泥工操作經驗,還有部分幼兒是新生,從未接觸過泥工活動,給我們的教學活動帶來了難度。因此,我們進行了分組教學,根據孩子的能力選擇適當的內容。集體教學時,對不同的孩子提不同的要求,如:能力強的幼兒要求他注意物體間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的精細度;對能力稍弱的幼兒要求他能掌握基本的技能,能塑造出形體便可,對每個孩子的作品給予肯定和鼓勵,讓每個孩子都從中獲得成功和快樂。另外,讓晚班老師對全托班孩子給予個別指導,鞏固基本技能。在班上我們還采取一幫一的形式,請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孩子,他們之間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接受,效果不錯。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13

一、設計思想:

小班幼兒進入幼兒園時間較短,他們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較差,所做的動作往往不夠協調。本人根據幼兒思維活動一般帶有具體形象性,喜歡模仿,容易對游戲中的情節、角色、動作過程產生興趣的特點,著手設計了“環保小衛士”體育活動,用以幫助我班幼兒改善其協調能力。

二、第一次教學嘗試:

活動目標:

1、練習向指定方向跑,增強快跑的能力。

2、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增強環保意識。

重點:能向指定方向跑;難點:增強快跑的技能。

活動準備:

1、用大紙箱制作的垃圾箱2個;分放在場地的一端。

2、將幼兒與教師以往收集的若干紙盒、食品袋等“廢舊物品”四散于場地內。

活動過程:

1、以活潑的音樂為背景,讓幼兒學小動物走路,作為活動的引子。

①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動物們走路吧!(學烏龜爬,小兔跳,小鳥飛,馬兒跑等)

②游戲《垃圾桶》

a.念兒歌:走走走,走走走,一個拉著一個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個垃圾桶。

b.游戲規則用游戲《大皮球》。(垃圾桶空了/滿了/破了/補好了/運走了)

2、組織游戲《環保小衛士》

①觀察場地的環境,萌發環保意識。

我們場地上有許多垃圾,這么臟,可怎么辦呢?(一起想辦法:一起把它們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

②介紹游戲規則。

從綠線出發,向指定的垃圾區域快跑,并將垃圾扔到垃圾桶中,跑回來,比比誰跑得快。(教師示范與幼兒個別示范結合,注意幼兒跑步時手臂的擺動。)

③組織游戲《環保小衛士》

提醒幼兒每次只撿一樣垃圾,等垃圾全部撿完再跑回來。(游戲2遍)

3、放松活動《我的本領大》。

念兒歌做動作《我的本領大》,回教室。(我學小兔跳跳跳,我學毛毛蟲爬爬爬,我學皮球滾滾滾,我學小馬跑跑跑,我學飛機飛飛飛,我學解放軍走走走,我的本領多么大。)

首次教學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活動場地變臟了為引入點,采用了激勵的、親切的口吻,雖然讓幼兒用眼睛去觀察了,用行動去解決了。但此次活動環節設置上缺乏游戲性,對于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似乎缺乏吸引力,而且活動量也不夠充足,活動中針對幼兒基本動作的指導過于弱化,導致活動沒有象預期地那樣達到__,未能激發幼兒的興奮點。如何激發孩子的活動渴望,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主體性將是我繼續思考的問題!

三、第二次教學嘗試:

活動目標:

1.練習向指定方向跑,增強奔跑的協調性。

2.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增強環保意識。

重點:能向指定方向跑;難點:提高奔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用大紙箱制作的垃圾箱3個;分放在場地的一端的3個點。

2.將幼兒與教師以往收集的若干紙盒、食品袋等“廢舊物品”整理成3大袋垃圾。

3.用黑色大垃圾袋制作一件有帽子的服裝,并在服裝上粘貼一些食品袋及糖紙,請一位教師扮演垃圾小姐。

活動過程:

1.以活潑的音樂為背景,讓幼兒學小動物走路,作為活動的引子。

A.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動物們走路吧!(學烏龜走,小兔跳,小鳥飛,馬兒跑等)

B.游戲《垃圾桶》

a.念兒歌:走走走,走走走,一個拉著一個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個垃圾桶。

b.游戲規則用游戲《大皮球》。(垃圾桶空了/滿了/破了/補好了/運走了/休息了)

2.組織游戲《環保小衛士》

①引出垃圾小姐,讓幼兒想辦法清理地面的垃圾。

我們幼兒園來了一位垃圾小姐,瞧,她來了,她邊走身上便會掉下許多垃圾,把我們的活動場地都弄臟了,這可怎么辦?(一起想辦法:一起把它們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

②集體游戲。

追跑垃圾小姐,將垃圾小姐身上掉下的垃圾撿起來扔進附近的垃圾桶。(垃圾小姐不斷變換奔跑的速度與方位,引導幼兒追跑垃圾小姐,減少同伴間的擁擠)游戲2遍。

③清理垃圾小姐身上的垃圾。

垃圾小姐身上也很臟,怎么辦?(引導幼兒將垃圾小姐身上的垃圾了撿干凈,夠不到的地方可以跳一跳)

最后將垃圾小姐的衣服也扔進垃圾桶,與干凈的垃圾小姐抱一抱,親親熱熱在一起。

3.放松活動

垃圾小姐變干凈了,我們和她一起做做游戲吧!(在漂亮小姐的帶領下做做放松動作)

調整后的活動反思:

環節的適當調整使游戲情節溶入活動始末,良好的游戲情境創設,準確、有效的活動目標,使幼兒的持續情緒得以激發與維持。

活動在第二環節引出“垃圾小姐”這一角色,從“操場環境變臟了”為切入口,引導幼兒通過自身思考并提出解決方案加以實施,結合第一次游戲中發現存在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第二次游戲,逐漸加大游戲的活動量,最后幫助垃圾小姐清理身上的垃圾,脫去身上的臟衣服,變成一個漂亮、整潔的“小姑娘”,其與幼兒一起親親熱熱做游戲使活動推向__。此活動通過有針對性地活動內容幫助幼兒練習奔跑的協調能力,體驗為社會大集體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喜悅感。

四、案例反思:

當然,此次體育教學活動也不甚完美。例如:活動中,對“弱勢個體”關注不夠或關注地還不夠細致、全面,有待于在今后的教育活動中予以改善。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14

一、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最基本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設施,了解與自己生活有關的交通安全常識。

2、培養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遵守交通規則。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觀察、動腦、動手及生活實踐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確立自立、自衛的安全保護意識。

2、能認識有關的交通標志、交通設施。

3、人行道與人行橫道的區別。

三、教學準備

1、紅黃綠號牌一套。

2、教學課件。

3、布置場景材料:紅綠燈號牌、交通標志頭飾等。

4、學習星(紅色)、安全星(黃色)。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看錄像《籃球女孩》。

2、小朋友們,看完剛才的錄像,你知道這個小女孩是用什么走路的嗎?

這樣的走路方式會給她帶來哪些困難呢?是什么造成她今天的樣子呢?

3、小結后開始新課《平安回家》。出示課題:遵守交通規則。

(二)看動畫——《學會走路》(出示課件)

剛才你聽到和看到了有關交通安全的哪些內容呢?細心、愛觀察的小朋友肯定發現了在我們放學回家的道路兩旁常有豎著的提醒大家注意的交通牌子,知道它們叫什么嗎?(交通標志)。對,為了保證交通安全,我們除了要知道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知識外,我們還得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才能安全行走。

(三)認識交通安全標志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標志小客人到我們班,小朋友想認識它嗎?看,她來了。

2、生戴紅綠燈頭飾上臺,自我介紹:我是紅綠燈,十字路口總指揮,考考小朋友,看到我要怎樣做?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你們回答得真好,想和我做朋友嗎?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成為好朋友吧!我說紅燈,大家回答停,做立正動作,綠燈行,做跑步動作,黃燈等一等,叉腰站好。

3、扮演紅綠燈小朋友:我們大家成了好朋友,下面我還想介紹幾位我們家族里的好朋友讓大家認識,這幾位朋友大家平時應該見過面,可是你了解它嗎?

(出示路牌、禁止通行等標志。)提問你在哪里見過它?它的任務是什么?

小朋友對我們標志家族的了解還真不少!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生下)

4、看樣子,小朋友們和交通標志做了好朋友,在道路上行走就要聽好朋友的勸告,注意安全,能做到嗎?(能)那我們就通過下一個游戲檢查一下小朋友會不會過馬路了。(講規則,小組討論扮演角色,做游戲)

(四)游戲——我會過馬路

1、設置過馬路場景,學生體驗。

2、學生分為行人、小學生過馬路,然后回到座位。師:你們剛才是怎么過馬路的呢?說得好的同學老師將為他頒發一顆交通安全星。(指名說說。)

3、小結:我們班的小朋友們真聰明,不但學會了認識交通標志,還會按規定行走,安全回家。

教學反思

首先,我感受到教材順序并不等同于教學順序。第一次講這節課時,我按課本順序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習交通規則,課堂上,孩子說得異常熱鬧,應該說也增長了不少知識。但是,后來我卻發現,孩子懂得再多的交通規則,認識再多的交通標志,如果并沒有真正弄明白為什么要去遵守它,那么,最終結果只能導致孩子學一套,做卻是另外一套。因此,第一步應首先讓孩子來明理,即明白為什么要去遵守交通規則。只有明理后,才能去導行,去引導孩子們把學到的交通規則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因此,第二次教學時,我改變了教學順序。第一課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為什么要遵守交通規則上。

其次,我感受到安全課一定要聯系生活,深入生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心。在這一課中,我首先從孩子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通過回憶在上學路上你遵守了哪些交通規則,使學生感受到交通規則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其次,我創設了小紅買鹽這一情境,而且把結尾故意設計成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景,雖然小紅沒有遵守交通規則,但是也沒有出什么事。其實,這種情景也是孩子們常常遇到的。然后,引導孩子們從這件事中,去討論,去領悟,爭論的過程也就是孩子們與自己的思想作斗爭的過程。這樣學生明理更透。而且,在交通規則的產生上,我也沒有去直接告訴孩子們,而是通過孩子們來當小小交通管理員,治理交通的過程自然領悟到交通規則是因需要而產生,沒有交通規則絕對不行,從而引導孩子們努力去遵守。

當然這節課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為了使這節課上得更實,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得以交流,我主要以孩子說為主,缺少了一些活動性環節。因此,在本節課尾聲,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分散。在交通事故案例的呈現上,如果能呈現一些因為孩子們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結果發生了交通事故的案例,可能對孩子們的震撼力會更大些。總之,安全課的落腳點就在于導行,而導行的產生原因則是明理。教師不能把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來講授,而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系兒童實際,讓孩子通過明理來指導自己的行動,這樣才達到了安全課的真正目的。

中班教案大全2000字篇15

一、背景及主題

家是每個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家里有什么人,家里共有幾個房間,每個房間里擺設了什么家具,我在這個房間里做了什么等等都是幼兒熟悉的經歷。對于中班小朋友他們是這個能力辨別和歸類的。

考慮到本班幼兒的特點及現有經驗,我們開展了“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家像一個寧靜的港灣,常常是每一個一生中魂牽夢縈的地方。濃濃的親情會是幼兒感到安全,得到溫暖??桃怃秩具@種本已存在的氛圍,為的是強化親情呵護在幼兒成長中的積極影響。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們的集合,孩子從出生起就和家人親親密密的生活在一起,孩子渴望媽媽溫暖的懷抱,期盼和爸爸一起游戲。幼兒在家里常常有著特殊的地位,是被寵愛,被保護的對象。然而,最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也應該學會報答,學會關心,學會愛。熟悉家的結構等。

二、細節描寫

活動一:

今天,我預設了“布置新家”的活動。在帶領幼兒辨別平面圖中四個房間分別是什么后,我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為每個空房間粘貼適當的家具(說明:在前一個環節中,我發現我班幼兒對于各個家具的名稱是什么比較清楚,但是對于分別房間的名稱較為模糊,因此,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了辨別房間的過程中。)

鏡頭一:王雨佳小朋友很快的撕下各種家電。他先選擇了臥室。從許多絲毫了的家電中挑出床,臺燈,電腦,衣柜,打算貼在爸爸媽媽的房間里面。

一會兒,床先貼好了,放在房子的中間偏左。然后貼了衣柜。最后,他想到了臺燈應該是放在床的旁邊,可是剛才貼的時候房子的空間被衣柜和床占滿了,沒有地方貼臺燈了。所以很為難得想了想就把臺燈橫著貼在了衣柜上。

鏡頭二:張予捷把椅子,桌子,沙發,電腦,衣柜應該放在客廳里的家具都挑了出來,然后一手拿著膠水,一手拿一樣家具,拿一樣,貼一樣。不一會兒客廳都貼好了。(如圖)

活動二:再次布置家

活動前,我把上次幾個幼兒的作品擺在黑板上。陳俊杰走了過來,他看了一會兒,覺得好滑稽,笑著對我說:老師,這個床怎么在半空中啊?小妹妹怎么睡???趙孝楠也被吸引過來,指著其中一張作品的輿洗室:嘻嘻,這個房間怎么這么擠阿?(說明:幾乎所有的用具都擠在了一起)

于是,我把這兩個小朋友的發現拋給所有的誘餌,請大家來找一找。把你認為非?;牡胤礁嬖V大家。

頓時,幼兒開始七嘴八舌了。

趙藝萱:這個沙發都倒了

羅伊:客廳里的椅子亂亂的,還有浴缸怎么放在客廳里呢?

馮新誠:這個客廳太小了,客人來了都不能走路了

蔡孜億:有些家具都在半空中了

幼兒紛紛跳著自己以前的作品的不當之處。他們發現了許多滑稽的事情。比如:家具都貼翻了或貼在了半空中。又比如:家具放得亂七八糟不好看。

(那么如何布置新家才會更漂亮呢?在布置新家是又該注意什么呢?

這兩個問題我沒有給出準確的答案,而是讓孩子們在第二次布置新家時自己思考)

三、結果呈現(分析)

幼兒第二次實踐布置家,聶海嶺,王雨佳兩個小朋友坐在了一起。王雨佳的動作較快,很快的把家有布置好了。聶海嶺看了一眼,提醒他:你怎么把家具貼在了半空中?

“噢,我貼錯了。還有沒有?”

圖片呈現:這張是王雨佳小朋友第二次的作品。從實際效果可以看出,兩張的作品明顯有差別。第一張出現的一些問題,幼兒在第二次活動中基本上注意到了,并進行改正。

四、分析

1、在這兩次活動中,幼兒都是布置新家,材料是一樣的??墒呛⒆觽兌紱]有興趣上的降低。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兩次的目的不一樣。通過對前一次自己作品的分析,孩子們自己發現了許多有問題的地方。有的幼兒雖然在家具選擇方面對了,可是在布置新家時,大部分幼兒都呈現出了粘貼技巧的缺乏。第一次它們僅僅是在把物品挑出來,然后隨便找一個空間貼上他。但是這樣作出的作品美觀么?很顯然是不美觀的。對于這些,幼兒就需要在粘貼技巧上進行提高。

以往對于如何貼,如何折,如何撕等為題,我都是先把技巧交給幼兒,孩子們在得到了現成的知識后,才開始行動。沒有探索的過程,沒有探索就不可能知道如果不這樣做會長生什么樣的效果。

所以在第一次活動時,只是注重了家具的分類,而沒有像幼兒灌輸粘貼的技巧。結果在作品呈現時,孩子們自發的就發現了這些問題。

問題是提出來了,那么應該如何就糾正呢?這次我選擇當個“懶人”,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應該如何美觀的布置家。

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商量探索的能力,他們因該有達成共識的能力與意識。結果我的“懶”卻意外的造就了孩子們的“勤快”。

他們爭相恐后的挑著作品的矛盾,在粘貼時,又提醒對方不可犯錯誤。他們成了自己的小老師。

2、二期課該注重教給孩子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教給孩子們知識。教師要為孩子們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可能需要的能力奠定基礎。因此,技能技巧就成為老師嚴重的敏感地帶。想教又不敢教成為心病。這樣下去,孩子們再必須獲得的能力方面肯定會存在缺憾。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教師退出自己的地位,通過對比,幼兒自己前后的作品,挖掘“滑稽”的地方,讓孩子們自己教給自己技能是不是可以呢?

150242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