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社會《我會排隊》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垃圾分類》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社會植樹節活動優秀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清明節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選】小班社會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使用“你好、您好”向其他人打招呼,培養幼兒的情感抒發。
2、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體驗自由表現和表達的機會。
3、使幼兒懂得你好的作用和詞語理解。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音樂律動讓幼兒學會與他人打招呼。
教學難點:讓幼兒在活動中參與集體合作和交流能力。
活動準備
你好音樂、你好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圖片,“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呢?”“和他打個招呼吧”“嗨,你好”
2、欣賞音樂“小朋友們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3、老師表演打招呼的各種形式。
4、幼兒集體學習表演打招呼,“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好,一起拍手鼓勵一下自己吧”
5、個別幼兒表演,并播放音樂您好,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共同創編打招呼動作,其他幼兒學會欣賞他人表演。
6、活動延伸“回家給身邊的人打個招呼吧。”
教學反思
1.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情況需細心觀察并引導。
2.對活動過程需連貫,要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并得到自主發展。
3、在教學過程中對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要依幼兒的需要及時調整教學。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你會讓幼兒多發言出主意。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教育目標
通過讓孩子們在大家面前,講述自己的優缺點,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通過別人的對自己缺點的意見和建議,讓孩子變缺點為優點,讓大家更喜歡自己。
二、教育準備
孩子們的照片
三、教育過程
1。老師從準備好的照片中,隨機抽取一張,然后讓小朋友們指出這個人是誰;
2。被抽到的小朋友們上臺,講述自己的"優缺點;
3。大家針對小朋友的講述,幫助他改正缺點;
4。小朋友針對大家提的意見,講講自己今后要如何做;
5。同樣的方法,讓其他小朋友有上臺講述自己的機會;
6。老師給孩子們講述,怎樣才能受到小伙伴的歡迎。
在上面的這個幼兒教案中,不僅給孩子帶來了發言的機會,還能讓孩子們正確認識自己,通過小朋友們的建議,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讓孩子們之間更加和睦。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并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增進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準備
1、拖拉玩具、皮球、遙控汽車各一;幼兒自帶的長毛絨玩具2個;球、圈、若干。
2、三段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鞏固運用交往的禮貌語言。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拉著拖拉玩具上場,邊走邊說:“我是小兔,這是媽媽給我買的拖拉玩具,真好玩!”)
(1)小兔的玩具好玩嗎?你想玩嗎?
(2)那怎么說、說什么樣的話,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幼兒向小兔借玩具,個別、集體練習禮貌語言,如:請你把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謝謝!小結: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說有禮貌的話,’這樣別人會很樂意把玩具借給你玩。
2、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學習合作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邊玩皮球邊說:“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拋一拋、滾一滾,真好玩!”)
(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嗎?如果想玩,你有什么好辦法?幼兒禮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絕道:“不行,這只新皮球我還沒玩夠呢!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小兔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借給你們玩?(引導幼兒關注被拒絕的原因)
(3)有什么辦法能讓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幼兒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敗,教師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說:“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滾皮球好嗎?”
(4)老師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小兔就愿意把玩具給我玩了呢?(幼兒實踐合作玩的方法)
小結:當別人不愿意把新玩具借給你玩的時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讓大家玩得都開心。
3、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遙控汽車”,學習交換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的內容:小白兔邊玩邊說:“這是叔叔送給我的遙控汽車。”)
(1)小兔的遙控汽車真好玩,怎么樣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兒嘗試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第二種方法,小兔拒絕道:“不行,遙控器只有一個,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教師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樣失敗。
(3)出示幼兒帶來的長毛絨玩具,啟發幼兒與小兔交換著玩玩具。“小兔有一個玩具,你們也有玩具,你們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們的玩具,那我們可以怎么辦呢?”小結:想玩別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說有禮貌的話,可以一起玩,還可以換著玩。
4、實踐活動:玩玩具
(1)出示球、圈,請一部分幼兒玩。
(2)請其他的幼兒與他們交往,實踐幾種借玩具的方法。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樂于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
2、引導幼兒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動腦筋想辦法,選擇用適當的方法來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磁鐵、鐵絲、繩子、海綿、瓶子、回形針等。
活動過程:
一、用《智慧樹》中的小咕咚引入課題
1、小咕咚遇到了困難想請小朋友來幫忙。
2、小咕咚又遇到了另一個困難請小朋友再來幫幫他。
3、幼兒到事業區操作探索多個方法。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5、教師小結: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二、你們除了幫助小咕咚,生活中小朋友們還幫助過誰?是怎么幫助的?
1、出示圖片一:在幼兒園里哭著找媽媽的小姑娘
2、圖片二:盲人爺爺過馬路
3、圖片三:在商場里走失的小朋友
4、圖片四:遇到災難(地震)后的小朋友
三、選擇適當的方法幫助別人不能盲目救人
1、看圖片討論
2、遇到掉到水里的`叔叔該怎么辦?
3、小結: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就能想盡各種辦法來幫助他人,當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可向身邊的成人來尋求幫助。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備課人:祁廣萍
教學內容:禮貌小天使(人際關系)
教學目標
1.學習日常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并在適當的場合運用。
2.初步培養文明禮貌行為和意識。
教學準備
1.小兔和小狗玩具。
2.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白兔和小狗玩具,以簡短的故事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來了兩個小動物,大家知道它們是誰嗎?
(2)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回答。
2.讓幼兒根據故事的情景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一邊演示玩具,一邊說故事:小兔和小狗是好朋友,它們經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它們在家里一起搭積木,小兔想用一塊方形的積木搭屋頂,可是小兔沒有,它看見小狗那里正好有一塊。它該怎么向小狗借玩具呢?
①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到了一個“請”字,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說的話吧。
②幼兒集體模仿。
(2)教師繼續講故事:小兔對小狗這么一說,小狗就把方形積木借給它了。這時,小兔應該說什么呢?
①幼兒回答。教師小結:當別人幫助了你的時候,應該說“謝謝”,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小兔是怎樣向小狗道謝的吧。
②幼兒集體模仿。
(3)教師繼續講故事:它們倆在一起玩了一會兒積木。這時小狗看見外面天氣很好,便對小兔說:“我們一起出去玩吧!”小兔高興地答應了。它們來到草地上,小兔和小狗玩起了轉圓圈的游戲。它們一起轉呀,轉呀,小狗玩得太開心了,一時間忘了要和小兔抓緊手,突然,小兔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它“嗚嗚”地哭了起來。小狗這時應該怎么說呢?小兔又會怎么回答呢?
①幼兒思考后回答。教師小結: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系”。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和小狗的對話吧!
②幼兒集體模仿。
3、看幼兒用書,讓幼兒體驗如何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小朋友們,看看書上畫了些什么?猜猜他們在說什么?
(2)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書上的小朋友和剛才故事里的小兔和小狗一樣都很有禮貌。當到別人幫助的時候要說“謝謝”,不小心傷害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系”。
4.拓展幼兒經驗,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那些禮貌用語。
(1)教師:現在我們來學習一首禮貌歌。(見活動材料)
(2)教師領讀,讓幼兒跟著念。
教學反思:
小嘴巴守門員(人體認識與保護)
教學目標
1.了解吃各種食物(果凍、魚、熱湯、水果等)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明白吃飯時不狼吞虎咽,細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教學準備
1.各種零食和飯菜的圖片或包裝袋。
2.幼兒用書。
3.一張有關進食不當造成事故的新聞報紙。
教學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零食是我們小朋友愛吃的東西,你們都吃過哪些零食呢?
(2)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依次寫出幼兒講到的食物名稱。
(3)教師:除了零食以外,我們還要吃飯菜,你們吃過的飯菜都有哪些呢?
(4)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關的圖片。
2.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可能遇到的危險。
(1)教師:飯菜可口、零食好吃,但如果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不注意,也會發生危險哦!
(2)教師朗讀有關報紙新聞,如幼兒吸食果凍造成窒息死亡;幼兒中午口中含飯睡覺造成窒息死亡;等等。
3、讓幼兒發現由于進食不當所產生的危險。
(1)教師:在黑板上的.這些圖片中,你覺得我們在吃哪些東西時要注意呢?為什么?
(2)幼兒思考后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小結:吃飯時不裹飯;魚有刺時要慢慢吃,防止被魚刺卡到;湯太燙了就等一會再喝;等等。只要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會發生這些危險。
4.幼兒看書,進一步了解進食時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師:請打開書,看看書上提醒我們在進食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2)幼兒看書回答。教師小結:細細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們吃水果時要及時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時要慢慢吃;過熱的食物要等到稍涼以后再吃。
5.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的衛生保健知識。
(1)教師:剛才我們講了吃東西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那你們知道要養成哪些衛生習慣才讓我們吃得更健康嗎?‘
(2)教師講述兩種不同的情景讓幼兒做選擇。如在吃飯時,是一邊說話,一邊吃飯好還是安靜地吃飯好呢?吃飯時狼吞虎咽好還是細嚼慢咽好呢?等等。
教學反思:
教室安全我知道(社會行為規范)
教學目標:
1.了解教室內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培養在教室內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用書。
3.課件。
教學過程:
1. 教師通過與幼兒對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教室是我們學習、游戲和進餐的地方,可是如果我們不注意,教室內外還可能隱 藏著很多危險哦!大家想一想教室內外會有哪些危險呢?
(2)幼兒思考后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2、幼兒看書,引導幼兒了解教室內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師:請小朋友打開書,看看教室內外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安全呢?
(2)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后回答。
(3)教師:誰能告訴我,書上都畫了些什么?它們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4)教師指引幼兒看書,并指導幼兒區分行為的對與錯。
(5)請幼兒動筆操作,在幼兒用書上將對的行為畫勾,錯的行為畫叉。
3.教師帶領幼兒情景表演:教師安全我知道。
(1)教師:現在我們來做情景表演,我來出題,你們來表演。要記住你們表演的一定要是安全的行為喲!
(2)教師請幼兒分批表演,如小朋友收拾玩具時應該怎么做?在走廊上自由活動時應該怎么做?如廁時應該怎么做?等等。
(3)表演結束后教師進行小結,并表揚表演好的幼兒。
4.教幼兒認識安全標記。
(1)教師:老師做了許多安全標記,這些安全標記都是用來提醒小朋友注意教室內外安全的。誰知道這些標記都表達了什么意思呢?
(2)幼兒根據圖意猜測并回答。
教學反思:
我會打招呼
教學目標:
1.學習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學習在打招呼時注視對方的眼睛并面帶微笑。
教學準備:
1.課件、幼兒用書。
2.輕松歡快的音樂。
3.各種打招呼的圖片,如揮手、微笑、擁抱等。
4.請兩名幼兒事先排練好進入幼兒園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1.情景表演引出課題:
(1)教師請事先排演好的兩名幼兒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師:你們仔細看,故事里發生了什么?他們又說了什么?
(2)兩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3)教師:他們表演的是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4)幼兒回答。教師小結:他們表演了早上來幼兒園的情景,兩個小朋友見面后互相說了“你早!你好!”
(5)教師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模仿對話,并注意提醒幼兒在打招呼時眼睛要看著對方,并面帶微笑:
2.請幼兒看書。
(1)教師:小朋友請打開書,看看圖上都有誰?她說了什么話?在說話的時候,她又是怎樣做的?
(2)幼兒看書后回答。
(3)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幼兒用書中的內容,并進行簡單的小結。
3.學習兒歌“小可懂禮貌”。
(1)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名字叫“小可懂禮貌”,請大家仔細聽。
(2)幼兒傾聽教師的朗誦。
(3)教師針對兒歌中的內容,對幼兒進行提問。如小可喜歡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誰?和他們是怎樣打招呼的?
(4)教師請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念兒歌。
4.玩音樂游戲,在游戲中讓幼兒練習各種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師將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圖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號。幼兒一邊聽音樂, 一邊拍手走步,等這段音樂結束時,迅速找一個朋友打招呼。依次的,等第二段音樂結束時,必須重新找一個朋友打招呼。有幾張圖片,音樂就重復放幾次。
(2)調整圖片前后的順序,請幼兒按照圖片的新順序再次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我會上廁所(生活衛生習慣)
教學目標
1.了解上廁所時的注意事項,知道憋尿不利于身體健康。
2.培養良好的入廁習慣。
教學準備:
1.幼兒用書。
2.課件。
教學過程
1、幼兒看書,直接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請小朋友們打開書,看看這些畫面上都說了些什么?
(2)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片刻并回答。
(3)教師:他們在哪里?他們在做什么?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勢一樣嗎?
(4)幼兒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