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蝌蚪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蝌蚪幼兒園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認識蝌蚪幼兒園教案1
一、教學目的:
1、知道蝌蚪的外形特征,以及它的生長規律。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藝術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每人礦泉水瓶子,里面裝一只蝌蚪,一張八開紙上用米湯畫的蝌 蚪,十六開的紙上用米湯畫的蝌蚪若干、棉簽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碘酒若干瓶、金魚缸若干(與桌子數相等)。磁帶、收錄機。蝌蚪從卵變成青蛙的四張圖片。
三、教學過程:
1、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一個魔術,然后老師就用棉簽蘸碘酒在八開的紙上涂,這樣引出課題蝌蚪(這個環節也可以請幼兒上來涂)。
2、認識蝌蚪
有誰知道蝌蚪是由什么變成的?然后就一一地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蝌蚪的生長。
小朋友看看自己瓶子里的蝌蚪的顏色、樣子等(小朋友自由觀察,發表自己的見解)
下面我請小朋友把瓶子里的小蝌蚪倒進金魚缸,看金魚缸里的蝌蚪是不是有許多了呀。(這個過程是復習一下“一”和“許多”的概念)。再請小朋友觀察小蝌蚪是怎樣游的?創編小蝌蚪游的動作,并配上音樂。
3、幼兒變魔術涂蝌蚪。(幼兒用棉簽蘸碘酒涂蝌蚪,在這個環節要注意安全)老師來回指導。
認識蝌蚪幼兒園教案2
設計意圖:
時下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蘇的季節。各個年齡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小蝌蚪”、“青蛙”作為表現“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兒所熟悉。雖然熟悉,但不一定了解。那些大腦袋,細尾巴的家伙。也就是說,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自于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幼兒通過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動姿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蝌蚪的名稱及其主要的外形特征,樂意觀察。
2.學習簡單的`語言表述小蝌蚪的狀態。
活動準備:每組一盆小蝌蚪
活動過程:
一、引起觀察興趣
今天誰來做客了?(小蝌蚪)
二、觀察小蝌蚪的動態和外形
1.小蝌蚪長得怎么樣?
2.小蝌蚪像什么?(.從外形、顏色觀察小蝌蚪,并用語言大膽描述自己觀察的結果)
4.觀察眼睛、嘴巴長在哪里?(.通過讓幼兒喂食觀察)
5.小結:他的身體是橢圓形的,頭上有眼睛和嘴巴,全身都是黑色的。
6.可愛的小蝌蚪在水里做什么?
7.引導幼兒觀察后描述,要求語言完整。
三、學謎語
身體大,尾巴細,身上穿黑衣,游來游去在水里,青蛙是他的好媽媽。
上一篇:幼兒園防溺水安全教案
下一篇:幼兒園防溺水安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