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全國愛耳日大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實用】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這些日子來,家長們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嬉戲、玩耍,發現了大自然的許多小秘密,并紛紛地把這些小秘密帶到幼兒園中與同伴分享。其中,很多孩子對玉米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玉米是怎么長出來的?小小玉米粒怎么會那么整齊地排列在玉米上?玉米除了吃,還有什么用處?在我們對玉米進行了一系列的認識后,大家仍然意猶未盡,還想用自己的小手對玉米進行變身活動,經過師生共同探討,很快就生成出我和玉米交朋友這一主題活動。活動名稱:我和玉米交朋友。
活動目標:
1、在認識玉米的基礎上展開聯想。
2、引發對玉米制作物品的"興趣,培養審美情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玉米棒、玉米包衣、玉米須、玉米梗、玉米粒若干。
2、膠泥、色紙、膠水、彩筆、去掉尖頭的牙簽、棉簽、剪刀、圖釘、顏料、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各種不同的玉米部件
1、這幾天,小朋友從家里帶來了玉米,現在請你們去看看它們都有些什么?都有哪些特點?
2、幼兒帶著問題觀察活動區里各種不同的玉米部件,教師傾聽幼兒的交談。
3、引導幼兒討論:
剛才我們都看到了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摸上去后有什么感覺?
二、引發聯想
1、這些玉米棒、玉米須、玉米包衣它們看起來像什么?
2、如果把玉米包衣和玉米棒或是玉米粒和其他的玉米部件拼起來像什么?
三、創作玉米作品
1、幼兒自由結伴討論創作主題。你們能用這些玉米部件合作制作出一些東西嗎?
2、制作前議論:如果遇到的現象,你會?
3、鼓勵幼兒合作,并會根據主題選擇玉米部件進行創作,教師適時給予幫助。
四、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與評價
教師肯定和接納孩子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創作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發現水是有皮膚的,并探索怎樣破壞水的皮膚。
2、培養幼兒地探索精神及細致地觀察力,激發幼兒對科學實驗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一次性紙杯、硬幣、水桶。爽身粉、洗潔精、洗發水和當滴管用的小藥瓶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我們小朋友身上有皮膚,你們指導水有沒有皮膚?
引導幼兒猜想。
實驗:尋找水的皮膚
①幼兒將水杯裝入水,裝快滿時放在桌子上。
開始實驗:水的"表面凸起后提示幼兒停止,請他們想一想自己的水和剛才比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為什么水高出杯子又不會漫出來呢?這是水的奧秘,你們想知道嗎?
教師做實驗:把硬幣放入水中,告訴幼兒因為水有表面張力
請幼兒搜集有關自然界中水的張力的圖片。
②通過實驗,探索破壞水的“皮膚”的方法。
先把杯子里的水倒在托盤了,再水面上撒上一些爽身粉、用藥水瓶、吸一些洗滌靈,滴一滴再托盤里。看看爽身粉有什么變化。教師告訴幼兒這就是水的皮膚被破壞了,再放一枚硬幣看看能不能浮在上面。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認識國旗、國徽
重點領域:社會、藝術
活動方式:集體
預設目標:
1、認識代表我們國家的國旗、國徽,了解國慶節的由來。學習升旗時行注目禮,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2、學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升國旗的活動。
活動準備:國旗、國徽、國歌的VCD,紙和筆。
活動預設:
1教師與幼兒看國旗、國徽、國歌的VCD,引導幼兒認識國旗,簡單地向幼兒介紹有關升旗的常識,以及國旗與國慶的關系。
教師提問:
(1)你見過國旗嗎?在哪見過?你知道國旗是怎樣來得嗎?
(2)國旗為什么是紅色的,五顆星星代表什么?
(3)國徽你在哪里見過?五顆星,天安門城樓,麥穗和齒輪各象征什么?
2、欣賞國歌,你聽過國歌?
3、指導幼兒學習用繪畫的形式畫出在哪見過國旗。
觀察記錄:
1、在看國旗、國徽、國歌的VCD,孩子
發表自己的看法:陳俊宇說打仗的,陳曦說紅軍叔叔扛著紅旗沖鋒,李安說有很多人流血,太可怕。從看VCD中使他們懂得了和平環境來之不易。同時還與孩子討論什么是和平?孩子的"理解力是不可估量的,恒恒說不打仗,汶羲說不吵架,何龍說不打架,孩子直接的感受已經理解了和平的意義。
2、結合電化教育能使教學活動突破時
空限制,把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結合在一起,靜止的圖文視聽化,復雜的內容簡明化,抽象的過程可視化,知識的發生過程動態化。
3、從孩子的圖畫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觀察力是很細致的,象陳俊宇畫宇宙飛船上有五星紅旗,鄧安杰畫輪船上有五星紅旗,李安和覃國雄畫了坦克上有五星紅旗恒恒畫了市政廣場上有五星紅旗等等。
活動反思:
電化教育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在我們生活中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借助它的優勢為我們的自主性主題教學服務,收到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在繪畫暗示孩子畫出不同的內容,總以為標新立異才更能體現出幼兒的創造性。但是在活動中仍出現幼兒間互相借鑒、模仿的現象,我如果對這種想象采取斷然否決的態度,一味強求“不一樣”的東西,將會抹煞孩子的看法,對他們是不公平的。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打擊樂就十分貼切的反應了兒童這一特點。《楊柳青》這一樂曲是十分富有江蘇民間音樂風格的樂曲,樂曲2拍子,歡快,活潑,節奏感強,十分富有音樂的喜感,是典型的打擊樂樂曲。大班幼兒對于2拍子的節奏型已經能很好的掌握,會打簡單的,節奏型不變或者有兩個節奏型的節奏,對于打擊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節課在鞏固以有經驗的基礎上,著重練習同一首樂曲中有三種不同的節奏型,并嘗試給不同的節奏型配以不同的打擊方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挑戰中成長。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聽辯不同的節奏型,并能用拍手動作表示。
2、培養幼兒按指揮演奏打擊樂的能力,并在齊奏或合奏中保持自己的表演速度。
3、繼續組織幼兒按已有規則使用樂器,養成愛護樂器的態度和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熟悉自制樂器,并有玩過自制樂器的經驗。
物質準備:奶粉罐和小棒自制的鼓樂器,人手一份,樂器節奏圖譜一份。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成半圓型。
活動重難點: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難點是確定是一個活動的關鍵,根據我班幼兒音樂發展水平,我將重點定位為培養幼兒節奏感,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難點定為能跟隨樂曲的節奏型配以適當的打擊方式。
教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因此,根據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幼兒的心理特征,知識水平,教學條件,我采用了以下適宜的教學法:多通道參與法,模仿示范法,情景表演法,激勵法。
活動過程幼兒的天性是好動的,所以游戲成為了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游戲情境中,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望,使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幼兒成長的發展。根據這一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游戲導入,節奏前置。
讓幼兒跟隨《楊柳青》音樂進場,做拍手,跺腳的動作。
老師:孩子們,我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吧。(播放音樂磁帶)(以游戲的形式進場,首先讓幼兒欣賞并熟悉了樂曲,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拍手,跺腳等動作,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了樂曲的節奏型,掌握了節拍,難點前置,為后面的打擊樂表演作好充分的準備。)
二、熟悉樂器,節奏訓練。
1、鼓樂器的出現教師出示用奶粉罐制作的小鼓樂器,介紹小鼓樂器,并讓幼兒玩一玩,幼兒隨意敲打樂器,鼓勵幼兒玩出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可以敲打鼓面和鼓身兩種方法,教師用簡筆畫畫出敲打在哪里。
老師: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我們小朋友的好朋友,他要和我們一起玩。
我們大家來一起和小鼓玩一玩,小鼓的哪里可以發出聲音呢?老師來畫出來,我們一起來敲一敲,玩一玩。
(在帶領幼兒認識樂器后,讓他們隨意敲打,滿足了幼兒對新事物的探究欲望,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綱要中指出,在各教學領域都要強調生活的價值,強調從生活中挖掘教育的內容,況且最近也十分倡導要低碳生活,節約環保,結合這一契機,我設計了用廢舊的奶粉罐制作樂器,這樣既能廢物利用,又能激起幼兒無窮的想象力,真是一舉多得。)
2、一物多玩教師逐條出示圖譜,讓幼兒跟隨圖譜,老師的指揮來打一打。
老師:我們今天叫要用小鼓來表演節目,在表演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幾個節奏型怎么打?出示X-│X-│X-│X-│XX│XX│XX│XX│XX│XXX│XX│XXX│(教師帶領幼兒以拍手的方式來練習一下節奏型,對于幼兒掌握起來有困難的節奏型教師可以通過夸張的身體動作來告訴幼兒這個節奏的敲打方法,時值。)老師要把小鼓也配上去,你們看看要怎樣打小鼓呢?(教師把小鼓的圖譜放在相對應的節奏型下,請幼兒練一下。)你知道怎么敲嗎?你會敲嗎?大家來試一試吧?(幼兒根據圖譜自由練習)X-│X-│X-│X-│XX│XX│XX│XX│XX│XXX│XX│XXX│(由于先期的置入,解決了幼兒看小鼓圖譜的難題。在配合不同的節奏型打擊,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所以教師給幼兒一個自我整理的時間,讓幼兒把已有經驗和新知識以自己的方式整和在一起。)老師:請個別小朋友來打一下試一試(個別幼兒展示,教師糾正)我們一起來看著圖譜打一下小鼓吧。(集體分段演奏)
三、出示圖譜,整體演奏
A、播放《楊柳青》樂曲,請幼兒欣賞,激起配樂的欲望。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我們將要表演的樂曲,叫《楊柳青》,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播放楊柳青)我們的小鼓也躍躍欲試想表演一下呢,拿起你手中的棒,來嘗試著給這首樂曲配樂吧。(播放樂曲)(由于本首樂曲的節奏型很明顯,再加之之前我們已經練習了節奏型,所以大部分幼兒能初步聽出樂曲中的節奏型,打出來,也讓部分能力強的幼兒有自我展示的機會。這里我采用賞識激勵法,對幼兒的演奏給予及時的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B、出示圖譜,讓幼兒根據圖譜打擊樂器。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形象,激發對京劇藝術的興趣。
2、嘗試利用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活動重點
利用鮮艷的色彩和對稱圖案設計臉譜。
活動難點
對稱圖案的設計。
活動準備
各種臉譜,油畫棒、勾線筆、A4紙。
教法設計
觀察法
學法指導
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出色彩鮮艷、左右對稱的京劇臉譜特點,在指導幼兒作畫。
活動過程
一、唱歌導入
小朋友們會唱《戲說臉譜》這首歌嗎?讓我們一起來唱唱。
歌詞中說到的藍臉、紅臉、花臉、黑臉到底是什么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出事京劇臉譜
讓幼兒初步欣賞京劇臉譜特點。
三、介紹京劇臉譜
這些臉譜非常特別,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索他們的秘密呢?
1、觀察顏色
紅色代表個性忠誠;黑色代表個性剛直;白色和黃色代表壞人;藍色代表勇士;金色銀色代表神話里的人。
2、觀察臉譜的對稱
左邊和右邊的"圖案是一樣的,一鼻子為中心,左右對稱。
3、觀察臉譜的夸張
臉譜的眉毛、眼睛、鼻子這么粗大,這樣畫是為了讓我們看清楚臺上的是誰。
四、幼兒創作
1、老師這兒友許多小朋友的設計的臉譜,請大家看一看。
強調幼兒要看顏色,看對稱,看夸張的表現樣子。
2、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幅京劇臉譜,要求:以鼻子為中心,左右對稱;選擇一種底色來表現人物。
3、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戴面具表演
幼兒戴臉譜再次表演《戲說臉譜》。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上下來,大部分孩子們對圖案的對稱是掌握了,并能均勻地涂色,但是單憑一節課,就讓孩子們了解京劇文化是遠遠不夠的。
活動點評
本節課,老師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交流環境,幼兒樂于與他人交談,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是這節課成功的關鍵。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學習,使幼兒認清安全標志。
2、引導幼兒發現嘗試,讓幼兒知道應該按照安全標志的要求行動,才能既方便自己又不影響集體,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鼴鼠過生日》故事PPT。
2、安全標志若干。
3、畫筆、剪刀、畫紙每人一份。
活動準備: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小鼴鼠過生日》的故事嗎?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 (教師根據PPT講述故事)
二、認識各種交通標志
1、師:小鼴鼠今天一天過得怎么樣?它遇到了什么?為什么呢?
教師總結:小鼴鼠很粗心,沒有遵守交通規則,不僅撞到了別人,還自己掉進了水塘里。
2、如果沒有朋友們的幫忙,小鼴鼠會怎樣呢?請幼兒說一說。
3、出示小鼴鼠圖片,師:小鼴鼠說呀,原來認識交通標志這么重要啊!為了安全,我可要認識更多的交通標志!可是呀,我都不認識,小朋友們可以幫幫我嗎?
4、教師出示交通標志圖片,和幼兒一起來認一認,說一說看到這些交通標志應該怎么做。
3、玩一玩:教師將這些交通標志放入一紙袋中,請幼兒摸一摸,拿出來,并說出這是什么標志。
三、設計標志
1、師:不僅在馬路上要注意安全,我們小朋友在學校也要注意安全是不是?學校里面你們有沒有看到過有些標志?請幼兒說一說。
2、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一起動手做一做,自己為我們的班級來設計一些安全標志好嗎?這樣以后小朋友們看到這些標志,就可以提醒我們自己這里要注意安全。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教師和小朋友一起來把設計的`標志貼在班級的各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