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小班社會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小班社會《垃圾分類》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我會排隊》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母親節》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社會母親節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華】小班社會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

2、能主動走進教師,與教師交朋友。

3、知道被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建立親密關系。

2、紙屑;插塑玩具。

3、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表達自己希望與全體幼兒做朋友的`愿望: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擁抱、親吻、握手)

(2)鼓勵愿意和教師做朋友的幼兒勇敢走到前面來,握握老師的手(擁抱、親吻)

2、師創設背景,尋求幼兒幫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紙屑,用什么辦法幫助我弄干凈呢?

(2)我兩只手上都拿著東西,xx掉在地上了,怎么辦呢?誰我?

(3)你幫助了我,我該怎么說、怎么做呢?

3、師幼一起玩游戲。

(1)教師躲在幕布后面和幼兒說話,請幼兒猜猜是哪兩位老師。

(2)教師從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請幼兒猜猜是哪位老師。

(3)教師插塑,提問:誰愿意請老師一起玩?(教師盡量和每組幼兒玩一會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這個活動也可當作游戲來開展,主要是為了增進幼兒與教師的情感,增進幼兒對班級保育老師的認識與了解,讓幼兒接納自己班級的教師和保育老師。

2、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指導幼兒閱讀,說說、試試圖書中的內容。

3、指導幼兒從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中取下花,用棉簽給花朵涂上紅色,作為禮物送給教師。

4、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多與幼兒親密接觸,使幼兒盡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師成為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聲音常常能吸引幼兒的注意。水聲富于變化,小溪流水、雨水滴嗒、大雨滂沱都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活動旨在通過讓幼兒感受不同的水聲引起幼兒對周圍世界的關注,初步了解事物也是多樣的。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的水聲。

2.能敏感地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美妙的水聲”。

2.水桶、盆、杯子、雨傘、雨衣。

活動建議

1.聽“美妙的水聲”,辨別是什么聲音,有什么感覺?

2.下雨天聆聽窗外的雨聲,辨別雨落在樹葉、房頂、地面上的聲音。

3.打傘或穿雨衣,親身感受。

4.在走廊上放置水桶、盆、杯子、木制品及充氣玩具等,辨別、感知雨落在不同物體上的聲音。

5.小朋友喝水時,傾聽和感知喝水與咽水的聲音,說說玩水時,水還可發生什么聲音?

延伸提示

1.在玻璃瓶里裝入不同量的水,用小木棒敲擊出高、低不一的聲音。

2.尋找生活中有趣的聲音。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菱的形狀、顏色,并能知道大菱的生活環境。

2.學會區分生大菱和熟大菱,體驗吃大菱的`快樂。

活動準備生大菱一盆、熟大菱一盆。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猜一個謎語:鐵打船兒紫紅漆,船倉滿裝大白米。船工力猛纖拉斷,和船和米沉到底。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大菱)從而導入大菱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大菱一般都生活在哪里。

2、觀察大菱。

給每個孩子一個大菱讓孩子觀察大菱的外形,并引導孩子說出"大菱的角是尖尖的,大菱是暗紅色的等詞語"。

3、分辨生大菱和熟大菱。

兩盆大菱放在桌子上,還孩子來猜一猜,哪盆是生大菱哪盆是熟大菱,并說出從哪里可以看出大菱是熟了。

4、大菱品嘗會。

◆請孩子們想想,要吃大菱可以怎樣把大菱打開,可以有什么辦法。吃到大菱后讓孩子們說說大菱的味道和菱肉的顏色。

◆但是大菱吃多了呢會上火,告誡孩子吃大菱時要適量。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一、小班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幼兒園

設計背景: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陸續入園。由于年齡小,又加上離開父母后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他們的心里難免會感到不安與恐懼,于是哭鬧現象屢見不鮮。為了縮短孩子們的入園焦慮起,讓他們盡快的熟悉環境和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設計了這個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接觸并學習看幼兒園的平面圖,知道我們的幼兒園很大。

2、鞏固對幼兒園的名稱、自己所在班級的認識,知道幼

兒園各活動場地的名稱。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幼兒已經參觀過整個幼兒園,并對幼兒園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

2、教具準備:墻上畫上幼兒園的平面圖,幼兒園里面比較有代表性的地方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開汽車進教室。

老師開著汽車帶領幼兒進教室,在教室門口,老師問幼兒:“汽車到站了,這是哪里?是什么幼兒園的小三班?”老師著重“鄒區中心幼兒園”幾個字,并帶領幼兒朗讀,加深幼兒對自己所在幼兒園名稱的認識。

二、中間部分:認識幼兒園的平面圖。

1、帶幼兒來到平面圖前并坐下。引導幼兒看平面圖,提問:“請小朋友看這一幅圖,你能看出這是什么地方嗎?”幼兒猜過后,老師指出,這是我們的幼兒園:鄒區中心幼兒園的平面圖。

2、利用幼兒園各場地的實例圖片引導幼兒對幼兒園平面圖的認識。

(1)、依次出現教學1樓、教學2樓,知道有樓上、樓下。知道樓上有許多個班,樓下也有許多個班,然后貼在平面圖上。

(2)、出示小3班門口的標記圖,提問:“這是哪里?它在這幅圖上應該在哪呢?”幼兒回答后,老師貼上圖片。

(3)、出示東操場、西操場、北操場的圖片,貼在平面圖上,讓幼兒學習認識方位:東、南、西、北。

(4)、出示午睡室、廚房、車棚圖片,猜猜應該貼在平面圖的哪里?幼兒猜過后老師貼上。

(5)、小結:我們的幼兒園很大,有小朋友上課的教學1樓、教學2樓,有供小朋友游戲和娛樂的東操場、西操場、北操場,還有燒飯的廚房、睡覺的午睡室、老師停車的車棚。小朋友最喜歡幼兒園的哪里呢?

三、操作活動:打扮幼兒園。

提問:在幼兒園的平面圖上還缺什么?怎么讓我們的幼兒園變得更美呢?

老師示范在幼兒園平面圖的空地方貼上一棵樹和一朵花。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幼兒,一棵樹的旁邊貼一朵花。提醒幼兒把撕下的紙放到簍子里。

四、結束活動:開著汽車離開教室。

提問:你最喜歡幼兒園的哪里?為什么?

請幼兒跟著老師開著汽車到小朋友最喜歡的東操場去滑滑梯……

二、小班社會實踐活動:參觀水果店

活動背景:

隨著科學的發展,對生活在上海的孩子們來說,他們非常幸福,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種美味的水果。可也因此使他們對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是那么的陌生。對于認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小班幼兒來說,這些水果里隱藏了許多的"教育契機。為此,我們設計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興趣,從而更直觀地去感知各種秋天水果的主要特征。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秋天常見水果的名稱,初步感知其主要特征。

2、樂意與人交流,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對各種水果的感受。

3、愿意多吃各種各樣的水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事先和水果店老板約好參觀的時間。

活動場地:幼兒園小區門口的水果店。

活動步驟:

一、秋天的水果——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1、談話,重點提問:

(1)秋天到了,許多水果寶寶都成熟了,小朋友,你們最喜歡哪一種水果寶寶?引導幼兒大膽說說自己知道的水果寶寶的名稱。

(2)我們剛才說了那么多秋天的水果,這些水果都在哪里呀?水果店里是不是都有呢?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3)小結: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我們可以吃到很多新鮮美味的水果。

2、交代觀察要求:到了水果店,小手不能隨便拿,水果寶寶會生氣的。

二、參觀水果店——知道一些秋天常見水果的名稱及主要特征。

1、認識水果,重點提問:

(1)這里都有些什么水果?哪些是我們剛才說到過的?哪些水果是我們還沒有說到過的?引導幼兒逐一數數說說水果的名稱,豐富幼兒的經驗。

(2)你知道這些水果中哪些水果是秋天才有的水果嗎?幼兒說不清楚的及時引導幼兒向水果店老板請教。

(3)除了水果的名字不一樣,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各種水果的形狀、顏色等外形特征。

2、小結:秋天里的水果寶寶可真多,他們不僅名稱不一樣,長的形狀、顏色和吃起來的味道都不一樣。

三、我喜歡吃的水果——愿意多吃各種各樣的水果。

1、觀看照片,重點提問:

(1)秋天都有些什么水果?你最喜歡吃哪種水果,它吃上去的感覺怎樣?

(2)除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水果外,秋天還有些什么水果?

2、秋天的水果雖然名稱、顏色、形狀不同,口味和營養也不同,但它們都有豐富的維生素,能促進我們小朋友健康成長,所以我們要多吃水果。

四、延伸活動:

明天帶一樣你喜歡的秋天的水果到幼兒園來,我們一起嘗一嘗。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現并感激寒冷的冬季中辛勤勞動的人。

2、觀察并愿意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與想法。

3、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事先與廚房聯系參觀事宜,請阿姨配合參觀活動。幼兒收集“不怕冷的人”的信息資料。幼兒用書第25頁。

【活動過程】

一、參觀廚房,發現廚房的阿姨為了給小朋友服務而不怕冷,心存感激。

1、師:冬天很冷,我們洗手的時候感覺到水是怎樣的呢?身邊很多人都喜歡用溫水或熱水洗手。廚房的阿姨在冬天是怎樣洗菜做飯的呢?她們不怕冷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廚房,觀察到廚房阿姨不怕冷。

——師:看看廚房阿姨在干什么?(洗菜)

——請幼兒摸摸水。師:阿姨用什么水洗菜?(自來水)水冷嗎?

——請個別幼兒問問阿姨:自來水多冷呀?阿姨您怕冷嗎?

——請阿姨給大家看看她凍得發紅的手。阿姨:我們在冷水里淘米洗菜,雖然水很冷,凍得手都發紅了,但我們不怕冷。

3、教師小結:寒冷的冬天,為了小朋友能吃上香噴噴的飯菜,廚房的阿姨不怕冷,堅持勞動,阿姨真勇敢!我們要向阿姨學習!

4、請幼兒對阿姨說一句感謝的話。

二、信息交流,發現身邊不怕冷的人,像他們學習。

1、介紹自己收集的信息。

2、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上的各種信息資料,并與同伴交流。

3、集中交流自己的發現:冬天的早上,清潔工阿姨不怕冷,在掃馬路;下雪天,交警叔叔不怕冷,在路口指揮交通……

4、師:我們小朋友怕冷嗎?說說你不怕冷的事。(準備小禮物,獎勵給發言的幼兒。)

教學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我們班的`孩子們基本上都知道要向他們學習,要做個勇敢的、不怕冷的人,而且天天早上都能高高興興的來上幼兒園。孩子們需要多種感官的激發和參與,才能保持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這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要孩子們主動學習,就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只有讓孩子的思維動起來,才能達到這個目的。

小百科:如果一個物體的溫度比較低,那么這個物體就是冷的。溫度越低,則越冷。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使用勺子。

2、能按娃娃嘴巴大小選擇相應的勺子。

3、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 :

1、材料準備:用可口可樂塑料瓶制成的各種“可樂寶寶”(要求:嘴巴有大有小)。另外準備各種大小的勺子、各種豆子(黃色、紅色、藍色、綠色)。

2、知識準備:認識幾種豆子、有一定的角色意識。

3、環境準備:場景設置如下。

過程建議 :

1、幼兒來到娃娃社區,對生動可愛的“可樂寶寶”產生興趣。教師簡單介紹“蛙娃家”和“幼兒園”。

教師:“瞧,寶寶肚子里空空的",餓極了。請能干的孩子去娃娃家當爸爸,媽媽;去幼兒園當老師,給寶寶們喂豆子吃。”

2、請1~2名幼兒探索喂“可樂寶寶”的方法,教師在一旁糾正講解正確動作。

3、教師提出游戲要求:不撒飯,學說禮貌用語。

4、幼兒自選角色,進人社區,合作玩游戲“給寶寶吃豆子”,提供分層教學材料:能力弱:喂餅干、糖果 能力中等:大勺、小勺能力強:筷子(極個別)

5、比一比“誰的寶寶吃飽了”。

延伸提示 :

1、幼兒操作熟練后可選用筷子或夾子夾豆子喂寶寶。

2、給娃娃吃各種形狀的餅干,餅干形狀與嘴巴形狀要對應。

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天冷了,要做好保暖工作。

2、鼓勵幼兒不怕冷, 堅持天天按時來園,做一個勇敢的人。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們,天氣冷了,你怕不怕?那你聽聽這些人怕不怕冷,他們是誰,好嗎?

二、教師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教師提問:

1、你聽到了有哪些人?

2、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3、他們怕不怕冷?他們勇敢嗎?

教師小結: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真勇敢,雖然天很冷,但是他們不怕冷,仍然像以前那樣,打掃馬路,洗菜,鍛煉身體,去上學,那小朋友你們怕冷嗎?你們現在是怎么在做的呢?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平時的表現。

師:天雖然變冷了,但我們小朋友仍然能堅持天天按時來園,是個勇敢的人對嗎?(可結合個別幼兒遲到現象進行隨機教育)師:但是,雖然我們都是小勇士,但是還是得注意一些必要的`保暖工作,比如早上來園時要戴手套、圍巾等等,保護自己的身體。

四、延伸活動:到戶外做鍛煉師:你覺得現在外面冷嗎?但是我的小勇士們,你們怕冷嗎?那我們一起到外面去鍛煉身體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園明白冬天時,要多多鍛煉,不要因為害怕寒冷,不鍛煉自己的身體!在幼兒的觀念,他們對冬天的意識不了解,不懂什么叫抵御寒冷。通過故事,只能夠讓幼兒基本理解冬天,要穿棉襖,不能隨便脫衣服等!針對冬天的體育鍛煉前后身體感受不一樣意識,我還不夠體現出讓幼兒明白,我認為應該在晨間活動中,多多鍛煉小身體,懂得抵御寒冷!

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蘿卜(紅蘿卜、白蘿卜、青蘿卜等),能根據其外形特征的不同說出它們的名字。

2、能根據蘿卜的顏色、形狀等特征由外到內有序地觀察認識蘿卜。

3、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猜測。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準備3種不同的蘿卜(胡蘿卜、白蘿卜、青蘿卜)

2、蘿卜制品(如:蘿卜干)

3、記錄表、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

1、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請大家來猜一猜:“紅公雞,綠尾巴,鉆到地底下,出來要人拔。”這是什么呢?猜一種很好吃的蔬菜。

2、老師來告訴你們吧。(揭示謎底:胡蘿卜。)

二、觀察認識蘿卜的外形特征。

1、出示食物(白蘿卜):原來是蘿卜呀!你認識蘿卜嗎?

2、蘿卜是什么樣子的呢?它是什么顏色的?記錄顏色

3、你還見過什么樣蘿卜呢?

4、出示:紅蘿卜、青蘿卜

5、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蘿卜嗎?

6、這個蘿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顏色的?長得什么樣?記錄顏色

7、青蘿卜:它叫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記錄顏色

三、引導幼兒觀察蘿卜的內部特征。

1、如果吧蘿卜切開,里面會是什么顏色的呢?

2、幼兒猜測

3、教師切開蘿卜,幼兒觀察。

4、剛才老師是怎么切開的。

5、白蘿卜的里面是什么顏色的?

6、(1)胡蘿卜、白蘿卜的肉又是怎么樣的呢?

7、你猜對了嗎?

8、小結:原來胡蘿卜的皮和肉都是橘黃色的,白蘿卜的皮和肉都是白色的,青蘿卜的皮是綠色的,肉是白色的。

四、品嘗蘿卜制品

1、蘿卜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覺?你喜歡吃什么蘿卜呢?

2、幼兒說一說。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以謎語導入活動,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也能讓幼兒更積極的參加學習活動。在認識蘿卜的過程中,我出示了實物的蘿卜,白蘿卜以教師組織幼兒集體觀察記錄,這也是給幼兒一些觀察的方法。接著教師放手,給每一組準備2種蘿卜,讓幼兒自己來觀察學習,并把自己的發現來告訴幼兒,這也符合了幼兒直觀性思維。

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產生: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在生活上一手包辦,忽視孩子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進行了“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生活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

活動目標:

1、掌握系鞋帶的正確方法。

2、理解故事,記住短句“先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3、提高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準備:

《一雙有蝴蝶結的鞋》故事圖片,短綢帶人手一根,幼兒鞋帶的鞋上幼兒園。

活動一:故事《一雙有蝴蝶結的鞋》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2、結合掛圖,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開始,媽媽為什么不給佳佳買這雙有蝴蝶結的`鞋?

(2)佳佳是怎樣學習扎蝴蝶結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媽媽真的給她買了這雙有蝴蝶結的鞋,佳佳是怎樣穿好這雙這雙鞋的?心里又是怎樣想的?借此復習前面的短句。

3、學扎蝴蝶結

發給幼兒人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提醒幼兒根據短句,運用正確的方法。先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緊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

4、娛樂活動

幼兒互相幫助把蝴蝶結扎在食指上,顫動食指模仿蝴蝶飛動。

活動二:學系鞋

1、討論:早上,爸爸媽媽是怎樣給你系鞋帶的?

2、請會系鞋帶的幼兒表演一次,激發幼兒學習鞋帶的愿望。

3、引導幼兒根據扎蝴蝶結的經驗,學系鞋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提醒幼兒一定要系緊鞋帶,不然鞋帶容易散開。

4、比一比,誰的鞋帶系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在區角中增設自理區,投放扎蝴蝶結的短綢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讓幼兒繼續學習系鞋帶。

152040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