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頭畫》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放煙花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瓶子》
推薦度:
清明節主題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實用】中班美術教案范文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選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開心帽,愿意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調整自己的情緒。
2、知道每個人都應該保持愉快的心情,像快樂仙子一樣,不但自己快樂,也幫助別人快樂。
3、樂意說出自己的心情,與同伴進行情感交流。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蠟筆、記號筆、即時貼、鉛畫紙、皺紋紙、剪刀、糨糊等。
2、事先有有過談話:什么時候最開心?什么時候最傷心等。
活動重點與難點:
能自己選擇材料來制作開心帽,體驗操作過程中的快樂心情。
活動方法與手段:
操作法、觀察法、討論演示法等。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
一、聽故事《快樂仙子與開心帽》。知道生活中許多排解不愉快情緒的方法。
提問:快樂仙子有什么心愿?她用什么方法讓別人快樂呢?
你有過不快樂的情緒,是怎樣調整的?
認真傾聽故事,體驗故事人物的心情。并認真回答老師的`提問。通過傾聽情緒故事,調動起幼兒關于各種情緒的經驗,為下面的繪畫表現做鋪墊。
二、做開心帽。
1、出示老師制作的開心帽。引導孩子觀察開心帽的做法。
師:你們想做一頂屬于你們自己的開心帽嗎?老師這里有開心帽
1、觀察作品,討論制作過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材料。
在觀察、討論過程中引導孩子制作同樣可以消除自己不愉快情緒的帽子,充分制作的步驟圖,誰來教教老師每幅圖是什么意思?怎么折的?
2、認識材料和用途。
師:老師這有好多的材料,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是什么?你想把它怎么裝飾在你的開心帽上,使它更加漂亮呢?
3、幼兒操作
師:現在請小朋友按照自己的興趣來制作自己喜歡的開心帽,不過在制作的時候先要想一想自己需要哪些材料,怎么用?用材料的時候如何節約一些材料,不浪費等,還有就是如何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
2、在老師的引導下熟悉材料。
3、學習意愿制作開心帽。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三、交流自己的創作方法和自己的愉快心情。
老師:現在可以把自己制作的帽子戴在頭上,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朋友說一說自己的心情,自己是如何制作這頂帽子的?你快樂嗎?你想讓誰開心?
回憶自己的心情,分享自己的創作樂趣。
通過這種三三兩兩交流的方式來分享快樂的心情和創作過程。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面具與臉譜,比較它們與一般人的臉的不同點;感知臉譜藝術的美。
2、初步畫出想象中的臉譜。
【活動準備】
油畫棒、記號筆、課件、一張面具、一幅平面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1、看看這些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
2、(老師帶上面具)老師戴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嗎?
剛才欣賞的與老師戴的都是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叫什么名字?(面具)
3、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面具。
4、(出示臉譜)這兩張與我們剛才看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5、這些又像臉又與面具不同的也有一個名字,叫臉譜。(出示平面圖與面具比較)
6、其實每一張臉譜都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比如這張臉譜(國王),老師能想象出一個優美的故事,請小朋友聽我講。
7、小朋友也試著想象一下這張臉譜(公主)畫的是誰?她最喜歡什么?
小結過渡:欣賞了這么多臉譜,小朋友知道了臉譜與我們的臉有很多不同,它們很夸張,但這些夸張的臉譜能讓我們想像出很多故事,所以它是一種很美麗的藝術。如果請你來畫一張臉譜,你會在臉譜上畫些什么、編一個怎樣好聽的故事呢?現在讓我們想一想然后畫一張臉譜試試。
二、想象創作。
1、老師加強觀察,及時介紹不同于別人的`圖案,同時也用提示性的問題幫助較低層次的幼兒,如在臉上畫一個嘴巴,表示媽媽的吻,可以嗎?
2、對于先畫好的幼兒建議他們涂色。
三、交流分享。
1、幼兒介紹自己畫的臉譜。
2、提出下次涂色的要求。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泥板立體造型表現出各種人臉的形狀。
2.運用捏貼、刻畫等方法表現人物高興或生氣等臉部表情。
3.能充分想象、大膽制作。
【活動準備】
1.幼兒對人物的各種表情有一定的了解。
2.陶泥、操作工具及綜合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玩游戲:猜猜我的心情。
(1)師:我們的臉上會表現出不同的心情,比如開心的時候會有高興的表情,生氣的時候會有發怒的表情。現在請你們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玩“我的表情”,說說朋友的心情。
(2)幼兒自由講述。
●讓幼兒置身于游戲情境中,積極主動地講述在做各種表情時臉部五官的變化,既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又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2.教師交代創作要求。
師:請你們在卷筒上把各自好朋友的"表情做出來。你準備怎么做呢?
3.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師:先把泥拍成泥板,再卷成一個卷筒,注意一定要把泥板的兩條邊連接牢固,然后在卷筒上裝飾自己喜歡的人物造型。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將幼兒作品布置成“我的朋友”場景,鼓勵幼兒相互講一講自己的作品。
活動建議:
☆區角活動
①生活區:提供哈哈鏡,讓幼兒觀察變形后的自己,并大膽與同伴進行交流。
②美術區:提供紙、筆、橡皮泥等材料,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制作自己喜歡的面具。
☆家園共育
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各種漫畫人物的資料,解答幼兒的有關問題,豐富和積累幼兒有關表情的認知經驗。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讓幼兒有序的入座,能清晰的去判斷。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做 “會變的輪船”,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他們感受其中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1、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創新精神。
2、 培養幼兒動手、動腦能力。
活動準備
1、輪船模型(或圖片)。
2、 操作材料:白紙、彩筆。
3、 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好大一座樓,
總在水上游;
風浪都不怕,
不拉它不走。
(謎底:輪船)
教師引導幼兒猜謎底,然后出示模型(或圖片),請幼兒描述輪船的外形特征。
2、教師出示范例,并位伸兩端,激發幼兒的興趣
3、 教師示范“會變的輪船”的做法,請幼兒仔細觀察
4、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幼兒繪畫時注意左右兩側要對齊,不要挪動
2) 鼓勵幼兒為“輪船”設計美麗的裝飾圖案
5、講評幼兒的作品
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請他們互相欣賞、評價,并一起拉伸自己的“輪船”,看誰做的“輪船”更好看。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讓我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想象力很豐富,由于準備的教材不充足,鋪墊得不夠充分,使這節課出現了很多失誤,如:1、在繪畫過程中使用的時間過長;2、在展示作品并拉伸時,力度過大,使“輪船”有“漏水”的現象。等等。
小百科:輪船一般有狹義和廣義兩種用法,輪船推進方式的發展經歷了兩種方式,一種是原始的以人力踩踏木輪推進,一種是現代的以機械化螺旋漿推進。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畫出幾只形狀、大小不同的燕魚,體現它們在畫面中的位置變化、
2、培養幼兒對變化構圖的意識、
3、體驗成功的喜悅,并會正確評價他人的作品、
二、活動準備:
1、觀察各種燕魚的形狀,顏色,動態等,并鼓勵他們自由想象,創造出新的形象、
2、教具:有關燕魚的錄像,磁吸燕魚、自制的燕魚錄像、
3、繪畫用具:畫紙、蠟筆,毛筆,藍顏料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觀看有關燕魚的錄像,以引起興趣、
提問:剛才看到的是什么?它長的什么樣?(引導幼兒說出燕魚的基本特征)
2、基本部分:
(1)、觀看自制的燕魚錄像、
(2)提問:故事中的燕魚是長的`什么樣子的?它出去玩的時候是整樣游的?它捉迷藏的時候又是怎樣游的?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師:剛才,小朋友看了燕魚的一家在大海里快樂的游這個故事,現在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畫下來,給其他的小朋友們看?在畫時,可讓燕魚游向不同的方向,還可以給燕魚穿上美麗的衣服、最后,用顏料涂上大海的顏色、
四、評價活動:
1、陳列作品、
2、提問:你喜歡哪張畫/為什么?(當幼兒說到哪張畫時,教師就把哪張畫顯示到屏幕上)
3、組織幼兒收拾繪畫用具、活動結束、(公開課)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線畫出貝殼,并大膽用線條、圖案裝飾。
2、嘗試用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豐富畫面色彩。
3、學習把主要物體畫在中心位置,畫得最突出的構圖方法。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簡單的背景。
【活動準備】
1、課件;
2、畫紙、蠟筆人手一份;
3、黑板,已畫好的蝸牛輪廓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課室里,它“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這是什么小動物呢?你們猜一猜是誰?(蝸牛)
二、利用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1、師:小朋友,蝸牛的樣子是怎樣的?(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經驗進行講述,如貝殼——圓圓的,有美麗的花紋;身體——長長的,軟軟的等;)
2、師:蝸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狀的?殼上還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非常美麗!)
師:貝殼的顏色怎樣?(有棕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師:蝸牛的身體又怎樣呢?(長長的"、厚厚的)頭上有什么?(一對觸角、一雙眼睛、還有一個小嘴巴)
三、教師講解示范。
1、蝸牛長得這么可愛,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吧。你們想怎樣畫呢?(鼓勵幼兒大膽把想法說出來)
2、示范蝸牛的畫法:
師:那我們今天就畫一只美麗的大蝸牛吧。
(1)先在畫紙的正中間,用螺旋線畫出蝸牛的殼,再畫上身體、觸角、眼睛、嘴巴。
師:蝸牛小時候很小的,后來它慢慢地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地跟著長大,終于長成了一個大大的殼。(提示幼兒:不要繞得太多,老師覺得繞4圈就最合適,線與線之間不要太密)再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在畫紙上占的位置。引導幼兒把一只蝸牛畫在紙的中心位置,畫得大大的,讓人一眼就能發現畫紙上有一只大蝸牛。
師:接著,畫蝸牛長長的、厚厚的身體,還有一對觸角、眼睛、小嘴巴。
(2)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
師:蝸牛喜歡美麗的殼,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梢韵扔镁€條把貝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
師: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云朵形等。
(3)學習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
師:接著,我們給蝸牛穿一件美麗的衣服。用兩種鮮艷的顏色交替使用涂色,這樣看上去很有規律,也很美麗!
(4)學習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
師:除了這種方法,還可以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綠色在蝸牛的身體上涂上一小部分,接著我用淺綠色疊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淺綠色,這樣蝸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麗了。(教師在黑板上示范)
(5)添畫簡單的背景
四、欣賞優秀作品,交代繪畫要求。
1、展示幾幅優秀作品,讓幼兒欣賞。
2、教師交代繪畫的內容和要求。
(1)先在畫紙正中間畫一只大蝸牛,接著裝飾一下貝殼,最后才涂上顏色。
(2)要選用一些鮮艷的顏色來著色。
(3)畫畫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五、幼兒繪畫,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繪畫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六、作品評價
比一比誰畫的蝸牛最美麗。
(視活動具體情況選擇以下3項,可全選,也可選其1或其2進行描述)
活動建議
1、在幼兒下筆畫之前,可以先讓幼兒在畫紙上徒手畫一只大蝸牛,讓幼兒感受大蝸牛在紙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筆畫。
2、在講解兩種顏色交替涂色時,如果教師能在黑板上示范講解,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這種涂色方法,效果會更好。
活動延伸
把幼兒作品張貼出來,讓幼兒互相欣賞、互相觀摩學習。
中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線條組合勾勒出瓶和花的外形,并用色彩進行裝飾。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創作能力。
3、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寫生的樂趣。
活動準備:
花瓶一只;黃色、橙色雛菊各2朵,插入花瓶中放在桌子上,;寫生板、紙、勾線筆、油畫棒人手一份;幼兒范例一幅;;場景布置:桌上鋪上深藍色的紗巾,四周都撒上皺紋紙成的花瓣和少量的香水。
活動過程:
1、在桌子中間的桌上放置一瓶花,引起幼兒的興趣。
2、請幼兒在線上坐好。談話:你看到了什么?
3、幼兒仔細觀察,引導他們說出花和花瓶的特征。
(1)花瓶中的花有些什么顏色?花有什么組成?(花莖、花萼、花瓣、花蕊);這些花瓣長得怎樣?我們來數一數一共偶幾朵花?
(2)告訴幼兒這種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雛菊”,并豐富詞匯“雛菊”。
(3)花插在哪里?花瓶是什么顏色的?花瓶是什么樣子的?(說出花瓶的脖子、肚子、底座)。
(4)請3"4位幼兒觸摸、感覺花瓶的質感,聞聞花的香味。(光滑、有花的清香味)
(5)幼兒書空練習摸花瓶的外形。
(6)中二班小朋友介紹自己是如何畫好“一瓶花”的。
4、幼兒嘗試寫生:一瓶花。
提出寫生要求:
(1)一定要把你看到的實物花瓶和花用筆在寫生板上畫下來。如果你看到的是正面的花,那你就要畫出正面的花,如果你看到的`是花的側面,那你就要畫出側面的畫。
(2)先畫花瓶,再畫花莖和花。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布置。
(3)畫好后要從上到下,按照花瓶和花的顏色來涂色。
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發揮,自由創作,教師不參與任何意見,多支持、多鼓勵、夸獎幼兒。
5、作品展示。
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作品,自由討論。
教師幫助幼兒小結一瓶花的外部特點和創作技巧。
6、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小朋友畫了一瓶花,可是你們和花瓶中的花比一比,有沒有發現誰的花瓶中的花多呀?你今天畫了幾朵花?你想不想把花瓶中的花全部都畫下來呢?我們下次再一起來畫,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