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幼兒小班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
推薦度:
小班美術活動優(yōu)秀教案
推薦度:
小班美術《糖葫蘆》教案
推薦度:
小班美術《春天的樹》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實用的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
1、學習用渲染的方法裝飾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自信心。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宣紙若干張,報紙墊在桌上
2、廣告顏料 , 娃娃
活動過程:
1、出示貼著嘴角下垂嘴的娃娃。
小朋友們看,今天娃娃來和我們一起玩,咦?娃娃怎么不開心?老師來 問問,噢,原來娃娃媽媽給娃娃一塊沒有花的"手帕,娃娃不喜歡。出示裁好的宣紙一張,小朋友我們來幫幫娃娃把手帕變漂亮吧。小朋友你們愿意嗎?(那怎么幫娃娃呢?)
2、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今天,老師教小朋友一樣新本領——裝飾手帕
小朋友們看現(xiàn)在老師手中拿了一張正方形的宣紙,(宣紙側翻)小眼睛看仔細嘍,小耳朵聽好了,現(xiàn)在老師要變魔術了:將宣紙對邊
折成正方形。然后把折好的宣紙一角放到顏色盤中染一下,時間不能太久,再換一種顏色染。然后小心打開,平齒輪泵KCB—200躺在報紙上。
(提醒幼兒染色要掌握好時間,宣紙浸染時間太久會浸爛,時間太短會染不上去。提醒幼兒宣紙浸染打開時一定要輕輕的,小心些)
3、幼兒操作,動手染畫
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多種顏色去嘗試,體驗顏色滲透帶來的美感和特殊效果。
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幫娃娃把白手帕變成美麗的花手帕,好嗎?老師相信小朋友們都很能干,把手帕變得很漂亮,對嗎?小朋友現(xiàn)在把小椅子輕輕搬到位子上,可以開ZYB—B型可調式渣油泵始了,但小朋友們在選顏料的時候要小心點,別把顏料打翻了,選你喜歡的顏色來裝飾手帕。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操作。(把娃娃嘴換上嘴角向上的 嘴)
4、延伸活動:
小朋友變的手帕真漂亮,看娃娃現(xiàn)在可開心了,他有了這么多的手帕決定開一家手帕店,請小朋友一會兒去娃娃手帕店買你最喜歡的手帕。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說出五官的名稱:口、眼、鼻、耳、舌,知道人的臉部有各種有趣的表情。
2.大膽擺放、粘貼五官,表現(xiàn)臉部不同的表情。
3.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各種表情的圖片;油畫棒、圓形繪畫紙、已畫好的單個五官圖片、冰棒棍;每組兩份糨糊等。
2.學習單《小花貓》。
活動過程:
一、幼兒認識五官,導入活動
1.請幼兒觀察學習單《小花貓》頁面,說一說小花貓臉上有什么。
2.再看一看小花貓臉上少了什么器官,請幼兒補上。
二、出示表情圖片,幼兒觀察臉部不同的表情。
1.教師出示不同表情圖片,幼兒觀察:
⑴圖片上有什么樣的表情?
⑵當一個人開心的時候,臉上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⑶當一個人傷心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表情?
2.幼兒與同伴面對面做一做不同的表情。
三、幼兒嘗試制作"可愛的小貓"玩具
1.教師出示圖形繪畫紙告訴幼兒這是個貓臉,請個別幼兒給小貓臉上擺出眼睛、鼻子、耳朵、嘴巴。
2.發(fā)給幼兒每人兩張圖形繪畫紙,請他們將已畫好的單個五官圖片進行擺放,粘貼,表現(xiàn)小貓臉上的`不同表情。
3.教師幫助幼兒將粘貼好的小貓臉圖片中間夾入冰棒棍粘好。等干后,讓幼兒試著轉動,觀察兩面圖片中表情的變換。
四、集體欣賞作品請幼兒看看小貓臉上還有什么樣的表情,大家也來做一做這樣的表情。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線條為太陽寶寶設計發(fā)型,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思維。
2.能大膽畫出太陽寶寶的表情,并用點、線、面裝飾畫面,感受黑白對比的色彩美。
3.培養(yǎng)幼兒對裝飾畫的興趣,體驗助人為樂的愉悅心情。
活動準備
太陽寶寶發(fā)型圖若干張,鉤線筆,白紙。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看,誰來了?(畫一個太陽寶寶)
——(指著太陽光芒問)這是什么?
——像太陽寶寶的什么呢?(頭發(fā))
——太陽寶寶明天要去做客,它覺得自己的發(fā)型一點兒也不好看,想去理發(fā)店做個漂亮的"發(fā)型。我們一起去理發(fā)店幫太陽寶寶選發(fā)型,好嗎?
2.看太陽寶寶發(fā)型圖,并討論。
——這個發(fā)型是什么樣子的?
——這個發(fā)型還可以怎么改變一下?
——這個發(fā)型像什么?
——你喜歡哪一個發(fā)型?為什么?
3.講解畫法和要求。
——太陽寶寶想請小朋友為它設計一個發(fā)型,你們愿意嗎?
——把太陽寶寶畫在紙的中間,畫大一點,再畫出太陽寶寶的表情。
——用各種點和線條為太陽寶寶設計發(fā)型,注意要畫的和別人不一樣。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重點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2)引導幼兒向同伴學習。
5.開辦發(fā)型展示會,欣賞講評作品。
——請小朋友說一說你用了哪些線條設計發(fā)型的?
——你最喜歡哪個發(fā)型/為什么?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色彩,對孩子而言,可能是最能夠引起他們興趣的美術語言之一了,通過讓孩子了解點彩畫的表現(xiàn)特點,嘗試了點彩作畫。
活動目標
1.欣賞作品,感知點彩畫的畫面效果,感受點彩畫的獨特美。
2.喜歡點彩畫,樂意嘗試,體驗點彩畫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相關教師教學資源、教學掛圖。
2.顏料、畫筆。
3.繪畫紙、棉簽。
活動過程
1.小小“魔術”,激發(fā)興趣。
“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小點點。他還會變魔術呢!”(播放教師教學資源。)“睜大眼睛仔細看,瞧,這是什么?”
“我們接著往下看。”(將放大的畫縮小到原來的大小。)
“看,小點點變出了什么?”
小結:小點點變的畫好神奇啊,近看只是各種顏色的"點,退遠了就組成了一幅畫,這就是奇妙的點彩畫。
2.出示教學掛圖,欣賞作品,感受點彩畫的美。
“這幅畫什么地方比較特別?”
“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整個畫面是不是都布滿了小色點?”
小結:畫面上藍天、云彩、小船、湖面都是由不同顏色的點構成的。
3.幼兒嘗試點彩,體會點彩畫的樂趣。
幼兒自選材料,進行顏料點彩。
4.展示點彩作品,進行交流分享。
活動反思
這堂課的教學中我由淺到深,從整體到局部,又從局部到整體進行教學。通過這堂課,引導孩子初步了解“點彩畫”的特性,欣賞了點彩作品,很多孩子能獨立創(chuàng)作一幅點彩作品。只是在一些小細節(jié)方面,我覺得存在一點點問題。如教師示范時,畫了一條魚,很多孩子就都點畫了魚,所以在啟發(fā)孩子創(chuàng)新方面還不夠。而且點彩畫是需要耐心去點畫的,在孩子作畫時,盡量讓孩子靜下心慢慢的畫,這樣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小百科:點彩畫派即"新印象畫派",亦稱"分割主義"。是運用圓點繪畫方法作畫的畫派。點彩畫派源于法國。是從印象派的光與色彩的原理發(fā)展而來。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和小雞做游戲》以簡單有趣的情節(jié),極富想象力的構思,深深吸引著小班幼兒。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學習需要,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定了活動目標,設置了步步深入的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幫助幼兒達到活動目標。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借助錄像引題,豐富了幼兒對小雞的外形和動態(tài)的認識。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投影,合作示范,幫助幼兒掌握印畫的方法。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印畫,老師指導使幼兒掌握的方法得到練習和鞏固。在第四環(huán)節(jié)中,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感。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印畫和添畫的方法表現(xiàn)各種形態(tài)的小雞。
2、在作畫過程中能細心操作,掌握印畫的方法、步驟。
3、感受畫面的美,體驗手指印畫的樂趣。
4、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
用印畫和添畫的方法表現(xiàn)各種形態(tài)的小雞。
活動難點:
掌握印畫的方法、步驟,能細心操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有關母雞下蛋的演示文稿,投影儀,小雞出殼錄像,音樂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等。
(2)黃色(深淺不同的三種)黑色水彩筆,畫紙,抹布,用KT板制作的"草地"展板一塊,母雞圖片一張。
2、經(jīng)驗準備:觀察過小雞的外形和動態(tài)。
活動課時: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錄像,引出主題
師(出示演示文稿):曖和的春天到了,雞媽媽產下了許多蛋寶寶,它多想把這些蛋寶寶孵成小雞呀。雞媽媽于是耐心地孵起蛋來。過了許多天,可愛的雞寶寶終于出殼了!(老師放小雞出殼錄像并配音;"小雞用尖尖的嘴巴啄破蛋殼,用力往外鉆,哎喲、哎喲,最后用自己的力量破殼而出了!你們看,可愛的小雞終于"嘰嘰嘰"地叫著走出來了。")
師:小雞的樣子是怎樣的?(幼兒描述后,師幼共同歸納:圓圓頭和身體,尖尖的嘴巴,黑黑圓圓的眼睛,小小的翅膀,還有兩只腳,每只腳的三個腳趾朝前,一個腳趾朝后。)
師:這些小雞的姿態(tài)一樣嗎?(有的頭朝上,有的頭朝下;有的靠在一起,有的面對面-----)
師;多么可愛的小雞啊,我們把它們畫下來好嗎?
(析:小雞出殼的錄像既引出了主題,又豐富了幼兒對小雞外形和動態(tài)的認識,為幼兒作畫打下了基礎。)
二、通過投影,合作示范
1、老師介紹作畫工具。
2、師幼合作示范印畫。
(1)教師示范印畫。
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印畫小雞。現(xiàn)在請小朋友先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在紙上印畫的。(老師用大拇指指腹印出一個大指印,用食指印出一個小指印,小的指印可作小雞的頭,大的指印可作小雞的身體。手指印過之后用抹布擦擦手,保持畫面整潔。)
師:老師是怎樣印出手指印的?(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示范:用大拇指指腹蘸上顏料,在紙上輕輕的印下,印完后用抹布把手指擦干凈,再用食指指腹蘸上顏料,在大拇指印上面輕輕的印下食指印,再用抹布擦一下食指以保持畫面干凈整潔。)
(2)個別幼兒示范印畫。
(如幼兒示范成功了,老師可請他介紹自己是如何印畫的。如幼兒示范不成功,老師可詢問大家他為什么印不出指印?為什么印出的兩個指印離的遠-------從而引導幼兒歸納印畫的.要點:用指腹均勻地蘸上顏料水,顏料水不能太多,多了紙張吸收不了;顏料水少了印不下來。)
(3)幼兒集體練習印畫。(教師用兒歌提示:拿起大拇指,指腹蘸點水,往下抖一抖,輕輕按一按。)
3、教師示范給指印添畫,變出各種形態(tài)的小雞。(教師在指印上添畫嘴、眼睛、腳、翅膀,表現(xiàn)不同的造型。結合幼兒的經(jīng)驗,提醒幼兒要把腳畫在表示身體的圓圈下面,三個腳趾向前,一個腳趾向后。)
師:老師要把這些一大一小的圓變成小雞,請仔細看老師是怎么變的。
(析:為了幫助幼兒掌握印畫的方法,教師采取了比較有效的策略,例如,師幼共同運用投影示范;讓幼兒通過探索操作,分析比較得出印畫的要點;通過練習和朗誦兒歌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鞏固印畫要點,等等。)
三、幼兒印畫,教師指導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和注意點。
師:指腹蘸了顏料水后要輕輕一抖,這樣顏料水就不會滴下來;指腹要均勻地按壓在紙上,這樣印出來的指印才會美。你們可以先在報紙上試著印一印,成功后再到白紙上印,印畫時小心顏料水弄到衣服上,印完后可以拿抹布擦一擦手。
2、幼兒分組操作,教師指導。
(析:印畫剛開始容易失敗,因此教師在幼兒作畫的桌上墊了一層報紙,給了幼兒一個試驗的機會,幼兒的成功率明顯提高了。)
四、展示作品,共同講評
1、教師請幼兒將作品展示到"草坪"上。
師:請你們將畫好的小雞送到"草地"上來吧。
2、師幼共同欣賞。
師:(出示母雞圖片):雞媽媽來了。你們覺得雞媽媽會喜歡這些小雞嗎?為什么?(引導幼兒從作品的整潔、造型上來表達。)
師:這些小雞真可愛,讓我們也來學做一只快樂的小雞從蛋殼里鉆出來把!(在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中結束活動。)
(析:教師事先制作的"草地"背景可以讓幼兒的每幅作品都得到展示,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感;教師以雞媽媽的口吻展開講評,提高了幼兒參于講評的積極性。)
教學評析:
美術活動"可愛的小雞"給人的感覺是靈動活潑,不乏童趣。
印畫這種形式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本次活動中的印畫對于小班來說不用于一般的印畫,它是用指腹在紙上印畫而不是整個手印畫出來的。在這一個個小指印上進行添畫嘴、眼睛、翅膀、腳,造型各異的小雞就顯現(xiàn)出來了顯得很有童趣。在操作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非常喜歡這種形式,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非常關注細節(jié)設計。例如,在該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小雞出殼"的情節(jié),有效調動了幼兒觀察小雞的興趣。印畫的游戲使幼兒樂于探索、操作、最后幼兒在《小小蛋兒大門開》的音樂中模仿小雞出殼等情景,這一系列的設計讓幼兒自始自終興趣盎然,樂在其中。為了便于幼兒印出指印,教師經(jīng)過多次嘗試,找到了準確的方法,保證了幼兒操作的有效性。在該活動中,教師的示范清晰到位。我不僅放慢了速度,而且充分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操作程序與要求通過簡單有趣的兒歌呈現(xiàn)出來,及激發(fā)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便于孩子們理解記憶。孩子們在邊朗誦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吹畫的基本要領。為了了解幼兒是否掌握了操作方法,教師還請個別幼兒示范目的是了解幼兒印畫時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指腹蘸顏料水要均勻,按的力度等與印畫是否成功都有關系,并及時提醒,幫助幼兒掌握印畫的方法。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自由選擇一種繪畫方法大膽地在圓形紙上進行裝飾繪畫,美術教案-小班美術活動:球寶寶的新衣。
2、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以及對球類的喜愛。
活動準備:
范例、各色圓形卡紙若干、油畫棒、手工紙、紙團、膠水、顏料、棉簽。
活動過程:
一、 引起興趣。
(皮球從一邊滾出) 師:寶寶們,快看,誰來了?(球寶寶)跟球寶寶打個招呼好嗎?(幼兒依次觸摸球)剛才,球寶寶悄悄 告訴我,他今天是想請我們幫個忙的。因為,快過新年了,球寶寶想跟我們一樣漂漂亮亮的過新年,可是,它們沒有新衣服穿,你們說怎么辦呀?
二、 教師出示范例
師:老師已經(jīng)為球寶寶們做了好幾套衣服,想不想看看?
問:(1)你最喜歡哪一套衣服?(2)你知道這套衣服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例:紙團畫,幼兒教案《美術教案-小班美術活動:球寶寶的新衣》。將紙揉成團,粘上各種顏料印于圓形卡紙上。
棉簽畫。用棉簽粘上各色顏料任意在圓形上、紙上作圖。(略:蠟筆畫、水彩畫、印章畫等)
三、幼兒作畫
師:看了這么多老師為球寶寶做的.新衣服,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注:1、幼兒自由選擇一種繪畫方法進行繪畫制作。
2、提醒幼兒在作畫時保持安靜。
3、教師對于能力差的孩子給予個別指導。
四、 作品講評:
1、請幼兒分組展示作品,表揚佳作。
2、師∶球寶寶們知道了我們?yōu)樗鼈冏隽诉@么多好看的新衣服,一定會很高興的,咱們給球寶寶送新衣服去好嗎?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發(fā)展幼兒觀察能力。
2、學習畫西瓜的方法,以及使用棉簽。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
二、活動準備:
1、素描紙若干、黑色水彩筆、棉簽、準備好的深綠與淺綠顏料。
2、多媒體課件、視頻《豬八戒吃西瓜》、輕音樂1首。
3、教師范畫1張、食物西瓜一個。
三、活動過程:
1、引入語:今天老師請來一位神秘的客人,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猜一猜他是誰呢?
2、出示孫悟空圖片問道:"看這是誰!""孩子們你們好,你們認識我嗎?""你們喜歡我嗎?""為什么喜歡我"
3、孫悟空的本領很大但是呢今天他遇到了一個難題請小朋友看一看他遇到了什么難題(觀看視頻豬八戒吃西瓜)引出問題:師問:"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答:"(豬八戒吃西瓜)"。
師問:"豬八戒把西瓜切成了幾塊?"答:"豬八戒把西瓜切成了4塊"。
師問:"最后誰吃了西瓜?"答:"豬八戒"。
4、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學習畫西瓜。
5、觀察西瓜圖片認識西瓜知道西瓜的特點、顏色、花紋。
6、幼兒畫西瓜:"那我們一起為孫悟空解決問題吧!我們開始畫大西瓜吧!"
7、小朋友邊說兒歌邊畫大西瓜。
8、復習畫西瓜的步驟,教師講解畫西瓜輪廓用黑色水彩筆,引導幼兒為西瓜涂色時如何使用棉簽。
9、聆聽輕音樂孩子們開始畫大西瓜。為幼兒制造良好的.氛圍。
四、拓展
切開的西瓜:遙遠天邊,半個月亮,變成小船,星星來坐。
五、評價與鼓勵
小朋友們畫的真棒呀。快快讓客人老師看一看我們小朋友們畫的大西瓜吧。
六、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按一定的順序畫西瓜,畫出半圓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繪畫要求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太多,與講解示范重復,沒有突出要求重點。指導重難點不突出,在點畫西瓜籽可以用棉簽,這樣幼兒衣服、手指不容易臟,衛(wèi)生。
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在研究創(chuàng)意美術的過程中,我不斷嘗試新的材料,新的活動形式,一直想嘗試將創(chuàng)意、技能、興趣、以及畫面效果較全面地結合,面對新小班的孩子怎樣讓他們愉快地進行美術活動并獲得提高?偶然中見到繪本《小黃和小藍》,給了我啟發(fā),于是我設計了這次美術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拓印技能,能用簡單的工具拓印。
2.認識黃色、藍色和綠色,知道藍色和黃色相加會變成綠色。
3.樂意探索色彩知識,體驗自由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色顏料 大的畫紙 拓印用的玩具 抹布
活動重點
會用工具拓印,認識藍色、黃色、綠色
活動難點
知道藍色黃色相加會變成綠色
活動過程
一、認識藍色,學習拓印,初次作畫。
師: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藍色的?
【評析:導入活動很直接,因為是美術活動要留給孩子更多創(chuàng)作的時間。】
師:我們請藍色到紙上做游戲,請你看清楚我是怎么做的。
教師演示:
1.伸出手,將袖子往上提。
2.拿一個玩具,在藍色顏料盤里蘸一蘸。
3.把蘸好顏料的玩具輕輕按在紙上,不要移動。
4.拿掉玩具,藍色就跑到畫紙上去了。
5.重新蘸顏料,在畫紙上找個空的地方再印一次。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要把畫紙弄臟,手上臟了要用抹布擦,印三—五個圓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輕輕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評析:教師用簡練的語言講述拓印的要求和作畫的常規(guī)。】
二、認識黃色,實驗驗證,二次作畫。
師:剛才藍色到畫紙上做游戲了,它的好朋友也想來,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黃色的?
師演示:讓黃顏色和藍顏色親一親,還可以抱一抱,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
幼兒二次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撒顏料,隨時用抹布擦手,當音樂結束后帶著自己的畫紙回到座位上。
提問:當黃色和藍色親一親抱一抱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教師實驗:將事先準備好的藍色和黃色顏料混合,引導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認識綠色。
【評析:沒有事先交代顏色會發(fā)生變化,而是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自己發(fā)現(xiàn)黃色很藍色親一親、抱一抱時會發(fā)生變化,充分體現(xiàn)了孩子的主體,然后教師運用實驗幫助孩子一起來驗證這個發(fā)現(xiàn)。】
四、作品展示,帶領幼兒賞析。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它像什么?
【評析:讓孩子說說你喜歡的畫像什么,是在給予孩子借形想像的的意識。】
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結束作品:我最喜歡XX的作品,他畫上的左邊高高的,右邊低低的,很像彩色的氣球在空中飛。XX的畫也很漂亮,上面密密的,下面疏疏的,看上去就像在下一場彩色的.雨。這幅畫很像媽媽的項鏈,讓我畫一跟長長的線把它穿起來。你看這幅畫里藏了一直毛毛蟲,你看見了,我給它添上腳把它找出來,這里還有小兔子,小鳥,你看見了嗎?這個游戲好玩嗎?以后我們再接著來玩這個游戲。
【評析:結束活動老師利用幼兒作品中隨意形成的色塊把構圖高低有致、疏密錯落結合到優(yōu)美的語言中,運用淺顯的語言幫助幼兒理解畫面,還把想象創(chuàng)意的意識灌輸給孩子。】
五、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設計時從教孩子拓印,認識黃色、藍色、綠色等一些簡單的色彩知識,老師以為這些就足夠了,但是在經(jīng)過研討之后發(fā)現(xiàn),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中,提升式的講解總結作品,原本平淡的作品通過老師的講述賦予生命,還巧妙的把構圖意識融合在其中,讓這個活動有了出彩的地方,真正體現(xiàn)創(chuàng)意以及創(chuàng)意美術所要帶給孩子的創(chuàng)新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