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頭畫》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放煙花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瓶子》
推薦度:
清明節主題中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布老虎造型、色彩、圖案之美,感受中國民間玩具藝術的魅力。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嘗試參與創作,感受樂趣。
活動準備:
布老虎實物若干 PPT 幼兒操作材料:布小魚 布蝴蝶 拼貼圖形 花片 記號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布老虎,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神秘禮物”,讓幼兒猜猜,并打開看看,說說。
2、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會有什么用處?
介紹與小結:布老虎是中國特有的,是古時候小朋友的玩具。在古時候,大人希望也相信布老虎能保護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觀看PPT和實物,交流、討論、欣賞布老虎夸張的造型、色彩與圖案。
1、PPT從顏色的角度欣賞布老虎
師:老師這里收集了很多布老虎的圖片,我們來看看,有什么顏色的布老虎?
(1)提問:有沒有發現顏色的秘密?——什么顏色最多?——還有哪些顏色?——這些顏色你覺得怎樣?
(2)小結:布老虎身上紅色、黃色最多,顏色是一塊一塊的,而且很鮮艷。
2、PPT從造型角度欣賞布老虎
小朋友真厲害,發現了布老虎獨特的秘密,那布老虎頭上會有什么秘密呢?
(1)布老虎圖片和老虎圖片對比觀察
(2)提問:布老虎和老虎的頭一樣嗎哪里不一樣?——眼睛怎樣?——嘴巴怎樣?
(3)小結:布老虎的"頭上,眼睛特別大,嘴巴特別大,特別的夸張。
(4)提問:你覺得這樣的布老虎怎樣?
(5)一起學學可愛、神氣、生氣勃勃、威武勇猛的布老虎(2只老虎音樂2遍)
3、PPT從圖案角度欣賞布老虎
(1)提問:布老虎頭上兩邊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小結:有圖形、花草、動物等,頭頂上有一個“王”字,(山中之王,林中之王)
(操作PPT)如果從頭上中間分開,“王”字一半在左邊,一半在右邊,圖案這邊一個或半個,那邊一個或半個,兩邊是相同的,說明什么?說明布老虎頭上兩邊是對稱的。
(3)布老虎頭上兩邊是對稱的,那身體兩邊是怎樣的?
(4)請小朋友找找、看看布老虎身體兩邊有沒有相同的圖案
(5)小結:身體兩邊裝飾的圖案也是對稱的。
4、討論:你覺得布老虎美嗎?美在哪里?你喜歡布老虎嗎?
5、總結:布老虎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寶貝,夸張可愛的樣子、鮮艷的顏色,特別是用兩邊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布老虎,讓大家越看越美。我們中國人很喜歡,外國人也很喜歡,我們要好好的保留并傳下去。
三、延伸拓展,體驗創作。
1、提問: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象布老虎一樣用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東西?
(蝴蝶 風箏 衣服 褲子 鍋碗勺子 盆子 手帕 桌布)師:運用對稱的顏色、圖案裝飾的東西端莊、漂亮,讓人們看了舒服,讓我們生活變的更美。
2、操作活動: 請你設計一個布玩具,用對稱的方法,自己喜歡的的顏色、圖案裝飾。
第一小組:用對稱的方法剪貼、裝飾布小魚
第二小組:用對稱的方法涂畫裝飾布蝴蝶
3、曬曬我的布玩具寶貝
幼兒作品點評與欣賞
活動反思:
瑞吉歐有一條著名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的眼睛越過圍墻!”老師就是孩子活動中的伙伴、支持者和參與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制作的布老虎PPT、收集的布老虎實物幫孩子搭了一架小梯子,讓孩子的“眼睛自然而然地越過圍墻,看到了古老久遠的中國民間藝術。
在欣賞布老虎中,通過整體欣賞,幫助幼兒認識了布老虎;分層欣賞:從顏色的角度欣賞布老虎——從造型的角度欣賞布老虎——從圖案角度欣賞布老虎,逐漸讓幼兒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魅力。其中的自主探索發現、說說唱唱學學,讓幼兒用獨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情緒、情感和個性。
在最后的創作體驗環節中,我以米羅可兒借形想象理念為引導,讓幼兒進行相關的思考、設計與創作,即平面布蝴蝶與立體布小魚的創意活動,將一個載體(布老虎)轉換成另一個載體(布蝴蝶、布小魚),鼓勵幼兒即興聯想和思考,使他們在無形中養成敢于創新、勇于沖破思維定勢的良好習慣,獲得快樂和成功的經驗,有助于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讓孩子在嘗試創作中中施展藝術天分,自由揮灑創意想象。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蘋果,草莓,梨子,葡萄的顏色和特征。并知道草莓和蘋果都是紅色的。并在描述水果顏色時,能做到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2、回憶以往作畫的工具:蠟筆和水彩筆。并引出新的作畫工具,棉簽畫,讓幼兒知道棉簽生活中的用途,并對棉簽能作畫感興趣。
3、認識紅,黃,紫三種顏色,并知道3種顏色分別是哪種水果娃娃的顏色。豐富幼兒的色彩世界。
4、了解棉簽畫和顏料的操作方法,喜歡棉簽畫,并樂意為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并培養幼兒作畫中的團結合作精神。
5、培養幼兒的禮貌方面,和送禮老師說謝謝。并大方給客人老師送舞蹈。
活動準備:
1、音樂4首(入場,舞蹈,作畫操作時,出場)。
2、水果4種(草莓,蘋果,梨子,葡萄)。
3、蠟筆,水彩筆,各一盒。
4、顏料(紅,黃,紫)若干杯。棉簽若干支。
5、畫上水果娃娃的大白紙3張。示范畫兩張。
活動過程:
一、(1)音樂《棉花糖》入場。
(2)送上音樂舞蹈《水果拳》給客人老師。
二、有一位老師給中(3)班的孩子送禮物。引起孩子對活動的興趣。
(1)讓個別孩子把禮物拿出來,并讓拿禮物的孩子說出禮物的名字,顏色,為教師把水果禮物放在水果盤中。
(2)全體幼兒把禮物的名字,顏色描述一次。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
三、提問:假如,今天我們要把這些水果吃掉,可能會把水果的樣子忘記的,我們用什么的方法把水果的"樣子記住呢?(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四、提問:我們平時是用什么來畫畫和涂顏色的?勾起幼兒對以往作畫工具的回憶。利用變魔術的游戲來引出,新的作畫工具:棉簽。并討論棉簽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訴幼兒棉簽還可以作畫的。
五、介紹棉簽的作畫方法:
1、介紹四種顏料,提問幼兒每種顏料給哪種水果娃娃涂顏色的?然后出示兩幅示范畫,其中一幅,有一種水果沒有涂顏色的,讓幼兒說出來,教師并為幼兒示范給這個水果涂顏色。激發幼兒對作畫的興趣。邊示范邊給幼兒說說操作的方法。
(如何正確使用棉簽等等)。并進行操作前的安全教育,注意的問題。
六、孩子們找一個喜歡的位置圍在一起操作。融入合作的氛圍中,教師巡視認同幼兒的大膽作畫。
七、向客人老師展示自己的作畫,體現小畫家的自豪感。
八、洗手,吃水果,自然結束活動,感謝謝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參與這次美術活動。
教學反思:
《水果娃娃》是我根據《水果屋》改編的中班語言活動。在活動進行中,我發現孩子們興趣很高,對于他們喜歡的毛毛蟲提出的任務,非常樂于去完成。雖然這個活動孩子們要掌握的句子“我用……做娃娃的……”對于孩子們來說有點兒長,但結合圖片,大部分孩子掌握比較好。他們敢于開口說,樂于主動說,課堂氣氛很好。我覺得這種創設情境學習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方式很適合孩子,在今后的活動組織中,我會更多的嘗試這種模式。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名畫《向日葵》,從色彩和造型兩方面來感受作品的藝術美。2、鼓勵幼兒運用語言、身體動作來表現對作品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認識向日葵。2、課件、背景音樂、圈若干。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
一、導入課題
通過設疑和猜測,引起幼兒對作品的興趣。
二、引導幼兒欣賞作品,積極與作品進行對話。
1、幼兒觀賞名畫《向日葵》,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導幼兒感受作品的藝術美。
①請幼兒說說在畫中看到了什么?
②你覺得這些向日葵花在干什么?
③讓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一朵花?
④教師簡單小結《向日葵》作品的色彩和造型美。
3、幼兒用體態語表現作品。
①單獨模仿。
請小朋友用身體動作來表示作品中自己喜歡的那朵花。
②全體幼兒用動作來表現自己喜歡的花的姿態。
③簡單介紹凡高,欣賞凡高其他的向日葵作品。
④引導幼兒小組合作用身體動作表現瓶花的動態。
教師引導幼兒造型,將幼兒的造型用相機拍攝。
三、結束部分
共同欣賞拍攝的造型照片,體驗成功感。
調動幼兒運用視覺感官,感受作品。
師幼雙方平等對話,既說又聽,相互理解,讓幼兒與作品自由的對話。
針對幼兒特點,引導孩子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和喜愛。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中班的學生,對畫畫有了一定的認知。小朋友一般對畫畫的認識就是用筆在紙上畫,針對這個我們特別設計用吸管吹畫。我們在對有幼兒園環境的布置方面也針對春、夏、秋、冬進行布置。孩子對冬天的認識就是梅花,所以特別設計次活動,加深對梅花的認識。同時運用以前沒有采用的方式進行繪畫,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目標
1、對梅花的認識,知道梅花有樹干,梅花有幾瓣。
2、能夠在吹畫的過程當中體會到樂趣。
3、能掌握顏料的多少,能將樹枝和梅花相結合。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在畫梅花上對梅花的畫法。
2、難點在吹畫的過程中對畫的掌握,顏料多少的運用。
活動準備
繪本、廣告顏料(容易洗干凈)、吸管、梅花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首先拿出準備好的吸管(吹畫用的吸管是平時喝的牛奶用的,也是小朋友自己保留下來的。)讓小朋友說說吸管的用途,猜猜我們保留下來的吸管會用來做什么?讓我們小朋友帶著問題進行下面的活動。
二、 活動過程:
1、把事先準備好的顏料、吸管、繪本分別放在每個桌子上面,講好活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老師把事先畫好的梅花的圖片給小朋友們看。
2、在整個活動過程當中,老師把每個步驟都示范給小朋友看。在示范的過程中,讓小朋友學會觀察。第一步:用吸管點一點墨汁在繪本上面,然后用吸管吹開墨汁。第二步:在畫好樹枝后,用自己的手指沾上紅色的顏料,印上四個花瓣。老師在旁邊也做一定的指導。第三部:發揮小朋友的想象力,讓小朋友自己去畫。
3、活動結束:小朋友的作品都畫好了,由于是顏料所以沒有那么快干,我們也準備的有一塊地方專門用來放作品。老師事先把紙上都寫上了孩子的名字,為了讓這次活動更有意義,所以畫好之后在上面都寫上一句話,問問小朋友想把這幅畫送給誰。
4、活動延伸:這次活動畫的是梅花,我們采用的也是紅色的顏料。其實還有其他顏色的梅花,我們也給小朋友自己空間去了解。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總體上來說是算成功的,孩子們在活動中體會到了吹畫的樂趣。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和小朋友也有很好的互動。其實社會在不斷創新,我們幼兒園的"老師也應該不斷的創新。讓小朋友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這次的吹畫活動對中班的孩子來說是有難度的,同時我們在這個活動總也吸取了很多經驗。這次活動有很大的創新,突破了我們以前所開展的活動。不足的地方就是好多細節上的東西沒有考慮周全。
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多準備幾種顏料。應該多給小朋友們自己發揮的空間,也就不局限于畫一種東西。也可以讓小朋友自己畫好之后,談談自己畫的是什么。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幾位領導在,他們一直認為這次活動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難度有點大,不過在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圍。我相信有了這次的經驗后,以后開展類似的活動就會更有經驗一些。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鳥,找出它們的共同特征,初步形成鳥的概念。
2.知道鳥兒時人類的好朋友。
3.萌發保護鳥類的感情。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發動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各種關于鳥的資料和圖片。
2.小燕子的歌曲,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圖片。
3.課件: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活動習性和本領的動畫及小鳥表演。
4.布置"鳥語園"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小燕子,激趣導入。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客人,你們想知道客人是誰嗎?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小燕子音樂,提問:這首歌叫什么?;本文(小燕子)你們會唱嗎?(會)我們一起唱吧(幼兒和教師一起唱歌曲)
二、引導幼兒認識鳥兒
1.教師提問:這首歌里唱的是誰呀?(小燕子)老師今天把這只活潑可愛的小燕子姐姐請到我們班上了。教師出示小燕子圖片。提問:小燕子姐姐長得什么樣呀?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小燕子的外觀。(堅硬的嘴巴身上長著黑色的羽毛兩只翅膀兩只腳尾巴像剪刀)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提問:它有什么本領呢?幼兒觀看小燕子課件,激發幼兒把看到的畫面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會飛會捉害蟲等)
2.下一位客人是誰呢?你們猜猜。
面孔像只貓,其實是只鳥。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領高。
(貓頭鷹)對貓頭鷹大哥也來了。教師出示貓頭鷹圖片。提問:貓頭鷹大哥長什么樣呀?(堅硬的嘴巴面孔像貓棕色的羽毛兩只腳兩只翅膀)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提問:它有什么本領呢?幼兒觀看貓頭鷹課件,說一說。(會飛會捉田鼠等)
3.第三位客人也來了,我們一起猜猜它是誰。
一個醫生嘴巴尖,天天出診到林間。
敲敲聽聽真仔細,要動手術把頭點。
(啄木鳥)啄木鳥阿姨也來了。教師出示啄木鳥圖片。提問:啄木鳥阿姨長什么樣呀?(尖尖的嘴巴頭頂有紅色的"羽冠羽毛是黑色白色紅色的兩只腳兩只翅膀)結合幼兒的發現教師進行總結。提問:它有什么本領呢?幼兒觀看啄木鳥課件,說一說。(會飛會給大樹治病等)
4.教師小結:小燕子貓頭鷹啄木鳥它們身上都有羽毛,堅硬的嘴,兩只腳沒有牙齒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鳥兒。
三、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幼兒保護鳥類的情感。
1.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鳥兒,你們想不想和它們做朋友呀?(想)"鳥語園"里來了很多的小鳥朋友,我們去找它們吧。開火車到"鳥語園"幼兒自由參觀。幼兒自由取一張自己認識的小鳥圖片回到座位。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小鳥朋友的名稱和本領。幼兒自由相互交流。
2.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幫助人們捉害蟲保護莊稼保護樹木還是森林歌唱家。鳥兒可以幫助我們做這么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呀?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種樹做鳥窩不捕殺小鳥等)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活動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