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中班科學活動設計神舟飛船教案

推薦度:

中班科學活動動物過冬教案反思

推薦度:

相關推薦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小白兔和大黑熊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感受理解小白兔和大黑熊兩個不同特征的音樂形象。

2、培養傾聽音樂的習慣。

活動準備:

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布袋木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一遍,啟發幼兒想一想: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眼前好象看見了什么?(或者是什么動物來了)。

(二)、學小白兔和大黑熊走路。

1、出示小白兔和大黑熊的布袋木偶。這是誰?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大黑熊是怎么走路的?

2、那剛才我們聽的音樂里,你覺得哪段音樂象小白兔?哪段音樂象大黑熊?

3、啟發幼兒模仿小白兔和大黑熊的走路特點,體驗二者的不同。

4、小結:小白兔長得的小小的.,走起路來蹦蹦跳跳,很輕松。大黑熊長得大大的,走起路來慢慢吞吞,很笨重。

(三)、傾聽音樂。

1、請你們仔細聽一聽,什么時候小白兔出來玩了,什么時候大黑熊出來玩了?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在座位上用豎耳朵和摸肚皮等動作來分別表示自己聽到的小白兔和大黑熊的音樂形象。

3、音樂就好象在說話,在講故事。這段音樂里有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仔細聽一聽。

(四)、聽故事理解音樂。

1、教師邊放音樂邊講述:一天,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草地上,看看花,采采蘑菇,玩得可開心啦!遠遠看見大黑熊來了,小兔連忙打招呼:“大黑熊你早,你上哪兒去呀?”大黑熊說:“我到外婆家去,小兔再見!”小兔心想時間不早了,我也該回家了。

2、教師和幼兒共同扮演角色,用動作表現小白兔和大黑熊的不同。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對皮球的動態——蹦、跳、飛產生興趣。

2、通過觀察、比較、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所起的作用。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誰住在皮球里》

2、充足氣的皮球若干、癟皮球一個、氣針一枚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對皮球的動態產生興趣。

2、難點:知道皮球里面裝的是空氣。

活動過程:

1、出示皮球,說說并玩玩會蹦、會跳、會飛的皮球。

(1)教師出示皮球,問:你們喜歡玩皮球嗎?誰來說說你平時會怎樣玩皮球呢?(拍皮球)

師:嗯,你會拍皮球,那你能上來拍一下皮球給大家看好嗎?

師:你們說這個皮球除了可以拍之外,還可以怎樣玩呢?誰來說說?分別請小朋友來說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剛才這些小朋友都很會玩皮球,真不錯!

(2)啟發幼兒說出玩皮球時,皮球的運動方式

這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的時候,你們觀察到皮球它是怎樣動起來的`呢?這時老師可以邊拍邊問?引導幼兒說出皮球會蹦,會跳,會滾,會轉等。哦,皮球能跳,能滾,能飛…

(3)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

師問:小朋友你們能用你的身體來模仿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跳,蹦,轉)的動作嗎?讓我們一起學學皮球運動的樣子。

問:皮球什么形狀的?(圓形)來,讓我們把自己變成一個皮球,現在我們先來學學皮球跳的樣子,再來學學皮球滾。分別讓幼兒模仿。

2、欣賞故事《誰住在皮球里》

師:剛剛小朋友模仿的真好,可你們知道為什么皮球會蹦,會跳,會滾,皮球很硬,一定有什么東西在里面,究竟是誰住在皮球里呢?

現在我也不知道,讓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播放故事課件《誰住在皮球里》

(1)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師問:現在故事看完了,你們說說皮球里到底住著誰呢?

(2)師:皮球里真的住著兔子、輪子和喜鵲嗎?教師啟發幼兒互相討論,幼兒之間互相講述皮球里住著什么?

3、了解是空氣住在皮球里。

(1)猜測、驗證皮球里住的是空氣。

啟發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皮球里住著什么?幼兒互相想辦法,講述自己想的辦法并做給其他幼兒看。

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用擠一擠、敲一敲、聽一聽、聞一聞、看一看、搖一搖等方式,探索皮球里住著誰?

請部分幼兒講講自己的探索過程。

教師將氣針插入氣門芯,將皮球里的氣體放出來,保持適度距離并朝向幼兒臉上,問幼兒感覺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剛剛我們放出來的就是空氣。

(2)將充滿空氣的皮球與癟皮球進行比較,理解空氣與皮球運動狀態的關系。

師問:如果皮球里沒有空氣會怎么樣?請幼兒猜想。

教師出示癟皮球,演示拍、滾、踢皮球,驗證幼兒的猜想。

(3)教師總結:原來皮球只有充滿了空氣,才能運動起來,它就像兔子那樣蹦,像輪子那樣滾,像喜鵲那樣飛起來。空氣真了不起!

4、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玩球,感受皮球的運動狀態。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核心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為幼兒探究活動提供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充分條件,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動手操作”獲取知識的需要。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設計了以幼兒生活中熟悉的物體(乒乓球)來作為操作材料組織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來培養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動手操作能力。圓圓的乒乓球靜靜地躺在碗里,“你能讓它飛起來嗎?”老師的提問就像是一顆擊落在湖面上的小石子,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就這樣被調動了起來。遇到問題,讓孩子嘗試解決,孩子們可以這樣試也可以那樣試,為孩子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創新的空間。孩子們只有在嘗試教學的氛圍中,才能張開想象的翅膀,飛向廣闊的藍天。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探索,初步探知用工具移動乒乓球的`方法。

2.在活動中互相學習,相互合作,在嘗試探索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乒乓球、碗若干。

2.(第一次操作材料)乒乓球拍、紙杯、大夾子、調羹、小毛巾、筷子、叉子、蛋糕盤;(第二次操作材料)雙面膠、透明膠、光盤、白紙、吸管、扭扭棒、撲克牌。

活動過程:

一、經驗回顧,引出探究問題,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1.出示乒乓球。你們猜猜看老師袋子里裝的是什么呢?

2.圓圓想知道有哪些東西會飛?你們能告訴它嗎?人會飛嗎?

3.引導幼兒想辦法讓乒乓球飛起來。

圓圓已經在碗里靜靜地躺了很久了,它聽到小朋友說出了那么多會飛的東西,很羨慕那些會飛的朋友。圓圓多么想去對面的碗里玩一玩,只可惜它自己不會飛,你能借助工具讓它飛起來嗎?你們愿意幫助圓圓飛到對面的碗里去嗎?

二、提供材料,幼兒第一次操作,讓幼兒探索移動乒乓球的辦法。

1.講解游戲規則。那在幫忙之前,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我們可以借助工具幫它飛到對面的碗里去,但是不能直接用手拿。”

2.幼兒自主嘗試操作、探索,教師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和觀察幼兒用了哪些方法。

3.下面請小朋友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材料用什么辦法讓圓圓飛到對面的碗里去的?成功了沒有?

4.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請幼兒邊說邊操作一下,教師記錄。

三、變動材料,增加難度,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幼兒第二次操作。

1.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幫圓圓的方法,時間也不早了,圓圓要回到自己的家了。那如果我們換一些更難的材料來幫忙,又能用什么辦法呢?你們要不要來挑戰一下?有沒有信心?趕快再去試試看。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并鼓勵幼兒合作用多種方法嘗試。

3.請你們說一說用了什么不同的辦法?

4.幼兒交流、表達,并用操作給大家看。

四、教師與幼兒總結。

今天我們小朋友們表現的非常棒,用了兜、夾、撈、包、托,粘、抬、卷、套、吸等方法成功地幫助了圓圓。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水的浮力是我們身邊的科學,同時也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課題之一。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中華文化啟蒙教育課程的特點以故事《文彥博取球》為載體設計了這個活動。在活動中,將有關浮力的知識巧妙地貫穿于故事之中,以故事中的小朋友取皮球這一情境,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在設計過程中,打破以往的教學模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進行有目的的操作和觀察,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幼兒主動去探索、去發現。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從小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學習文彥博樹洞取球的故事,能克服困難積極動腦解決問題。

2.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猜想與動手實驗知道不同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象。

3.技能目標:能嘗試與同伴合作利用浮力原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創造力目標:喜歡探索身邊感興趣的事物,能夠大膽提問、大膽質疑激發創造靈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熟悉《文彥博取球》的故事。

2.物質準備:課件、盛有水的大盆、塑料盆、貝殼、紙片、紙盒、太空棉、石子、鐵釘、鐵盤、塑料繩、絲帶、海綿、木頭、橡皮泥、乒乓球、大塑料桶、大平盤。

3.環境準備:創設《文彥博灌水取球》的故事環境、《平湖秋月》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起興趣,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1.觀察浮萍、滸苔的圖片,了解自然界中一些物體可以浮在水面上。

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滸苔?滸苔是一種生長在海面上的漂浮植物。

這種植物生活在池塘中或是湖水中他的名字叫做浮萍。

2.出示各種物品圖片,請幼兒猜想什么東西能浮起來,什么東西能沉下去?

(1)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浮在水面上,有哪些物品可以沉到水底?

(2)出示我的猜想以及浮沉等符號標志,請幼兒選擇一種物品猜想它能浮在水片上還是能沉到水底,按標志選擇相應的位置放好。

3.請每位幼兒選一種物品猜測它們能浮上來,還是能沉下去并根據標志選擇合適的位置。

二、幼兒操作實驗,并將結果與猜想進行對比

1.提出實驗要求:

(1)記住實驗結果,結束后進行對比。

(2)做浮沉實驗前怎樣做才能不濕袖子?

(3)當幾個小朋友都想用一種材料該怎么辦?

(4)怎樣才能讓實驗桌保持干凈整潔?

(5)做完實驗應該怎樣做?

2.幼兒分組實驗,教師指導。

3.將自己的實驗驗結果與實驗猜想進行對比調整。

三、通過文彥博取球的故事引出問題,幼兒動手嘗試操作解決

1.講述《文彥博取球》的故事,并引發幼兒用自己剛學到的本領幫助故事中的小朋友解決困難。

2.教師指導幼兒討論如何分工合作的問題。

3.幼兒分組利用浮力原理進行取球實驗。

4.引導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揭曉故事結尾,向大家介紹文彥博是一位中國古代聰明睿智好孩子的典范。

四、延伸活動

中國古代有個文彥博,今天我在咱們班里也找到了許多“小小文彥博"鼓勵幼兒用自己學到的本領解決生活中的更多問題。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活動中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浮力ll文彥博取球蕊擎懸琴擎醞.》辮鎣幼兒園教育活動親倒及評析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想了很多方法,尤其在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時候,大家都很認真地去實驗,雖然幼兒的思路一直跟著教師走,在活動中教師給了幼兒很大的自由,幼兒敢說敢做,在幫助小朋友把皮球取出來的時候,各組幼兒情不自禁的鼓掌歡呼,氣氛很熱烈,達到了非常好的互動效果。

專家點評:

這次活動的全過程體現了幼兒科學教育中應培養幼兒嘗試的精神要求,它基本遵循了問題。嘗試(操作、實踐)。發現、提出新問題。再嘗試一再發現這一活動過程,不斷嘗試不斷發現,使認識不斷深化。在以往的科學教育中,較多重視的是知識的傳授,而對幼兒情感、態度及動手能力的培養則重視不足,在這個科學活動的探討過程中,教師大膽加入了通過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幼兒從中發現知識,學習知識,學會技能,以達到獲取經驗、建構概念、培養能力的目的。通過教師為幼兒提供的豐富操作材料,可以幫助幼兒在自由探索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這種結論不是教師傳授,而是幼兒的直接經驗,因此,幼兒的學習就顯得十分積極主動。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讓幼兒初步了解橋面的形狀、橋墩的疏密等因素對橋的承重力的影響,并做簡單的記錄。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四種橋面:單層紙制的平面橋面;雙層紙制的平面橋面;單層紙彎成的單孔拱形橋面;單層紙折成制的梯形橋面。

2、樂高積木人手一份

3、記錄表格人手一份

關鍵點:初步了解橋面的"形狀、橋墩的疏密等因素對橋的承重力的影響。

活動過程:

流程圖 操作要點

一次嘗試

橋面與承重

1、出示四種不同橋面的橋,幼兒觀察它們的異同。

2、設疑:在這四種橋上放樂高積木,那種橋上能放得最多。

(幼兒猜測并說理由)

3、介紹記錄表及記錄方法。

4、幼兒操作嘗試并記錄。

5、討論:哪種橋上放的積木最多?哪種橋上放的積木最少?為什么同樣大小的橋面,不能放一樣多的積木?

6、小結提升:不同形狀的橋面,承受重量的本領是不一樣的。

二次嘗試

橋墩與承重

1、幼兒觀察兩座橋墩距離不同、橋面相同的橋。

2、設疑:這兩座橋上放積木,能放得一樣多嗎?

3、幼兒提出各自假設。

4、幼兒操作嘗試并記錄。

5、討論:為什么這兩座橋不能放同樣多的樂高積木?

6、小結提升:橋墩距離大,承受重量的本領小;橋墩距離大小,承受重量的本領大。

延 伸

鼓勵再探索

1、設疑:在同一座橋上放積木,集中放可以放得多,還是分開放可以放得多,請你們在區角活動時去試一試。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知道他們給人們保暖或帶來溫暖。

2、關心周圍的科技產品,學習用打勾的方式記錄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了解一些簡單的常識。

活動重點:

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說出它們的名稱。

活動難點:

學習用打勾的方式記錄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筆取暖用具:古老的碳盆、暖手爐、熱水袋、火爐、空調、電熱毯。

2、幼兒自帶冬天的用品。

活動過程:

1、提問,引出冬天的保暖用品。

天冷了,怎樣使自己的身體 不冷?你身上那些東西是冬天用的保暖用品?

你還知道哪些冬天的保暖用品?他們使用什么材料做的`?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圖上有哪些冬天的用品?他們有什么用處?

總結:棉衣、棉帽、圍巾具有保暖的作用。空調、火爐、取暖器有取暖的作用。

3、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用品,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

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怎樣使用?怎樣幫助我們取暖和保暖?幼兒示范方法。

引導幼兒了解各種取暖用具不同的發熱反復法及不同的用法。

火爐用煤碳取暖;炭盆用木炭取暖;電熱毯用電取暖;熱水袋用熱水取暖。

4、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還見過哪些取暖用具?他們怎樣發熱?怎樣使用?

為什么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取暖用具?你喜歡哪種用具?為什么?

長大以后,你想發明什么樣的取暖用具?

觀察圖表,打勾記錄。

5、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幼兒安全使用各種取暖用具,防止燙傷、燒傷,使用電器時要在成人的指導下使用。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中班科學活動:好玩的沙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運用各種工具玩沙,感知探索沙的特性。

2.通過了解沙的基本用途,引發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幼兒愛護環境的情感。

3.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

1.沙漠、沙灘、各種顏色的沙、沙漏、沙畫等的圖片。有關沙塵暴和制作沙畫的視頻。

2.裝沙的盆子(沙里藏有篩子、管子、模具等玩具)

3.一次性透明杯子每組三個、糖、鹽、小棍、水若干。

幼兒準備:有過玩沙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引出“沙”的主題。

1.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沙灘上有沙,沙漠里有沙,沙有紅色,白色、黃色、黑色等顏色)

2.提問:你們在生活中見到過沙嗎?是什么樣的?(了解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

二、探索感知沙的特性。

1.游戲:沙中尋寶后,分組玩沙,探索感知沙的特性。

將小玩具等物藏在沙盆中,請幼兒找出來,并用這些玩具玩沙,從中發現沙的“秘密”。

2.集中討論:剛才大家玩過沙,我們一起說說沙是什么樣的呀?

(1)篩沙:(引導幼兒觀察沙的顆粒狀,有的大有的小)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10-08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4篇10-24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9篇08-20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5-22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5-22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6-06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05-06

實用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12-25

【精品】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4-04

關于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4-06

下載文檔

154029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