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蠶寶寶》中班教案
推薦度:
愛護環境中班教案
推薦度:
《病毒快躲開》中班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教案
推薦度:
全國愛耳日中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實用】中班教案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自由探索活動了解紙的特性,感知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
2、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和愛惜紙張,變廢為寶,尊敬勞動人民的情感。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各類紙,剪刀、筆、水等。
活動過程:
(一)各種各樣的紙
1、看一看、摸一摸。我們身邊都有哪些不同的紙?(引導幼兒用眼睛觀察顏色的不同并用手觸摸感覺光滑與粗糙。)
2、折一折、吹一吹。(引導幼兒發現紙的硬軟及厚薄不同)
3、]撕一撕,比一比。(引導幼兒觀察哪種容易撕破及撕紙過程中紙的變化。)
4、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紙?
(二)水中的紙娃娃(分組活動)
1、通過自由探索,看一看,比一比,什么紙會吸水?什么紙不會吸水?;本文為幼兒準備各種各樣的紙張,讓幼兒將各種各樣的紙張放入水中試一試,看看哪些紙濕了,哪些紙不會濕。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分類,并作記錄。
2、比一比:教師為幼兒準備同樣大小的各種紙張,讓幼兒將紙分別放入水中,比一比什么紙吸水快,吸水強?
3、比一比:鼓勵幼兒將紙折成各種各樣的船,放入水中,看哪艘船在水中停留的時間最長?
(三)交流討論,分享同伴的經驗。
引導幼兒交流探索的過程與結果,探索紙的用處,交流幼兒已有的經驗。
(四)情景感知體驗理解。
觀看錄象,向幼兒介紹紙的發明者,造紙的過程,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
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愛惜紙張?
(五)好玩的紙制體育玩具。
教師提供多種紙制玩具,有紙棒、紙球、報紙等,讓幼兒自由選擇玩具,進行探索創新,教師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教師引導幼兒合作玩。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開始。
1、律動《一雙小小手》
2、口算題卡
小朋友們剛才的舞蹈跳的都很美,小朋友們知道這首好聽的兒歌叫什么名字嗎?(一雙小小手)現在就請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吧?。ㄊ謨捍甏?,手指點點……)
3、復習鞏固
小朋友們剛才打小搶的游戲,玩的開不開心呀?老師今天吶還請了一位小客人和小朋友們一起來玩游戲,小朋友們看她是誰呀(出示花仙子圖片)
我們一起來聽聽漂亮的花仙子姐姐要對小朋友們說些什么吧,(出示課件)復習數字11—19
4、小動物們的房子漂不漂亮呀?小動物們還有一個漂亮的秘密花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活動過程。
1、出示秘密花園的圖片
請幼兒觀察來到秘密花園都看到了什么,看到10朵粉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0來表示,還有一朵黃色的花,應該用數字1來表示,一共有多少朵花?用什么法來計算?怎么計算?
列出算式10+1=11
2、出示課件秘密花園場景2
我們繼續看看秘密花園里還有什么吧,看到10只藍色的蝴蝶,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又飛來了3只黃色的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怎么計算?
列出算式10+3=13
3、出示課件秘密花園場景3
小朋友們看,這里有一座小兔的房子,房子里有幾只小兔?(10只)又跑來了5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小兔?怎樣計算?
列出算式10+5=15
4、教師小結
請幼兒觀察三個例題,有什么共同點,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十幾加幾的加法(出示本節課的課題)幼兒自己總結十加幾的加法計算方法,(十加幾就等于十幾)。
5、復習鞏固
小朋友們喜不喜歡秘密花園里的花呀,今天花仙子姐姐就要把花園里最漂亮的花送給小朋友們,(出示課件)
6、游戲開火車
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請幼兒拿出手中的數字,自己是哪列火車的乘客,就上哪列火車。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順數、倒數、數序和接著數的實際運用,學會使用各種數數方法。
2、在數數活動中培養幼兒數數的興趣和能力,逐步訓練逆向思維。
教學準備:認知準備:幼兒會順數和倒數
材料準備:磁性教具、涂涂圈圈
重點和難點:能根據所給物體的實際情況,選用不同方法數數
教學過程:
一、觀察數數
1、出示5只籃子,讓幼兒數數。再放上5只籃子(有的"上面有蘿卜),一共有幾只籃子?
2、討論:在剛才的數數中,我們用了哪些數數方法?
小結:我們用了順數、接著數的方法。開始數數可以順數、當再添上同種東西時,我們可以用接著數的方法數出總數,所以各種數數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選擇使用。
二、小羊過橋
1、這是一座怎樣的橋?橋上的數字兩邊也一樣嗎?
2、這橋上的數字表示什么?(表示橋上的臺階一共有多少)
3、幼兒和老師一起幫小羊過橋(上去:1-2-3-4-5-6-7-8-9-10,下去:10-9-8-7-6-5-4-3-2-1)
4、提問:我們在幫小樣過橋時用到了那些數數方法?是在什么地方用到的?
5、老師提問:小羊走到第6階臺階時,它累了,想休息?請幼兒來放小羊的位子,
提問:小羊剛才什么地方休息?這個數數方法叫什么(數序)
小結:我們今天運用的各種數數方法,幫助小羊過橋。這些方法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選用,我們掌握了,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三,小動物過橋
1、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剪下橋和動物,進行操作擺弄鞏固各種數數方法。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名稱:小野豬和它的媽媽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野豬媽媽于寶寶的深厚感情。
2、體驗愛和被愛的幸福感。
活動準備:圖片
活動過程:
1、回憶已有的經驗。
你生病時媽媽是怎么照顧你的?
你有沒有照顧過嗎嗎?為什么?
2、理解故事內容
介紹故事名字并講述故事。
結合圖片,提問:小野豬生了什么病?怎樣才能治好?
媽媽為了給小野豬治病,吃了哪些苦?
媽媽為什么會生???小野豬照顧媽媽了嗎?為什么?
3、感受故事中的濃濃愛意
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是多么愛小野豬?小野豬又是怎樣愛媽媽的呢?
故事:小野豬和它的媽媽
小野豬身上長滿了瘡。“喲,臭啊!臭啊!”小伙伴們躲得遠遠的,那不跟它玩了。
野豬媽媽急壞了,忙去找醫生,河馬大夫說:“翻過三座大山,有一眼神奇的泉水,你帶小野豬去洗洗吧,一天洗一次,一定要洗三個十天。
野豬媽媽帶著小野豬出發了,山路又陡又難走,只一會兒,小野豬就“哼哼唧唧”走不動了。怎么辦呢》河馬大夫說小野豬的瘡是會傳染的,野豬媽媽還是讓小野豬趴在它的背上,背著走。
太陽照在山路上,小野豬出汗了,小野豬的汗水和膿水“滴滴答答”流在野豬媽媽身上;野豬媽媽的汗水出得更多,“滴滴答答”流在山路上,一直走到太陽躲到樹梢頭,它們才看見那眼神奇的泉水。
泉水很細,“丁丁冬冬”流成了一個小小的水潭。野豬媽媽把小野豬放在泉水里,輕輕洗它身上的瘡。泉水清涼涼,小野豬舒服極力量,一會就“呼嚕呼嚕”睡著了。野豬媽媽出了一身汗,小野豬的膿水又流在它身上,渾身難受極了,也很想在泉水里洗一洗,可是水潭很小,每次只能洗一個。野豬媽媽看見小野豬甜甜地打起呼嚕,實在不忍心叫醒它。
太陽快要落山了,野豬媽媽背起干干凈凈的小野豬回家去?!把?,媽媽身上真臭!”小野豬捂著鼻子說,野豬媽媽就在路邊摘了朵香花讓小野豬,又在自己背上遮了幾片大葉子。小野豬聞不到媽媽身上的氣味了,“啦啦啦”唱起了歌。野豬媽媽吃力地走在山路上,心里高興極了。
一天又一天,不管刮風下雨,不管烈日高照,野豬媽媽都“吭哧吭哧”的背著小野豬翻山越嶺去洗神奇的泉水。小野豬的瘡全好了,白白胖胖,干干凈凈。可野豬媽媽卻累病了。小野豬的瘡也傳染給了媽媽。小野豬漸漸發現媽媽又瘦又老,背彎了,身上布滿了生過瘡的一個個疤痕。小野豬一下子撲到媽媽懷里,“嗚……”哭了起來。
小野豬扶著媽媽去洗神奇的泉水,它把媽媽手中的拐棍扔得遠遠的。“媽媽,從明天起,讓我當你的拐棍吧。”
“可是,媽媽身上臭呀,還要走很遠很遠的路。”
“不嘛,不嘛,就要陪媽媽,我要天天陪媽媽。”
小野豬攙著媽媽,一步一步穩穩的走在山路上。林字里靜悄悄的,銀色的月光灑在山路上,灑在小野豬和它媽媽的身上。
活動反思:
故事《小野豬和它的媽媽》正是在這樣的主題氛圍中,引導幼兒在被愛和關愛親人兩個方面去強化這種情感體驗。在剛開始引題提問:“你有沒有照顧過媽媽?是怎樣照顧的?”時,幼兒的回答聲就比不上前一個問題“你生病時,媽媽是怎么照顧你的`?”響亮、熱烈。幼兒自己生病時,倍受大人的細心照顧,也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因此舉出了好多例子。而輪到“自己照顧媽媽”時,他們由于沒有實際的生活經驗,回答比較枯燥。于是我利用圖片,有聲有色地講述了故事內容,然后又繼續提問,這次幼兒受到了故事的啟發,發言就非常積極熱烈,也像在表決心似的:“媽媽咳嗽,我會給媽媽敲敲背!”“我要給媽媽倒水喝,多喝水病好得快。”“我給媽媽買好吃的東西!”“我扶著媽媽去醫院看病?!薄拔摇睗夂竦恼n堂氣氛,讓我暗暗欣慰,今天的教學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并讓幼兒充分體驗了愛和被愛的幸福感。
中班教案 篇5
為什么電臺、電視臺、各類報紙每天要進行天氣預報?(天氣預報是對天氣情況的一種預測,使大家知道今、明兩天或更長時間天氣情況,有利于我們安排工作和生活,預防自然災害。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班天氣預報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設計意圖最近,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孩子們說:“又下雨了,什么時候出太陽啊?我們可想到草地上去玩游戲了。”小杰說:“我回去問問爸爸,他的手機上有天氣短信,他知道什么時候太陽會出來。”小瑩說:“我也回去問問爺爺,他每天看報紙的時候,都會把天氣預報讀給我聽,只要問問他,就知道什么時候不下雨了?!苯又蠹移咦彀松嗟刈h論起來,都說自己要想想辦法了解一下明天的天氣。從關心天氣到想要了解各種形式的天氣預報,孩子們探究的興趣越來越濃。以此為契機,我設計了科學活動“認識天氣預報”,一方面自制PPT課件,另一方面嘗試發掘生活中相關的教育資源,將兩者優勢互補,使幼兒在邊看邊玩的氛圍下獲得科學知識,提高他們探索天氣奧秘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晴、雨、陰、多云等四種天氣類型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圖像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標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顒拥年P系,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1)幼兒與家長一起搜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么?”“從哪里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短信、網絡等)?”(2)幼兒已有簡單的關于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標”。(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標,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標)。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導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游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里的溫度是多少啊?”“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氣預報今天是7℃~1 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并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類型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里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了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通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標。)“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么?”(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絡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了解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復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了解。
指導語:“除了天氣預報,在以前的科學活動中,我們知道了有些小動物能‘預報天氣’,還記得它們是誰?是怎么預報天氣的?”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了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指導語:“除了晴天,還有哪些不同的天氣類型呢?”(雨天、陰天、多云天氣。)指導語:“如果明天是周末,天氣預報是晴天,你想做什么?如果預報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兒認識天氣圖標,能準確說出其名稱并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標,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云、晴轉多云等天氣圖標。
指導語:“這個圖標畫了什么?表示什么?你手上有與這個相同的圖標嗎?請把它舉起來,和同伴互相看看舉得對不對?!?/p>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周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標,并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標名稱。
(3)引導幼兒了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了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1)指導語:“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氣預報員那樣播報天氣呢?大家一起想想播報天氣時要說些什么呢?”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⒈學習手口一致地從左到右點數3以內物體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⒉掌握按數量匹配相應實物,感知3以內數量的排列順序。
活動準備:
⒈兔子卡片3張,分別為1只、2只、3只。
⒉分別有1、2、3個點的房子卡片。
⒊六個蘿卜卡片。
活動過程:
⒈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兔寶寶。
師:小朋友們數一數有幾張卡片?看看卡片上有誰?卡片上的兔寶寶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哪張卡片上的兔寶寶最少?是幾只?(1只)這張呢?(2只)(帶幼兒點數,說出總數)這張呢?(3只)請幼兒點數驗證。
⒉送兔寶寶回到與之點數相應的.房子里。
師:“這里有什么?”(出示點數房子)數一數有幾間房子?每間房頂上都有什么?有幾個點?這些黑點告訴我們哪只兔寶寶應該進哪間房子?
請個別幼兒操作,指一只兔子的卡片“你怎么知道要送這只兔寶寶進這件房間呢?”(一只兔寶寶住一個點子的家)“這兩只兔寶寶呢?三只兔寶寶呢?”(兩只兔寶寶住兩個點子的家……)引導幼兒一邊操作一邊說:一只兔寶寶,我送你回一個點子的家。
師:小朋友看一看,幾只兔寶寶住在最前面?幾只兔寶寶住在他的后面?幾只兔寶寶住在最后面?
⒊喂兔寶寶吃蘿卜。
師:兔寶寶很餓了,請小朋友每只兔寶寶喂一個蘿卜。一邊喂也一邊說:一只兔寶寶請你吃一個蘿卜,一邊送一邊說:“一只兔寶寶請你吃一個蘿卜”,蘿卜送完了,再說說,幾只兔子我送了幾個蘿卜。
教師重點聽幼兒操作時的語言表達,看他們對操作材料的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