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音樂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中班音樂《蝴蝶花》教案

推薦度:

中班音樂啄木鳥教案

推薦度:

《雪絨花》中班音樂優質課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關于中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高楓的《大中國》是一首校園民謠曲風的歌曲,唱出了祖國河山的多姿多彩,表現了中國人共有的民族自尊與自豪,“一個家”的比喻讓人覺得愛國就是那么親切。這首歌融合了許多地方民歌調子的歌曲,伴以鏗鏘喜慶的鑼節奏,形成了一種熱烈的氣氛,使廣大聽眾在聽、唱這首歌時,能感到一種強烈的情感和親切熟悉的音樂與節奏,同時把中國的特點都數了個遍。所以我選擇了這節活動,希望能夠通過對于《大中國》這首歌的學習,讓幼兒在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的同時,感受中國土壤的`遼闊,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和自豪。

本次活動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通過聽一聽,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

第二個環節:通過看一看,讓幼兒觀察中國地圖,了解歌詞的大意;

第三個環節:通過演一演,讓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樂器配合演奏歌曲。

活動目標:

1.了解歌詞大意,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

2.嘗試運用多種樂器配合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與歌曲《大中國》有關的圖片資料,如長江、黃河、萬里長城和青藏高原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欣賞歌曲,感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歌曲,請你來聽一聽。播放歌曲《大中國》,幼兒欣賞。

2.你聽過這首歌嗎?你在哪里聽過?

3.你聽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誰會喜歡唱這首歌?

4.人們唱的時候精神會怎樣?

5.小結:《大中國》這首歌唱得是我們祖國,它唱到了中國的大好河山,歌頌了我們勤勞、勇敢的民族,所以這首歌給人們的感覺是氣勢雄壯。我們用自豪的聲音告訴全世界人民:我是一個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個家。

二、看一看——觀察中國地圖,了解歌詞的大意。

1.欣賞教師演唱,了解歌詞的大意

2.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首歌,你從這首歌里聽到了些什么?

3.聯系歌詞討論

1)“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是什么意思?

小結:中國有56個民族,就像大家庭一樣,56個民族都是兄弟姐妹。

2)歌詞“長江”“黃河”“萬里長城”“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

老師這里有些圖片,請你看看這些圖片給你帶來一種什么樣的感覺?(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用歌曲中的歌詞進行小結。)

3)再次欣賞歌曲:這一次請你聽聽,歌曲中有哪幾句歌詞你不懂?

三、演一演——嘗試運用多種樂器配合演奏歌曲。

1.用拍手的方法隨歌曲拍出節奏,共同探索不同的節奏語言。

2.自選樂器,分成高音(小鈴、鈴鼓)和低音(圓舞板、雙響筒)4個小組。

3.共同確定一種節奏語言,1~8小節用合奏的方式,9~16小節用高低音樂器輪換的方式進行。

4.幼兒與教師一起嘗試用樂器演奏歌曲。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目標

1、初步學習默唱,運用多種方式感應樂曲的節拍。2、通過律動游戲,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準備

鈴鼓、圖譜

過程

一、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以給國王送禮物的形式,聽音樂做“扛、背、抱”等動作。

二、肢體動作

幼兒假裝睡覺,按教師指定的地方動動肢體并作相應的.回答。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沒?”(小眼睛、小手、小腦袋、小肩膀??) “小屁股、小屁股睡醒了”??

三、音樂律動

1、全曲欣賞一次。只聽音樂,教師唱歌詞,不做動作。

2、你都聽到小精靈哪里動起來了?幼兒回答后出示圖譜。并引導幼兒唱一唱。

4、跟著音樂試一試。

四、歌唱及默唱

在下面的音樂中,誰不見了,你們仔細聽一聽。

1、借助圖譜分段欣賞并學習默唱(注:老師清唱)

幼兒回答后用休止符遮住。試著唱一唱,看到無旋律部分捂住嘴巴。同樣的方法分析三、四、五段。

2、全曲歌唱及默唱兩遍。

五、創編動作并唱一唱

“除了這些,還有那些地方也可以動一動?”

幼兒說(教師試著畫圖譜)后試著唱一唱并和音樂來一遍

六、樂器演奏

1、讓你的鈴鼓動起來:

a、搖----放頭上、放肩上、屁股上??

b、看教師走步,幼兒敲出相應的節奏。

2、為音樂伴奏

語詞的地方輕撥鈴片,休止符的地方拍鼓面

七、聽音樂出活動室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搜集各種石頭及輔助物品制作石頭打擊樂器,使幼兒體驗自制打擊樂器。

2、通過操作,運用不同的方法體驗不同石頭打擊樂器敲擊的聲音,培養幼兒對節奏的愛好。

3、選擇自制的石頭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感知聲音的強和弱。

活動重點

運用石頭及輔助物品進行石頭打擊樂器制作。

活動難點

用自制的樂器感受四二拍的強弱規律。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的石頭。

2、空塑料瓶子、易拉罐(可封口的)、小勺子。

3、與音樂匹配的節奏卡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介紹各種搜集的石頭及輔助資料引起幼兒對活動的愛好。

1、師:Hello!小朋友們好!前幾天你們搜集上來的石頭,楊老師把它整理后放在了活動室里 ,現在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2、組織幼兒在制作區有序坐好后,并讓幼兒觀察石頭。

(二)基本部分:

1、介紹、選擇石頭和廢舊物品。

師:看!這些都是你們帶來的石頭,有大石頭、小石頭、還有像豆子一樣的石頭|。今天呢,我們就要用這些石頭和廢舊物品做成有趣的樂器。你們知道什么家樂器嗎?樂器就是能發出美妙聲音的物體,它是幫助我們打節奏和伴奏用的。那桌子上只有石頭,廢舊物品在哪里呢?哇!在那邊的桌子上呢。現在就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石頭,跟著楊老師一起去拿廢舊物品吧!

師:看,楊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的廢舊物品。(有:礦泉水瓶、易拉罐、小勺子)

2、引導幼兒用石頭及廢舊物品進行石頭打擊樂器的制作。

(1)老師巡回指導并鼓勵幼兒探索出更多的樂器制作方法。(老師提醒幼兒一定要選擇石頭和物品)

師:現在我們每人選一樣廢舊物品吧!你們都拿到廢舊物品了嗎?想想怎樣讓你手中的石頭和廢舊物品發出聲音呢?這就是我們做成的樂器。那沒拿到廢舊物品的小朋友怎么辦呢,手上只有一塊石頭能發出聲音嗎?我們現在來嘗試一下能不能發出聲音,請沒拿到廢舊物品的小朋友趕快去那邊拿一塊石頭過來,然后把兩塊石頭碰在一起聽一聽有沒有聲音?樂器做好了,那現在讓我們的樂器一起發出快樂的聲音吧!

師:拿著你們做好的樂器到前面來找個小椅子坐下。

(2)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做的石頭打擊樂器。

師:看,你們做出了那么多的"樂器,現在楊老師就要請個別的小朋友上來展示他們的樂器。(一至兩個幼兒展示)

(3)教師小結:石頭樂器的多種制作方和演奏方法。

師:你們制作的樂器真棒!老師看了一下小朋友制作的樂器有三種演奏方式:一種是碰的;一種是敲的;另一種是搖的。現在請通過敲打發出聲音的小朋友站起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樂器,接著我們請通過用搖的方式來演奏樂器的小朋友站起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樂器,最后我們請通過用碰的方式來演奏的小朋友站起來讓你們的樂器發出快樂的聲音。

3、讓你們的樂器發出快樂的聲音吧!

4、出示節奏卡。(畫節奏卡)

師:樂器做好了,那現在我們就開始用我們自制的樂器來打節奏吧!看,楊老師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節奏卡。

(1)這是一條四二拍子的節奏,它的節奏規律是強弱.強弱。

(2)唉!我們看到上面都有些什么呀?(許多的手掌)誰能用小手來表現一下第一幅圖,它是怎樣做的?兩只手拍到一起有聲音嗎?(有)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二幅圖,誰又能小手來表現一下呢,它又是怎樣做的?兩只手分開了有聲音嗎?(沒有)剛才老師說了四二拍的節奏規律是強弱,那用我們的小手怎樣來表現四二拍的強弱規律呢?兩只手拍到一起是強拍還是弱拍?兩只分開是強拍還是弱拍?現在我們就開始用我們的小手和樂器分別來表現強弱規律吧!

(3)現在上面又有些什么呀?(字寶寶)這些字寶寶呢是一首好聽的兒歌,它和上面的節奏是聯系在一起的,接下來我們要一起把兒歌的強弱規律給表現出來。

4、看,這是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打擊圖譜。你們看到上面都有些什么呢?小女孩表示樂曲中的過門,音樂開始的時候我們要跟著小女孩搖頭,當聽到唱歌的時候我們就用樂器把節奏打出來。那小鼓棒表示我們要打擊的節奏,兩個小鼓棒在一起表示讓樂器發出聲音,兩個小鼓棒分開表示不能讓樂器發出聲音。現在請小朋友看著圖譜用我們自制的樂器來演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吧!

5、幼兒用樂器自己展示。

6、請把你手中的樂器和其他小朋友的樂器互換一下,我們再次來感受音樂的快樂。

(三)結束部分

走我們到操場上去演奏,讓所有的小朋友一起來分享快樂!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趣。

2、掌握歌曲的前奏、間奏,并用各種相應動作與歌詞區別。

3、在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

掌握歌曲的前奏、間奏

活動準備:

1、物品準備:圖譜,磁帶,錄音機,粉撲若干,小辮若干條

2、知識準備:對民間雙簧的特征(前臉、后背)有一定的"了解,表演過雙簧游戲

活動過程 :

一、律動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

2、提問:小朋友們,剛才我們一起做的動作像誰呀?

二、使用圖譜,幫助幼兒初步記憶歌詞,熟悉旋律。

1、示范演唱歌曲。

提問:你們聽到豬八戒在吃什么呢?

2、出示圖譜,初步記憶歌詞。

提問:聽到歌里唱了什么?(幼兒說,教師貼圖譜)

3、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前奏、間奏。

教師:在一首歌曲的開頭沒有歌詞的音樂部分叫前奏,在歌曲中間沒有歌詞的音樂部分,叫間奏。那《豬八戒吃西瓜》這首歌里,有沒有前奏、間奏呢?我們來聽一聽、找一找,如果聽到沒有歌詞的音樂,就請拍拍手表示出來,好嗎?

4、幼兒再次熟悉節奏以及歌詞。(根據可操作的圖譜,讓幼兒直觀理解)

教師:咦?豬八戒吃完了西瓜,瓜皮丟哪兒了?它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我們應該怎么樣做?

5、學唱歌曲。

(1)放伴奏,師幼齊唱,注意前奏、間奏要拍手。(放伴奏看圖譜完成)

(2)幼兒齊唱。

三、用雙簧形式表演。

1、提出表演要求。教師做示范當前臉,幼兒后背。

2、幼兒互換角色,分組進行表演。

3、邀請客人上臺共同表演。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情節熟悉音樂,并隨著音樂的變化換動作,學玩音樂游戲《風中的小鴨》。

2、創編刮大風和刮小風時的動作。

3、遵守游戲規則與同伴共享游戲的快樂。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在優美抒情的《化蝶》樂曲聲中,邊做蝴蝶飛舞邊愉快地進入教室與同伴交往。(事先請幾位小朋友坐在教室中,表示“花”,進行蝴蝶找花的.活動)

2、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a、齊唱歌曲

b、進行簡單的表演

3、學玩音樂游戲。

a、欣賞故事:早晨,鴨媽媽帶著她的寶寶們,搖搖擺擺地來到草地上走走,

到池塘里游游,走走,玩得真高興。突然,天變了,刮風了,風一會大,一會兒小,鴨寶寶們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鴨媽媽說:“孩子們!別害怕,只要我們緊緊地抱住大樹,躲在大石頭后面,大風就不會把……。

b、傾聽音樂,感知樂曲ABA結構,并聯想故事情節。

c、在座位上做隨樂動作。A段音樂用雙手食指合拍地點雙腿,表示鴨走和自

由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d、在教室內自由找空間做鴨子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e、創編括風動作。

傾聽B段音樂,區分樂曲中的力度變化,并隨樂動作,教師反饋部分幼兒

動作,供幼兒交流、學習。

f、全體幼兒隨B段音樂做括風動作。

g分角色游戲。

部分幼兒扮“風”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兒扮演小鴨,隨樂游戲。

h、交換角色。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目的要求:

1、引導幼兒用跳躍、輕快的歌聲演唱歌曲,表現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情感;

2、引導幼兒將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處理成領唱。

準備理發:

店場景布置、理發師服裝、理發店道具若干、音樂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一位教師身穿理發師的服裝,手拿推子、剪子來到幼兒面前,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瞧,這兒來了位客人,她是誰呀?

理發師:你們好,你們認識我么?(理發師)師:對,她是一位理發師,你們看她手中拿的什么?(剪刀)剪刀可以發出什么聲音?(卡嚓、卡嚓)(2)幼兒跟教師念節奏XX|XX卡嚓|卡嚓提示語:現在我們來學學小剪刀的聲音。

二、教師富有情感、準確清楚地范唱歌曲,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清唱一遍歌曲。

提示語:理發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樣為別人理發的,請聽歌曲"理發店"。

(2)教師出示圖譜、跟音樂范唱歌曲。

提示語:理發時除了用剪刀可以發出卡嚓、卡嚓的聲音,還有什么可以發出卡嚓、卡嚓的聲音?請大家再仔細地聽一遍歌曲。

三、教師帶領幼兒看圖譜練唱,幼兒能唱出歌曲中理發師理發時高興愉快的情緒。

提示語:小朋友跟我一起來學學理發師吧!

四、用領唱、齊唱的方式演唱。

(1)教師啟發幼兒將歌曲中:"哎!已剪好了呀!"一句處理成領唱,其余部分齊唱。

提示語:理發師非常高興非常愉快的告訴顧客頭發已經理好了,多漂亮啊!她就唱到"哎!已剪好了呀!"。這句話我來領唱,其他部分請小朋友唱。

(2)請個別幼兒扮理發師用歡快的聲音進行領唱。

五、幼兒集體表演幼兒反坐椅子,跟教師一起學做小小理發師,邊唱邊表演。

活動反思:

《理發店》是一首貼近幼兒生活的樂曲。我從作品本身的意境出發,在引子引出的一段快節奏旋律時,讓幼兒想象理發店叔叔、阿姨工作十分繁忙,理發的工具推子、剪刀不停地交換使用,以及頭發剪好后用刷子刷、刷、刷的.自豪之情。音樂牽動了他們的心,注入到幼兒的心田,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跟著快樂起來,興奮起來。雖然理發店叔叔、阿姨的形象不是很明顯,但是音樂已經引起了他們的心理共鳴,迸發了幼兒的快樂情緒。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一、設計意圖:

進入中班后,家長們經常和我交流一個很具普遍性的問題——幼兒不愛吃青菜。有的甚至到了把炒飯里的菜丁都一一挑出來的地步。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幼兒對“吃青菜”產生排斥心理呢?其實青菜富含葉綠素,含有幼兒成長中所必須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水果無法代替的。怎樣引導才能讓幼兒欣然接受這綠色美食呢?

為了讓幼兒認識青菜,并從情感上與青菜建立親切感。我在主題活動《好忙的市場》中特別設計了一個小主題《青菜是好東西》,通過各種活動與幼兒一起接觸有關青菜的兒歌、謎語、讀物、游戲、歌曲等,也請家長帶幼兒到“菜市場”一起購買青菜,并帶幼兒到附近的小農莊去參觀,讓幼兒感覺到青菜就像生活中的一個伙伴一樣熟悉,而且認識到“青菜是好東西”。《買青菜》便是其中的一個活動。

二、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有和媽媽(奶奶)一起到菜市買菜的生活經驗。

2、各種蔬菜的小圖片、教師“買”的各種蔬菜的大圖片(按照歌詞中蔬菜名的順序裝訂,如豌豆、蘿卜、花菜,豆芽、香菇、波菜,蕃茄、玉米、白菜,甘藍菜、油麥菜;——即蔬菜名是兩個字的一組,蔬菜名三個字的一組

3、音樂“doremi”《買青菜》。

三、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蔬菜的名稱,知道各種青菜都有營養,引導孩子們要多吃青菜。

2、學唱歌曲,掌握節奏,能嘗試替換歌詞,創編歌曲,體驗自己創作的成功感與自豪感。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1、能有節奏地念唱歌曲。

2、學習兩種節奏:

A:○/○;

B:××××××/××××××。

難點:幼兒選出自己喜歡吃的青菜,嘗試改編歌詞。從而為自己創作的成功感到欣慰與自豪。

五、活動過程:

一、1、故事引入:《胃寶寶和腸寶寶本領大》

故事大意:食物吃進嘴里經嚼碎咽下后,就通過食道送給了胃寶寶。胃寶寶不停地工作,把食物“磨”得更細,再送給腸寶寶,腸寶寶把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吸收了,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這些營養使小朋友長

高、長大。胃寶寶和腸寶寶的本領真大呢!教師趁機跟幼兒講:有的`小朋友不吃青菜,可是胃寶寶和腸寶寶每天可需要青菜了!

2、談話、討論進入主題“買青菜”。

提問:和媽媽(奶奶)一起去買過菜沒有?(引人買菜的經驗)

(1)回憶自己買菜的經過。

(2)說說買過什么青菜和喜歡吃什么青菜。

(3)老師小結:樣樣青菜都有營養,我們一定要多吃青菜,要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二、請幾個小朋友用說唱的方式介紹自己買過的青菜的名稱。

1、可以先說兩個字的。如:青椒、黃瓜、豆芽、香菇、波菜等;

2、再說三個字的。如四季豆、空心菜等。

3、教師出示自己買的青菜的大圖片(老師也去買青菜了,并按照歌詞中蔬菜名的順序裝訂的,便于幼兒學習歌曲)

(1)和著節奏譜示范念讀:豌豆、蘿卜、花菜,豆芽、香菇、波菜,蕃茄、玉米、白菜,甘藍菜、油麥菜。(個別少見的青菜,可讓幼兒多認識和觀察)

(2)請小朋友看著節奏譜來讀一讀。

A:××××××○/××

××××○/××××××○;豌豆蘿卜花菜

B:××××××。

甘藍菜油麥菜。

三、學唱歌曲

1、欣賞音樂“doremi”《買青菜》。(3-5遍)

2、小歌星上臺和老師一起表演唱歌曲。

3、幼兒齊唱歌曲。

四、游戲:買青菜。

1、幼兒邊聽樂曲邊到老師事先創設好的菜場“買青菜”(各種菜的圖片放在柜臺上,幼兒自己挑選喜歡的6種菜)。

2、創編歌曲。幼兒看自己買的青菜,嘗試用自己的動作、語言創編到歌曲中,并做出“臉色看起來怪怪”的有趣動作

①老師示范。

②幼兒仿做。

③跟著音樂找好朋友做游戲。

五、活動延伸:

1、過一段時間老師就給班上的孩子量量身高和體重,通過測量孩子們,豆芽香菇波菜,蕃茄玉米白菜,

看到自己長高長大了,非常高興。這時老師及時告訴他們:這是因為多吃青菜,吃飯吃得好,胃寶寶和腸寶寶能干,你們才長得快。

2、參與做菜的過程

帶領孩子們去參觀幼兒園食堂,請孩子們幫助阿姨擇菜,讓孩子們看看食堂的阿姨是怎樣做菜的。通過參與做菜活動,讓孩子們認識成人的勞動,從而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3、當幼兒熟悉音樂《買青菜》后,創編歌曲《買水果》、《買鮮肉》。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買菜活動對于幼兒來說并不陌生,大多數幼兒都有跟著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買菜的經歷,因此《買菜》這首歌曲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用藝術的形式來表現幼兒熟悉的生活內容,幼兒感到親切有趣,能促使幼兒更好地認識生活、體驗生活,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此歌曲歡快并富有節奏,尤其是用說唱形式來演唱歌曲,更是歌曲中的點睛之筆。如何促使幼兒更有效地學會歌曲呢?我設計了適合歌曲內容和節奏的圖譜,幫助幼兒更快的理解記憶歌詞,化解歌曲難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節奏,在圖譜的幫助下理解記憶歌詞。

2、學習用說唱的風格有節奏地表達菜名。

3、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譜、音樂、蔬菜卡片每組一盤。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師:小朋友你們去過菜場嗎?你是和誰一起去的?

小結:我們和家人一起去買菜,心里真高興。

二、欣賞理解歌曲中間部分

1、師:今天我也和奶奶一起去買菜了,我也好高興,買了很多的菜,我買了什么菜呢?教師逐一按歌詞的順序出示圖片。

2、師:雞蛋什么樣的?青菜什么顏色的?母雞怎么叫的?魚兒做了什么動作?

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蹦蹦跳呀。(動作提示)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

3、師:剛才我們是用說的方法報菜名,接下來我不但用說還要用唱的方法來報菜名。請你聽仔細哪些菜名我是用唱的,哪些菜名我是用說的,它們的速度一樣嗎?等會上來指出來。

(1)唱:雞蛋圓溜溜呀,青菜綠油油呀,母雞咯咯叫呀,魚兒蹦蹦跳呀。(慢)

(2)說:蘿卜黃瓜西紅柿,蠶豆毛豆小豌豆。(快)教師演唱歌曲中間部分,幫助幼兒記憶說唱部分的歌詞。

4、幼兒練習說唱部分的歌曲。

(1)幼兒用唱的方法報菜名。

(2)幼兒用說的方法報菜名。

(3)師幼合作,分別用說和唱的方法報菜名。

三、幼兒完整學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報菜名,現在我要來從頭到尾來唱一唱這首歌曲。請你看仔細上面的圖片、聽仔細我唱的歌詞,看看哪些地方是我們剛才沒有唱到過的。

今天的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小結:天氣那么好,我和奶奶去買菜,心情特別高興。

(引導幼兒用輕快的歌聲來表現歌曲情緒。)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嗨!

小結:菜買了那么多,籃子里裝得滿滿的,拿也拿不了。給自己加加油!

(引導幼兒在歌詞部分表現出拿不了菜的感覺,再用干脆、有力的聲音表現“嗨”。

2、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

(1)師幼一起完整演唱歌曲。

剛才是我和奶奶去買菜,現在你們也一起來。在這么好的天氣里小朋友和奶奶一起去買菜,心里可真高興,那我們唱的時候要讓大家一聽就知道心里是很高興的。(引導幼兒用輕快的歌聲和快樂的表情表現歌曲。)(2)幼兒嘗試獨立演唱。

這次買菜我不去了,你們和奶奶去吧!現在你們要自己唱了,看看你能不能用快樂的"歌聲和表情來唱這首歌。

四、趣味演唱。

接唱:

(1)你們唱得這么好,接下來我們先玩個接唱游戲吧!老師先唱,你們后唱,我唱完一句會突然停下來,當我的手指向你們,你要馬上接下去唱第二句,我唱一句你唱一句,看誰接得牢。最后一句大家一起唱。

(2)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接唱。你們和客人老師先唱,我來接,看清楚你們要唱什么地方,相信你們會唱得比我好。

五、創編歌曲

1、教師示范創編。

師;你看,客人老師來做客也帶來了許多菜。讓我們也一起把這些菜唱進好聽的歌里去吧。(創編的同時可以豐富一些常用的詞匯,比如長又長呀、圓鼓鼓呀等)

2、師幼共同演唱創編的歌曲。

3、鼓勵幼兒創編歌曲。(每組小朋友一盤菜,請小朋友選擇想買的菜看著圖譜編一編)

4:、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演唱自己創編的歌曲。

活動反思:

本次音樂活動《買菜》,我采用完整教學的方式讓幼兒學唱,通過形象的圖片,簡單的動作讓幼兒很快理解了歌詞內容并產生主動學唱的興趣,積極地參與到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在創編環節中,我提前一天讓幼兒畫好各種菜,在課上讓幼兒自己選擇想買的菜。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的空間,雖有難度,但不少幼兒還能根據菜的不同特征編出相應的歌詞,唱著自己編出的新歌,孩子們的自信心更強了,演唱的欲望也更高了。但是我發現在創編過程中,孩子們有些力不從心,跟不上音樂的節奏。我想到可能是因為我在新授歌曲時,我只注重將活動的程序一步步地進行下去,而沒有充分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和消化程度,雖然看到歌曲中有難點,但沒有重點拎出來單獨學唱,或在練習時放慢速度,以至于幼兒跟唱的次數略少些,沒能將歌曲完全掌握。以至于沒能成功地為創編歌詞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中班音樂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初步感受音階不同節奏的上行與下行,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重點)

2、鞏固小老鼠、小雄、大象的步法。

3、復習音階的唱法。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準備活動:

小老鼠、小雄、大象布偶。

活動過程:

一、進場活動:《小老鼠和小花貓》

二、引起興趣 1、故事引出:一只老鼠到森林里玩,看到一幢房子。小老鼠輕輕的推開門,看到房子中間有著很漂亮的樓梯。走一格樓梯,樓梯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音do、 re、 mi ……

三、想想玩玩

1、小老鼠可真調皮在樓梯上上上下下,一會快一會慢你們聽: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7654321

2、小老鼠先是一層一層的慢慢上,慢慢下。想一想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小心翼翼)應該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3、小老鼠一層一層跳上去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開始覺得好玩了)應該怎么走?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4、鼠不停的竄上竄下這時候小老鼠是什么心情?(越玩越高興)應該怎么走?1234567 7654321

5、老師彈奏幼兒跟琴聲走(注意速度快慢的變化)

1—2—3—4—5—6—7 7—6—5—4—3—2—1 1o2o3o4o5o6o7o 7o6o5o4o3o2o1o

1234567

四、刮奏

1、請幼兒想想小老鼠發生什么事情了?(摔跤)

2、摔跤了怎么上樓梯呢?(幼兒討論)

3、教師彈奏跨八度音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音樂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于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在繪本《歡樂中國年》廟會一頁,立體形象的舞獅子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回班后我們就給孩子播放了舞獅的視頻,引得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獅子。為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獅子樂趣,故設計此活動,并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

活動目標:

1、模仿民間舞獅慶新年,并能創編獅子舞及獅子戲球的動作。

2、能聽鼓點有節奏地做蹲、起、搖頭擺尾、左右上舉、快樂地走跑等動作。

3、在游戲中體驗喜慶的氣氛,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自豪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模仿過舞獅子的動作,如蹲、起、搖頭擺尾等。

物質準備:1、師幼共閱制作獅子(畫好獅子頭飾,把它固定在一只塑料圈或竹圈上)和逗引獅子的花球(把折好的花扎成一束,并系上小鈴鐺)

2、大鼓、鈴鼓

3、舞獅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舞獅的興趣。

1、觀看舞獅錄像,說說人們是怎樣舞獅的。

2、觀看舞獅表演時,我們的心情怎么樣?大家為什么這么高興?

二、做準備活動。

1、引導幼兒聽鼓點有節奏地齊步走、跑步走、小碎步走等。

2、教師操作花球,指揮幼兒扮演獅子做動作,如蹲、起、手左上舉、手右上舉、搖頭擺尾等。

三、游戲:舞獅。

1、出示獅子頭飾,討論:幾個人一起舞獅?舞獅時要看誰的指揮?師幼共同學習持花球指揮的`動作,了解花球的動作與獅子動作的關系。

3、幼兒三人一組選一空地練習舞獅。一人持花球,第二人持頭飾,第三人抓住第二人的衣服。

4、啟發幼兒共同制定規則,如:敲兩下鼓心——蹲;敲一下鼓心起;敲邊鼓

——將頭飾左上舉、右上舉;敲碎點——搖頭擺尾。

5、帶領幼兒以三人為一組聽鼓點舞獅,注意根據鼓點的變化來變化動作,

持花球幼兒與舞獅幼兒的動作要協調。

6、交換角色繼續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四、放松部分。

1、引導幼兒根據不同的鈴鼓聲,做相應的動作。如搖鈴鼓時,幼兒獅子走; 敲鈴鼓時,幼兒學獅子吼。

2、收拾活動器材,休息。

154660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