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科學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合集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

2、觀察發現圖片上的線索,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

活動準備:

PPT、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說明要求

1、出示PPT、重點提問:這是誰的家?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圖上有提示的.,仔細看。

2、你說的真好,你怎么知道是爺爺呢?

小結:原來圖片上都告訴我們了,只要你仔細的觀察,就能知道答案。

3、南瓜爺爺家來了很多客人,數一數一共有幾個?猜猜可能是誰?

二、觀察圖片,發現交流

1、是什么事情讓這么多朋友一起來到南瓜爺爺家?

2、出示告示“找鄰居”,提問:什么是鄰居?南瓜爺爺會找誰做鄰居呢?

3、那么這10個朋友都符合南瓜爺爺的條件嗎?豆干合適嗎?

4、蔬菜共有幾樣?南瓜爺爺家附近有幾間房子?

5、7樣蔬菜,5間房子,怎么住?

三、誰和誰住

你覺得誰和誰住在一起比較好?為什么?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圖形與顏色之間的關系。

2、按要求給不同形狀或物體涂上相應的顏色,按顏色選擇相應的圖形與物體,鍛煉辨別能力與對應能力。

活動準備

情境圖(圖上有小豬、小羊、小老鼠等正在勞動的小動物,一座黃色半圓形與紅色正方形組成的蘑菇房子),水彩筆,小豬的房子不涂色(屋頂是梯形、墻是長方形),小羊的房子不涂色(屋頂是三角形、墻是正方形),涂有顏色的色卡(紅、黃、藍、綠等),(小綠人、上衣、褲子)卡片,對勾卡片,每幼兒一個紅色小布袋里面裝有(自制小人、衣服等),伴奏音樂:開火車、風的聲音。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師:我是從數學王國來的,今天要邀請小朋友到數學王國做客,怎么去呢?(開火車去)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到數學王國。

2、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圖形與顏色的關系

出示情境圖:引導幼兒觀察,上面有什么?跟它們有禮貌的打招呼,它們在做什么?有座房子好漂亮呀,屋頂是什么顏色、形狀的?(黃色半圓形的)墻是什么顏色、形狀的?(紅色正方形的) 3、請幼兒按要求給不同形狀的物體對應涂色

(1)這座房子是誰的家?(小豬說:不是我家。我家要裝修,請你們幫幫忙吧,我的房頂是紅色的,墻是藍色的)。幼兒用水彩筆給房子涂色。

(2)小羊說:也不是我家,我家房子的屋頂是三角形藍色的,墻是正方形黃色的,請你們幫我刷刷房子吧)。幼兒按要求用水彩筆,幫小羊給房子涂色。

老鼠說:我是路過的不是我家,到底是誰的家呢? 4、請幼兒按顏色選擇相應的形狀與物體。

(1)敲門:咚咚咚,誰在家呀?(開門的是小綠人)同時出示“小綠人”

問:小綠人你的衣服哪去了?(被大風刮跑了)小朋友我們該怎么辦呢?(幫小綠人穿上衣服)幼兒幫小綠人穿好上衣與褲子。

(2)小綠人的衣櫥太亂了,請小朋友幫他一下衣服吧,出示上衣、褲子、色卡,請幼兒分別把不同顏色的(紅、黃、藍)色的上衣、褲子放在(紅、黃、藍)色卡指定位置的衣櫥里。

(3)游戲:“變魔術“

a) 師:小朋友幫了那么大的忙,請大家閉上眼睛看我來變魔術: “大風把衣服刮亂了” (同時播放風的聲音)把(紅、黃、藍)上衣、褲子、色卡的"位置變換,讓幼兒重新幫忙衣服。

b) 出示好朋友“對勾”對勾在那里,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請幼兒按對勾的位置給小綠人穿衣服。

(4)游戲“化裝舞會”

出示紅色小布袋晃動,請幼兒聽聲音猜一猜里面是什么?請幼兒自由猜后,教師打開魔袋出示自制小人:“游樂場要舉行化妝舞會,可是所有的小人都沒有漂亮的衣服,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打扮一下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發“魔袋”請幼兒兩手食指打開魔袋,教師出示對勾與色卡(對勾在紅色卡位置就給小人穿紅色的衣服,對勾在綠色卡位置就給小人穿綠色的衣服等)教師隨時變換對勾的位置,請幼兒幫小人穿衣服??凑l穿的對又快。(在幼兒操作時教師隨時觀察指導幼兒的操作情況,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 5、舞會結束了,請幼兒把小人送回家關上門(魔袋),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園實地探尋螞蟻、觀察螞蟻,對螞蟻的生活環境、蟻穴感興趣。

2、感受尋找螞蟻、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找到一處螞蟻較多的地方,準備好一點餅干屑。

2、螞蟻生活環境的圖片。

3、幼兒用書第3冊第4-6頁。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在哪里?

教師提議去幼兒園里尋找螞蟻、

教師:我們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螞蟻,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哪里嗎?(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螞蟻到底生活在哪里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空地上,找一找螞蟻的家吧!

(二)螞蟻的足跡

1、實地觀察螞蟻

教師:這附近有許許多多的螞蟻,現在請小朋友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來找一找小螞蟻,看一看小螞蟻住在哪里。老師這里有一些餅干屑,等下請小朋友們分組找一塊空地,撒在空地上。過會兒,你就能發現螞蟻,并跟蹤到它們的家在哪里了。

2、幼兒分自由觀察,教師巡回指導。

3、提醒幼兒愛護小螞蟻,不要踩到小螞蟻。

(三)我的螞蟻朋友

1、回到教室,討論觀察結果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發現螞蟻的家了嗎?它們的家到底在哪里?

2、分組上前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提醒幼兒用完整的.句子來講述,并引導幼兒簡單描述螞蟻的生活環境。如:小螞蟻生活在洞里,洞口是一個拱起的小土士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洞的旁邊都是小草,旁邊的泥土非常干燥……

3、教師小結:原來,小螞蟻喜歡在地下挖洞筑果,它們的家有好聽的名字叫一蟻穴。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比較干十燥的土壤中,我可以在樹根草從、在地方找到它們的家。

(四)螞蟻的家園。

1、 觀察幼兒用用書,進一步認識地下螞蟻王國。

2、 螞蟻在底下的家,到底是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6頁,說說蟻穴的內部形狀又如有許多的小房間,鼓勵幼兒大膽猜每個“房間”的不同用途。)

3、小螞蟻在里到是怎么引活的呢?這一個個的小“房間分別是什么用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們來分享答案,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這個變化莫測自我的社會里,孩子們對環保意識非常薄弱,在生活中,隨時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隨手亂折樹枝、花草,更多人類還在砍伐樹木,導致地球災難越來越多,為了讓更多的人關注保護樹木的重要性,我們從孩子開始教育,從身邊開始教育。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植物的生長情況,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培養幼兒從小保護環境的意識。

3、初步了解植物的陪護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讓幼兒了解樹木的成長過程(難點)

2、讓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有著密切的聯系(重點)

活動準備

1、聯系園林師與社區合作

2、灌澆植物的水桶若干

3、制作“保護植物”的標志

4、植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開始(導入)部分

一、師幼談話,讓幼兒了解樹木的成長過程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到了社區,這里有很多很多花草、樹木,首先,我們先來觀察一組圖片,來看一看這些植物是怎么生長的?!?/p>

2、通過觀察植物圖片(樹木的生長過程)讓幼兒了解所有植物生長都是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這是什么?它是怎樣生長的?它要經歷多久才能成為高大、粗壯的樹?”

(2)提問:“一顆樹的成長需要多少年?”(我知道是一年。)“要成為一顆參天大樹,需要多少年?”(我想需要10幾年。)

教師小結:對,小朋友回答的很好,一顆大樹需要10幾年,有的還更久20年、30年,所以樹木需要我們大家的愛護和栽培,如果,經常破壞它,我們身邊的綠色植物就會越來越少,我們的環境會越來越差。

基本部分

二、通過問答形式,讓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有著密切的聯系

1、提問:“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樹和我們人類有什么聯系?”(樹是人類的`朋友。)(樹可以排除氧氣,供我們人類呼吸。)(樹還能吸收我們不需要的二氧化碳。)(樹可以保護我們的房子,把風擋住。)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對,樹是我們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植物,它不僅能給我們帶來人類所需要的氧氣,還能綠化環境、美麗城市,所以我們大家要保護樹木、保護環境。

三、現在我們請社區阿姨(園林師)和我們來講一講,我們要怎樣保護樹木

1、社區阿姨提問:“小朋友們,平時我們在小區里有沒有看到園藝工人在養護樹木?。俊保ㄓ?,工人叔叔會幫助修剪。)“你們知道一顆樹生長需要我們人類怎樣幫助它們嗎?”(需要我們的給它澆水。)(冬天給它們“穿上衣服”。)

社區阿姨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一顆樹長大需要我們去澆水,還需要我們去幫助它們修剪,怎樣我們的環境就更加美麗、整潔了,所以,小朋友們平時,也要愛護植物,讓它們也和我們一樣快樂的成長。

結束部分

四、組織幼兒為植物澆水并貼上保護植物的標志

1、教師提問:“現在我們和社區阿姨一起去給植物澆水,然后把保護植物的標志貼在上面,讓大家都知道我們要愛護植物?!保ê玫摹#?/p>

活動延伸

五、活動延伸

1、組織親子活動,讓家長和孩子共同養護社區植物,共建美好家園。

2、讓幼兒探索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教學活動反思

1、本次教學內容課程目標明確,讓幼兒明確意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在教學活動落實中,有很多孩子因為對樹木生長沒有多少了解,所以提問中互動不起來,通過圖片的引導,孩子們開始想象、探索紛紛舉手發言。開始活躍起來。

3、在以前傳統的按班教學中孩子們都是按部就班,這次通過和社區合作進行教學,在加強社會教學形式的同時,豐富了孩子的科學知識。

4、如果重新上本次課程,我會在開始部分先讓孩子們觀察社區樹木,再通過圖片來討論,讓幼兒有感觸的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基本部分中可加入樹木與人類有關的大量圖片(比如:沙塵暴、洪水、樹木被砍伐等。)讓幼兒了解保護環境對人類很重要。

5、我在教學本次課程中,老教師們的評價是:

(1)總體環節流暢,幼兒能完整的接受并有一定的效果。

(2)師生能互動

(3)導入部分吸引力欠缺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不同的玩法,了解管子的輸送作用。

2、在觀察操作中,探索各種彎管的作用,發現能使球轉彎的秘密。

3、愿意參與探索活動,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索發現。

活動準備:

管子、乒乓球、球門、各類小玩具、設計圖、水、水盆、音樂。

活動過程:

一、經驗導入

問:你們在哪里見過這些管子?

小結:管子無處不在。今天我們就和管子玩游戲。

二、管子游戲

1、玩法提示:讓小玩具和管子一起玩,讓小玩具從管子的這頭進去,從管子的那頭出來。

2、幼兒探索不同的玩法,嘗試運用多種材料。

3、發現交流。

幼兒個別介紹自己不同的.玩法,并上前演示。

4、小結

(1)管子平放,可以通過用力讓小玩具出來。

(2)管子抬高,不用力也能讓小玩具直直的出來。

三、“轉彎射門”游戲

1、提出要求,介紹玩法:“轉彎射門”。

2、介紹、認識管子的好朋友:各種接頭管。

3、幼兒探索、嘗試用多種接頭管進行“轉彎射門”。

4、探索交流,活動小結。

四、“管子設計師”

1、出示設計圖,引導幼兒觀察。

問:用了幾根管子?你從哪里看出來?

2、共同合作,(分成2組)嘗試看圖示設計連接水管。

3、集體驗證,通水試驗,分享成功!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對比感知,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質(糖、鹽等)的化學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

3、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注。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準備: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溫開水,鹽、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頭,洗衣粉

活動一: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

過程:

(一)引導活動,猜謎語,激發幼兒的興趣"手抓不起,刀劈不開,洗臉洗手,都叫他來"

(二)基本活動

1、水是沒有顏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讓幼兒比較,說出:牛奶是什么顏色的?水呢?

2、水是沒有氣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兒聞一聞醋,再聞一聞水,說說水有沒有氣味

3、水是沒有味道的幼兒嘗嘗甜牛奶,嘗嘗醋,嘗嘗水,比較:水有沒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塊顏色鮮艷的糖,對比觀察:為什么牛奶中的糖塊看不見?水中的看得見?

5、小結:水是無色,無味而且透明的

活動二:

過程:

(一)引導活動

1、出示兩杯開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沒有放糖,問:這兩杯水一樣嗎?看上去一樣,喝一喝呢?

2、請個別的小朋友嘗嘗

3、問:為什么這杯水會是甜的"?

(二)基本活動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糖和水的顏色味道,分別是白與無色,甜與無味

2、將白糖放進水里輕輕攪動,慢慢的,糖不見了,白糖到哪里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樣?

4、再用鹽做一次實驗

5、小結:水能溶解糖和鹽

(三)鞏固活動

1、討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讓幼兒把老師提供的石頭,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東西放在水里,過一會兒或攪動一下,看看哪些東西不見了?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3、提醒幼兒回家繼續做類似的實驗

活動三:討論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教學反思

首先我以和水玩游戲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起小朋友們感興趣想玩這個游戲。喜歡玩游戲的小朋友感興趣了會認真專心地跟著玩,達到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在這個活動中他們知道了水的重要性,人和動物每天都離不開水。水是無色、無味,水是抓不住會流動的。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探索生活中的綠色物品浸在水中是否會褪色的現象。

2、能記錄并較清楚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

3、愿意參與實驗,喜歡科學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五組綠色物品材料:綠布、綠縐紋紙、綠雪花片、綠開司米線、綠色蠟光紙。

2、每人一張記錄表、一只記錄筆、一次性杯子及攪拌棒人手一份、一次性臺布。

3、每組一只大塑料桶作為盛水容器,一只小塑料盆,一只臉盆作為染缸,能吸水的白布。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引發孩子的興趣。

1、教師講述綠色毛巾掉色的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好!今天劉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有趣的事情。這件事就發生在劉老師家里。劉老師的爸爸有一天晚上用了一塊綠色的新毛巾洗臉后,就去上班了。結果到了單位,單位里的叔叔阿姨都笑了,他們說,劉老師爸爸的臉怎么變成了大花臉。臉上這兒綠一塊、那兒綠一塊。

提問:小朋友,你們說說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小結。

2、請幼兒說一說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綠色的物品。

3、教師介紹自己帶來的綠色物品。

二、綠色褪出來

1、教師出示記錄表,請幼兒猜一猜上面的五種綠色物品哪一樣會掉色,哪一樣不會掉色。

2、幼兒猜測,教師記錄。(掉色就打“√”、不掉色就打“×”)。

3、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操作過程。

師:那么,到底我們小朋友有沒有猜對呢?我們可以實驗一下。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操作過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五組綠色的材料,我們小朋友要輪流把五種綠色的材料做過來。首先用塑料杯盛小半杯水,再拿一個綠色材料放進水里,還可以用粗吸管來攪拌,看看綠色物品是否掉色。如果杯子里的.水變成了綠顏色,就表示這個綠色的物品是掉顏色的,那么我們就將綠顏色水倒進染缸里。如果水沒有掉色,我們也將水倒進我們的染缸里。并且還要將結果記錄下來,如果你發現掉色就打“√”、不掉色就打“×”。

4、幼兒巡回操作并記錄結果。

5、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6、幼兒交流記錄結果并驗證:哪些物品會褪色。

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不光今天這些綠色的物品會掉色,還有其它的綠色物品也會掉色,我們小朋友可以在家里試一試。特別是媽媽如果給我們小朋友買了綠色的衣服、毛巾,可要提醒媽媽先要放在水里浸一浸,將綠顏色掉到一點后,再曬干用。

三、試試染綠布

1、師:今天我們弄出了這么漂亮的綠色顏料,我們一起給自己做一塊綠色的小手帕吧!

2、幼兒染布,相互欣賞。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里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里有東西嗎?(杯子里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么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 現。

3、討論:手帕為什么沒有濕?水為什么進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余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6、總結。

四、活動延伸

將一只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活動反思:

通過這一活動,幼兒都能很好地認識空氣并知道空氣的重要性,環節中粘鉤的運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動效果很好。本次活動圍繞目標進行,每個環節緊緊相扣,層層遞進,從而激發幼兒保護空氣,保護大自然的意識。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和習性,知道老虎是森林中食肉的動物。

2、使幼兒知道老虎是珍貴的野生動物,教育幼兒要保護它們。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老虎》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上的畫面,認識老虎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提問:“這是什么?看起來有什么感覺?”引導、教學掛圖《老虎》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上的"畫面,認識老虎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提問:“這是什么?看起來有什么感覺?”引導

2、引導幼兒討論老虎在森林里的作用。

提問:“老虎是生活在森林里的野生動物,你知道它們在森林中是怎樣生活的嗎?”“你害怕老虎嗎?”(向幼兒介紹老虎的作用。)

我國有珍貴的東北虎,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可現在由于森林的減少,東北虎越來越少,我們要保護老虎。

3、小結:“大自然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它們組成一個大家庭。缺少誰都不行?!?/p>

延伸活動

在美工活動中畫老虎。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目標:

1 讓幼兒通過實驗操作發現鹽溶解于水會增加水的浮力的現象。

2 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準備: 杯子若干,鹽,小蘇打,白醋,攪拌棒,土豆片

過程:

自由探索

1 這是什么?(教師出示一個土豆),我把它切成了土豆片,現在我要把土豆片放到水里去,你們猜猜會怎樣?

2 把土豆片放到水里會怎樣呢?我們來試一試。

3 我這還有三杯水,我又要把土豆放到水里去,這回會怎樣呢?(幼兒回答教師驗證)

引導發現:

1 為什么這個杯子里的土豆片會浮起來呢?

2 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東西,看看是什么?你是怎樣知道的.?

3 你們每人拿一個杯子,先放土豆片,再放盒子里的東西,記住綠顏色標簽的杯子里只能放綠顏色盒子里的東西,紅顏色標簽杯子里只能放紅顏色盒子里的東西,藍顏色標簽杯子里只能放藍顏色盒子里的東西。看看土豆怎樣了?

4 不管你的土豆片有沒有浮起來,我們來聽聽你在實驗的時候都發現了什么?

5 現在請你們再拿兩個不同顏色標簽的杯子,想個辦法讓土豆片浮起來,每個杯子里只能放一樣東西,要不你們就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東西讓土豆片浮起來了。

6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為什么他們也放了鹽,可是土豆還是沒有浮起來?他放了很多鹽,土豆片才能浮起來,你們再去試試。

155722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