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有趣的漢字大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推薦】大班教案集合七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孩子們沉浸在節日的快樂中。他們談論著有關節日的許多開心事……“歡樂自助游”是孩子最近談論的熱點,玩沙、玩水又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活動,但對于玩沙的規則有的孩子只是紙上談兵。這次玩沙,我們預設了兩個獎,怎樣才能獲得“心靈手巧”和“文明禮貌”獎呢?我們請孩子們自己來當小評委,讓他們自己來設計、制定這兩個獎項的要求。通過這個活動不僅能使孩子們進一步理解玩沙的要求,同時能體驗到集體合作力量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分工合作,嘗試小組交流,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繼續分享“六一”來臨的喜悅,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游園會的經驗、紙、筆;“心靈手巧”和“文明禮貌”獎券
活動過程:
一、語言導入:
◇馬上,我們將迎來什么節日?
◇“六一兒童節”大家有些什么開心的事啊?
◇去年小(二)班的時候,(歡樂游園會)我們開展了哪2個活動?
◇今年的歡樂游園會我們班負責“玩沙玩水樂哈哈”。
◇一聽名字你們就知道這是……
二、討論“心靈手巧”獎的要求:
◇現在啊,我們遇到了問題(出示獎券),這是什么?
◇獎券有什么用呢?
◇老師正在想:怎樣才能得到這兩種獎券呢?
◇現在請你們一起來幫忙想想好嗎?
討論“心靈手巧”獎:
☉這是什么獎?
☉誰知道“心靈手巧”是什么意思嗎?
☉那怎樣才能得到這個獎券呢?
A、自由交流(兩分鐘)
B、集體交流
好的,那么就像你們說的那樣,能做到這幾點的,我們就給他“心靈手巧”獎。
三、分組交流“文明禮貌”獎
◇那還有這個“文明禮貌”獎呢?
◇這個任務就交給你們了,請你們一起來設計,怎樣才能得到這個“文明禮貌”獎?
1、分組交流,教師指導
要求:
請一個記錄員把你們小組每個小朋友的好方法都清清楚楚地記錄下來。別忘了在記錄紙上留下你們小組的"名稱。
請大家抓緊時間!
指導:
會安靜地商量、討論。能很快地分工。
2、交流、小結
☉請每組選一名孩子介紹,其他孩子可以補充。
☉引導孩子大膽、自信地表達。
☉比較記錄方式。
你們覺得哪個好?
活動延伸:把大家制定的規則貼到宣傳版面上!
活動反思: ◇“歡樂自助游”是孩子最近談論的熱點,玩沙、玩水又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所以這個活動來自孩子生活經驗,是他們熟悉的,關心的,所以孩子們在活動中有話說,能把自己的體會與同伴分享,能將個人的經驗轉化成集體的經驗。
◇當孩子在同一個問題上執著時,教師可以用語言強調來提醒幼兒。在今天的活動中,當一些孩子將“心靈手巧”的規則定義在不揚沙、不扔沙等情況時,教師可以用語言提示幼兒“請大家想想心靈手巧獎應該遵守怎樣的規則?”并加重語氣,突出“心靈手巧”、還可以重復說一遍“心靈手巧”。這樣孩子就會把注意點集中到“心靈手巧”上了,避免更多的幼兒導入誤區。
◇孩子記錄前,向他們說清楚要求。今天的活動中,我覺得忽略了一個時間的要求。由于客觀原因,想把時間的要求省略了,但事實告訴我,可以向中班的孩子提出時間的要求了。有的孩子時間觀念不是很強,所以一開始,出現有的幼兒很篤定地,而且記錄的要求是清楚,明白就可以了,并不是要畫得好看,有的幼兒注重了圖畫,而忽略了簡單地記、快速地記。
◇對一些情況教師及時解決:如安靜地討論,很快地分工等。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幼兒對大野狼這一反而形象是比較感興趣的。抓住這一點,在內容上圍繞讓孩子輕松愉快學習展開構思,將大野狼的故事與歌表演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故事有一定推測性,適合大班幼兒認知特點。而歌表演富有情趣,適合幼兒用動作、神態來表現,易于激發幼兒表現欲。整個設計始終圍繞幼兒是活動主體進行考慮:讓幼兒成為內容的提供者、活動過程組織者以及活動的評價者。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賞故事理解大野狼故作親切的語氣以及小羊天真稚拙的口吻。
2、能跟老師清楚地唱出歌詞。創編歌表演動作,用不同的靜止造型動作表現“山大王”的形象。
3、體驗、表現大野狼“兇惡”、“趾高氣揚”的情緒和神態。
活動準備:
小羊和狼木偶各一只;房子道具一個;小羊和大野狼掛飾若干;故事及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一、聽賞故事,幼兒感知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遍
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后提問:(1)故事說的是誰的事情?
(2)神秘人有什么本領?
(3)故事中的神秘人會是誰呢?
講述故事后半部分提問:(1)神秘人是誰?
(2)大野狼有沒有自己說的那些本領?
(3)它為什么要說自己有這些本領?
2、教師演示木偶,幼兒聽故事錄音。
(1)大野狼稱自己是誰?
(2)討論:什么是山大王?引導幼兒在座位上自己表現“山大王”樣子。
二、學唱歌曲,創編歌表演動作
1、教師范唱歌曲。
2、幼兒跟學歌曲2—3遍。突出表現大野狼兇惡、趾高氣揚的.情緒。
3、逐句引導幼兒模仿大野狼兇惡行走,用力啃咬和看不起動物的樣子。重點啟發幼兒創編“我就是山大王”的動作。
4、完整歌表演兩遍,要求動作合拍,做出“山大王”各種姿勢。
三、以表演劇形式表現故事,學說角色對話,練習歌表演。
幼兒自由選擇小羊和大野狼角色進行表演。
四、討論對付大野狼的辦法,聽音樂做消滅大野狼動作出活動室。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通過了在小、中班的水上活動游戲,已對水的熟性、水的感受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并已掌握了水中閉氣、水中睜眼、漂浮、浮體向前等基本動作。現結合我園關于《開展水上活動,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課題研究,為培養幼兒大膽、頑強、勇敢的精神,特設計這一活動,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環境適應力、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等。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蛙泳腿和自由泳腿的基本動作技能,發展幼兒大小肌肉和上下肌體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地與人合作,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
3、通過水上活動增強幼兒的競爭意識,培養幼兒樂觀、自信、不怕困難等性格品質。
活動難點:懂得解決合作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準備
1、錄音機及有關音樂磁帶。
2、浮板、竹梯兩把、空礦泉水瓶、汽車內胎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做大班素質操和跑步運動。
二、基本部分:
1、熟悉水性:幼兒成一路縱隊浮體向前鉆過竹梯,手持浮板沿池邊打自由泳腿。
2、游戲《小水師訓練營》
(1)幼兒爬上竹梯的最高點,跳入水中以蛙泳的姿勢向前游去。
(2)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海底尋寶活動,以尋到寶物最多的為勝。
(3)兩人一組同坐一艘“小船”劃水,引導幼兒想方設法讓對方下水,直到最后還在“小船”上的為勝。
(4)三人同在一艘“小船”上,并分成A、B兩組,想方設法阻撓對方到達終點,最后能奪取對方紅旗的一組為勝。
三、結束部分
上水沖身、換衣服、滴眼藥水、喝開水等保育工作。
活動評價
幼兒游戲的情緒很高,活動中表現積極、活躍、大膽。肌體動作比較協調,懂得與同伴合作。在競爭過程中,能體現幼兒的合作精神以及自信的一面。整個活動幼兒在輕松、有序的游戲中無形地展示了蛙泳與自由泳的技能技巧。
大班教案 篇4
教學設計意圖:
古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作為即將畢業的大班孩子,想通過此次社會活動:《感恩的心》,借助《口渴的螞蟻》這樣一個故事情節,體驗小螞蟻期盼、驚喜、感恩的心情。然后在表達交流中,將教學的重心回歸到幼兒的生活,并以制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導幼兒體會別人對自己的愛,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積極的反饋給別人。希望通過《感恩的心》這樣一個活動載體,讓紙趣藝術之花在孩子心中開放的更加絢麗多彩。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和談話,體會她人對你的幫助,并運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別人對你的愛。
2、初步培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通過制作感恩卡等活動表達老師給予他們的愛。
難點:讓幼兒學會感恩,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1、音樂:感恩的心。
2、彩色卡紙、黑筆、固體膏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口渴的螞蟻》
討論:聽完故事后你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小螞蟻口渴了,誰幫助了它?小女孩遇到了什么困難?小螞蟻又是怎么幫助她的?
二、遷移經驗,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1、幼兒回憶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2、進一步感受成人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
(1)家中:媽媽洗衣服、爸爸拖地、爺爺喂飯。
(2)幼兒園:老師教本領、阿姨做飯
(3)社會:清潔工掃地、警察指揮交通·······
三、探討交流感恩的方法,制作感恩卡,送給辛勤培育你的老師。(播放感恩的心音樂)
1、設計感恩卡。
2、制作感恩卡
3、贈送感恩卡。
活動反思:
首先作為一堂社會領域的"紙趣研討課,要充分激發和調動幼兒情感方面的東西。活動第一個環節,故事的講述要合理,順暢,圖片的出示容易打亂孩子們的傾聽,導致故事缺乏了完整性,不利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也就難于讓幼兒產生情感的共鳴。而要讓幼兒去理解:螞蟻為什么會幫助小姑娘。在第二個環節中,讓幼兒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照顧的感覺,要運用多種方式,例圖片的方式去引導幼兒去感受,可能會更恰當些。借此喚醒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在活動中,還要讓孩子們充分去聯系生活實際,例你在幼兒園過的幸福嗎?為什么過的這樣幸福快樂。在制作感恩卡時,要有目的的進行設計,這是讓幼兒通過制作感恩卡這樣一個媒介,來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一種方式。同時可以引導幼兒說說畫畫。教師的示范一定要有主題和明確的目標。制作表達很重要,但情感的表達是關鍵。最后環節,讓孩子將感恩卡不僅僅局限于是送給在座的老師,而應該是你最想感恩的人,然后將活動推向高潮。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大班的孩子,應該可以養成思辨習慣和能力了。
以下這兩個活動都是讓孩子在矛盾的環境中,通過議論,來養成積極思維的習慣,逐漸體會求異與思辨的樂趣。這對良好學習態度的養成,有直接作用。
內容與要求
通過對周圍事物變化的了解,培養探索世界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會變化的東西:海綿、氣球、魔方、肥皂粉、粉狀果汁、彩
皺紙、水等。
2.四季變化的樹、月亮、房子等圖片。
3.白紙、水彩筆若干。
過程與指導
一、操作感受
這些東西會變嗎?
(幼兒各自選擇一樣東西,使其發生變化)
二、交流經驗
這些東西是怎么變的?
(幼兒交流講述自己的`發現)孩子是天,我是云
三、討論磨合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會變的?
2.生活中有不變的東西嗎?哪些東西是不變的?
(引發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并最后達成共識)
四、遷移記錄
請你把一種會變化的東西是怎么變的記錄下來,我們把它制
作成一本書,取名就叫《會變的世界》。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動畫片《憨豆先生》故事的開始和結尾創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
2、喜歡續編故事,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視頻《憨豆先生》第一集、圖片、評價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視頻,理解故事前半部分
1、介紹人物,猜想情節
師:今天老師想給大家介紹一位朋友,他叫憨豆先生。他有個特別的伙伴,是泰迪熊。
提問:你們看過這個動畫片嗎?(沒有)
2、觀看視頻一部分,挖掘多種內涵
師:今天,憨豆先生在家和泰迪熊看電視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觀看視頻內容)
提問:
今天,憨豆先生去做什么事情了?(想到大自然中去拍攝動物的照片)
你覺得憨豆先生是個怎么樣的人?(非常有趣、搞笑、有點兒笨的、話不多,但是動作、表情很夸張的.)
二、發揮想象,續編故事后半部分
1、觀看結果,引導幼兒猜想,創編多種故事發展情節(出示憨豆先生夸張的恐懼表情、一群動物兇狠地表情)
提問:可是,你們看,最后憨豆先生什么表情?小狗什么表情?那你覺得這個中間會發生什么事兒呢?
(預設1、可能去拍攝的時候他沒拍好,被小動物欺負;預設2、可能去拍攝時候他碰到小動物了,自己卻不小心出丑了)
2、分組討論(按記錄分組,規定人數,將記錄紙放在不同的桌子上)
現在,我們根據自己猜想覺得那種結果更加有趣進行猜想,一起把憨豆先生去森林后會發生的事情講一講。他會遇到哪些小動物呢?它們正在做什么呢?
請大家四人一組,一起講一講,最后派一個代表,把你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故事就從“憨豆先生高興地開著車來到了森林……”開始吧!
幼兒分組交流,教師巡視傾聽。
3、個別講述,同伴補充
師:故事編好了嗎?我們要來請每組的代表來把自己組編好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大班教案 篇7
情況分析:
我班是個混合班級,幼兒入園時間長短、年齡大小都有差距。各方面發展懸殊較大。例如:在體能發展上。身體較矮小的孩子雖靈活,鉆爬動作發展較好。但平衡能力較差,活動量小。而個頭高大的孩子卻顯得笨重,平衡能力發展較好,活動量大,但協調性不夠。為了幫助幼兒身體素質獲得均衡提高,我設計了以下綜合體能活動:《戰勝灰太狼》。由于幼兒水平不同,我將全班幼兒分成三個級別。分別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
活動目標:
1、根據幼兒的不同水平,在游戲中發展幼兒跳躍、平衡、鉆爬的能力。
2、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品德,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喜羊羊(男)和美羊羊(女)掛飾一人一個,灰太狼掛飾一個,動物玩具若干,音樂及錄音機。
2、場地布置:(矮個組)(中等個組)(高個組)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出示掛飾(喜羊羊和美羊羊)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邀請了兩位動物朋友到我們班里來做客。(出示掛飾)你們喜歡它們嗎?(發掛飾給幼兒佩戴)
2、讓我們用歡樂的舞蹈來歡迎它們的到來。(放音樂跳健身舞)
二、玩游戲:
(1)、游戲一《去羊村》
1、介紹游戲喜羊羊和美羊羊也想邀請小朋友們去羊村玩,去羊村有三條路。(向幼兒介紹游戲場地)
2、按幼兒高矮不同分組
3、請個別幼兒示范游戲玩法(跳過小溝,走過小橋,鉆過山洞)
4、玩游戲
(2)游戲二《救小動物》
1、救小動物老師聽說住在羊村附近的"小動物們都被灰太狼抓走了,今天,我們大家把它們救出來好不好?
(重復玩游戲,并要求幼兒在指定的地方每人帶回一個動物玩具,按原路返回。)
2、抓灰太狼(由配班扮演)
三、聽音樂自由動作,做放松活動,慶祝朋友得救。
四、討論:小動物為什么會被灰太狼抓走,怎樣才能避免。
五、回家(再游戲一遍結束)(說課)綜合體能活動《戰勝灰太狼》,是我為了幫助本班幼兒均衡發展體能而設計的一節活動。活動以幼兒所熟悉并喜歡的動畫人物喜羊羊和美羊羊作為載體,以戰勝灰太狼為主題。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并根據幼兒不同水平的需求,分別提出具體的活動要求的。(即按身高選擇活動路線)。在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加強活動的趣味性、游戲性。同時又兼顧幼兒在活動上的量及密度。我緊緊圍繞去羊村----救動物朋友----抓狼----回家。這樣一個情景,引導幼兒進行活動的。這一活動既滿足了幼兒體能發展的需要,又體現了幼兒表現勇敢樂于助人的。活動頭尾又配有音樂活動,即開頭有熱身活動,結尾有放松活動,符合人體的生理機能。整節活動設計考慮到了上升---平穩----下降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