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小班教案
推薦度:
我的名字小班教案
推薦度:
《剝橘子》小班教案
推薦度:
紅紅的發卡小班教案
推薦度:
《好玩的玩具》小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必備】小班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第56、57頁及第61頁的7-10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計算得數是8(9)的加法和8(9)減幾。
2、親身經歷了根據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的探索過程,使學生感受到“一圖四式”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3、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學具準備:
1、 課本第56頁的情景圖的課件。2、學具一盒。
教學過程:
一、 復習準備。
1、 口算。
2+2= 1+2= 6-5= 7-3= 2+3= 3+4=
5-5= 5+0= 0-0= 7-1= 7-6= 0+4=
2、 數的組成訓練。
二、 新課引入
1、 教師談話。
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7以內的加減法,今天繼續學習8、9的加減法。
2、 板書課題。
三、 學習新知。
1、“一圖四式”的學習。
(1)出示課本的插圖,師:根據這幅圖你能列出幾個算式?你怎么想的?
師:四人小組合作,發表不同的意見并互相補充。
(2)學生匯報、交流自己所寫的加法算式,教師配合學生的`發言板書:6+2= 2+6= 8-2= 8-6=
師:這四個算式是怎么來,誰來說?
(3)先讓學生計算6+2= 2+6= 的得數,然后說一說自己計算的方法。
(4)引導學生比較8-2=6 8-6=2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2、學習第57頁的“擺一擺”
(1) 屏幕上出示“擺一擺”情景圖,并引導學生觀察。
師:圖上畫了些什么,說明什么?
(2)動手“擺一擺”,擺完交流自己擺的過程結果,著重說一說四道題的得數是怎么來的。
(3)“想一想”
3、照例題舉例。邊擺學具邊說算式。
四、 鞏固練習。
1、第61頁的7、8、9題
2、卡片游戲。第10題
五、 全課小結。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被愛包圍著,卻不知道愛是什么。小班剛開學的時候很多孩子哭鬧,每天來園后就拽著媽媽、爸爸不讓他們離開。甚至有一些會使勁的拽著奶奶、媽媽的長頭發,連頭發都拽下來了。看到家長咬著牙忍著,我都很無奈,這些孩子怎么都不知道心疼呢?于是我覺得情感教育非常的有必要,通過《誰愛誰》活動可以讓孩子知道媽媽愛我,有初步的愛的意識。
活動目標:
1、對集體閱讀感興趣,體會書籍帶來的樂趣。
2、學說“xx愛xx”語句,初步感受愛。
活動準備:自制圖書“誰愛誰”
教學重點:學說“xx愛xx”語句。
教學難點:通過教學讓孩子初步感受愛的意義。
活動過程:
一、閱讀圖書,愉悅心情。
1、出示封面,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本自己做的書,我們來看看吧。這是書的封面,上面有什么?(愛心)
教師:對,這是一本關于愛的書,愛就是很喜歡的意思。書的名字叫做《誰愛誰》,我們一起看看書里講了誰和誰、誰愛誰的故事。
(分析:封面上紅紅的大愛心可以直觀的告訴小朋友這是一本關于愛的書,視覺效果很強烈。)
2、閱讀第一頁“兔子愛蘿卜”,幼兒觀察。
教師:這是誰?它是什么樣子的?
教師:你們愛小兔子嗎?那兔子愛什么?你們看看答案就在愛心后面,你能看出來是什么嗎?
(分析:在教具設計中,答案頁上面遮上一張紙,挖出一個愛心形狀,可以看到答案的一小部分。這樣設計符合幼兒好奇的心理,也可以很好的.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和集中力。還可以降低難度,增強幼兒信心。在幼兒有爭執的情況下,教師指導幼兒觀看愛心后面的物體是什么顏色或者什么形狀等特征來猜測是什么。)
幼兒:蘿卜。
(分析:教師表揚找到答案的幼兒,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和增強信心。)
教師完整的向幼兒展示第一頁“兔子和蘿卜”,
教師:兔子愛什么?
幼兒:兔子愛蘿卜。
教師:誰愛蘿卜?
幼兒:兔子。
教師問道:誰 愛 誰?
(分析:教師在問第一個“誰”的時指著小兔子,在問第二個“誰”的時候指著蘿卜。幫助幼兒理解“誰愛誰”,方便回答。教師在這里重復的提問,有由簡入難,一步步引入“誰愛誰”的問題,給孩子階梯式的前進方式。)
3、閱讀第二頁“小貓愛小魚”,幼兒觀察。
教師:你們聽誰來了?(教師學小貓叫)小貓愛什么?
(分析:教師學小貓可以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孩子主動進入下一環節。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也可以觀察愛心后面物體的特征猜測。鼓勵孩子觀察愛心后面的物體特征找到正確答案。)
幼兒學說:小貓愛小魚
4、閱讀第三頁“小魚愛泡泡”,幼兒觀察。
教師:小貓愛小魚,那小魚愛什么?展示第三頁小魚。
(分析:這個問題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在這一環節多給一些提示。如:小魚生活在哪里?小魚喜歡和誰做游戲呢?)
教師:小魚愛泡泡,每天小魚都要突出很多的泡泡,小魚看到這些小泡泡就會在后面追啊追,追到了就一口咬破,可好玩了。小魚愛泡泡是因為小魚和泡泡一起做游戲。
5、閱讀第四頁“媽媽愛我”,幼兒觀察。
教師:這是誰?媽媽愛什么?
(分析:其實整個繪本的高潮就在這里,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才是這本書的宗旨。)
請一兩名幼兒打開看看媽媽到底愛什么?幼兒在鏡子里看到自己,教師問他“媽媽愛誰”?幼兒回答:“媽媽愛我。”
之后請每個幼兒都看一下媽媽愛的到底是什么?孩子一邊看教師一邊提問“媽媽愛誰”?每個孩子都看完后問大家:“媽媽愛誰?”幼兒集體道:“媽媽愛我”。
(分析:讓每個孩子都照鏡子,激發孩子的興趣,體會書籍帶來的樂趣。)
6、完整閱讀。
教師借助問答游戲,進行每一頁的問答。
(分析:在問答游戲中鞏固孩子對“xx愛xx”語句的掌握,加深愛的理解。)
二、知識拓展,加深印象。
教師出示其他動物圖片,讓孩子自由說說。如小狗,幼兒可以說“小狗愛骨頭”,也可以是“小狗愛肉肉”等,如灰太狼,幼兒可以說是“灰太狼愛小肥羊”“灰太狼愛紅太狼”等多個答案。
(分析:此環節主要是彌補第一環節的局限性,第一環節有固定的答案主要是讓孩子學說“xx愛xx”語句。所謂的正確答案局限了很多精彩的內容,所以這一環節的加入得到孩子的喜歡。可以充分的激發幼兒的想象力,也給孩子更多的說的空間。讓孩子理解更全面的理解“愛”的同時,主動學說“xx愛xx”,促進幼兒主動運用語言,發展、表現自我的機會。)
三、情感遷移,體驗親情。
教師:每個動物都有自己愛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愛的人。媽媽愛我,那請你說說看你家里還有誰愛誰呢?引導幼兒說出:我愛媽媽、我愛爸爸、爸爸愛媽媽等家人之間的愛。
(分析:主要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人之間的愛。給孩子更多的感受。)
四、結束環節“愛要大聲說”。
教師:我們的媽媽、爸爸愛我們,我們也愛我們的爸爸、媽媽。那這樣,我們一起大聲的對爸爸、媽媽說一聲“我愛你,爸爸媽媽。”
延伸:讓孩子對自己愛的人說一句“我愛你”。
(分析:教師要求幼兒大聲的說出對家人的愛,一句簡單的“我愛你”可以拉近人與人的心靈距離,共同感受愛的幸福。)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意圖:
沙子是孩子們喜歡的自然物,沒有哪個孩子不喜歡玩兒沙子,不喜歡玩水,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娛樂方式之一。
活動目標:
1.使用玩沙工具裝沙游戲。
2.用不同工具裝沙子。
3.感知沙子的特性。
活動準備:
玩沙桶若干,玩沙工具(鏟子、勺子),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小桶,裝滿沙子。
裝沙注意事項:不要把沙子弄到小朋友身上;不要用手揉眼睛。
二、探索活動
1.認識工具。
觀察幼兒工具使用情況,適時指導。
2.相互交流。
請幼兒坐下來,請裝滿的孩子說說用什么裝的,再請沒裝滿的`孩子說說用的什么,比較兩種工具的大小。
3.選擇合適的工具再次裝沙。
三、創造活動
師幼一起律動,邊做動作邊說:“桶寶寶,吃飽飽,高高興興蹦又跳。”
活動反思:
沙子由于平時接觸的機會較少,所以孩子們玩沙子時非常興奮。將難點設置為選擇合適大小的工具裝沙子,幫助小班幼兒提高游戲的趣味性。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參與游戲的幼兒均能有目的的選擇大的沙鏟以達到裝的快的目的,活動目標基本完成。
小班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