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小班社會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小班社會《垃圾分類》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我會排隊》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適應活動教案

推薦度:

小班社會《母親節》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社會母親節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熱門】小班社會教案合集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時間。

2、愿意講述品嘗過的各種各樣的湯圓。

3、增進幼兒喜歡我國民族風情習俗的情感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5、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實物湯圓、泥工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元宵節的時間。

二、讓幼兒大膽講述自己品嘗過的元宵。

師:這些湯圓長得什么樣子?湯圓里面有什么?

三、鼓勵幼兒用泥工捏出自己喜歡的元宵形狀,可以從顏色上選擇。

活動反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湯圓,為什么要吃湯圓?元宵節還有哪些習俗呢?我們的孩子很少接觸,知之甚少。我們的傳統節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動開展了一個遲來的元宵節活動。根據小班孩子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我利用正月十五拍來的花燈照片和圖片給孩子直接的感官沖擊,并讓他們在看一看、說一說中了解元宵節的習俗,并知道是“團團圓圓”“期盼來年順利”的意義。

在猜燈謎的游戲中達到高潮,孩子們積極踴躍,因為猜對了可以得到一個兔子花燈,他們非常喜歡!通過本次活動相信孩子們對元宵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特殊電話號碼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米奇頭飾,

2.觀看過米奇妙妙屋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扮演米老鼠

帶領小朋友一起出發去米奇公園參加舞會。

二、在游戲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1.(播放課件)看,到了什么地方?森林里發生什么事了?讓我們想個辦法

2.由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么號碼呢?(119)撥打119后我們應該怎么說,消防叔叔才會來火災現場救火呢?

3.小結:119是火警電話,發生火災后撥打119請消防員叔叔來救火。

那如果我們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著火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4.繼續出發,(播放課件)維尼小熊的頭怎么了?怎么辦?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么號碼?(12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求救。

6.小結:有人受傷或者需要急救時,我們可以撥打急救電話120請醫生來幫忙。

7.繼續出發,(播放課件)那是誰?(小偷)他在干嗎?(偷東西)

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么號碼?(11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報警。

9.小結:遇到小偷、強盜這些壞人,我們可以撥打匪警電話110報警,保護自己生命和財產。

三、鞏固

1.總結特殊的電話號碼今天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三件事,真驚險啊。森林里著火了,我們撥了火警電話?(119);維尼小熊受傷了,我們撥了急救電話?(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東西,我們撥了警察的電話?(110)

2.做了三件好事,開心嗎?時間不早了,讓我們趕快去參加舞會吧。

3.繼續出發,米奇公園到啦,米妮在等我們了,讓我們一起跳妙妙舞吧。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謙讓的道理。

2、教育幼兒懂得禮讓,知道尊老愛幼。

3、體驗謙讓所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

幼兒初步懂得與人相處應謙讓的道理。

【教學難點】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為他人著想的品德。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鼓勵語:小手小手轉一轉,你棒,我棒,大家棒!

物質準備:圖片2張、故事《孔融讓梨》、兒歌《讓座》、一盤梨。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音樂律動《爸爸瞧媽媽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孔融畫面,引出內容。

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孔融讓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聽故事孔融讓梨。

提問:你們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故事聽到一半)

師:讓我們繼續來聽聽孔融到底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

提問:

1、孔融為什么挑最小的梨?他是怎么想的?

2、你認為孔融這樣做對嗎?好在哪里?

師:我們在來聽一遍故事,聽聽孔融對爸爸是怎么說的?(請幼兒學講孔融的話)爸爸是怎么夸獎他的?

提問:你喜歡孔融嗎?為什么?

小結:孔融才四歲,就知道讓梨,是不是很懂事???古代的小朋友懂得謙讓,我們現在的小朋友是不是也懂得謙讓呢?

(三)聽兒歌《讓座》

導語: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兒歌《讓座》,一起來聽聽吧。(播放兒歌《讓座》)會唱的小朋友跟著一起唱。

提問:兒歌好聽嗎?兒歌中的小朋友做了些什么?這位小朋友也這么有禮貌,我們是不是應該向她學習?。?/p>

三、結束部分

小結: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好的留給別人,兒歌中的小朋友也懂得給老奶奶讓座,大家都夸他們是好孩子,我們也要向他們學習,兄弟姐妹之間要友好相處,有好的"東西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不要只顧自己。我們要學會尊敬關心長輩,愛護兄弟姐妹。

今天老師請大家吃梨,你挑哪個?為什么?小朋友排隊上來拿。

附故事:《孔融讓梨》

古時候有一個人叫孔融,他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盤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讓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個什么樣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哩。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留給哥哥吃?!?/p>

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p>

你看,孔融講得多好啊。他父親聽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p>

孔融只有四歲,就知道讓梨。上面讓哥哥,下面讓弟弟。大家都很稱贊他。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一、教學內容:

小班社會活動《小朋友的節日》

二、教學目標:

1、知道六一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

2、體驗節日愉快的氣氛,感受成人(父母、老師)的關心和愛護。

三、教學準備

1、師幼共同布置節日的班級環境。

2、將社會各界贈送的禮品展覽出來。

3、PPT課件。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知道“六一兒童節”是小朋友的節日。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法、談話法等。

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活動。

1、播放PPT課件,介紹六一兒童節。

提問:再過幾天就是六月一日了,小朋友知道他是什么節日嗎?小結:六一是國際兒童節,是世界上所有小朋友的節日。調動幼兒過節的.歡樂氣氛。讓幼兒知道六一是小朋友的節日二、介紹兒童節。

1、感受節日愉快的氣氛。

(1)了解園內的節日環境布置。

提問:你看到幼兒園有了什么變化?班上有了什么變化?

(2)介紹并參加各個班級的游藝活動。

老師分組帶幼兒到各個班級游玩。參觀各班節日環境。感受節日的愉快氛圍。三、舉行禮品展覽。

1、感受成人的關心和愛護。

參觀六一禮品展覽。

提問:這些禮品是送給誰得?誰送的?他們為什么要送送這么多禮品給我們?我們要謝謝誰?幼兒領取禮品。發放禮品。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輕、響不同的聲音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2、知道自己發出的聲音有時需要輕,有時需要響。

3、嘗試在不同的情境中,發出輕、響不同的聲音。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園生活已有一段時間。

2、錄有幼兒嘈雜聲的磁帶、相關圖標等。

活動過程

1、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輕、響不同的聲音,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響的聲音說話。

(1)教師創設講故事的情境,聲音越說越輕,體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清楚。

(2)幼兒用響亮的.聲音說出自己的名字,體驗一個人發言時聲音應該響亮。

2、聽錄有幼兒嘈雜聲的磁帶,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輕的聲音說話。

(1)播放一段幼兒游戲時發出的嘈雜聲。

(2)體驗大家都在說話的時候應該用輕輕的聲音。

3、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

(1)提問:我們在幼兒園里,每天要做哪些事情呢?

(2)提問: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呢?(幼兒回答,教師擺放圖標。)

4、情景練習,深入體驗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聲音。

(1)發出響響的聲音:向客人老師問好;學習解放軍有精神地走路,用響響的聲音喊口令。

(2)發出輕輕的聲音:輕輕地搬椅子;大家一起輕輕地唱搖籃曲,哄寶寶睡覺;寶寶睡覺了,大家輕輕地走到活動室門口。

核心理念:體驗

我班孩子剛入園不久、年齡偏小,對各項活動中的規則理解模模糊糊,有時還混淆不清。常常會出現該輕時不輕,該響時不響的情況。所以,僅從科學的領域體驗聲音的輕和響,對我班孩子來說沒有意義。我嘗試從社會領域切入,把握幼兒的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為幼兒提供一個在最近發展區內的支架,幫助幼兒體驗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聲音,從而更加清晰地理解了班級各項活動規則。對于小班初期的孩子而言,如何才能有效地幫助其體驗聲音的輕和響呢?我的策略是:

1、巧用故事,體驗什么時候該響。輕的情境是很難人為營造的,我想到了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所以創設了講故事的情境,巧妙地抓住孩子想聽清故事內容的心理,聲音越說越輕,幫助孩子體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清楚,從而理解一個人發言時聲音應該響亮。

2、聽真實的噪音,體驗什么時候該輕。傾聽一段真實情境中的嘈雜聲,引導幼兒談感受:“你們能聽清楚他們在說什么嗎?為什么聽不清楚?”從而體驗大家都在說話的時候應該用輕輕的聲音。

3、在真實的情境中,發出輕、響不同的聲音。教師創設輕、響不同的真實情境,使幼兒有機會在實踐中進一步體驗輕、響不同的聲音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和別人打招呼、喊口令時,聲音應該響亮;當別人睡覺、休息時,聲音應該輕些,不要影響和打擾別人。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由來:

春天時節百花齊放,幼兒園的花朵也開放得很燦爛,吸引了幼兒前來參觀,有的幼兒會忍不住,伸手采摘花朵,為了讓幼兒學會與別人分享美麗的花朵,體會分享能給人帶來快樂的心情,因此,我特意為幼兒設計了“花兒我不摘”的社會活動。

活動目標:

1、學會與別人分享,明白與別人能帶來快樂的道理。

2、培養幼兒的審美感,初步體會分享鮮花帶來的快樂,增強幼兒的社會性。

活動重難點:

會與別人分享。

活動準備:

1、插有紅花、黃花、白花等的花瓶若干,小兔子和小鴨子頭飾各一個。

2、“花兒我不摘”的音樂磁帶,鮮花實物圖,“鮮花朵朵開”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老師出示鮮花實物圖,問:這是什么?好看嗎?想不想玩游戲?

2、老師播放“鮮花朵朵開”的音樂,帶領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手指游戲的玩法在“鮮花朵朵開”的活動里有詳細介紹)

3、手指游戲結束后,老師說:小朋友們的鮮花開得真好看!讓我們笑一笑!

二、學習新課

1、老師引導幼兒玩“猜猜看”的游戲,讓幼兒通過游戲說一說花的顏色,增強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

老師模仿小鴨子的聲音說:我家里有個小花園,花園里開滿了鮮花,小朋友們想不想去花園看花?

老師請1名幼兒扮演花,用地墊把幼兒遮擋起來,悄悄地跟幼兒說‘扮演一朵小紅花’,你拿起一多小紅花放在胸前。

老師:你們猜猜看,花園里開了什么顏色的花?花開得好看嗎?(幼兒回答后,老師移開地墊)

(備注:這個環節可以請2-3名幼兒輪流扮演不同顏色的鮮花,如紅色的花、黃色的花。)

老師小結:小鴨子的花園有有紅色的花、黃色的`花……你們喜歡嗎?(老師邊提問,邊用地墊遮擋,把插有鮮花的花瓶擺放在地板上)

2、老師創設活動情景,讓幼兒初步理解與別人分享能帶來快樂的道理。

老師:小鴨子的花園到了(移開地墊,使花瓶呈現在幼兒面前),看,小鴨子的花園漂亮嗎?有什么顏色的花呀?聞一聞花香不香?你們喜歡哪一朵花?

配班老師扮演小兔子,跳到花園里,大聲說:花兒真美??!小兔子跳到一朵大紅花前,說:我喜歡大紅花,我要把大紅花摘回家!(說完就去摘大紅花)

老師:小兔子,你在干什么?(在摘花,我要把大紅花摘回家看)

老師:小朋友,你們說小兔子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老師:小朋友說得對,小兔子,你看,你摘了大紅花,其他小朋友來花園看花,就看不到大紅花了!要是小朋友也把花摘了,你也看不到大紅花了,所以,我們不摘花,要留給其他小朋友看!

老師小結:小鴨子花園里的花兒真美,花兒真香,我們不要摘,不要摘,要留給大家一起看!

3、老師示范唱兒歌,用動作表現兒歌內容,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和別人分享帶來的快樂!

附兒歌:花兒我不摘

花園里,鮮花開,紅的花,黃的花,真呀真好看!

花兒美,大家看,我不摘,我不摘,大家夸我乖!

4、幼兒嘗試跟著老師念唱兒歌,用肢體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三、鞏固新知

1、幼兒進行角色游戲,鞏固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老師:接下來,我們要玩一個游戲,我們圍著這束漂亮的鮮花走。(教室中間放有一束五顏六色的鮮花,老師帶領幼兒念唱兒歌,邊唱邊用肢體動作表現兒歌內容)

老師:我們換一種方式玩,我們圍著這束花跳。

四、結束活動

1、老師總結:小朋友們真棒,花兒好看也不摘!要留給其他小朋友看。然后揉一揉肚子,說:哎呀,肚子咕嚕咕嚕叫,肚子餓了,讓我們去吃午飯吧!

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感知身體的溫度變化。

2.知道如何向周圍人說自己的感受。

3.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教師:小朋友,天冷的時候,我們都穿的很厚,

是不是感覺就很暖和了。

2.我們來做個游戲吧,我現在走到每個小朋友們的身邊,

然后請小朋友們伸出手來摸一摸我的手,好不好?

3.教師:小朋友們都摸了摸老師的手,那能不能告訴我你們的感覺嗎?(冷,涼)

教師:小朋友們的感覺太棒了,老師是很冷,那小朋友們能不能幫幫老師,讓老師身體暖和呢?

(穿衣服)。

二、出示衣服,引起幼兒的.感受

1.教師吧衣服穿身上

教師:那好,我就加件衣服,我穿好了,小朋友們認為老師還冷嗎?

教師:是的,加件不怕冷的大衣是暖和了,我現在不怕冷了,我要出去跑步咯。

2.教室演示在教室里來回跑步。

三、教師和小朋友們的互動,讓幼兒感受老師身體的變化。

1.小朋友們,我已經跑了幾圈,那我讓小朋友感覺一下我現在的身體是怎么樣的?

2.游戲:摸摸我的手

教師:小朋友們是什么感覺呢?(熱了)

哦,剛才老師很冷,然后穿了件衣服,我又跑步,我又熱了,那小朋友們,老師熱了怎么辦呢?

(脫衣服)

四、熱了脫衣服

1.教師小結:哦,原來冷的時候是多穿點衣服,熱的時候就減掉衣服,小朋友們教老師的方法真好,

老師現在知道解決冷熱的方法了,那還有一些小朋友不知道,你們也來幫一幫他們吧!

2.出示冷和熱的圖片,引導幼兒解決方法,并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

五、教師總結

1.教師:當小朋友感覺自己很熱的時候,在家要告訴爸爸媽媽。

在幼兒園,要及時告訴老師,請求幫忙,千萬不要讓自己滿頭大汗,以免受驚,生病,

也不要穿太少的衣服,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

鍛煉是少不了的,我希望小朋友們多多參加晨練,跑步等活動,也希望小朋友們三餐要吃好哦,

確保營養跟上,還有不要挑食,多吃點蔬菜、水果,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2.引導幼兒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

小班社會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垃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見、隨處可見。而亂扔、亂倒垃圾的不良行為也深深影響著我們的幼兒。六月份是我市的“安全教育月”,根據“擁抱健康、關愛生命”的主題,我們選擇了此課題,旨在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一:

“垃圾的產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活動二:

“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活動三:

“垃圾的“家”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骸肮珗@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劇并討論:公園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

桶到室外撿垃圾

效果分析:

通過進行“垃圾”的系列活動,孩子們對垃圾的產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應怎樣做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討論“垃圾是從哪里來的?”的問題時,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紛紛搶著發言,說出了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垃圾??蓯鄣漠呪曣徽f出:“我們吃魚時會吐出魚刺,魚刺就是垃圾,ji骨頭也是垃圾”。聰明的李佳憬說出:“孫老師教我們做手工的時候會有很多紙片被扔掉,這也是垃圾。”細心的苗承稷說出:“我媽媽在家收拾屋子也掃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張文豪小朋友說出:“老師給小朋友吃藥,丟掉的藥袋也是垃圾。還有拆大樓留下的磚頭、石頭和很多的泥!”--當談到“你看到亂堆放垃圾堆會有什么表現?”孩子們紛紛捂住口鼻、皺著眉頭,嘴里還嘀咕著:“臟死了。”“真臭!”孩子們對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淺的認識。當孩子們饒有興趣地看完布偶劇,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辦?”的問題時,孩子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還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撿到的廢紙條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過學習,我發現,孩子們較之以前更能自覺地保持班上的衛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臟物能主動撿起來放入垃圾桶;亂扔、亂撿臟東西的現象明顯減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撿到垃圾也會送到班上的垃圾桶來,家長也紛紛反映孩子在家中的衛生表現,我們的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附:

1、活動延伸:

(1)在家中或幼兒園里,隨時提醒幼兒把紙屑、紙片、果殼、果核等放進垃圾的“家”中。

(2)休息日和大人一起把家中的垃圾倒入公共垃圾箱;并利用雙休日讓家長帶幼兒到公共場所尋找垃圾的“家”。

2、環境創設:

幼兒自制不亂扔垃圾的標語貼到活動室、走廊及幼兒園大門上。

156731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