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精品)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用泥條彎曲連接制作蝴蝶,表現蝴蝶的不同動態。
2、鞏固連接的技能。
3、能大膽創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三只蝴蝶》。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l、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l)教師講故事,揭示活動內容。
故事的導入能從一開始就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制作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師:蝴蝶長什么樣子? (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蝴蝶翅膀兩邊的圖案和花紋是一模一樣的,這叫對稱。
2、學習蝴蝶的制作方法。
(l)集體討論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師:你準備怎樣制作蝴蝶?
(2)教師小結:先搓一段粗一點的泥條做蝴蝶的身體,然后搓兩根細一點的泥條盤成蝴蝶的翅膀,再用兩根細小的泥條做成蝴蝶的觸角。
在這里,教師采用了邊示范邊講解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對蝴蝶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要點提示:
1)將蝴蝶的身體、翅膀、觸角組合在一起時要注意連接牢固。
2)啟發幼兒想象出蝴蝶飛舞的各種姿態,注意各部分連接的不同位置,制作出各種動態的蝴蝶。
4、展示作品,幼兒互評,教師進行點評。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結合故事開展“三只蝴蝶”的制作活動,學習用不同顏色的顏料對蝴蝶進行涂色,而后表演該故事。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2
【活動目標】
1、觀察石榴的特征。
2、嘗試用手指點畫,感受手指點畫的樂趣。
3、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石榴圖片。
2、畫有石榴輪廓的繪畫紙每人一張,調好的水彩顏料一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石榴,請寶寶觀察,說一說石榴的外形特征。
二、邊念兒歌邊將石榴切開,請寶寶觀察石榴的內部特征。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分析:實物、兒歌能幫助幼兒盡快了解和掌握石榴的`內外特征。)
三、示范用手指點畫的方法。
——用手指蘸一下,一粒一粒點在圓圓的大石榴婆婆的肚子里。
(分析:生動、簡潔的語言幫助幼兒更快掌握手指點畫技巧。)
——如果寶寶不是用手指點,而是用手指涂抹,可手把手地引導寶寶。
——“石榴寶寶一粒挨著一粒坐”,如果寶寶只在一個地方點,可以引導寶寶分散地點畫。
(分析:教師可通過手把手地指導,讓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體會點和涂抹不一樣的感覺。)
四、寶寶將石榴寶寶的肚子里點滿后,幫助寶寶將作品展示出來。
(分析:對于小班幼兒來講,作品的呈現很重要,它能讓幼兒體會自創作品帶來的快樂,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回憶兒歌。
——石榴婆婆寶寶多,一個挨著一個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小百科:石榴是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在熱帶是常綠樹。樹冠叢狀自然圓頭形。樹根黃褐色。生長強健,根際易生根蘗。樹高可達5-7m,一般3-4m,但矮生石榴僅高約1m或更矮。樹干呈灰褐色,上有瘤狀突起,干多向左方扭轉。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3
活動背景:
今天的紙版畫活動是《熊貓》,熊貓雖然小朋友們都沒有親眼看過,但在電視里或者書上看過,所以比較熟悉,繪畫的熊貓小朋友都剛畫過,這次要來進行紙版畫的熊貓,小朋友們都特別感興趣。
活動過程:
一、動物猜謎,導入活動主題
教師:腦袋圓圓的,眼睛黑黑的,身穿黑白衣,愛吃嫩竹子。(熊貓)
二、引導幼兒觀察熊貓圖片,進一步了解熊貓的外形特征。
提問:
1、它的頭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2、眼睛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3、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4、它的四肢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
教師總結:熊貓的頭是圓圓的,耳朵像半個圓,熊貓的身體胖胖的,像個氣球,四肢短短的,有點像橢圓形,它的身體上有黑色和白色的毛。
(趙凌越說:我在書上看見的熊貓身體都是圓圓的,胖乎乎的很可愛的;周琦說:我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的;華夏飛說:熊貓我在電視里也看見過的,它不咬人的——)
幼兒由于平時在圖書、電視里經常能夠接觸到熊貓,所以對熊貓比較熟悉,對熊貓的一些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也比較了解,能夠把熊貓的"樣子比較清晰描述出來。
三、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完整示范操作過程
1、用一張完整的硬紙板用剪刀依次剪出熊貓的頭、耳朵、身體、四肢。
2、把熊貓的各部分進行組合,用膠水貼在紙上。
3、用黑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給熊貓涂色,進行拓印到底版上。
四、幼兒操作1、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幫助個別幼兒,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剪出熊貓的不同形態。
2、提醒幼兒涂色時,要均勻涂色,保持畫面和衣物的整潔。
(沈奕棋拿著紙板說:“老師熊貓的圓圓的頭怎么剪呀?”徐振宇說:老師我也不會剪,我剪不圓。)
雖然小朋友們在小班時經常進行剪紙類的手工游戲,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但是我發現我班小朋友的剪紙能力還很弱,連一些簡單的圓形都剪起來很吃力,有些新小朋友連剪刀也不會拿)
五、結束活動
1、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說說自己畫的熊貓在干什么?
2、鼓勵幼兒要愛護大熊貓。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雖然很濃,但是由于是第一次嘗試紙版畫,對幼兒們有些困難,特別是在進行制版時,小朋友們都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圖形,連最簡單的圓圈都很吃力,有些幼兒剪好后,再用膠水貼起來時,自己剛剪的東西(像頭、眼睛、嘴巴等)就找不到了,不是混到其他下小朋友那里去了,就是掉哪里地上了。我想可能跟我剛才不合理的示范有關吧,如果讓小朋友先用剪刀剪出熊貓的一部分,如頭,然后馬上用膠水貼住,這樣操作起來會方便些。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4
預設目標:
1、嘗試用色彩對兩種水果進行寫生活動。
2、初步培養幼兒對色彩的表達和一組畫面所蘊含的美感的認識。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1、做畫工具:顏料、油畫筆、較厚的畫紙、抹布、罩衣。
2、水果(香蕉、蘋果)。
預設過程:
一、啟發幼兒觀察水果。
1、小朋友都認識這些水果吧?有什么水果呢?
2、我們先看看這些水果有什么顏色,每個水果的顏色是不是一樣?
3、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水果的樣子,它們是什么樣的?教師啟發幼兒構圖。
1、我們來看看這些水果是怎樣擺放的?(啟發幼兒從水果的數量、擺放的位置進行觀察)
2、老師要請小朋友把你們看到的水果用顏料把它們畫出來。可以從你最想畫的水果,或是最喜歡的吃的水果開始畫。也可以從你看到的離你最近的水果開始畫。小朋友邊看邊畫,注意觀察你畫的這個水果的旁邊、前后是不是還有水果,它是怎么擺放的?有什么顏色?長得什么樣?
二、教師啟發幼兒用色以及涂色應注意的事項。
1、動手之前,小朋友先想一想怎樣畫出你看到的水果?用什么顏色能使你畫的水果看上去更漂亮?
2、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畫出水果的輪廓,輪廓線可以畫粗些,把你看到的水果的`樣子全部畫好之后,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水果涂上漂亮的顏色。涂水果的顏色時可以把輪廓線壓蓋一部分,但不要把輪廓線全部涂掉了。最后選擇背景色,把水果周圍空白的地方涂上顏色,可以多選擇一些顏色,使整個畫面看起來不單調,涂背景色的時候,應注意盡量不把水果的輪廓線涂掉,一種顏色可以涂大塊點,然后再選擇其他的顏色涂在空白的地方,使整個畫面看起來很豐富、飽滿。
三、提出衛生方面的要求。
1、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
2、筆不能亂甩,小心顏料碰到小朋友的身體。
3、要愛惜別人的作品,不能在別人的作品上亂畫。
四、幼兒進行寫生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賞析。
1、讓我們來看看誰畫的水果最好看,為什么?
2、誰畫的最細致?水果的樣子把握地最準?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圓、螺旋線和短線進行花的造型。
2、初步感受美的能力,在創造中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示范圖。小圖片
活動過程:
1、以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我們聽過花路的故事,故事里面的小熊撿到一只大口袋。口袋里面裝的是什么呀?(花籽)。
春天來了小熊走過的地方變成了一條美麗的.花路。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的造型,激發創造意識。
(1)這么多美麗的花呀!快看看這些花都有什么不一樣呀?(大小、顏色、形狀等)(2)原來這些花長的都是不一樣的,有些顏色不一樣,有些大小不一樣,還有些形狀不一樣,高矮不同。
3、通過小圖片幫助幼兒梳理各種花組合后的造型。
(1)那你喜歡那一朵花?為什么?仔細看看這花是有那些圖形寶寶和線條寶寶變成的呀?(大圓和小圓)教師出示小圖片,那大圓小圓除了可以邊出這樣的花,還會變出什么樣的花呀?(出示小圖片)
(2)你還喜歡那朵花?為什么?(同上)
4、師講解作畫的方法。
看,這里還有一粒一粒的花籽,這花籽發芽了;(示范畫花桿),過了幾天,長出了兩片橢圓形的葉子,一片在這邊,一片在那邊;(示范畫葉子),再過了幾天,在頂上開出了一朵朵各種顏色的小花;(示范畫花蕊 ),最后,花越長越大,各種顏色的花越長越漂亮。
5、幼兒操作
小熊背著花籽,還走了很多的地方,我們去給那些花籽幫幫忙,讓它們也發芽、長葉、開花,變成一條美麗的花路,好嗎?
6、講評
(1)欣賞同伴的花,幼兒 介紹自己的作品。
(2)小朋友的這些花路都很好看,你們覺的哪一條最美呢?為什么它最美?原來,選用各種漂亮的顏色,可以做出美麗的花路,以后,我們要多用各種美麗的顏色來作畫,現在,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這些美麗的花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受染紙作品鮮艷的色彩及美麗的圖案,喜歡染紙活動。
2.嘗試運用多色蘸染的方法染出彩色的`圖畫。
3.知道保持桌面、衣服的整潔。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染紙作品
2.各種顏色的水彩、水粉筆、正方形長方形的宣紙、報紙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染紙作品,感受染紙作品的色彩與圖案,產生活動愿望。
1.看一看紙上的圖案,它們像什么?
2.看了這些圖案有事么感覺?
二、討論用什么樣的方法制作這些美麗的畫。
1.這些漂亮的圖案是怎么做出來的?
2.你覺得那些顏色能讓畫好看呢?
3.染得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選擇不同鮮艷的顏色進行染紙)
四、欣賞染紙活動,體驗染紙帶來的成功樂趣。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對染紙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信心。教師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意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審美教育。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在認識紅、黃、藍三原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用“按”和“轉”的方法畫點點。
2、在玩色游戲中,感受和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ppt課件《有趣的點點》。
2、裝有紅、黃、藍顏料的盒子人手一個,小布團若干。
3、動物輪廓圖(小貓、企鵝、小兔、小熊)。
三、活動過程:
1、顏色初體驗,初步感知紅、黃、藍三原色。
2、出示黃點點,幼兒與它打招呼。
3、請幼兒“用力按”請出紅點點和藍點點。
4、請幼兒同樣用“用力按”的`方法請出排好對的所有點點朋友。
(1)游戲“顏色對對碰”,鞏固對紅、黃、藍三原色的認識。
①播放短音,點點都不見了,請穿黃衣服的小朋友一起喊:“黃點點,快回來!”請出黃點點。
②請紅衣服和藍衣服的小朋友一起喊:“紅點點,快回來!藍點點,快回來!”請出紅點點和藍點點。
③所有的點點都被幼兒請出來了。
(2)游戲:“顏色變變變”,初步感知點點的大小變化。
①幼兒發現有一個大大的紅點點,老師用手勢表示點點是轉啊轉變大的。
②出示一個紅點點,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轉啊轉讓紅點點變大。
③出示一個藍點點,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轉啊轉讓藍點點變大,再轉啊轉,讓藍點點變得更大。
(3)顏色面對面,教師示范,感知點點的畫法。
①出示沒有點點的畫面,教師出示教具,用布蒙起來。
②出示顏料盒與小布團。
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點點就躲在這個小布團里。看一下,老師這里有個顏料盒,出示小布團,紅點點在這個紅布團里,黃點點在這里,藍點點在這里哦!
③教師示范如何畫出點點。
④教師示范畫出大大的點點。
(4)顏色大集合,幼兒操作,嘗試點點的畫法。
①交代畫畫的要求。
②播放背景音樂,幼兒到桌子上畫畫,教師巡回指導。
(5)講評活動。
①音樂結束了,小布團和顏料寶寶也感覺累了,我們趕緊把它們送回家,
②這么多漂亮的點點,誰來說說看你最喜歡哪個?
③小動物把點點藏在自己的身上,看看,是哪個小動物?
④看看還有哪些小動物?一起來找一找。
(6)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8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學生自主地、大膽的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廢舊物品進行有目的改造成使之為小鳥的家。
2、引導幼兒學生通過音樂欣賞,理解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充滿情感的去進行表現,培養想象力、創造力。
3、在游戲活動中引發幼兒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境的關注。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幼兒學生發現材料的美感并進行大膽的、有目的的改造。
2、在游戲活動中引發幼兒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和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境的關注。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課件,用KT板制作一棵有樹洞的大樹。搜集多種可以利用來制作小鳥的家的廢舊物品。制作工具。
幼兒學生:圖畫紙、彩色筆。課前搜集多種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剪刀、雙面膠等制作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活動一:激情引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想認識它嗎?
教師戴上繪有小鳥形象的手套表演小鳥飛,并以小鳥的口氣說:“春天的時候我到青島來旅游,發現青島是一個充滿了綠色的城市,人們也很愛護鳥類,所以我就在青島住了下來。這幾天天氣涼了,我也有點想家了。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大森林里的家看看、玩玩?和我一起飛好么?”
師生一起用手勢學小鳥飛。
活動二:創設情景
“飛累了,咱們先歇歇。你們想不想看看我家呀?”展示課題。放課件展示一幅小鳥們在大樹間飛行的圖片,伴隨著的是《苗嶺的早晨》的音樂。“我的家漂亮么?你從音樂中能聽出我們在這兒生活得怎么樣?”
引導幼兒學生說出大森林很美,體會音樂中表達出的鳥兒在快樂、自由的生活著。
“我們接著飛吧,前面就是了!”課件展示一幅大樹被伐,鳥兒圍著樹樁哭泣的圖片。“啊呀,我的家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小鳥們,你們快告訴我,這里發生了什么事情了?”
放課件小鳥們講述了一個有關家的故事:有一天,小鳥們伴著《我是一只小小鳥》的音樂正在樹林中飛行,突然一位獵人用槍把一只鳥打了下來,其他的鳥兒都飛走了;第二天有人砍伐森林,在電鋸的操作聲和樹木轟隆到底的聲音中,又有許多小鳥飛走了;下一幅畫面整個是灰色調的:伴著悲哀的小提琴曲,小鳥圍繞著空巢飛來飛去……
請幼兒學生說說大森林里都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幼兒學生根據音樂體會小鳥的痛苦。鼓勵幼兒學生說說人們捕殺鳥類給鳥類帶來的痛苦,引導幼兒學生帶著感情來表達,引起同情,激發愛心。
下一幅畫面,一只小鳥在籠中低泣,啟發幼兒學生:它也有家,可是他為什么不開心?
教師啟發幼兒學生:“大森林里發生了這么多的事情,你想,小鳥和大樹會對人們說些什么,你又想替人類對大樹和小鳥說些什么?”鼓勵幼兒學生大膽表述,引發幼兒學生思考保護環境、愛護小鳥的主題。
活動三:
鼓勵幼兒學生以連環畫的形式將自己看到的“小鳥的家”的故事畫出來,由教師分配哪一組畫什么場景,組內同學可以自己畫,也可以合作。
幼兒學生繪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學生根據事件繪畫場景、人物、刻畫表情和動作。鼓勵同一組同學對同一場景進行不同表現。
活動四:
教師將各組繪畫串接起來形成一本本連環畫。
幼兒學生互相傳閱,談談感受。
布置下節課帶的工具材料。
收拾與整理:
提醒幼兒學生,環境污染的地方小鳥也是不喜歡的,請大家將教室打掃干凈。
札記:在備這一課時,我感到我們學校這一批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如果只是讓他們畫出小鳥的家,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了,也不能很好的體現他們想象力、創造力。所以我將作業要求進行了提高:請幼兒學生利用生活中容易找到的廢舊物品來為小鳥制作一個家。為了讓幼兒學生選擇的材料多元化,我提前布置幼兒學生回去看書預習,并且告訴了他們“我們要用廢舊物品為小鳥做一個家”,請他們在家長的協助下搜集廢舊物品。這樣在課堂教學時,教學的重點就是引導幼兒學生體會人們亂砍亂伐、捕殺鳥類造成了小鳥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痛苦。
為了引導幼兒學生體會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啟發幼兒學生的創造思維,我制作了一個配有音樂的課件,當小鳥向大家介紹以前的生活多么美好、安逸時,配合的是曲調優美的.《苗嶺的早晨》;當展現人類獵鳥時,配合的是《我是一只小小鳥》,歌詞中唱道:“當我飛上高高的枝頭,卻成為獵人的目標”;小鳥圍繞著空巢飛來飛去的畫面則配著低沉壓抑的小提琴曲,使幼兒學生體會到了小鳥失去家園的痛苦;住在鳥籠里的小鳥有家,但是《我想有個家》的樂曲卻在引領幼兒學生深思:它有家,為什么卻不開心?伴著沉重的鋼琴曲,請幼兒學生通過自己剛才的感受,來代表人類向小鳥和大樹表達自己的歉意;最后伴著歡樂的樂曲,鼓勵孩子們來為小鳥營建一個美好的家園。音樂代替了教師的許多提示性的話語,通過音樂引導幼兒學生感受藝術,體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豐富幼兒學生的精神世界,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積極樂觀的創造態度。
總之,我是以人文情感為主線貫穿了這節課,我希望我的幼兒學生通過這節課,不光學會用廢舊材料為小鳥筑巢,還能夠引起對生存問題和自然環境的關注。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9
活動目標
幼兒練習畫弧線。
探索、發現生活中小魚的多樣性及特征。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每一個幼兒一張畫有魚缸的紙、各色蠟筆
活動過程
1、展示畫紙引出主題: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畫畫的興趣,如:魚缸里有一條魚,它很孤獨,想找朋友,你們愿意幫它找到朋友嗎?
2、示范講解畫小魚。
3、虛手空中作畫。
4、提出作畫要求。
5、幼兒作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6、介紹幼兒作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對弧線掌握得較好,有一定的作畫能力,但魚的身體畫得不怎么圓,是扁的`,我的范畫上有向右游和向左游的小魚,有的幼兒很能干,有畫向上游和向下游的魚,且在最后介紹作品時說我的魚想游上去找朋友,效果很不錯。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0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拓印技能,能用簡單的工具拓印。
2、認識黃色、藍色和綠色,知道藍色和黃色相加會變成綠色。
3、樂意探索色彩知識,體驗自由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什么顏色
2、紅、黃、藍三色顏料,畫紙,拓印用的玩具,抹布
活動過程
一、認識藍色,學習拓印,初次作畫。
1、教師: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藍色的?
2、教師:我們請藍色到紙上做游戲,請你看清楚我是怎么做的。
3、教師演示:
(1)伸出手,將袖子往上提。
(2)拿一個玩具,在藍色顏料盤里蘸一蘸。
(3)把蘸好顏料的玩具輕輕按在紙上,不要移動。
(4)拿掉玩具,藍色就跑到畫紙上去了。
(5)重新蘸顏料,在畫紙上找個空的地方再印一次。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要把畫紙弄臟,手上臟了要用抹布擦,印三—五個圓。
就放下手中的玩具輕輕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二、認識黃色,實驗驗證,二次作畫。
1、教師:剛才藍色到畫紙上做游戲了,它的好朋友也想來,這是什么顏色?什么東西是黃色的?
2、教師演示:
讓黃顏色和藍顏色親一親,還可以抱一抱,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
3、幼兒二次作畫,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不撒顏料,隨時用抹布擦手,當音樂結束后帶著自己的畫紙回到座位上。
4、提問:當黃色和藍色親一親抱一抱的時候發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5、教師實驗:將事先準備好的藍色和黃色顏料混合,引導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認識綠色。
三、作品展示,帶領幼兒賞析。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它像什么?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大小不同的瓶蓋印章組合、拓印。
2.能細致觀察小雞的外形特征并進行添畫。
3.喜歡小雞并愿意進行表現。
◆活動準備
◎《可愛的小雞》掛圖(見教具盒)。
◎《畫小雞》操作單(見幼兒操作包)。
◎大小不同的圓形瓶蓋印章若干。
◎水彩筆、濕布。
◆活動與指導
☆觀察出示小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受其外形特征。
教師:仔細看一看,小雞的頭和身體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
它的眼睛、嘴巴是什么樣子的?長在哪里?
它的腿、爪子是什么樣子的、長在哪里?
☆表現
1.創設情境,示范畫小雞的方法。
教師:今天我要幫雞寶寶畫像,看一看我都準備了什么工具?
說說看,老師用小圓印章印了什么?用大圓印了什么?它們是怎樣連在一起的?
老師為雞寶寶添畫了什么?
2.指導幼兒在《畫小雞》操作單上,拓印添畫出不同的小雞。
教師:還有許多的小雞要畫像,我們來幫幫它們吧。我們用小圓印出雞寶寶的頭,再用大圓印出它的身體,把它們緊緊地連起來,最后再為它加上眼睛、嘴巴和小腳。
☆展示展示幼兒畫的雞寶寶,共同欣賞,交流感受。
◆活動建議
觀察是該繪畫活動的"基礎,教師可將活動與科學活動整合,讓幼兒在充分認識小雞的基礎上進行繪畫。
活動中,教師應著重引導幼兒討論大、小印章的使用方法,如:小雞的身體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頭和身體哪個大?大印章適合印什么,小印章適合印什么?另外,在每一環節中教師都應反復強調,小雞的頭和身體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印畫時也要將兩部分印在一起。
活動中的瓶蓋印章可自制,應選用大小與小雞相符的瓶蓋,包上一層棉布或薄海綿,用橡皮筋固定,增加印章的吸水性,也方便幼兒拓印時取放。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途徑和不同的表現方法,感受大雨和小雨。
2。嘗試用油畫棒畫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表現下雨天的情景。
3。會正確使用畫畫工具,能和它們做好朋友
活動重點:學習畫大雨和小雨
活動難點:用長短不同直線表現大雨和小雨
活動準備:
組織幼兒觀察雨天的情景。油畫棒、a4紙(畫面上設計兩片大小不同的云)、課件大雨小雨,大雨小雨的音效文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聽錄音,教師提問: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雨下得大不大呀?哦,原來這是下大雨的聲音。再來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呢?這種聲音和剛才的.聲音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教師播放兩種聲音比較)引導幼兒注意傾聽。
2。老師小結:原來是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大雨下的時候發出什么聲音呢?小雨呢?師幼共同模仿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并且做做模仿動作。
二、教師范畫,幼兒徒手模仿。
1。提問:你知道大雨是什么樣子的嗎?小雨什么樣子的嗎?(看課件大雨小雨,讓幼兒形象地感知)
2。老師邊總結邊示范:小雨小雨,嘀嗒嘀嗒,一點、一點往下落。大雨大雨,嘩啦嘩啦,一豎、一豎往下落。
3。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畫長線和短線。
三、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1。用短線和長線畫小雨、大雨。
教師邊畫邊說:小雨小雨,嘀嗒嘀嗒,一點、一點往下落。大于大雨,嘩啦嘩啦,一豎、一豎往下落。
2。老師提示語:一會兒大雨,一會兒小雨,雨下個不停。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嘗試用短線、輕重不同的直線來表現大雨和小雨,盡量每個地方都畫滿。
四、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欣賞。
提問:今天小朋友把下雨天的樣子畫下來了,有小雨,嘀嗒嘀嗒,也有大雨。嘩啦嘩啦,你最喜歡哪一張?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3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入園,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尤其對橡皮泥特感興趣。但由于年齡小,動手能力有限,所以選了做棒棒糖這個簡單的素材,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泥工活動中團圓、揉、捏等基本技能。通過幫小兔做棒棒糖,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團圓、揉、捏等泥工的基本技能。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口語發展能力。
3、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橡皮泥、皺紋紙、棉簽棒、玩具小兔一只、棒棒糖、小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 老師將玩具小兔放身后,嘴里發嗚嗚嗚哭聲吸引幼兒注意力。“小兔,你為什么哭呀?”“我把媽媽送給小動物們的棒棒糖弄丟了,怎么辦呀?”(勾起幼兒的同情心)。
2、“我們班小朋友最能干了,我們來幫助小兔好嗎?”
二、制作棒棒糖。
1、出示棒棒糖,讓幼兒觀察其外型特征,剝開糖紙再看看是怎樣包裹的。
2、教師示范講解:先將橡皮泥揉、捏,使其變軟,然后放在手心團圓,團圓后插在棉簽棒上,再將準備好的皺紋紙包上,注意要將“糖”放在紙的中間,包攏后左手捏著紙的收
攏處,右手輕輕轉動一下棉簽棒,使包裹“糖”的紙不容易散開。
3、講解過程中讓幼兒跟說“揉、捏、團圓”等詞。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
5、邊觀察邊出示幼兒作品,說說哪些做的好哪些沒做好,應注意些什么。
三、結束部分。
1、要求完成了的"幼兒把棒棒糖送到小兔身邊的小盒子里,并對小兔說:“小兔,給你棒棒糖”。
2、分享成功的喜悅、感受助人的快樂。
今天,我們用能干的小手幫小兔解決了一個難題,小兔很感謝你們、很開心,你們開心嗎?現在,小兔要把棒棒糖送到森林里小動物們的手中去了,我們一起來跟小兔說聲再見吧!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葡萄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葡萄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嘗試手指作畫的快樂。
2、學習用圓形組合表現葡萄。
準備:
紫色、綠色、褐色廣告色,練習冊,一串葡萄。
活動與指導:
1、看老師不用筆也能畫畫。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豎按葡萄,再用食指蘸褐色,豎指畫枝梗,蘸綠色橫指畫出葉子。引起幼兒用指作畫的興趣。
2、出示葡萄,引起幼兒觀察葡萄,一顆一顆葡萄珠排列的樣子。
3、用練習冊在葡萄葉下面,從下向上用食指蘸紫色點畫葡萄。
4、評議幼兒作品,表揚幼兒大膽嘗試手指畫的積極性。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4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培養幼兒對使用顏色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印章印畫的方法,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印畫常規,知道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色。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廢舊材料,如:有凹凸花紋的玩具、瓶蓋、筆套、紙筒等。
2、紅、黃、藍顏料水每桌各2盤,盤中墊上薄海綿。
3、純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組各一塊。.
4、花布一塊貼在墻上。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小一班要開一個花布展覽會,請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鞏固認識紅、黃、藍三色。
3、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印章”印畫。
(1)介紹各種拓印材料。
(2)示范講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請個別幼兒用“印章”進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老師準備了許多“印章”和紅、黃、藍三種顏料,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料和“印章”來印出美麗的花。
2每組的幾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制一塊花布。
3注意衛生,強調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料。印過一種顏料后,不要再去蘸其它顏色。
4盡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3、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印制的“花布”展示出來,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粉紅色和綠色給荷花和荷葉涂色。
2、嘗試在給荷花與荷葉的涂色過程中選擇不同的平涂方向。
3、體會對比顏色搭配的樂趣。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一盒蠟筆。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與荷葉的顏色。
教師出示在黑板上已經勾好荷花與荷葉邊線的畫紙,問:這是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呢?
二、幼兒嘗試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個別幼兒示范涂色教師: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顏色的衣服嗎?怎樣給它穿衣服呢?
教師用同樣的方法請另一個幼兒示范給荷葉涂色。
2、討論涂色的方向教師:他們是怎樣給荷花和荷葉穿衣服的?他們是順著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們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讓幼兒遷移自己的已有經驗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三、幼兒嘗試平涂
1、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給荷花與荷葉穿衣服。如果你用橫向平涂的方法給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縱向平涂的方法給荷葉穿衣服。如果你想反過來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時候,盡量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邊的外面。
四、幼兒評價展示幼兒作品,帶領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荷花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