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其歡快活潑的情緒,學期舞蹈“大中國”。

2、創編不同方位的揮舞彩帶的動作,能按照音樂的節奏表演。

3、注意自己的彩條布與同伴的相互纏繞。

活動準備:

1、音樂CD或磁帶,錄音機。

2、電視機。

3、幼兒人手兩根紅色的綢帶。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舞蹈《大中國》感受樂曲的風格。

1、教師:你聽到了什么?聽了這首曲子有什么感受?你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2、讓幼兒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大中國》。

二、教師出示彩條,幼兒場邊揮舞彩條的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不同的彩條揮舞動作。

教師:“這是什么呀?你們覺得用彩條可以怎么跟著音樂跳舞呢?”

2、教師示范表演舞蹈,幼兒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師:“你們仔細看老師跳的舞蹈中用了哪些動作?

三、初步學習舞蹈動作,感受樂曲的旋律。

1、幼兒學習踏點步,加上手臂的動作,并隨音樂練習。

2、教師哼唱音樂,帶幼兒隨音樂學習有節奏的顫搖手腕和揮動彩帶的動作。

四、幼兒創編不同方位揮舞彩條的動作。

1、教師:彩條可以除了從上到下揮舞,還可以怎么揮舞呢?幼兒集體創編,教師反饋個別幼兒的動作。

2、教師采取四個不同方位的動作,大家隨音樂集體練習。

五、紅綢緞《大中國》。

教師帶領幼兒人手拿兩根紅色的綢緞,引導幼兒在活動室里找空地方,隨著歡快的音樂完整地表演紅綢緞《大中國》。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2

設計意圖:

在主題《秋天多么美》的《秋天水果多》活動中,小朋友認識了仙游的特產——文旦柚,由于文旦柚是幼兒在秋天常吃的水果,所以小朋友對文旦柚存在著極大的興趣,許多幼兒都在活動后問我:“柚子這么大是怎么長在樹上呢?農民伯伯是怎么把柚子摘下來的?……”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所以設計了本次活動《柚子圓舞曲》。

活動目標:

1、學習創編舞蹈動作,表現柚子收成的勞動場景.

2、培養幼兒活潑向上的`歡樂情緒,體驗勞動的快樂。

3、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文旦柚的妙用,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柚子園場景

2、幼兒人手一個小籃子;

3、摘柚子勞動場景錄象及FLASH課件。

重難點:

創造性的運用動作來表現勞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感受摘柚子的勞動場景

師:“我們今天來到了柚子的故鄉——美麗的度尾。(播放錄象)看看摘柚子的農民伯伯是怎樣摘柚子的?”

請小朋友拿起籃子到柚子園里,模仿錄象采柚子,感受柚子園的美景,體會勞動的樂趣。

師:“你們剛才采柚子的時候,心里覺得怎么樣?”

教學設想:借助錄象,把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再現到幼兒面前,并創設多元化的情景空間,讓幼兒“身臨其境”,在真切的體驗中去了解采摘柚子的方法,做到了《綱要》中教育教學的情景化的新理念。

(二)幼兒自由創編動作

1、提問幼兒:“你剛才是怎樣去采柚子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2、分段欣賞錄象,自由創編采柚子動作及采柚子兒歌。

3、提取最美的動作,創編采柚子律動。

小百科:舞曲是電子音樂的一種載體,指的是電子舞曲和DANCE-POP。跟HIPHOP、R&B都是沒關系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感受4/4拍歌曲的強弱特地點;學習領唱與合唱,并能與同伴協調一致地演唱。

2、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感情,激發我是中國人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

教師教學資源《山谷回音真好聽》(音頻)《國家》(音頻)

活動建議:

一、 聽《山谷回音真好聽》音頻,玩發聲游戲。

將幼兒的作為排成半圓形,教師引導幼兒科學發聲的方法,雙臂自然下垂,眼睛平視,保持發聲時的口型。注意:呼吸、咬字、吐字、口腔共鳴、輕聲等方法。

(1) 先聽音頻,然后教師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2) 老師彈唱前半部分,幼兒唱回音部分。

二、 熟悉歌曲《國家》旋律,感受4/4拍歌曲的"特點。

(1) 教師播放歌曲音頻,請幼兒認真傾聽。

(2) 引導幼兒感受4/4拍歌曲的強、弱、次強、弱的弱點。

(3) 請幼兒表達感受,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意思,重點在“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

三、 帶領幼兒學唱歌曲《國家》

(1) 教師清唱,引導幼兒念歌詞。

(2) 教師引導幼兒采用領讀+齊讀的方式,感受歌詞,為領唱和合唱打下基礎。

(3) 教師彈琴,幼兒站直身體,用自然的聲音跟唱。

(4) 教師領唱前四句,請一名幼兒領唱第五句到第八句,其他幼兒合唱后面的部分。

(5) 鼓勵兩名幼兒演唱前八句,其他幼兒合唱后面的部分。

(6) 教師引導幼兒看指揮,準確進行領唱和合唱。

四、 欣賞歌曲《國家》mv,進一步理解歌詞的含義,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感情。

小結: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愛自己的祖國,祖國強大了,我們才會更加幸福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在音樂響起的時候,幼兒可簡單做動作,小毛驢是怎么走路的,怎么跑的,等動作。

活動目標

1、知識與技能:樂意隨音樂表演,體驗韻律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創造性地運用較豐富的動作和表情表現歌曲的內容和情感,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的用漢語說出兒歌,并大膽的唱出來。注意重點學習詞語,摔、皮鞭、得意等詞語。

活動準備

1、歌曲《小毛驢》教學光盤 。

2、掛圖

3、可以讓幼兒提前熟悉歌曲。

活動過程

1、出示《小毛驢》歌曲掛圖。

教師;"今天,我們請來了一個動物朋友。小朋友猜一猜它是誰,聽一聽,發生了什么事情?”

2、播放歌曲《小毛驢》。

請幼兒隨音樂打節奏,感知歌曲歡快詼諧的曲調,說一說歌曲里唱了什么

3、教師示范表演?《小毛驢》(邊唱邊做動作)。

4、學習創編動作。

鼓勵幼兒根據歌詞創編動作。教師可啟發幼兒:“騎小毛驢的動作可以怎樣做?”“怎樣表現很得意的樣子?”

5、請幼兒聽音樂,把自己創編的動作連起來,完整地表演。

6、請某個幼兒帶領全體幼兒隨音樂表演。

7、請幼兒兩人一組相互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得更有趣。

8、請全體幼兒欣賞個別小組表演。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可簡單的聽到兒歌里的漢語詞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節奏樂,讓幼兒感受樂曲明快、含蓄的性質,分析樂曲的結構,體驗演奏活動中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動作和圖譜來表現樂曲的節奏及演奏方式,初步掌握看指揮演奏樂器的方法。

3、引導幼兒運用身體動作的和圖譜來表現樂曲的節奏,初步掌握看指揮演奏的方法。

活動準備:樂器、圖譜。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

1、連續兩遍音樂入場,并做相關動作。

提問:你覺得這首音樂是怎么樣的?好像在干什么?

2、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性質。

介紹:樂曲的作者、名稱及內容。

二、熟悉圖譜

1、聽音樂,教師指圖譜。

介紹:圖譜中的三種圖形分別代表三種樂曲,老師是根據樂曲聲音的`特點來畫的,請小朋友仔細聽:他們像什么樂器發出的聲音?

2、匹配樂曲。

3、請幼兒按節奏讀圖譜。

4、聽音樂讀圖譜。

三、徒手練習

1、手打樂曲的動作,嘴發樂曲的聲音,看圖譜練習一遍。

2、看指揮,分樂器練習。

3、提出要求進一步練習。

四、配器演奏

1、輕輕拿出樂器,注意指揮的手勢,看指揮演奏。

討論: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注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兒互相傾聽。

3、鼓勵幼兒自由選擇,交換樂曲演奏。

4、請幼兒當小指揮,進一步選擇交換樂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識方位并隨音樂的節奏合拍地做相應的動作。

2、樂意與同伴合作探索與游戲,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二、引導幼兒學會看圖并進行游戲。

(一)師:小紅和小蘭也想和我們做游戲,大家來看看,他們在圈上玩的是什么樣的游戲?(出示圖1)師帶領幼兒逐一觀察圖譜并做動作。

請幼兒起立找到自己的朋友,跟著音樂玩一次。

(二)游戲一:相同方向轉圈。(圖2)1、師:

1、我們來看看小紅小蘭帶來了什么樣的游戲。

2、他們在玩什么樣的游戲?怎么站的?他們的 方向呢?

2、請幼兒扮演小紅小蘭站在內圈、外圈上。

3、跟著音樂前四句玩一玩(重點是在走的時候要走到 下一個 點,避免有的"小朋 友丟了朋友。)4、出示(圖3、4、5、6)交待玩法。

5、請幼兒和著完整的音樂做游戲。

(三)游戲二:"剪刀、石頭、布"

1、師:小紅小蘭想讓游戲更好玩,來看看怎么玩的。(出示圖7貼在圖6上)2、在歌曲的那一部分玩的"剪刀、石頭、布"?

3、教師和幼兒玩"剪刀、石頭、布",問:輸的怎么懲罰?打平手怎么辦?

4、請幼兒和著音樂玩游戲,在音樂最后一句提醒幼兒玩"剪刀、石頭、布"的 游戲。

(四)游戲三:相反方向轉圈找朋友。

1、師:小紅小蘭想讓游戲更有趣,我們看看怎么玩?(把圖8貼在圖2上)2、師:有什么變化?誰變了?

3、請幼兒和著音樂玩相反方向轉圈的游戲。

三、延伸:變換走的動作游戲

1、師: 誰能走的更有趣、更好玩呢?請幼兒模仿有趣的走法。

2、請幼兒站在圈上和著音樂玩有趣的走的游戲。

3、師:你們還有這么多有趣的走法,我們到外面去玩一玩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

2、探索用動作表現音樂內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并對清明節有一定的認識。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2、按節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示范朗誦歌詞,并以穩定拍的節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定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幼兒結合穩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理解繪制圖畫

幼兒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對國旗的含義和情感,初步學會演唱進行曲風格的歌曲。

2.嘗試用動作來幫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表達內容。

3.在唱歌時體驗莊嚴、自豪的心情。

活動準備:

1.國旗一面,錄音機及歌曲磁帶。

2.幼兒用書:《國旗多美麗》

活動過程:

1.幫助幼兒感知旋律,了解歌詞。

觀看投影儀,在音樂伴奏下,教師范唱歌曲《國旗多美麗》。

師:你聽了剛才的.新歌,它有幾段?你聽到兩段歌詞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歌詞重復與動作重復的對應關系,幫助幼兒降低學習難度的方法,從而較快地記歌詞、學歌曲。

師:你發現動作和歌詞是什么關系?(歌詞相同的地方動作也一樣。)

了解其他動作的含義。

師:剛才你還看到、想到了什么動作,它是什么意思?

2.幼兒學唱歌曲《國旗多美麗》。

在教師動作、歌聲帶領下,幼兒初步學唱歌曲。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2遍)。

師:剛才小朋友唱得很好,這次老師不唱出聲音來,看看你們會不會唱?

演唱結束后,教師引導幼兒反思自己自助的方法是什么。

師:我沒有唱出來,你們怎么還能唱得很好呢?是什么幫助了你們?(引導幼兒主動

記憶歌詞。)

教師只用口型提示的方法,讓幼兒聽音樂,嘗試自己演唱歌曲。

師:這次更難了,老師不做動作了你們也能唱出來嗎?

教師完全退出,幼兒聽樂曲,嘗試自己演唱歌曲。

師:現在老師什么都不做了,完全靠你們自己來唱這首歌,你們能行嗎?

問:老師沒有幫助你們,你們怎么還能唱出來呢?

3.引導幼兒用捂住耳朵、輕聲默唱的方法來演唱歌曲,以檢驗自己是否能不要別人幫助,真正學會本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 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 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

3、 創編出不同的節奏。

活動準備:室外環境 報紙 硬紙板 長凳 塑料布 鐵筒

活動過程:

1、充分感受:引導幼兒發現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

教師:看看我們腳上穿了什么樣的鞋子?

幼兒:

1、我穿媽媽的高跟鞋。

2、我穿爸爸的大鞋。

3、我穿姐姐的運動鞋。

4、我穿奶奶的布鞋。

5、我穿媽媽的靴子。

教師:我們穿上大鞋走走、會有什么感覺?

幼兒:

1、腳上感覺非常松。

2、踏起來聲音很響。

3、腳有些穿不穩當。

4、人變高了。

5、我覺得有些站不穩。

6、像走在小山坡一樣。

7、像踮著腳尖走路。

教師:我們去踏踏周圍的其它物體,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周圍自然環境中的物體和教師提供的物品上時產生的聲音。

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有什么感受。

幼兒:

1、踏在鐵塊上,像鈴鐺的聲音。

2、踏在鐵塊上,像打雷的聲音。

3、踏在塑料袋上,像小雨的聲音。

4、踏在木凳上,像打鼓的聲音。

5、踏在大型玩具上,像地震的聲音。

6、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

7、踏在鐵蓋上,像拍巴掌的`聲音。

2、游戲引導

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奏。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

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并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奏。

3、自由創編

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還能不能唱出更好聽的歌呢?讓幼兒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唱唱、聽聽會唱出什么不一樣的好聽的歌。

教師鼓勵幼兒創編不同的節奏型。

幼兒:

1、 ×× ×× |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知道歌曲"唱一唱、說一說、動一動"三部分組成。

2、理解歌曲中四川方言的意思,嘗試大膽的模仿和表演。

3、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體驗方言文化所帶來的樂趣。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圖片、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一、學說方言:(難點前置)

1、簡單了解四川人愛去茶館喝茶的生活習慣,

2、聽聽說說四川方言:"喝茶了!""咋個辦叻?"

二、學唱歌曲:

(一)欣賞(理解并熟悉歌詞旋律)

1、教師簡介歌詞。

2、幼兒學說歌詞。

3、教師演唱,并請孩子配合說出方言部分。

4、再次演唱,請孩子配合說方言,同時請聽課老師配合有節奏的做動作:拍手、拍腿。

5、幫助幼兒了解歌曲有"唱、說、動"三部分組成。

(二)學唱(記憶并鞏固歌曲和方言)、

1、帶領孩子嘗試完整的表演歌曲。

2、藏圖練唱。

三、活動延伸:嘗試用其他方言表演歌曲。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課,學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習性和樣子,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學生對活動課產生了濃厚的興。另外課堂上我及時的運用了評價性的語言孩子們熱情非常高。由于本節課時間有限對于其它的小動物展示的少,以后我會多給孩子們提供這樣的平臺讓他們盡情展示。

小百科:歌唱,指由個人或者團隊,經由專業或者非專業訓練后,借由聲帶,發出的優美動聽的聲音。不用于日常交流,僅僅用于抒情和藝術的表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1

1、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能用連貫、優美以及活潑輕快的歌聲分別表現歌曲的前后兩段。

2、學習簡單的二聲部合唱,能控制調節自己的歌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2、活動準備:

圖譜

3、活動過程:

一、律動

1、美麗的春天來了,柳樹發芽了。微風一吹,嫩嫩的柳枝會怎么樣呢?(隨風擺動)

2、感受歌曲旋律,幼兒當柳枝,跟著音樂,在微風中動起來。

二、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師:柳樹可真美啊,聽我來唱一唱美麗的柳樹。仔細聽聽,歌曲里唱的柳樹是什么樣的?

2、借助圖譜理解歌詞

(1)聽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在歌曲里你聽到了什么?

(2)幼兒邊看圖譜邊聽老師演唱歌曲,進一步理解歌詞。

(3)在圖譜上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懂嗎?請你看著圖譜再聽我來唱一唱。(師指圖演唱)

(4)幼兒隨老師看著圖譜念歌詞。

3、學唱歌曲

(1)完整演唱1、2遍

(2)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演唱

(3)柳樹姑娘拖著長長的辮子,隨風輕輕擺動,我們應該怎么唱?(優美)柳樹姑娘在池塘里高興地洗頭發我們應該怎么唱?(活潑輕快)

(4)你最喜歡唱那幾句?(引導幼兒用連貫、優美以及活潑、輕快的歌聲分別表現歌曲的前后兩段。)

三、學習二聲部合唱

1、第一種簡單的二聲部合唱

一部分幼兒唱歌詞,一部分幼兒同時跟著音樂旋律用“啦”或“呣”來哼唱,從第五句開始全體合唱。(教師示范演唱并帶領幼兒分聲部合唱)

2、學習第二種合唱方法

第一聲部的幼兒唱歌詞,第二聲部的幼兒在第1~4句的句末伴唱“啦啦啦”,第五句全體合唱。(先師幼合作,再幼幼合作,教師可通過指揮來幫助幼兒合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用肢體動作有節奏地表現勞動時的歡快。

2、了解周圍人的各種勞動,萌發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阿姨打掃衛生的錄像、《勞動最光榮》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發討論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錄像,我們一起來看看,錄像里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觀看幼兒園阿姨打掃衛生的錄像并交流。

3、你看到阿姨們在干什么?(擦窗、掃地、擦桌椅、拖地板)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現阿姨打掃衛生的各種動作。

4、錄像里阿姨們做的事兒都被你們找到了,細心的小朋友也一定會發現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在勞動,你見過嗎?他們在做些什么呢?

5、幼兒想象人們的勞動,做出動作請大家猜:這是誰,他在做什么,發現身邊愛勞動的人們有許多。

二、跟隨音樂動作

1、聽賞音樂:老師也很愛勞動,我喜歡一邊勞動一邊聽音樂,這樣會讓我在做事的時候更有精神、更帶勁!

今天,我把小朋友勞動時最喜歡的一首音樂帶來了,我們一起來聽聽。

2、教師隨著音樂的.節奏表演清潔工阿姨擦窗,幼兒隨著音樂的節奏拍手,感受歌曲旋律和節奏。

3、教師反復播放歌曲,請幼兒想象可能有誰也在勞動,試著用動作表示(教師適當提示,使動作更明顯,并能符合音樂的節奏)。

4、交流自己創編的動作,共同選擇數個表示不同工人的勞動動作。

三、表演創造

1、自由結伴,分別扮作某一工種的工人,隨音樂共同練習。

2、輪換地為大家表演(教師可扮作主持人,分別介紹)。

3、欣賞教師的舞蹈表演“我們愛勞動”,跟著教師一起舞蹈。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體會歌曲的美好情感,完整演唱并能仿編歌詞。

2、體驗祝福他人的特別方式。

3、復習五角星折法,會用涂色、粘貼等技能制作幸運星棒。

活動準備:

1、鋼琴《祝福》歌曲磁帶。

2、報紙、膠棒、1厘米寬的亮光紙條、亮光紙、帶熒光的小粘貼或熒光筆

(有條件的可準備熒光棒)。

活動建議:

1、教師播放歌曲《祝福》作背景音樂、喚起即將離別的不舍的感情。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誰?朋友在一起感覺怎樣?上小學以后你們還會是好朋友嗎?

(2)請幼兒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坐到一起。

2、組織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再次播放送給好朋友的歌曲《祝福》。請幼兒欣賞。

(2)組織幼兒學說歌詞,說一說,歌曲中出現最多的一句是什么?歌中祝福朋友的是什么?

(3)教師范唱,幼兒用“嗨”跟唱幾次。

(4)幼兒隨音樂輕聲唱。

(5)請幼兒與好朋友面對面,互相看看輕聲唱。

3、仿編歌詞。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還有哪些和歌中不一樣的祝福。

(2)請部分幼兒把自己的祝福編到歌中唱出來。

(3)邀請部分幼兒依次演唱,全班幼兒用“姆”來配唱。教師揮動自制的幸運星棒一起配唱。

小結:教師在揮動幸運棒的"時候,把自己真誠的祝福寄托在上面,這些祝福一定能陪在好朋友身邊,小朋友也一起來做個幸運星吧。

4、制作幸運星。

(1)將報紙卷成細棒用膠棒固定,用亮光紙條在間隔地繞在上面。

(2)用彩紙折成兩個同樣大的五角星,用膠棒角對角地粘在一起,預留一個底角。

(3)將帶熒光的小粘貼分散著貼在五角星上,或用熒光筆在五角星上隨意涂色。

(4)將細棒插入五角星中預留的角中固定。

5、全班幼兒隨音樂揮動幸運星棒,輕聲演唱、教師可關閉窗簾,襯托出幸運星上的閃爍的熒光,有條件的也可以點燃蠟燭,烘托氣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節奏游戲,鍛煉幼兒聽辯能力及控制能力。

2.律動游戲,引導幼兒熟悉并能用肢體律動表現出來。

3.看圖譜樂器合奏,引導幼兒了解圖譜的各種符號,訓練幼兒的觀察及思維反應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獅子和各種動物的頭飾。

2.大獅子小獅子的圖片,音樂《獅王進行曲》。

3.樂器:鈴鼓、響棒、手鈴。

三、教學重點:

鍛煉幼兒的聽辯能力及控制能力,引導幼兒熟悉音樂并能用肢體律動表現出來。

四、教學難點:

引導幼兒了解圖譜的各種符號,并能跟著音樂進行演奏。

五、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入新課。

1.小朋友有沒有去過森林?你知道森林里有什么動物嗎?

2.聽節奏表演小動物。

提問:你變成了什么?

(二)、展示圖片、情景導入。

出示大獅子圖片、小獅子圖片。

大獅子是怎樣走路的`,怎樣叫的?小獅子怎樣走路的,怎樣叫的?

大家一起學一學獅子走路。模仿獅子的叫聲。

(三)、講故事,為音樂內容作鋪墊。

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森林的故事。

提問:讓幼兒關注音樂內容。你聽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呢?

(四)、聽音樂敘述故事內容。

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音樂我們一起聽聽。

(五)、出示音樂圖譜

老師根據剛才的音樂畫了一幅漂亮的圖畫,漂亮嗎!

1、跟著圖譜聽音樂。

提問:大腳印是誰?小腳印是誰?小動物是什么標記。

2、我們看圖譜拍一拍。

用不同身體動作表演。

3、出示樂器。(鈴鼓、手鈴、響板)提要求

幼兒自選樂器分角色演奏。鈴鼓演奏大獅子,手鈴演奏小動物,響板演奏小獅子。

a.分組演奏,關注幼兒的學習共同進步。

b.聽音樂集體演奏。

(六)、故事表演,讓孩子更好的融入音樂當中,讓幼兒體驗音樂的快樂。

你們想不想表演呀?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頭飾。

出示頭飾,幼兒自選頭飾分角色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體驗同伴合作對唱歌曲,表現山谷回音的樂趣。

知識目標:了解山谷回聲強弱的現象。

能力目標:能將聲音、表情、動作結合來表演歌曲,并唱出“原聲”和“回音”的強弱變化。(重難點)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提前帶孩子了解什么是回聲音

物質準備:課件、音頻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初步了解

“今天天氣真好,開上我們的汽車去美麗山谷里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開汽車跟隨歌曲伴奏走進活動室。

二、游戲啟發,引出主題

(一)“瞧,美麗山谷已經到了,山谷里靜悄悄,你到了山谷里會做些什么事?”幼兒大膽想象講述,隨后和孩子們一起玩山谷回聲游戲。

(二)提問:“我剛才對美麗山谷說了什么話?我們兩個說的話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不一樣?”教師進行游戲小結。(山谷回聲是大自然的"一種有趣的現象,當我們的聲音碰到了阻擋它的東西,就會反彈回來,反彈回來發出的聲音就叫回聲。)

三、理解歌詞,完整欣賞

(一)“山谷回聲真好聽,讓我忍不住想來唱一唱。”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完整欣賞。

(二)提問:“和我們剛才玩的游戲有沒有一樣的地方?”教師再次完整演唱。提問:“除了一樣的地方還聽到唱了什么”教師再次總結山谷回聲的特點,引導幼兒表演回聲時可以添加的動作。并嘗試完整演唱,感受聲音強弱的變化。

(四)歌詞改編,練習鞏固

“小朋友們還想對美麗山谷說什么話?”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改編歌詞中的回音部分,學習用對唱的方式來演唱歌曲強弱變化的部分。“怎樣才能讓幾個人的聲音聽上去像一個人那樣?”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有歌詞的部分全體幼兒一起唱,無歌詞的部分1組小朋友唱強音部分,2組小朋友接唱弱音部分。)

活動延伸

回家后把山谷回聲的游戲教給爸爸媽媽,和家人們一起玩。

157278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