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音樂《蝴蝶花》教案
推薦度:
中班音樂啄木鳥教案
推薦度:
《雪絨花》中班音樂優質課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推薦】中班音樂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說兒歌,嘗試創編兒歌。
2、嘗試自我評價。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評價表,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齊說兒歌,理解含義。
1、出示清潔寶寶圖,和孩子一起說兒歌。
2、說說兒歌的內容。自己都能做到哪幾點?
3、請幼兒創編動作說兒歌。
二、小組討論、改編兒歌。
1、幼兒分組將兒歌前兩句進行改編。
2、請幼兒表演自己改編后的兒歌。
三、貼小標志、自我評價。
1、出示自我評價表。
2、請幼兒找到自己做到的表格貼上小標志。
3、比比看誰是清潔寶寶。
活動反思:
讓幼兒在快樂、輕松地氛圍中學習音樂。讓幼兒能在美妙的音樂中得到心靈的陶冶。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聽音樂用準確的語言演唱歌曲。
2、聽音樂看圖譜,嘗試用不同顏色、不同動作表示音樂節拍。
3、能夠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體驗合作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不同的動作表示音樂節拍
難點:根據圖譜選取合適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圖譜課件、歌曲《郊游》、律動《頭發肩膀膝蓋腳》音樂。
2、木魚、搖鈴、鈴鼓按照幼兒人數各三分之一。
活動過程:
1、律動《頭發肩膀膝蓋腳》導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婷婷老師與你們一起玩一個音樂游戲,看誰能聽著音樂正確的做出動作。(放《頭發肩膀膝蓋腳》音樂,與幼兒一起做動作)
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們認真聽,看里面都唱了什么?
提問:剛才在歌曲里你都聽到了什么?誰能說一說?
提問后老師總結: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在PPT上,我們一起看一下,這兩個字叫“郊游”,小朋友說一遍。(郊游)請問郊游是什么意思?小朋友回答后老師總結:對,就是出去玩。你們看(PPT2)圖片上的人都是在郊游。
3、ppt3老師把這首歌曲帶過來了,它的名字是——,這次我們跟著音樂小聲的唱一下吧。
這里面有幾個地方不太好唱,誰能說出來?重點學習附點音符歌詞(我們小手拉小手、白云悠悠、陽光柔柔)的.唱法。
4、我們看(PPT4),這是一張圖譜,在這張圖譜上你發現了什么?(第一行和第三行一樣)這首歌曲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我們可以把他們稱為ABA型。小朋友想一想,這張圖譜與歌曲中的歌詞會是怎樣對應的呢?大家再來聽一遍音樂。
誰能說出這張圖譜是怎樣表達歌曲意思的?你們能不能跟著音樂、看著這張圖譜來唱歌?誰愿意上來指著圖譜跟著音樂唱一下?
5、小朋友看,這也是一張圖譜(PPT4),我們能不能聽著音樂、看著圖譜打出好聽的節奏呢?小朋友說用什么打?怎樣打?遇到這樣的符號打不打?怎么辦?
聽音樂,可以全部拍手打一遍。全部踏腳一遍。
問:你們在圖譜上發現了什么(顏色不一樣),我們在打節奏的時候可不可以換用不同的方式打?怎樣打(綠色用手、紅色用腳),跟著音樂打兩遍。
6、PPT6,根據你們剛才打的,老師又增加了難度,你們看一下這張圖譜,我們可以用幾種方式打節奏?怎樣打?(嘗試一遍)
如果用樂器來打節奏,你們認為用什么比較合適?老師今天準備了木魚、搖鈴、鈴鼓,你們認為它們分別可以代替我們的哪個動作?
發樂器,跟著音樂打節奏(2-3遍)
7、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名字是——,小朋友會打節奏,會唱歌不會?請輕輕的放下樂器,我們一起唱著歌區校園里玩吧。
8、結束課堂。
活動總結
在這次活動中,由于整個活動設計的結構設計比較完整,思路清晰,通過引入、讓幼兒發現歌曲的動作節奏、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等等循序漸進地遞進,所以活動中相對較為緊湊,幼兒整體地掌握情況比較好。活動是初步地探索、學習有控制地演奏樂曲,所以活動顯得比較緊湊。而因為是第一課時,在今天的活動中只給了幼兒固定的一種打擊樂器演奏,不象平時讓幼兒更換不同的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擊樂活動中應放手讓幼兒創造,可以讓幼兒多看圖譜探索,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幼兒成為自主進行打擊樂編奏的主體。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性質,學習用輕巧的咬字方式和稍快的演唱速度表現歌曲。
2、探索常見打擊樂器的音色,嘗試用樂器表現不同動物的叫聲。
3、認識生活在農場中的動物,學習改編歌詞,萌發了解動物生活習性的愿望。
二、活動準備:
《在農場里》的音像材料。
三、活動過程:
1、復習學過的動物律動和歌曲,激發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復習律動《小雞叫、小貓叫、小鴨叫》,重點引導幼兒學動物走時要合拍,學動物叫時吐字要清晰。
復習歌曲《誰在叫》,啟發幼兒有感情的演唱。
2、學唱歌曲《在農場里》。
☆我先唱兒歌。然后問幼兒: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農場里都有哪些小動物?先唱的是誰?接著是誰?這些小動物都是怎么叫的?并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性質,熟悉歌詞。
☆讓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感受在歌曲中小動物們的情緒。
☆帶領幼兒拍節拍說歌詞。
☆帶領幼兒邊拍手變演唱,重點指導幼兒唱出最后一句與前三句動物叫聲的不同。
☆引導幼兒用輕巧的咬字方式和稍歡快的演唱速度表現歌曲。
3、引導幼兒邊
唱邊做模仿動作,并嘗試改編歌詞。
☆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模仿不同動物的動作和叫聲,并配合動作完整演唱歌曲。
☆讓幼兒思考:農場里還有哪些動物?他們怎樣叫?引導幼兒改編歌詞,將其他動物編進歌曲里。重點啟發幼兒將不會叫的動物改為唱它的動
作,如“小兔在農場里跳跳”。
《在農場里》教學反思
在這節音樂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
1、說話時的語速過快,孩子不能聽的很清楚,要是能在慢點溫柔點孩子會更喜歡。
2、自己的"音樂素養有待提高,因為老師的范唱要給孩子美的享受,不管是音準還是聲音都要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
3、在讓幼兒改編歌詞這個環節中沒有及時的肯定孩子和鼓勵孩子,所以孩子在自我創編動作時不太積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3/4節拍的特點,用流暢、歡快的聲音唱出小蝸牛逍遙、自在的心情。
3、進一步了解蝸牛背殼的神奇作用。
【活動準備】
1、歌曲CD
2、蝸牛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蝸牛圖片,引出歌名。
師:快樂的小蝸牛,背著房子去旅游,你想做這只快樂的小蝸牛嗎?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首歌唱小蝸牛的歌,名字就叫《快樂的小蝸牛》,仔細聽聽歌里是怎樣唱小蝸牛的。
二、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
師:歌里唱的是怎樣的一只小蝸牛?小蝸牛想去干什么?
2、欣賞歌曲第二遍。
師:小蝸牛的.房子有什么好處?
3、欣賞歌曲第三遍。
小蝸牛有很神奇的背殼,就像一座房子,風雨都不怕,它可以到處旅行,多么逍遙自在。
三、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按歌曲節拍拍手,感受歌曲。
2、幼兒跟唱,重點唱出輕松的情緒。
四、分組演唱表演歌曲。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在情境渲染中感受音樂,用不同的動作和演唱方式表現對音樂形象的理解。
2、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初步嘗試用襯詞和合聲的方法為部分歌曲伴唱,體驗多形式演唱歌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大“荷葉”一片,鋼琴。
2、前期經驗:初步學習歌曲《青蛙唱歌》。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渲染、感受表現。
1.出示荷葉,引起興趣。
2.感受音樂強弱,聽音樂有節奏地表現。
(二)嘗試用不同節奏表現青蛙唱歌。
1.嘗試用不同節奏表現青蛙唱歌2.通過榜樣示范鼓勵幼兒相互學習。
(三)熟悉歌曲,學習用不同演唱方式表現小青蛙、老青蛙的形象。
1.復習歌曲,回憶歌曲。
2.教師范唱、幼兒聽辨感受并表現。
3.師幼合作,分角色演唱。
(四)加入襯詞,嘗試合聲方法演繹歌曲。
1.師示范演唱。
2.幼兒嘗試加入襯詞演唱。
3.將幼兒分成兩部分,分聲部完整演唱歌曲若干遍。
(四)游戲:青蛙捉害蟲,結束活動。
1.角色扮演,音樂游戲。
2.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