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教案打擊樂郊游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中班教案打擊樂郊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打擊樂郊游,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打擊樂郊游1

一、活動目標:

1. 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體驗音樂帶來的歡快、抒情的情緒。

2. 理解樂曲ABA結構(A段歡快,B段抒情),并用肢體語言表達。

3. 在熟悉歌曲節奏的基礎上討論配器方案,并嘗試樂器演奏,體驗合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幼兒會唱歌曲《郊游》,音樂伴奏

樂器:鈴鼓、碰鈴、響板

節奏圖譜、小樂器標記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彈琴,幼兒演唱歌曲《郊游》。

(1) 師:這首歌唱得是什么事情?郊游時心情很快樂,看到美麗的景色心情愉快,所以我們唱的時候很高興,像真的"去郊游一樣。

(2)師:這首歌哪兩部分是一樣的?(開頭和結尾)

小結:開頭和結尾一樣,節奏活潑歡快;中間部分優美連貫,所以唱起來很好聽。

2.師:除了用歌聲來表達這首歌,我們還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來表現這首歌呢?

(1)激發幼兒觀察,老師用了什么身體動作表現歌曲?教師隨樂演示。

(2)帶領幼兒用跺腳、拍手的方式表現歌曲的情緒和節奏。

3.出示圖譜,感知樂曲節奏。

師:老師把這首歌變成了一張圖,我們看著圖(分辨一下歌曲結構),用動作把歌曲表現出來。

(1) 看圖譜,聽伴奏表現節奏動作。

(2) 師:老師還想讓小樂器來幫忙,把這首歌變得更好聽?(出示三種樂器,說說他們的名字和聲音)

(3) 啟發幼兒商量配器方案。

師:碰鈴可以在什么地方演奏?圓舞板呢?鈴鼓呢?什么時候拍哪里可以搖?

幼兒說,教師提取方案,并用樂器標記在圖譜上表示出方案。

(4) 看圖明確演奏任務。

帶領幼兒用模仿樂器聲音加手勢的方式聽伴奏嘗試演奏一次。

4. 學習用樂器分聲部演奏。

(1) 分聲部發樂器,提出演奏要求:準備時樂器不發出聲音;演奏時聽清音樂,看好指揮,欣賞合作演奏的效果。

(2) 幼兒手拿樂器看教師指揮手勢隨樂演奏。

教師在演奏之后提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5. 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樂器座位,再次看指揮演奏。

6. 商議新的演奏方案。

(1) 師:歌曲中有沒有合奏的地方?那部分可以合奏呢?

(2)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歸納新方案,并出示合奏標記 ,表示三種樂器一起合奏,配在圖譜上。

(3) 帶領幼兒看指揮,用馨方案演奏。

7.小結,整理樂器,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打擊樂郊游2

設計意圖:

打擊樂演奏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內容之一,通過打擊樂教學能幫助幼兒掌握樂器的演奏技能并發展節奏感。通過中班的學習,幼兒初步能學會看圖譜,按圖譜有控制地演奏,在大班這階段我們主要讓幼兒繼續學習有控制地演奏并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演奏的樂趣。《郊游》是中班幼兒學過的一首歌曲,它是一首ABA結構的歌曲,表現了幼兒在郊游中輕松愉快的心情。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在節奏型上適當地提高了一些難度。這對剛進入大班的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這也是打擊樂活動的一個新的嘗試。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按圖譜有控制地演奏。

2、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室2、引導幼兒發現歌曲的動作節奏師:“剛才這歌曲叫什么名字?你們知道它是什么結構的歌曲嗎?什么是ABA?(前面和后面的樂曲是一樣的結構)現在我們請個小朋友說說A段做了什么動作?怎么做的?(師哼唱,請一個幼兒示范)

二、引導幼兒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節奏型

1、觀看A段圖譜:我們先看A段,上面有什么?(腳印、手)表示什么?(可以踏腳和拍手)你怎么用這些動作表現節奏?(請一幼兒示范)全體幼兒學習A段的節奏型。

2、分析B段節奏型:這是什么符號?(出示波浪線)可以怎么表現?(搖或晃的動作)請一幼兒示范。

3、引導發現結束句不同的地方后面的A段和前面的.A段是一樣的,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請個小朋友來示范一下可以怎么做?(全班幼兒練習一次)4、視情況而定:哼唱,幼兒做動作一次或跟著音樂做動作一次。

三、啟發幼兒探索樂曲的配器方案

1、啟發幼兒說說樂器特點師:“瞧,我請來了三種樂器(出示鈴鼓、雙響筒、圓舞板),你們說說,它們的聲音有什么不同的特點?(鈴鼓:可以拍或搖、晃。比較延長、抒情;雙響筒:高低音,象腳步;圓舞板:聲音短促)

2、為樂曲配器師:“你們覺得A段適合用什么樂器呢?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貼上雙響筒的圖標)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么樂器?(鈴鼓)最后的部分我們要讓歌曲更熱鬧些,可以怎么做?(用上全部的樂器)

四、幼兒嘗試用樂器演奏

1、師哼唱,讓幼兒學習用樂器演奏整首歌曲。

師:“請小朋友輕輕地請出小樂器,我們試試把樂曲演奏一遍吧。請認真看圖譜,注意什么時候要輪到那種樂器演奏。”

2、指出演奏的不足,連貫地演奏一遍。

3、跟著音樂,看圖譜完整地演奏1—2遍師:“我覺得小朋友可以聽音樂來演奏了,我們來試試吧。”

4、幼兒看指揮演奏1—2遍師:“小朋友真棒,現在我有個更難的,請小朋友不看圖譜,眼睛看著老師的指揮把樂曲演奏一遍,行嗎?”

五、結束活動師:“請小朋友帶好自己的小樂器,不發出聲音,到教室輕輕地放好小樂器吧”

活動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由于整個活動設計的結構設計比較完整,思路清晰,通過引入、讓幼兒發現歌曲的動作節奏、引導幼兒看圖譜表現等等循序漸進地遞進,所以活動中相對較為緊湊,幼兒整體地掌握情況比較好。活動是初步地探索、學習有控制地演奏樂曲,所以活動顯得比較緊湊。而因為是第一課時,在今天的活動中只給了幼兒固定的一種打擊樂器演奏,不象平時讓幼兒更換不同的樂器演奏,感受不同樂器的音色,在下次的打擊樂活動中應放手讓幼兒創造,可以讓幼兒多看圖譜探索,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幼兒成為自主進行打擊樂編奏的主體。

中班教案打擊樂郊游3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分析作品,理解其aba的結構(a段歡快、b段抒情),激發幼兒以音樂表現生活的興趣。

2、 能用肢體語言表達音樂情感。

3、 在熟悉歌曲節奏的基礎上討論配器方案并嘗試樂器演奏,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會唱歌曲《郊游》。

2、小樂器:鈴鼓、碰鈴、響板等

3、節奏譜表、小樂器圖示。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郊游》,進一步感知歌曲的結構和情緒。

提問: (1)這首歌曲有幾段?

(2)哪兩段音樂是一樣的? (第一段和 第三段的音樂是一樣的,這首歌曲的結構是aba的結構)。

(3)a段的音樂聽起來怎么樣?(高興的、歡快的")。

(4)b段音樂聽起來這么樣?(非常優美、速度比較慢。)

2、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aba的結構。

提問: (1)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a段音樂的高興、歡快?

(2)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b段音樂的優美、舒緩? (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個別展示、集體模仿。)

3、出示節奏譜表,討論配器方案,練習演奏。

(1)復習認識小樂器——鈴鼓、碰鈴、響板的圖示及演奏方法。

(2)用什么樂器表現a段音樂的高興、歡快?可以用什么樂器表現b段音樂的優美、舒緩? (將幼兒討論的結果,用圖示在節奏譜上表現出來。可以有幾種配器結果。)

(3)、看圖譜,分組用手的動作練習。(圖上的小圓點,表示響板的聲音;圖上的小花花表示全部樂器;一個鈴鼓,三個折線,表示拍一下鈴鼓,搖三下。)

(4)拿樂器,看圖譜,在老師的指揮下演奏。

(5)指導個別幼兒當指揮,其余幼兒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94505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