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高中語文課堂筆記

無敵客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高中語文課堂筆記

  今天無意間翻到以前的課堂筆記,摘錄于下,教師為周展安先生,內容為對《小邏輯》和《莊子補正》部分章節的講解釋讀。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1.最純粹:沒有任何外在規定性的東西,沒有外在的東西對它規定和說明。“一匹馬”很物質,但“一”很純粹。

  2.嚴肅思想:非指態度,而是思想的每個角落都要分析到。

  3.知識的上游:思想這件事本身(唯識、莊子、黑格爾);

  知識的下游:在以思想為既定事實與前提下,對思考的再思考(政治、歷史、社會)。

  4.激進思考:抓住問題的根本,在源頭處思考。

  5.思考不會一勞永逸,生命狀態是很緊湊的,水潑不進、刀插不來。

  6.知識不是談資。不要看熱鬧的、一般化的、葉公好龍式的(接觸、散布知識)。

  (周師給我最大啟迪的一句話)

  7.“人”是容器,是“自由”選擇了人。“自由”獨自運轉,走到了人類夠不到的地步。“理性”借助“人”這個容器表述出來,而“人”有偏好和立場,所以大多數人的“思考”都只是表象,到達不了起源。

  8.世間萬象都是一種存在,一種“有”。“存在”對世間萬象不附加任何說明和規定,對它言說就要對它進行概括:“我叫某某某”,“我”是“存在”,“某某某”是概括。在“存在”中,各個特點都還沒有展開,各自之間沒有“我是我”。

  9.書要揀最難讀的讀、最抗拒的內容讀,收獲很大。

  (比如GEB和千高原嗎233)

  10.“一”才是無限,有外部的他者,即為“有限”。

  11.使用了謂語,即是對主語的分解、限定。“純存在”是沒有任何規定性的存在,沒有外部的說明。

  12.起點是有還是無,是0還是1?

  13.語言是一種最樸素的“變易”。Das Werden.

  14.每個人都堅持己見的辯論是毫無意義的。

  15.蘇格拉底。讓自己的話貼著對方的話展開,以談話的形式,而非論斷式的結論;將對方的論辯放在新的上下文中以檢驗適應性。

  16.任何問題都包含了正反合的結構,而正反合三者往下細分,又有無數相同的正反合結構。

  17.自由在絕大多數時代都是潛在存在的,故絕大時代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特別追求過自由。宗教改革后,自由才作為一種正面價值被提到,而法國大革命落實了這一點,走向前臺,彰顯自由。認識到人是可以自由的,并努力追求自由,即“自由”。

  18.自由只能由自身創造,完全可創,不是別人派生的,而是自有的能力。動態定義,追求自由者本身實現了自由。

  19.詭辯學派得到了某些思想就以之為智慧,并用詭辯加以炫耀,這是不對的。蘇格拉底的“智慧”是無窮盡的,在追求“大智”的終極道路上,沒有靜態的某點的“智慧”。

  20.人沒有既定的身份,不討論“人性本……”,不這么界定。人沒有真理,人創造自我,“沒有真理”即世間真理。

  21.人是歷史性的,人性的歷史就是認識把自己創造出來的過程。

  22.高強度的考驗:無限的可能性,成為人的鑰匙在自己手里;

  沉重的負擔:“我”沒有任何憑借與依靠,任何一絲松懈就有可能導致偏離成為人的軌道,沒有外力可救“我”。

  (好比我的22歲)

  23.“貴族才有的優秀品質”是謊言。

  24.靠自己的能力理解外部世界,此能力即為“理性”。

  25.流行即濫用。

  26.“A是A”不說明任何東西,“A”是“非A”才能完成對A的命名。“我是某某某”,但“我”的肉體上沒有一處是“某某某”。

  27.真理不能被“掌握”,因為它不是靜態的。從邏輯上說,它向它物過渡,永遠沒有終點。

  28.知識是量化的,智慧是無窮的,要像莊子、黑格爾一樣思考,而非了解莊子、黑格爾。

  (“我”=“莊子”,非“我”→“莊子”)

  29.真理要在歷史當中來完成。“變”和“不變”怎么協調?《史》變,《經》不變。不變的東西在上位,用以解釋變的東西。

  30.戰爭是常態,和平是例外。

  ————————叮咚————————

  31.天籟不是實體性的東西,不可對象化,是境界,是觀照地籟、人籟的法眼。

  32.“我”克服了“我”,便不可對象化。

  (說起來,為什么人們會稱呼自己的配偶為“對象”?分明不是“對像”啊。)

  33.空:萬物仍在,但其沒有內在規定性,不是對象化的nothing。

  34.不先解釋天籟,先解釋天籟的對立面。

  35.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不可能將之凝固并指認。

  36.是、非:并非關系論,并非對立,而是“是”同時包含“非”,“非”同時包含“是”。

  “生”同時包含“死”,“死”同時包含“生”。

  37.非馬:就“概念”談“概念”,不將之實物化、對象化。

  38.提防的機心,想吃人卻又怕被別人吃。

  39.莊子教人,絕不是縱浪大化、袖手自然;絕不是讓人做一個保守主義者。

  40.百家爭鳴在當代為民不喜,不知聽從誰,不知如何生活。

  41.老、莊:道、德。“道”毀,才有“德”。德者,得也。

  42.“道”裂成許多碎片,人們各執一孔,管中窺豹,故而出現“仁、義、禮、智、信”,在此之前無所謂“仁義禮智信”的劃分區別。這是退后了的、防御性的、教人如何在亂世中生存的(產物)。

  43.因:進入事物的內部檢視,而不是用外部的規則分割這個事物。

  44.朝三暮四,朝四暮三,猴子即人,狙公即道。

  45.愛情就是小共產主義,很難達到,所以是一種理論。偏愛,自私的愛。“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46.至理無言,言則與類,故試寄言之。

  47.說出了“無”,定義了“無”——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有”,對于“無”的破除是一件無窮無盡的事。

  48.自然:自己就是那個模樣,沒有更高的外在力量對它進行規定。

  49.述而不作:體會到最高的道之后才采取的行為。

  50.止其所不知,至矣:在“不知”的地方停下腳步,是至知。

  

137087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