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星空是一種愿望,而實地則是最能接近夢想的圣境;或許仰望是一種“奢求”而腳踏則是把仰望用于行動的工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仰望星空議論文高一800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仰望星空議論文高一800字1
獵戶天狼織女,光年外沉默。回憶青春夢想,何時偷偷隕落。
——題記
每當這個熟悉的旋律響起,我就莫名的淚水聚滿眼眶,鼻尖一酸,兩行熱淚便奔涌而下,淚花綻放。五線譜與音符串聯(lián)在一起,交響出音樂,勾起了我無限關于青春的回憶,為即將到來的六月畢業(yè)季,獻上一次由衷的淚水的交融,但愿彼此無相忘。
那一年的我們年少青蔥曾一起仰望星空,說笑逗唱。自認為同窗之情情深似海,可從沒想過未來的未來我們就這么失去了聯(lián)絡。時光微涼,當受過時間的洗禮后,一切都變得那么弱不禁風……
我害怕畢業(yè),害怕一次次地與老師同學母校告別,因為心中充滿的是舍不得,不舍那些人那些物。我害怕畢業(yè),害怕歲月沖淡了你我間的友誼。即使某天四目相對,卻也再找不到當初的熱情。我害怕畢業(yè),害怕自己變成當初自己討厭的那種人——與同學聚會沒有時間,去找老師敘舊沒有勇氣,回母校看看一拖再拖。畢業(yè)后的這些事,一直隨分分秒秒的經過而耗著。自己卻若無其事地繼續(xù)學習、生活、工作。
多么可怕,多么可悲。
又一次畢業(yè)即將來臨,誰都想在日后成為一顆璀璨奪目的星星,畢業(yè)班的我們在大大的星辰里日夜奮苦的努力著。到了冬季,偌大的操場上,寒風陣陣,吹得人心頭直顫。迷離朦朧的霧層層籠罩在街邊的橘黃色的路燈,鑄在圍欄圍墻上的圓體照明燈,集體發(fā)散著如皎潔月光的白光,穿過霧,微弱的照在跑道上。晚自習后的操場,人群稀疏,各自在忙活不同的運動。
作為初三學子的我為了體育中考,迎著颼颼冷風,在昏暗燈光下狂奔著,我目視前方,狂奔的身影隨風掠過,一陣接著一陣,那都是為明天而拼搏的人兒!伴隨上下起伏的呼吸聲,左右手規(guī)律性擺動,一步一步地向前跑,幾圈過后的我已半彎腰大喘氣了。
累趴下的我在草地上坐著歇會兒,抬頭望天,夢寐的星空完全被云霧取代,那么黑漆漆,深遠令人發(fā)指。我躺下,風兒掃過臉龐,刺痛的冰涼;閉上眼,感受我內心光彩奪目的星空。它指引我夢的方向,驅使我勇敢奔夢。
人生活著就是要有屬于自己的夢想與堅持,無論世事怎樣變遷,不變的依然是那顆追夢赤子心。
追夢途中,別忘偶爾抬頭,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議論文高一800字2
有人曾說,喜歡仰望星空的人,是喜歡省視內心道德的人。我不由望了望星空,卻并為發(fā)現(xiàn)什么奇特之處,惟有如墨的黑暗和點點繁星。我無法理解,這星空是如何與道德掛鉤的。在我記憶里最喜歡仰望星空的當屬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一次他正眺望星空,沒提防前面有個又大又深的水坑,一腳踩空,掉了下去。當過路人把他救起來,他卻告訴人家:“明天會下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有人嘲笑泰勒斯,說他雖然清楚天上的事情,卻看不見自己腳 下的東西。兩千年后的黑格爾卻說:只有永遠躺在坑里從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會掉在坑里。溫總理也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我們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學們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知識和技能,做一個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自古到今,無數(shù)的人對天空充滿了好奇。從一個個神話起,到如今的探索宇宙,無一不是人們對這神秘“星空”的探索與追求。中國古代封建君主自稱為天子,作為最高榮耀的象征。天子就是上帝之子。由于上帝也稱天,所以稱為天子。
更有許許多多民族,把上天視為崇高的、神圣的東西來崇拜,例如蒙古的“長生天”。可見在人們心中“天”的地位之高。天可包容萬物,也蘊藏著萬物。我想這邊是人們崇拜上天的地方。在迷茫的遠古,人們認為萬物皆有靈性,而天則成了自然神靈的象征,人們便頂禮膜拜。隨著時間的推移,迷信雖被打破,自然科學也隨之而來,但天空對于人們仍有巨大的誘惑。
那里是一個未知的世界,一個人們還無法觸及的領域。這些對于喜愛探索的人來說,那無疑是一個向往。說了這么多,大多講的是天空,說的是對于天空的理解,關星空何事,為何有人會說“喜歡仰望星空的人,是喜歡省視內心道德的人”而不是天空呢?古人為何崇拜天空,而不是星空?古人只認為天空便是最大的了,能包容萬物,卻不知天空之外,更有無限的星空,那是浩瀚的宇宙。星空比天空更加神秘,當你望著浩瀚的星空,思緒也會在黑暗中閃爍,會去思考更遠的星空外的事物。那無邊無際的宇宙是無法用肉眼去追尋,只有用我們的內心去感悟。這時人們就會逐漸的去省視自己,這時人們的內心,也是最真摯,坦然的。
仰望星空議論文高一800字3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飄灑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輝,我們是比這些還要渺小的存在。你并不知道生活在什么時候就突然改變了方向,陷入墨水一般濃稠的黑暗里去。你被失望拖進深淵,被疾病拉進墳墓,你被挫折踐踏得體無完膚。你被嘲笑,被諷刺,被討厭,被怨恨,被輕視,被放棄。但我們卻總在內心里保留著希望,保留著不甘心放棄跳動的心。我們依然在大大的絕望里保留著小小地努力著,而這種不想放棄的心情,它成為無邊黑暗里的小小星辰,在閃耀著。
——小時代
當我每天望著浩瀚的星海時,總在想: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顆星,我的在哪里呢?從開始到結束,有多少人陪我一起尋找那一顆星,中途消失了多少人,有增加了多少人,但是現(xiàn)在還是我一個人在看星星。
這一年,我經歷了挫折,背叛,悲傷,抉擇,迷茫,但最終我還沒有放棄。就像那一顆星,永遠不會放棄自己的光芒,繼續(xù)在無邊的黑暗里尋找著屬于自己的一條路。在那一條路上,沒有一盞燈會為我照亮未來的路。摔了,自己爬起來;哭了,自己自我安慰。我只是在走專屬于我的那條路,尋找最后的寶藏——那一顆星。
走到最后,我發(fā)現(xiàn)我丟失了信任,善良,天真,卻多了冷漠,無情,殘忍。我丟了朋友,多了能力,但我不快樂。我越發(fā)找不到最初的自己了,我只是想要尋找那一顆星,為什么我丟失了那么多?為什么我開始找不到我的那一條路?我好害怕,我好迷茫,我好累。
最后,我終于發(fā)現(xiàn):原來我就是那一顆星,每個人的星其實都是自己本身。而一路上那些微微發(fā)光的小閃亮點就是我的光芒,我把這些丟了怎么可能還會有光芒?就像把珍珠扔了,換來了金子,金子刺眼的光芒刺痛了眼流出淚來,卻沒了珍珠那份溫潤,那份貼心。
仰望那一片星空,突然感覺我真是累了,就讓我做一個夢,從開始到結束,數(shù)數(shù)自己丟了哪些,換了哪些,最后沉睡在那一片星空中。
仰望星空議論文高一800字4
仰望星空
最近,心情無端的煩悶。無聊時,便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人這一生到底應該做什么?
沒有人回答我……
根本沒有頭緒的樣子。是為了得到光榮?那世界上有多少人不必活著?是為了做好工作,學好知識?那有多少人學不好,難道他們一定不對嗎?還是為了保護好自己?那不出生豈不是更安全?為了得到他人的贊同嗎?那世界上不是要充斥著贊美聲嗎?這個問題太深奧了。只是一句做好自己就夠了嗎?說的太輕松,太輕松了!就如羽毛被吹到地上,再也感覺不到絲毫的溫度。
冬天的冷,來得快,走得快。然而春的氣息還沒有蕩開,就迎來了夏。太炎熱了,堪比熱水的氣候,比時間還難琢磨,忽寒,忽暖,忽晴,忽暗。一年四季,在人生中不斷交換,替代。是冬也好,是夏也好,主角也好,背景也好,一切都隨制作人的神秘手法而改變,而那神秘的制作人,就是人類本身了吧!?
一切因人而變啊!大千宇宙中,如大海撈沙,有著生命的星球,有著人類的生存,不知是福是禍。過濾了一切“不可能”,剩下的是什么?只有生命空虛的軀殼罷了。既然想不明白,還是不想好了,也許,到了時間就會明白。無人能知自己在何處消失,一切只有這樣過去,隨緣……
看著花艱難的開放,綻放著自己的最美。可是,人能改造花朵,改造生命,改造事物,卻無法讓自己開出最美的花朵,無法寫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呢?
歷史書上,一個個人名,地名,不斷射向我的眼睛,忽然明白,人在某個時候是偉大的,在別的時期就是平凡的,一切只能由后人去說,去評。今之視昔,豈非亦由后之視今?
既然是這樣,一切都明了了。我們停在某一處怦然心動,待再次踏上征途時,仍義無反顧。無論是什么美景,佳人,在準備遠行時,便注定要消失。一個令人絕望的真理。
在這一生的盡頭,有幾個人會無怨無悔,平靜的說:“我這一生活過,笑過,愛過,還有什么遺憾?”只是不停地走下去吧。
抬頭,看著星空,很迷人啊!仰望星空,我漸漸沉睡……
仰望星空議論文高一800字5
德國的哲人康德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讓我感到敬畏,一是頭頂上的星空,一是人世間崇高的道德法則。”
仰望星空,是一個民族世世代代最常見的舉動,是哲學家思索的起點,也是我心目中最美麗的姿態(tài)。
仰望星空,先輩們明白了自然的魔力與奧秘。寬廣深邃的星空,使多少人夜不能寐;幽藍圣潔的星空,給了多少人探究自然的勇氣。
郭守敬仰望著星空,悟出了長期縈繞腦海的困惑,創(chuàng)制了《授時歷》,告訴古代的勞動者何時生產勞作,何時娛樂休息。他告訴人們:一年四季,勞作生活,都要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
哥白尼仰望著星空,他在行星的運轉中發(fā)現(xiàn)了真理。在他之后,一代代的人們望著這片同樣的星空,伽利略、布魯諾、第谷、開普勒,他們完善了行星運動規(guī)律,引導人們遠離教會的愚昧落后,堅定地奔向光明。是他們,推動了歐洲近代科學的產生和發(fā)展。
仰望星空中,科學家們用思想的星光照亮了人類文明的前行。
仰望星空,無數(shù)民主斗士聆聽到了正義的呼喚。莊嚴崇敬的星空,使多少人心潮澎湃;自由無盡的星空,給了多少人為理想奮斗的勇氣。
魯迅先生仰望著星空,為了守住祖國這方美麗的星空,他用《吶喊》大聲喚醒每一個沉睡的中國人,他讓思想的星光閃爍于每位國人的腦海里。
拜倫仰望著星空,冥冥中他聽到了來自希臘的呼喚。星空照亮了他心中的追求,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使希臘人民共享這片被自由和民主所庇護的星空。
仰望星空,無數(shù)志士們用正義的召喚推動了人類社會民主自由的進程。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溫家寶總理在同濟大學講話時對青年學生們的激勵:“一個民族,不僅要有關注腳下的人,更要有仰望星空的人。仰望星空能讓我們思索這個民族的去向和將來。”他的這番話用心良苦,連同那首發(fā)表在《人民日報》上的小詩《仰望星空》,讓我們青年一代感受到了一種理想、責任和使命。
是的,我們要學會仰望星空。仰望星空,這是人生中最美的姿態(tài),它能讓我們永遠保持一顆求索努力的心,體會自然和思想“星光”的美麗,推動科學和社會的發(fā)展。
也許康德也是從仰望星空這種美麗的姿態(tài)中,悟出了對崇高的道德法則的敬畏。作為青年一代,我們也要讓仰望星空成為心中最美的姿態(tài)。
上一篇:高一作文我的理想800字
下一篇:高中端午節(jié)語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