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8篇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寫什么?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征文吧,征文要求文面整潔干凈,書寫端正美觀,字體清晰規范,標點準確無誤。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聊聊關于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1
92年前,日軍以“栽贓之名”,行“侵略之實”,悍然制造了“九一八”事變,從此東北錦繡河山淪陷敵手,中國人民開啟了長達14年不屈不撓的斗爭。這些血與淚的日子,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也不敢忘。踏上新征程、啟航新夢想,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需要我們銘記歷史、勿忘歷史,從苦難中汲取智慧,從恥辱中迸發力量,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闊步前行。
銘記“九一八”,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趕考”清醒和堅定。“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抗日聯軍,這支由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東北人民抗日武裝,拿起手中簡陋的武器,與強大兇殘的敵人展開了長達14年的殊死搏斗。其環境之艱苦、斗爭之殘酷、時間之長久,世所罕見。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黨員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主力軍,必定會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廣大黨員干部要銘記歷史,只有堅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永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趕考”清醒和堅定,才能積極應對新征程上的風險和挑戰,解決好更加錯綜復雜矛盾和問題,在實踐中踐行為民謀利的宗旨。
銘記“九一八”,永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趕考”清醒和堅定。日軍侵華期間,人民英雄心懷家國大義、擎舉精神火炬,筑起不可跨越的“長城”,經過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國人民最終贏得了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近10年來,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風高浪急,有時甚至是驚濤駭浪,各種風險挑戰接踵而至,其復雜性嚴峻性前所未有。在新征程上,我們必定會遇到更多的“攔路虎”,廣大黨員干部當永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趕考”清醒和堅定,勇于斗爭,敢于付出,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一仗接著一仗打。堅定不移跟黨走,秉持“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的蓬勃干勁,喊出“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拼搏進取,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艱苦奮斗。
銘記“九一八”,永葆“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趕考”清醒和堅定。經過92年的歷史變遷,如今我們的祖國和平有序、國富民強。在黨的有力領導下,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縱觀歷史,我們敬愛偉大的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在任何歷史階段都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重任扛在肩上。站在歷史新起點,廣大黨員干部當永葆“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趕考”清醒和堅定,自覺涵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為民情懷,心系群眾之饑寒飽暖,心憂群眾之富足安樂。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基層搞調研、聽民聲、解民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人民群眾的“幸運指數”。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2
“九一八”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黑暗時刻,每逢“九一八”,從遼沈大地傳來的警鐘之聲就是這塊土地拒絕遺忘的誓言。歷史無法倒退,未來可以開創。銘記歷史,吾輩自強,這是正義的擔當,也是歷史的重任。
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專研精神學知識,盡顯吾輩本色。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學習能讓我們思路清晰、眼界開闊,緊跟時代的腳步,不做世界的落后者,國家的發展要靠學來的知識去改變,民族的興旺要靠學來的知識去創造,知識是一種力量,沒有什么比它更能在人們的精神和心靈、思想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吾輩自當目標堅定,緊記“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歷史教訓,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遠大信仰,以天下安危為已任,在和平年代樹立“戰爭意識”,養精蓄銳,時刻準備效力祖國!
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精神練體魄,彰顯吾輩品格。我們適逢盛世,遠離戰火,要善于跳出舒適圈,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膽識練就體魄,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計得失。雖沒有“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的豪邁之情,也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之舉,卻同樣要有“讓生命重于泰山,用生命鑄就輝煌”的勇氣,以革命先輩們為典范,學習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的長征精神,腳踏實地,砥礪前行。
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強勁精神勇磨練,凸顯吾輩自強。“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我們要有“打不倒、擊不垮、不服輸”的精神,遇見問題勇敢面對,努力解決,越挫越勇,不可垂頭喪氣、妄自菲薄,野草遮不住太陽的光芒,困難擋不住強者的腳步。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只有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接一些“燙手的山芋”,才能真正做到在磨練中撐得住,在關鍵時刻頂得住。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現世安寧,吾輩定當勿忘自強,不負盛世韶華。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3
一年一度秋風勁,“九一八”警鐘永長鳴。在東北茫茫的林海雪原深處,有一棵樹上刻著一句讓人淚目的標語:“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述說著“九一八”事變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東北抗聯的同志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是讓后世子孫,不斷頭、不屈膝,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歷史的長風吹拂92年,戰爭的烽火已經熄滅,那棵樹已逐漸長高、長大。但其背后的抗聯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代的中華兒女勠力同心、接續奮斗。
傳承“勇赴國難”的抗聯精神,堅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的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召開緊急會議,發表《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號召東北軍民不投降、不繳械,帶槍到農村去,發動游擊戰爭。這是中國的第一份抗日宣言,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反法西斯戰爭宣言。在白山黑土之間,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依靠“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鑄就了以“勇赴國難、自覺擔當、頑強苦斗、舍生取義、團結御侮”為主要內涵的東北抗聯精神。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黨員干部的考驗之大前所未有。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年輕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傳承抗聯精神,鑄就新時代的忠誠之魂、赤子之心。
發揚“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涵養“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奮斗精神。“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樣的民族氣節從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滾燙的血液中,刻在東北抗聯兒女倔強的骨頭上。寧死不投降的楊靖宇說:“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那我們中國就完了”;趙一曼臨刑前寫下遺書:“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抗聯英雄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血肉之軀筑長城、前仆后繼赴國難。因為他們知道,犧牲自己,為的是換取中華民族子孫萬代的獨立自由。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銘記“落后就要挨打”曾經苦難,緬懷為救國圖強而犧牲的革命先烈,主動到基層一線、科研項目攻關前沿中鍛煉自己,勇挑最重的擔子,善啃最硬的骨頭,能接最燙手的山芋,將愛國之志轉化為實打實的報國行動。
砥礪“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永葆“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必勝信念。“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孤懸敵后,長期與黨中央失去聯系……東北抗聯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與數倍、數十倍的敵人苦斗,堅持了整整14年。據不完全統計,東北抗聯共犧牲師級以上指揮員100余人,其中軍級30余人……東北抗聯的革命先烈用獻血染紅漫卷紅旗,用血肉筑成新的長城,挺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新時代的黨員干部要繼續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斗。在疫情防控、抗洪搶險、森林防火、抗旱減災等危急關頭,沖鋒在第一線、擔當在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4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92年前,日軍以“栽贓之名”,行“侵略之實”,悍然制造了“九一八”事變,從此東北錦繡河山淪陷敵手,中國人民開啟了長達14年不屈不撓的斗爭。而今,《松花江上》已不再是戰火中的悲歌,而是提醒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吾輩當自強的時代壯歌。作為青年黨員,我們必須銘記“九一八”,汲取敢于斗爭、矢志報國、必勝信念的力量,不斷把革命先烈未竟的復興偉業推向前進。
銘記“九一八”,知恥而后勇,汲取“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精神。1931年“九一八”事變伊始,為抗擊侵略、救亡圖存,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不計生死、前仆后繼,他們以超強忍耐力克服舉世罕見的斗爭環境,以錚錚鐵骨共筑同仇敵愾的血肉長城,以堅強意志挺立起不屈不撓的民族脊梁,從“頭顱不惜拋掉,鮮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貳的意志是不會動搖”的楊靖宇到“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從“死也要死在東北抗日戰場上!”的趙尚志到“我們是共產黨員、抗聯戰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的投江八女,他們用無數個“我”之微光匯聚成了閃亮璀璨的偉大斗爭精神光譜。作為青年黨員,我們必須牢記“國恥”,激發奮進力量,始終居安思危,心存憂患意識,弘揚東北抗聯精神,保持革命精神和革命斗志,蓄積“千磨萬擊還堅勁”的韌勁,賡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品格,傳承“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意志,敢于勇于斗爭、善于斗爭,在任何歷史新起點都做好斗爭的準備,不懼風險挑戰,努力開創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銘記“九一八”,知弱而圖強,傳承“灑向千峰秋葉丹”的報國之志。“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回望“九一八”,歷史警示我們,近代中國之所以被反復欺凌,是因為積貧積弱。為縮短和消除中國與發達國家兩三個世紀所造成的差距,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與時間賽跑奮發圖強,堅定不移以行踐諾、矢志報國。為摘掉“貧油國”帽子,“鐵人”王進喜喊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鋼鐵誓言;為擺脫“核威脅”,“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臨終前仍不忘發出“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的愛國遺言;為實現“核潛艇”宏愿,核動力開拓者彭士祿寫出“如活著能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的光榮承諾。作為青年黨員,我們要牢牢把握新發展機遇,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遠大理想,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在各自崗位上努力拼搏,把許黨報國、履職盡責作為人生追求,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一步一個臺階”實現新突破。
銘記“九一八”,知不足而奮進,激發“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必勝信心。經過92年的歷史變遷,如今我們的祖國和平有序、國富民強。在黨的有力領導下,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縱觀歷史,我們敬愛偉大的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在任何歷史階段都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打贏脫貧攻堅戰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打贏掃黑除惡收官戰鞏固社會長治久安和諧局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經濟社會穩定向好發展。同時,我們國內生產總值躍居世界第二位、高精尖科技產品領先世界、人均收入突破萬元美元大關……“自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從未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在踏上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我們要始終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逐夢征程之中,敬畏歷史、心向美好、增強本領、自強不息,始終做到__、步履踏實、砥礪篤行、賡續榮光,拿出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心,一定能鑄就新的時代輝煌。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5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個沉重的日子。上午9時18分,伴著防控警報聲的響起,筆者腦海中出現最近在網上看到過的一組黑白照片,遇難者赤身裸體,還被凌辱折磨,甚至身首異處……施暴者的種種惡行深深擊打著每位國人的神經:眾怒如何能平!國恥如何能忘!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更要時刻銘記先輩們的英勇壯行,牢記先烈們的犧牲大義,化悲憤為力量,以吾輩當自強的覺悟向先烈告慰,向世界宣言。
“強”意識——做一只對黨忠誠的“蒼鷹”。從“夫今死矣,是為時代而犧牲”的吉鴻昌,到“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的趙一曼,從“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的張自忠,到“堅決戰斗,堅貞不屈”的楊靖宇……透過這一行行文字,我們至今依然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那種以血肉之軀捍衛民族尊嚴的壯懷與無悔。作為當代年輕一輩,我們要充分汲取__力量,把對黨忠誠、熱愛祖國、無愧人民刻進骨子里,不斷豐盈自己,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將個人信念融入家國理想,信心十足地走好“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豐”羽翼——做一只踐行使命的“蒼鷹”。我們紀念“9·18”,不只是為了銘記歷史,更是為了激勵一代代后輩奮發圖強,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學習中豐富、強化和提高自己,在實踐中打磨、考驗和鍛造自己,練就過硬本領,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時刻準備著,牢記我們從哪里來,到艱苦、要緊、吃勁的崗位錘煉摔打,到前沿一線砥礪品質、增長才干,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邁開步子、撲下身子、甩開膀子,深深扎根在人民群眾之中、奮斗終身。
“立”鴻鵠之志——做一只時刻清醒的“蒼鷹”。東北抗戰這漫長的14年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杰出的歷史貢獻,如今,“九一八”事變硝煙雖已散去,但歷史真相不能忘記。當前我國進入新階段,對黨員干部的干事本領和擔當品格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自覺接受黨和人民的監督,不逾底線,永葆共產黨人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昂揚斗志,拿出干事創業精氣神,在矛盾面前迎難而上、在危機面前挺身而出,一仗接著一仗打,在接續奮斗的征途漫漫中,以蒼鷹之志盡展吾輩篤行之姿。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6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戰史如燈,殷鑒不遠。“九一八”提醒著中華民族曾遭受過的苦難,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勿忘“九一八”,黨員干部要從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汲取精神力量,激揚“團結一心”的精神、砥礪“敢于斗爭”的精神、凝聚“愛國奮斗”的精神,銘記歷史、勇擔使命,以史為鑒開創未來,不忘屈辱砥礪前行,讓戰史如“燈”照耀前行,書寫新時代的奮斗答卷。
激揚“團結一心”的精神。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點燃侵華戰爭的戰火。日軍所到之處哀鴻遍野、家破人亡,面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滿地瘡痍和日軍的搶占掠奪,中華兒女群情激憤,如“石榴籽”一般,緊緊地凝聚在一起,萬眾一心同抗外侮。團結就是力量,是同甘共苦、與子同袍的力量,是戰勝困難、走向勝利的力量。在新冠疫情中的眾志成城彰顯了中國精神與中國力量,在抗洪搶險中的八方支援、風雨同舟體現了黨群一心的強大力量。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團結帶領人民群眾奮斗未來,在偉大實踐中延展和升華偉大抗戰精神,將共同的情懷、志向融合在一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心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砥礪“敢于斗爭”的精神。“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高擎戰旗、浴血奮戰,無數英雄兒女在抗日戰爭中前赴后繼、視死如歸,在一場場硬仗中斗爭出了中華兒女勇往直前、百折不撓的頑強意志,斗爭出了寧舍生命、不受凌辱的民族氣節,斗爭出了威震八方、氣壯山河的精神膽魄。斗爭是先鋒精神,斗爭是沖鋒力量,抓牢了斗爭精神就抓牢了無往不勝的力量,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就牢牢地把握了先機、贏得了主動。新征程上,黨員干部要以勇于斗爭的精神滋養英雄氣,以干好事業的責任心和干成事業的使命感投身斗爭熔爐,燃燒斗志、澎湃正氣,在危難之時一展身手,在緊急時刻挺身向前,成為挺立不倒的“硬脊梁”。
凝聚“愛國奮斗”的精神。在英雄的心中,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艱難困苦不過是橫在腳下的一道障礙,槍林彈雨不過是刮過頭頂的一陣疾風,跨過障礙、頂住疾風,昂揚的士氣奏響英勇頑強的愛國樂章,使命如山、忠誠如燈、信念如磐,無食物果腹,他們能夠以草根樹皮為食物;面對敵人的屠刀,他們能夠高昂頭顱,嚴守機密。甘愿奉獻自己的一切,英雄用犧牲與奉獻的行動生動詮釋了愛國的內涵與精神,愛國是血脈深處的力量,是心中最閃亮的坐標。黨員干部要以愛國奮斗踐行強國之志,在砥礪奮斗中為祖國的發展建設添磚加瓦,在平凡中堅守,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鋪就人生鮮亮的底色。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7
沉重的防空警報刺破寧靜的天空,又是一年“九一八”。今年,正值“九一八”事變爆發92周年,時光流逝,卻帶不走“血與火”的往事。作為青年黨員,牢記“九一八”,勿忘當年尸骨累累,方得今日和平之花,警鐘聲長鳴,吾輩當自強。
牢記崢嶸歷史,感恩英雄輩出。江河浩蕩英雄淚,山岳巍峨忠骨魂。今天我們抬頭便能看見沒有硝煙的藍天,身后站著強大的祖國,無憂無慮、無所畏懼,這是92年前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是頭顱可斷志不可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之時,只身一人與敵人周旋5晝夜的楊靖宇;是“甘愿征戰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懷有3個月的身孕,仍率騎兵連勇猛沖殺的李林;是用皮鞭抽、刺刀戳,英勇不屈,“寧為鞭死鬼,不做亡國奴”的趙伊坪,是成千上萬無所畏懼、挺身而出,冒著敵人的炮火,“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人民英雄。一寸山河一寸血,92年前那一段崢嶸與犧牲交織的歲月,造就了無數英雄,也迸發了偉大的抗戰精神。這種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是推動當今青年持續奮斗的精神源泉,也是不斷激勵我們青年黨員迎難而上、挺身而出,勇敢地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責任的強大精神動力。
站穩現今腳跟,常懷憂患意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今天,我們拉響警報,銘記每一個紀念戰爭的日子,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以史為鑒、捍衛和平,更是為了警示全體國民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網絡上有人妄言,“在和平發展時期沒必要學習抗戰精神,那種精神已經過時了”。對這種錯誤思想必須堅決抵制,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我們得意識到我國發展總體態勢是好的,人民生活和平富足,可我國同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復雜環境,風險挑戰來自于國內外、經濟社會、自然界等各方面,不管是新冠疫情,還是洪水臺風,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當前,抗戰精神依然閃光,憂患意識仍需常備。青年黨員常懷憂患意識,才能摒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作風,積極作為,沉下身子為群眾辦實事,大膽走出去尋求發展機遇;才可以在這個“跨界打劫”、飛速變化的時代,不被別人“消滅”,長存于世;才會以強烈的責任感應對巨大壓力,居安思危、知危圖安,把握主動權,化解風險挑戰,維護著我黨旺盛的競爭力和戰斗力。
揚帆啟航未來,自強奮斗不息。黨的事業,核心在人,關鍵在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從兩彈元勛們隱身大漠,于荒蕪中鑄造出國之重器,到今日無數海歸學子,默默致力于一個又一個科研攻堅;從昔日塞罕壩人于荒漠之中筑起綠色傳奇,到今日扎龍濕地又一代守護人致力于丹頂鶴的保護;從汶川地震的志愿者行動,到北京奧運的火炬傳遞,從__的驚天怒吼,到抗疫大戰的青春揮灑,代代杰出青年的光輝身影,始終在我們心中熠熠發亮。時代需要我們用堅實的肩膀扛起民族復興的重任,不管是身處象牙塔的年輕大學生,還是扎根基層的青年村官,抑或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只要盡心做好本職工作,何嘗不是在為國為家添磚加瓦。各位青年黨員,牢記“九一八”事變,就是要學習先烈前輩們胸懷報國之志的精神,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斗動力,不怕苦、肯吃苦,耐得住寂寞,經得住風雨,把個人夢想匯入時代洪流,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共振,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閃光。
歷史雖已遠去,我們唯有自強不息,方可告慰先烈;唯有奮發有為,方可不負時代。歷史不容忘卻。這和平,來之不易,在“九一八”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致敬先輩,致敬永不妥協的抗戰精神。
紀念九一八事變92年銘記歷史征文精選篇8
防空警報倏然拉響,響徹天際。9月18日,每個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時光的車輪一圈圈流轉,雖然已經過去了92年,但那刻骨銘心的屈辱,我們一刻也不敢忘記。每年的這一天,凄厲的防空警報都會劃破寧靜的長空,提醒著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歷了怎樣的苦難,中國人民曾經過怎樣艱苦卓絕的斗爭。
“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歷史怎能忘!
92年前,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點燃了長達14年侵華戰爭的戰火,拉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序幕。從1931年到1945年大半個中國淪喪在日軍的鐵蹄之下,930余座城市被占,3500萬同胞傷亡,4200萬人無家可歸山河破碎,流血漂櫓……這些冰冷的數字曾經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在戰火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是中華兒女心中永遠的痛。我們豈能忘!不能忘!歷史怎能忘!
面對殘暴的侵略者,是爬冰臥雪,風餐露宿,作戰百余次,寫下“爭自由,誓抗戰。“效馬援,裹尸還。看拼斗疆場,軍威赫顯”的著名抗日將領趙尚志;是經受鞭打、吊拷、老虎凳、竹筷夾手指、腳趾……幾十種酷刑而面不改色,堅決不吐露任何信息,寫下“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的“反滿抗日英雄”趙一曼;是放棄優渥的條件,回到戰亂的祖國,只為他們所愛的人擁有未來,立了“我們的身體、飛機和炸彈,當與敵人兵艦陣地同歸于盡”錚錚校訓的第一代戰斗機飛行員們;是楊靖宇、陳翰章、王鳳閣、冷云、王光宇、八女投江……是無數英勇頑強的中華兒女,從不曾低下高昂的頭顱,用自己的血肉身軀,筑成中華民族不倒的長城,是他們在黑暗里戰斗,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我們的光明,用不屈的斗爭拼出民族的未來,他們的英名不朽,他們的事跡永存,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的精神更激勵著我們__、砥礪奮進!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吾輩當自強!
1935年誕生的《義勇軍進行曲》,穿過抗日戰爭的烽火,走過解放戰爭的硝煙,警示著我們每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人那一段鮮血與抗爭寫就的歷史,指引著我們每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人從苦難中汲取智慧,從恥辱中迸發力量,更激勵著我們每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人在奮發向上的征程中追風踏浪、勇往直前。14年的苦難與磨礪,這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壯詩篇,這一片被無數先烈血染的山河。我們豈能忘!不能忘!吾輩當自強!
如今,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我們抬頭,便能仰望沒有硝煙的藍天,我們無憂無慮,周圍不會響起突然的槍聲,只因我們身處和平國度,我們的身后,是強大的祖國。那一段“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的殷殷叮嚀,那一聲“大慶生產一天也不能停”的振臂疾呼,那一句“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的肺腑之言……無數中華兒女發揚埋頭苦干、前赴后繼的精神,以民族自強洗刷歷史恥辱,風雨兼程、砥礪前行,讓國家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飛機不夠要飛兩遍到如今空中梯隊戰鷹烈烈,從踮起腳尖參觀美國航母到國產航母7次海試,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天”,從“中華神盾”巡海到“大國長劍”升空,從跟跑、并跑到領跑的跨越……一座座民族崛起的“精神地標”,一段段發憤圖強的偉大夢想,無不述說著今日之中國,再不是1931年的中國!今日之幸福與和平來之不易,我們必須牢記來時的路,讓歷史不再重演!
又是一年“九一八”,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苦難的歲月永不能忘,讓我們“勿忘國恥 奮發圖強”,重拾抗戰精神,拿出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去完成抗戰先賢們未竟的民族復興大業,創造無愧于偉大新時代的新輝煌。
下一篇:爭論作文優秀900字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