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擁有許多令人稱贊的美德。這些美德是代代相傳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靈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1)
很多家中都有家訓家風,要說起我們家的家訓家風,那就是:要有孝心,勤儉節(jié)約了。
父親母親從小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是他們告訴我怎樣孝敬長輩的。
父親從小就不喜歡吃甜食,但是對奶奶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有一次,奶奶給父親做了一大碗粥,里面放了很多糖,父親回到家后,忍住喝了下去,說道:“好吃,可真好吃!”奶奶以為父親很喜歡吃這樣的粥,就經(jīng)常給他做,父親也只好忍著喝下,就這樣,直吃得父親哭笑不得。在父親的眼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孝順吧。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應該好好的學習和傳承。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表達了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同樣也讓大家珍惜糧食。記得我8歲那年的.一天,吃飯時,不小心掉到桌子上幾個小米粒,當我正準備把它蹭下飯桌時,爺爺突然大聲喊道:把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了,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nóng)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你不珍惜糧食是一種惡習!”從此以后,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爺爺對我說過的話:一粒米就相當于農(nóng)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一片辛苦啊!
這些家訓家風,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父親母親把他們定為家訓家風,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讓我們做一個有孝心、勤儉節(jié)約的人,把它作為我們的家訓家風,共同做一個新時代的優(yōu)秀少年!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2)
校有校風,家有家風;校有校訓,家有家訓。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里,家里有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和我。在我們家,父親母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百事孝為先。”“百事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更是我們家的家風。在我們家,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讓爺爺奶奶嘗,然后我們再一起分享。父親母親告訴我,其實孝順很簡單,乖乖聽話就是孝順;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孝順;多回家看看他們,陪他們聊聊天也是孝順。母親還經(jīng)常和父親說“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問她,她用最簡單的話告訴我,就是在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們開心快樂的過好每一天。我知道爺爺奶奶最想看到的是:我平安健康的長大,在學習上能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所以我一定會努力,不讓他們失望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我家的家訓。從小,爺爺奶奶就告訴我:“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最重要的是做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任何時候不可以失信于人,因為我還小,所以奶奶告訴我,只要記住,不管什么時候都不可以說謊就夠了,不要像“狼來了”里的那個孩子,因為一次次的欺騙山下的大人而丟掉了性命。奶奶的話我一直記在心上,因為我要做一個讓家長相信,讓老師相信,讓小朋友相信的好孩子!
正因為我們家的家風——“百事孝為先”,所以我們家“家和萬事興”;正因為我們家的家訓——“誠實守信”,所以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是值得信賴的人!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3)
每一個家庭都有家風和家訓,同樣,我們家也有屬于自己的家風和家訓。
我們家的家風很普遍也很簡單,就是讀書學習,每天寫完作業(yè)簽完字后,我都要繼續(xù)做家里的作業(yè),等把所有的作業(yè)做完以后,我就開始讀一些名著或課外讀物之類的書。而我母親遇見考試的.時候則是埋頭苦學,每天學習到很晚,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等我都洗漱完要睡覺的時候還在復習,有一次,我到很晚都沒有睡著,看看表都十一、二點了,我媽仍在復習。有時,我媽不用考試,就開始看書,看的那叫個快,簡單來說,我看一本書的時間我媽能看兩本書。最后來說說我爸,他不看書則以,一看起來那就是一本看完,雖然看的盡是官場之類的小說,但起碼也是書,而且看起書來特別勤奮。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讀書學習。
而我們家的家訓則是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就比如父母每次買好東西或好吃的都先給我吃,而我則要把這些好東西或好吃的讓給長輩先用,而長輩就會讓給我先用,我們就這樣推來推去,其實,最后誰吃也沒有什么關(guān)系,就是禮貌性的讓一下,做人一定要有禮貌。在公交車上時,有座位先坐上,等看見有一些殘疾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孕婦時,把座位讓出來;有老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兒時,把座位讓出來。
做人就是要有禮貌,如果一個人再好但他沒有禮貌,那也不討人喜歡;相反,如果如果一個人再差,但他很有禮貌,那也很討人喜歡,跟前面一樣,做人不僅要有禮貌,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更不能缺少,在這之前學習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以,可見我們的家風和家訓之重要,家風和家訓是一個良好家庭的基礎!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4)
我家的家風家訓——孝、儉、勤;“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其次是節(jié)儉,“勤”就是勤奮;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父親母親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父親母親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guān)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jié)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jié)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xiàn)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yǎng)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于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習上,也體現(xiàn)在生活中。父親母親工作很努力,母親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guān)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父親愛鼓搗他的電腦,母親不會操作時,父親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父親的同事在下班后還會向父親請教電腦問題。
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父親母親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是很好的。養(yǎng)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wěn)定、和諧、繁榮、強大。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5)
待人真誠,言而有信,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維系現(xiàn)代社會的紐帶。
從小,父親母親就教我要講誠信,不要撒謊,要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還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
母親怕我不聽話,就定了家規(guī),總共十條。一是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二是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三是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四是要為班級做好事,五是要孝敬父母親等。
在吃飯時,不能發(fā)出聲音,而且還要長輩先動筷,我們小輩才能動筷,還有就是進房時要敲門,獲獎時不能太驕傲等,多么的規(guī)矩。
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那是個冬天,我和鄰居約定好去后山堆雪人,那天清晨,寒氣逼人,天寒地凍,最先帶來冬天信息的應該是雪了,出門回頭望望自己家亮著的窗戶,只見玻璃上結(jié)著冰花,煙筒口流出的煙油子凍成了兩根黃色的冰柱。低頭一瞧,地上有殘存的積雪,白茫茫一片。環(huán)顧四周,都是光禿禿的,沒有草更沒有花。那些枯枝敗葉早被無情的西北風不知刮到那個角落去了。我感覺真的是太冷了,就又回家睡覺了,而她卻在冰封雪地的后山等著我,她一直等到太陽紅彤彤時才回去。后來我才記起要去后山,可她來找我了,那時她臉凍的彤紅,她說:“你一點都不講誠信,你為什么不去?”我不知怎么解釋,只好把頭埋的低低的。
后來,我跟她道過歉了,她原諒了我,我覺得很慚愧,現(xiàn)在我知道不講誠信的后果。
如果不是父母對我的教育,我就會不講誠信,我覺得父母像大地一樣哺育我,使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我就像一顆幼小的小草被大地哺育著。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6)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jié)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為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別人一本書,爸爸媽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后悔,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爸爸知道后,立刻阻止我,說:“你把東西送給別人,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jié)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yǎng)成出房間隨手關(guān)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diào)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為人謙虛,不要因為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養(yǎng)成謙虛的良好行為。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fā)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會逐步提高。
高中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征文篇18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春雨,它滋潤萬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yōu)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最近,“家風”一詞火了起來,要說起家風,我家也有很多家風呢!
比如,每天養(yǎng)成講究衛(wèi)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說不吃或不想吃什么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yǎng)成懂禮貌的好孩子;不說謊話、不愛占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小時候,每次上學校之前,奶奶總愛叮囑我?guī)拙洌骸昂⒆樱綄W校千萬別和同學打架,如果有人欺負你,就去找你們老師。”!奶奶生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fā)生矛盾,老是有事沒事給我上“政治課”,講一些經(jīng)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寬宏大量,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fā)生沖突。在奶奶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fā)生過矛盾。
現(xiàn)在,我早已養(yǎng)成了樂于助人、艱苦樸素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奶奶還是經(jīng)常給我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非常樂于聆聽她的一言一語,因為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我一直在想,如果樹立優(yōu)良的家風,繼承優(yōu)秀的家規(guī)和家訓,傳遞“正能量”,那么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高中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征文篇19這個寒假,德清許多家長都遇到有關(guān)家訓的提問。這是該縣教育局利用寒假在6萬學子中開展“尋家訓、明禮儀、傳家風”主題社會實踐活動中的一道必做的作業(yè)題。
“寒假是個好機會,一家人湊在一起,不僅能幫助家長搭建與孩子溝通的平臺,還能談談往事,讓孩子了解家里的過去,傳承家訓,一舉數(shù)得。”乾元鎮(zhèn)中心小學校長楊麗虹說。
“真、善、美是爺爺在我小時候就教我的。”讀小學的土家族姑娘楊宇飛第一次做這樣的寒假作業(yè)。作為一名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懂事的楊宇飛對家訓有自己的理解:“在我們那兒,過年要給長輩敬酒,雖然我不會喝酒,但禮數(shù)不能少,這也是尊重長輩的一種表現(xiàn)。我家的家訓就是尊重長輩、禮貌待人、以誠待人。”
放假第一天,實驗學校六年級學生俞夢飛就纏著75歲的外公問:“我們家的家訓是什么?”外公娓娓道來,13歲的俞夢飛不僅聽到了很多家族以前的美好故事,還知道太公傳下的家訓是:不賭博、不抽煙、不酗酒,要刻苦、勤讀書。“通過這次尋家訓作業(yè),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俞夢飛說。
學生回家尋家訓,也讓家長們倍受觸動。一些家長反映,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受教育機會。德清縣教育局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家風家訓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載體,在學生中開展尋家訓活動,可以更好地傳遞正能量、弘揚好家風。
高中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征文篇20古往今,大凡圣賢哲人必有非常之家風。曾子殺彘深刻詮釋身教精神,孟母三遷道盡育子用心。每臨《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先賢遺篇,無不感嘆古人家風教誨之真切、精神之可貴。
我出身于農(nóng)村,家風父母沒有寫出,而是用最平凡的語言和樸實的行動影響我。小時候一個人在院子里抓螞蟻放進裝有水的瓶子里。母親打了我一頓,告誡我“螞蟻也有生命呀!”父母為了多掙點錢,忙完自家地里活后又去工地干活,起早貪黑,但從不怨天尤人。我工作后工資太低,一度感到彷徨。父親勸我說“和普通老百姓比,你是幸福的應該知足”。為人要正直善良、老實厚道,工作要認真負責、清正廉潔,這就是我家。我就是在這樣沒有書寫但一直傳承的家風中默默地做一名審計干部。
良好的家風需要傳承。近年,我通過學習,對如何培育良好家風有了一些體會和認識。一要重讀書。書會讓你變得博學、謙遜、高雅、悲憫。一名與書為伴的干部必然會凈化朋友圈,必然會修身養(yǎng)德、堅守初心,能夠自覺抵抗外界的誘惑。二要采取適當教育方式。良好的家風常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啟發(fā)中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絕不是粗暴地批評、訓斥。三要不斷適應新形勢。堅持“三嚴三實”、“四四有”等新時代新要求,管好自己,行得端、走得正,才能為家人樹立榜樣。形成相互監(jiān)督提醒、共同清正廉潔的良好家風。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7)
家庭是社會的核心,家庭幸福是國家安定的基礎。古人說:“家道正,而天下定。”當前,在全面實現(xiàn)小康社會奮斗中,每個家庭都應立好家規(guī),努力做到遵紀守法、敬老愛幼、和睦相處、奮發(fā)向上,這對實現(xiàn)小康社會和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我家是個大家庭,祖孫四代十多口人,分別從事教育、經(jīng)濟、工業(yè)等工作,多年來在黨的教育和家庭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堅持清白做人,孝敬父母,關(guān)愛兒孫,研究進取,自強不息,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廉潔自律,清白做人。我是離休干部,在職時從事黨政工作幾十年,主持過一些部門工作,始終牢記黨的教誨,堅持理想信念,努力為人民服務,不貪不腐,將“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當座右銘警惕自己。同時還不斷告誡從事經(jīng)濟工作的`兒女,一定要清白做人,切實做到“常在江邊走,永遠不濕鞋。”為此,我們獲得了一些“優(yōu)秀”、“先進”榮譽,大紅證書鼓勵我們不斷前進。
二是敬老愛幼,和睦相處。父母是精神的故鄉(xiāng),生命的綠洲,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少原則。我和老伴多年來一直奉養(yǎng)兩家的雙親,使他們安享天年,直至辭世。現(xiàn)在我們老了,但愛在連續(xù),兒孫們對我們很孝敬,常常噓寒問暖,買衣送食,關(guān)懷備至,使我們?nèi)〉煤芏辔拷濉M瑫r我們也關(guān)愛長輩,以自己的情感和知識,助其成才,為社會效力。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8)
中國是文化大國,有著五千年文化歷史,每個名人的家庭里都有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這是中國一句古話,雖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家也有家訓,家風。
今天老師給布置了一個關(guān)于家風的征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著這個問題。我心里想:我家有家規(guī)嗎?什么家規(guī)?回到家,吃完飯,我就把老媽拉到寫字桌前,把寫征文事情告訴了老媽。她一邊寫一邊對我說,我認真聽著,當老媽寫到尊敬師長是,我半懂不懂問問著老媽:“怎么才能做到尊敬師長?”老媽說:“師長就是老師,長輩。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上課不搞小動作,不說話,認真完成課堂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參加學校的手拉手活動和各項活動。長輩比方說在過年時,吃飯時端上了你最喜歡的菜,不要因為你喜歡吃。而不顧別人,不要因為自私,而忘了別人,這樣就沒有人喜歡你了。”
老媽不停的寫著,不一會兒就離十來條。老媽一直強調(diào)最重要是以孝為先,孝敬父母,要好好學習,不吃零食每天健健康康的,不讓父母生氣,有時間要多幫老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路邊撿到貴重物品必須上交,當天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我記得10時我一次洗完,浪費了很多水,老媽對我制定了一條家規(guī),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文化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要節(jié)約用水,并且不剩飯不挑食,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節(jié)約用水“。一個家庭里有好的'家規(guī)是關(guān)鍵,在老媽不在的時候,家規(guī)像老媽一樣,一直管著自己!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一直記在心里,約束著自己。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9)
俗話說:“過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國家沒有法律,就會動蕩不安,一個家庭,要是沒有一個好的家風,也會弄得雞犬不寧。
我的家雖然沒有那些條條框框,但父母的言行舉止卻時刻影響著我。
記得又一次,我和小伙伴在一起玩耍,不知為什么,我們倆鬧僵了,我和他對罵起來,因為我歲數(shù)比他大,最終,他被我罵得哭著跑回家了。
爸爸知道后,很是生氣。他問我:“你怎么變成這樣啊?”我耍起脾氣說:“他自找的。”爸爸見我不知悔改,給了我一巴掌。我記得那是爸爸第一次打我,而且還把我的嘴角打流血了。我蹲在地上嗚嗚地哭著。爸爸雖然很氣憤,但他還是彎下身子,撫摸我的頭說:“孩子,爸爸打你,不是因為你耍脾氣,而是因為你做的事情。我是教導你如何為人處世,讓你知道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被別人尊重的.道理。你想想,今天的事情,如果你退一步不是很好嗎?忍一點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你作為姐姐,應當謙讓一些。爸爸詳細你,你可以做到的。”我懵懵懂懂的點一點頭。爸爸接著說:“你是姐,去給弟弟道個歉。”我聽了爸爸的話,覺得自己確實不應該和他這樣,我主動向弟弟道歉,向他示好,最后,我和他又和好如初了。
爸爸教我學會了謙讓,不僅如此,他還教我學會尊重、學會感恩,教我學會有情有義,我真的很感激他。
父母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行為,一個好的家風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我的謙讓,我對別人的尊重、理解,我的重情重義,都源于我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一個好的家風。
家風伴我成長,家風助我成功。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10)
我是文廟街小學五(7)班學生胡文祥,我的父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們家的家庭成員遵紀守法、樂觀向上、孝敬老人、樂于助人。爸爸愛崗敬業(yè)、和諧維家,工作中兢兢業(yè)業(yè)、熱愛學生、喜歡學習,經(jīng)常教育我用心去學習,心平氣和的去學習,讓自己的心安靜,這樣才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爸爸喜歡閱讀,一有空就翻翻自己喜歡的書本,經(jīng)常給我們講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和當今世界科學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久而久之,在爸爸的影響下我的家人也熱愛上了讀書。一有空,我們?nèi)揖鸵黄痖喿x。言傳身教,平時在家里,尤其在孩子面前,父母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在公共場合守規(guī)矩、講文明、不說臟話,以身作則成為我們的好榜樣。爸爸經(jīng)常教育我,要愛護環(huán)境,在馬路上見到垃圾主動撿起來,扔到旁邊的垃圾桶里。平時要做好垃圾分類,還要幫助有困難的人們,碰見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過斑馬線。一有空我們?nèi)胰司鸵黄鹛接懭绾螌W習、做人,并且父母把身邊的一些優(yōu)秀事跡作為教育孩子典范,讓孩子學習那些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從一點一滴的事跡約束自己,把不文明的行為及言語在每時每刻絕對不提。
培養(yǎng)人,就是培養(yǎng)他對前途的希望,爸爸在平時教書育人時,絕不教對孩子有任何負面影響的知識,因為老師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可能都對學生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爸爸一直在爭取當一名好教師。
總之,爸爸一直是我學習和做人的好榜樣,我懂得了如何學習和做人的道理!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11)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的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tǒng)風格傳承,雖然我們明白“家風”的意思,但你知道我們的家風是什么嗎?
家風分為幾和種:1、文明禮儀2、尊師敬友3、互幫互助……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yǎng),它如同一棵小樹,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去表現(xiàn),它才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如:向叔叔阿姨問好,進辦公室喊報告,在公交車上主動給爺爺奶奶讓座等,都能體現(xiàn)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
聽爸爸講,他那小時候天天吃不飽,他的同學帶他們?nèi)ネ祫e人的地瓜,個個都答應,到了地里,就開始了“戰(zhàn)斗”,每個人都摘了幾個地瓜,摘完了就趕緊逃,生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直到安全了,才把地瓜拿出來,在衣服上使勁蹭蹭,扒開皮,便開始“掃蕩”了,不一會兒,幾個地瓜下去,爸爸又藏了一個以后吃,不過很快就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媽媽繃著臉問爸爸:“哪來的?”爸爸支支吾吾地說:“別人給的。”媽媽當然不相信,臉色嚴肅起來,爸爸只好坦白了事情的真相。爸爸的媽媽知道了立刻把爸爸教育了一頓,拎著他去給種地瓜的李大爺?shù)狼浮<绎L有時就像一弘清泉,能夠滋潤我們的心靈。
現(xiàn)在,我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樸實,嚴謹,上進,樂觀。我們需要行動,把良好的家風傳遞給每一個人!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12)
許多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一面,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節(jié)約風”。
我家最過日子了,奶奶說這叫節(jié)約,不是提倡光盤行動嗎,在我家,只要有幾道菜,幾碗飯,就會有幾個空盤子幾個空碗。
記得有一年過年,大家都知道“正月初一不動刀”的風俗吧?奶奶每年過年都會多包些餃子,留著初一的時候吃,結(jié)果那一年奶奶竟然忘記了,所有的餃子都下鍋了。結(jié)果為了節(jié)約,全家總動員,來了個除夕大光盤行動,所有的餃子一掃而光,我們也充得不行了。結(jié)果第二天,正月初一沒飯吃了,幸虧去舅爺爺家去拜年,舅爺爺留我們?nèi)页燥垼@才避免了“饑荒”。舅姥姥對我們家的節(jié)約風不時的“嘿嘿”的傻笑。
我們不光節(jié)約糧食,還節(jié)約用水呢!在我們家,廚房里,洗刷間里,盆盆罐罐到處是。洗菜的水沖廁,下雨的水澆花。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有時候也會鬧出笑話。有一次,奶奶找了一個礦泉水瓶子,裝上了空調(diào)的水,準備給花兒洗澡,結(jié)果去找錐子給瓶蓋扎眼的時候,我放學回家,看見桌子上有瓶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來咕咚咕咚喝下去小半瓶,咂咂嘴,咦,這味不大對頭呀,怎么這個味?這時奶奶出現(xiàn)了,原來是接的空調(diào)水呀,我的奶奶呀,真節(jié)約呀!
爺爺奶奶常說,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我們家世世代代人應該繼承的家風的美德。
你家有什么樣的家風?一起來秀一下吧!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13)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品德,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奠定了中國和平與發(fā)展的基礎,堅實了公正、法制的社會主義。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勞、敬業(yè)。我的爸爸在火車站當值班員,工作十分辛苦,不得不說是個體力活。但是他每天都按時到崗,從沒有一次遲到過。他不僅要在站臺上跑來跑去,指揮旅客們有秩序地上、下車,還要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維護旅客的安全。特別是他值夜班時,即使風雨交加,氣溫驟降,還要頂著刺骨的寒風賣力地奔跑,一整夜只有短短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我的媽媽是一位會計,雖然工作不受時間限制,可每個月的月審、每年的年審卻讓她匆匆忙忙。盡管在白天她要加倍地計算、核對,可晚上還要加班加點地工作,一點兒也不馬虎。經(jīng)過她核算的賬目,絕不會有半點差錯。她不僅在外工作認真,在家也非常勤勞。每天清晨四點,我還在夢境中遨游,媽媽卻早已起床干家務。當我醒來時,家里已是另外一個模樣。
今年,我也變得異常勤奮。往年每每拖到最后的寒假作業(yè),今年卻早已寫了大半。短短五天的時間,我就把數(shù)學作業(yè)寫完,開始寫英語和語文作業(yè)了。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傳統(tǒng)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結(jié)晶。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一定要延續(xù)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遵守家風家訓,創(chuàng)造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14)
“家風是什么?”許許多多的回答樸實但充滿著深意。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誠實做人。母親時刻叮囑我做人要誠實。有一次,媽媽帶著我去買衣服,由于當時顧客很多,老板找錢的時候有點匆忙,導致多找了我們10元。當時也沒注意,回到家后,媽媽一算賬發(fā)現(xiàn)多了10元,媽媽立刻起身拉著我又回到了那家店,把錢還給了老板。老板很感謝媽媽。
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把媽媽的香水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
玩,香水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并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香水不見了,怎么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著我說:“你一定知道媽媽的香水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jīng)過。可是爸爸并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香水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著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并把他的話深深的記在了心里。
失信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最基本的也是誠實。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樹立美好家風,傳承優(yōu)良家訓作文(精選篇15)
我的外公是個普普通通的鄉(xiāng)村老農(nóng),沒什么文化,卻教給了子女許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像人做事。
在媽媽小的時候,因為家里窮,她只上到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那時候,饅頭對農(nóng)村孩子來說,可是少見的美食。外公出門干活回來,偶爾會帶幾個饅頭給孩子們解饞。
有一天,外公叫媽媽去門前的水田里插秧,并許諾她插完秧后,給一個饅頭作獎賞。在饅頭的激勵下,媽媽飛一般地奔到田里,又飛一般地把秧給插完,再飛回家里向外公要饅頭。外公來到田邊一看,秧苗被媽媽插得歪歪斜斜的。他大發(fā)雷霆,狠狠地責罵了媽媽。媽媽哭了,饅頭自然也吃不成了。外公說:“莫像人做事,做不來食。(霞浦話)秧苗沒插好不許吃飯。”媽媽只好再次踏入稻田里……
可那時媽媽畢竟是個小孩子,兒童的玩性常常會讓她忘了正事。喂雞時,她玩起了“逗雞”;上山采豬草,她卻學男孩子用畚箕去踩泥鰍……當然事后外公又少不了訓她“要像人做事”。
在外公的嚴格教育下,媽媽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她學會了做事認真。長大后,開了家皮包店,她嚴格把控皮包質(zhì)量,生意還挺好的。她盡心盡力地哺育著我,一點兒也不比那些上過大學的媽媽差。更重要的是她也像外公那樣教我像人做事,讓我從小練成了一手好字。
好的家風,影響的可不是一代人啊!
像人做事,是霞浦方言,意思是認真專心做事。
上一篇:“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作文
下一篇:有你真好作文350字六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