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法的總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1)
家風是鍛造原件的車床,是修改復印件的濃墨。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我就是在傳統、樸實的家風熏陶下茁壯成長的。
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這是父母對我講得最多的話。在我的記憶中父母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執,他們一直把家庭和睦、鄰里和諧看得很重。我的父母是老實本分、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鄉鎮小干部,在工作上,他們從來不挑三揀四,他們認為啥活都要人來干,做好屬于自己的每一件事就行。母親樂于助人,有好東西除了留一部分給我們姊妹倆用,大部分都會分給鄰居的小朋友們,有些學習用品、玩具、衣服等常常送給鄉下的留守兒童,有時候還帶我一起去看望他們。在我眼里,父親是全能的,所有的手工活都會做,家里的小電器壞了只要爸爸一出招全都搞定,單位上的電腦、打印機修理工作幾乎是他都全包,鄰居家的電器呀、桌椅呀等等都是他的試驗品。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的父母都是大孝子,每次去姥姥家或者爺爺家,他們都會買一些老人愛吃的食物,專門挑那些軟的、好消化的,然后燒幾道可口的飯菜,飯后微笑著聽老人們講“大道理”很有耐心,而且聽得津津樂道,時常逗的幾位老人哈哈大笑。“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需要努力將前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并且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引領我們健康、成長。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2)
人們都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這是家人們為了我們有優良的行為習慣制定的規矩,我們應該遵守這些規矩。
曾經有人說雷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傻子”,“傻子”也有“傻子”的好處啊,雷鋒常常對自己的戰友說:“國家國家,‘國’也是‘家’啊!”凡是國家的財產,他覺得,哪怕浪費了一丁點兒,都不應該。正是這樣的精神影響著我們的先輩,也影響著我。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里的收入高低,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媽媽經常教育我們要勤儉節約,爸爸也說“節約無小事”。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米飯,每一滴水。姐姐說世界上每15秒就會有一個兒童因為缺水而死亡,所以我們家用洗完澡的水沖廁所,淘完米的水澆花。
而每當我面包吃一半想扔掉,飯吃一半就不想吃的時候,就想起媽媽說的話:“每一滴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成的,不能浪費,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但也要時刻想著我們的幸福日子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勤儉節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一定要從小就成為一個勤儉節約的人,然后小家帶動大家,弘揚勤儉節約的好家風!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3)
我家的好家風是勤勞和守時,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守時是誠信的一種表現。
優秀的家風是一個航行燈、一個風向標指引著我們。早上,不到五點鐘奶奶就起床了,起來的時候,我也醒了,發現天還沒有亮呢!奶奶總是輕聲輕腳地穿上衣服,生怕打擾了我們的睡眠,給全家人做早飯,做完早飯,又開始忙東忙西——奶奶先用凈水把拖布涮干凈,然后,用電磁爐燒一鍋熱水,讓我們全家有熱的水可以刷牙洗臉。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奶奶的影響下,我和媽媽也被帶動起來,早晨從來不貪床,即使是節假日也不例外。每天早上奶奶忙著給我們做飯,媽媽忙著打掃房間,我在念英語。不到七點,奶奶的飯做熟了,媽媽把房間也收拾的干干凈凈,我更是收獲巨大,把英語單詞背得滾瓜爛熟!接下來就是我們全家其樂融融地坐在餐桌旁享受美餐了!俗話說得好啊,一天之計在于晨,早晨這段時間我還真是蠻享受的嘛!
守時更是我家的一個良好的家風。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和媽媽參加聚會,媽媽對我說,你快點,時間快到啦,我說離約定的時間還有好長時間呢。媽媽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咱們要提前幾分鐘到,不能讓別人等咱們。”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一個好家風是家庭的航行燈,是家庭的風向標,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是好的學習典范。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4)
家風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家風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它既能在思想道德上約束其成員,又能促使家庭成員在一種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氛圍中不斷發展。
從小李汶烜是一個很喜歡各類圖書的小孩,不論對哪一種書籍他都會產生很大的興趣,書籍不僅給他帶來了快樂,帶來了溫馨,良好的文明習慣。他憑借自己對文學的喜好從小就接觸了各類書籍,增長了不少知識,觸動了幼小的心靈,自覺從小事做起,在家孝敬父母,做個好孩子,在校尊師敬友,做個好學生。
在生活中每次不論借閱書籍,還是玩別人的玩具他都會第一時間物歸原主,他在努力做到說話做事實實在在,表里如一,在學習上不弄虛作假,考試不作弊,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承諾時實事求是,講原則,做出承諾后努力兌現,迫求“一諾千金”的人格品質。
歡樂是人生中最為美麗的彩虹,歡樂使人幸福。得到歡樂的方式多種多樣,他的歡樂就是幫助朋友、幫助同學、還有隨手可以幫到的需要幫助的人。記得去年冬天,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一位走路蹣跚年邁的老奶奶背著一大包東西在十字路口穿越馬路,由于拿的東西太多過重,眼看綠燈馬上變為紅燈,他立馬三步并作兩步跑過去幫老人把東西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讓老人心中一片溫暖。因為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好事,他的心里喜滋滋的,有一種無以言表的歡樂。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5)
從我記事起,媽媽的店鋪就已經開了,陶瓷雜貨,灶具用品。爸爸在上班,媽媽一個人早出晚歸,擺貨抬罐,勤儉持業。
我太小時候的事已經沒有記憶了,只聽過那時家里艱難,爸爸媽媽要拉扯兩個孩子,還有各自的工作。即便生活平淡,但一家人在我印象中從未紅過臉——下班的日子,爸爸會幫媽媽看店鋪,姐姐幫忙收貨,媽媽為我們的日常起居操心,我們體諒媽媽的辛苦,媽媽在培養我們獨立能力的同時,也從未訴苦埋怨她的艱難,而是用最樂觀的生活態度和最包容的心態,教會我學習、長大。
記得有一年夏天,爸爸下鄉工作,姐姐應該下課晚還沒回家,天頓時下起了瓢潑大雨,媽媽外面的貨還沒收拾,當時我在寫作業,媽媽叫我幫忙。說是否會耽誤我的功課,讓我做選擇,外面的貨一個人搬會淋濕。我考慮了一番,決定幫媽媽干活,那年我上三年級。
從她的艱難創業到家庭日常事務的操心,我明白一個女性的偉大,不僅要言傳身教教育子女,用實際行動給我們做出榜樣,還要有自己的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經濟獨立,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時間管理能力。
媽媽,秉承自己作為母親的寬容、作為妻子的賢惠、作為創業者的吃苦耐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我們一家人、身邊人,無論學習,還是生活,以及未來人生道路的發展,我想媽媽教給我的,受益終生。
正是媽媽,我們一家人和和美美,努力在自己的角色扮演里發熱發光。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6)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由此可見,規矩在一個家族中是何其重要。那么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們家的家史、家訓以及家風。
家中的奶奶現在已經70了,仍然不妨礙種地,養花等等。家里之前也在村里立下不少功勞,懵懂的我也經常以此為驕傲,立志要像家族一樣,成為有用之才,好好學習,長大之后報效祖國,成為有用之才。父母正值壯年,安心從事穩當的職業,為人坦實,社交良好,關系和諧,尊老愛幼,在我們面前常常表示這理智的長輩現象。他們的道德品質值得我們去傳頌以及發揚。
家中的一些家規我們仍舊遵守著。記得之前,爸爸叫我幫他拿碗飯,我被電視的內容吸引過去了,側著身,一只手遞了過去,爸爸沒接,告訴我,給長輩拿東西是要用雙手的,我趕快改過姿勢,糾正過來了,直到現在,我仍然忘不了,仍然用實際行動實踐著。時代也不同了,家里的'規矩自然也就多了幾條,奶奶在老家,我和父母在外地,所以我們說好了,要經常給奶奶視頻通話,慢慢的,每到那個固定的時間點,如果沒有發視頻,就會睡不著覺,日復一日,夜夜如此。
我們的家風也依舊良好,與這個家密不可分的就是這兩個字了,“和”“學”,這兩個字,只有萬事和,萬事才能興;只有天天學,才能上層樓。每天,家里都很和諧,尤其是晚上,如果不開燈,都還以為家里沒人,爸爸時長看新聞關心國家大事,媽媽也經常看書。并且把精彩的內容和好詞好句都讀給我聽。受著這樣家風的熏陶,使我也在日日成長。
家族的未來需要我,人類的發展也需要我們。相信在這樣的家庭中,我一定能學習優良家訓,傳承文明家風。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7)
說起家訓家規還只是在電視劇中那種封建大家庭里聽說過,自己家到還從來不清楚,問了爺爺這才明白一切。
先說說家訓,爺爺告訴我,那是我爸曾對我說的一句話,我這就明白原來家訓就是長輩一代接一代告誡子孫的一句話。最后我把目標鎖定在了兩句話,一是“做人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因為紙是包不住火的。”二是“你要記得多孝順長輩,尊重兄長。”第一句話我一直遵守,從來沒撒過謊,所以我的朋友很多,“仇人”當然也不少,但我沒有因此后悔過!第二句話是說要孝順,尊重他人,我雖不怎么孝順過長輩,但也從來沒有和他們吵架。尊重他人我也做了,比如當別人對我說出他的理想時,有不對的我會去與他一起糾正,對的理想我則會支持他,從來不會做出嘲諷他人的行為。
再談談家規。家規是指長輩一代一代積累下來,后代必須遵守的準則。另外我爺爺十分看重家規,要求家庭中每一個人都要做到。我家的.家規大多都是關于“孝”、“誠”、“德”。孝不用說自然是孝順,誠就是講誠信,而德則很重要,家規中寫了要幫助別人,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能伸出援手,不打架鬧事,作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有禮貌等等。我爸還為我料普了一下餐桌上的禮儀,吃飯時不可以用筷子敲碗,吃飯時只能夾面前的菜,不能“越山”,還不可以“抬轎”就是把筷子伸到菜底下,往上撈,餐桌上長輩沒有動筷,小輩也不能先動,其實還有很多禮儀需要我去學習,自然也學到了不少。
最后是家風,家風是指門風。其實我們一家的家風和家規、家訓差不多,我家是和睦的。
這便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如果我都可以做到,那我就會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8)
風吹過海洋,變成了海風;吹過叢林,成為了林風;吹過四季,化身為季風……吹到了咱,成了勤、儉、學的家風。
勤之風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在咱家勤是首位之風——出生貧困、沒好底子、沒天才般的頭腦……只有勤奮,只有不停的勤奮,堅持不懈的勤奮下去才能拼出自己的生活,對于天天渾渾噩噩、無所事事、除煙就是酒的人,我們家是無立足之地,慶幸現在還未出現這樣的人。看看咱家地大大小小,上上下下誰不是每天都有著精確的目標,為目標而勤奮拼搏,都有一個不約而同地信念——這個時代不勤奮將會一無所獲,反之將會有充實而幸福地小生活。我們都會選擇后者。
學之風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成就美好生活的另一方法。咱家每天每人都會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小孩子的學科知識,大人們的工作技巧,乃至老人的宗教吸收。小孩子們在學校學習著生存技巧,為未來的生活做著鋪墊;大人們從早上忙到晚上,從上級、下級那兒學習工作技巧,為現在可以有個幸福生活而打拼;老人們在陽光下聽著宗教廣播,好讓心靜下來,享受人生長河中的'風平浪靜知識,讓自己無所顧慮……
儉之風
節儉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節儉是咱家的基礎之風,不奢侈,不浪費,一粥一飯都認為來之不易,半絲半縷都認為是無數人心血合成的。讓現有的資源更加的發揮它的大作用,不輕易放棄任何節儉的機會,變廢為寶是手巧的母親會的,光盤無剩是父親能的,而我們則是珍惜資源大可的吸收其中的資源。
家風是象征著一個家庭的信條,讓一家人有著獨自的目標,讓吹過的風成為幸福的,清淡的風氣。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9)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非常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并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非常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后,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后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非常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后,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10)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么呢?今天我來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里的風氣,家里的風氣好不好會影響到子孫后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朱柏廬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飯,應當想想來處不容易;半根絲半根線,要常常想到得到這些東西很艱難。勤儉節約。這一點父親經常是這樣說的,他也是這樣做的。在吃飯的時候,父親是不允許剩飯的,他說著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辛苦種來的,吃的了多少就盛多少,盛了就必須全部吃完。
對于水資源,父親更是珍惜。記得有一次,我正開著水龍頭洗手,母親跟我說有朋友來找我玩了,我便匆匆忙忙地跑走了,水龍頭也就忘關了。廁所里滴答滴答,水都快溢出來了!父親瞧見了,連忙關上水龍頭,訓斥了我,跟我講了一大堆道理,那以后就再也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父親經常說洗完衣服的水要存放在水桶里,用來沖廁所;淘米水可以用來澆花;水龍頭要及時關……諸如此類,我早已聽了許多,也學會了許多。
勤儉節約,低調做人這是父母教我的,也是我一向持之以恒的。在這樣的家風熏陶下,我一定會開放成燦爛的花朵,成長為嫩綠的小草,成為在藍天中自由飛翔的雄鷹!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11)
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風,當然,我家也不例外.家庭是藍天,而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而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好的家風承載了父母對我們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之風。
媽媽常說:“誠信是一種責任,一種美德,一種力量。”有一次,我和朋友約好星期六去爬青屏山。星期六的早上,我們準備出發時叔叔打來電話,說要帶我和堂弟到嵩山游玩。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嵩山美景,現在終于有機會領略中岳嵩山的雄姿,真是太棒了!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叔叔的邀請。我興奮的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媽媽:“媽媽,媽媽,叔叔要帶我去嵩山游玩啦。”媽媽卻提醒我已經約了好朋友去爬青屏山。我說:“我可以給好朋友打電話說明原因,以后找時間再去青屏山。”媽媽聽了,搖搖頭,問:“你還記得‘千金一諾’和‘宋慶齡守時’的故事嗎?你這樣做對嗎?”聽了媽媽的話,我臉紅了。馬上給叔叔打電話說明原因。叔叔不但沒生氣,還一個勁兒的稱贊我是個守信用的孩子。從那以后,我時時處處把誠實守信放在心里。老師安排給我的事情,我都要認認真真的完成,承諾別人的事情,總會說到做到。應為我時刻牢記媽媽的話:“誠實守信是我們家做事的原則”。
媽媽不但教育我誠實守信,而且教育我尊老愛幼。有一次趁我午睡時,堂弟偷走了我最心愛的玩具---變形金剛,等我發現時變形金剛已經被拆的四分五裂,我氣沖沖地去找弟弟評理,他不但不承認錯誤,還把我的臉抓傷了。我氣急了,就把他推倒在地上,還把玩具碎片扔在他身上。奶奶聽到我們的哭聲后跑過來把我們兩個批評了一頓。我氣急了,沖著奶奶大喊大叫,還罵奶奶是老巫婆。媽媽回來后,我委屈地向媽媽哭訴。媽媽擦去我的眼淚,問清事情經過后,告訴我:弟弟是有錯,他不該偷偷拿走我的玩具,還把玩具弄壞。可我也有錯,堂弟還小,還不懂事,我是哥哥,應該寬容他、愛護他。奶奶是長輩,我不應該和她頂嘴,更不能對奶奶說不尊重她的話。那天,媽媽給我講了很多道理,有一個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那就是“尊老愛幼”后來,我學會了主動給爺爺奶奶盛飯、捶背、幫他們干活,陪他們聊天。爸爸媽媽給我買來了新書、新玩具,我會邀請堂弟到我們家玩。公交車上,我會主動給老人和小孩讓座。看見乞討的老人,我會毫不猶豫的掏出我的零花錢,學校舉行的獻愛心活動,我總是踴躍參加。因為媽媽還教給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接人待物準則。
熱愛祖國記心中,誠實守信不忘本,尊老愛幼顯美德,勤儉節約代代傳,頂天立地中國人!讓我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新時期美德好少年,傳遞正能量、讓社會更和諧、更美好!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12)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習慣、情感、態度、精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種成分的綜合體。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烙印。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怎樣為孩子打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呢
一、家中要充滿書香氣息
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帶頭把家里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實、高雅、豐富,防止精神污染。有些父母讓低級趣味充斥家庭,比如抽煙、喝酒、賭博.....,對孩子的影響極壞。父母可以用看書,賞花,聽音樂、關注時事等好的習慣來影響孩子,孩子身臨其中,也必然受到審美情趣的熏陶。俗話說,腹中有詩氣自華。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氛圍,這是一種智的追求。孩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久而久之,也會變成知書達理的“紳士”或“淑女”。無論父母做什么工作,都應該熱愛學習,崇尚知識,讓家庭充滿學習氣氛。
二、家庭關系融洽和睦、民主
良好家風的重要基礎是團結、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家庭關系不正常,互相指責、埋怨、爭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敵對情緒,心靈深處就會留下痛苦的傷痕,甚至會影響到學習成績。為了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環境,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父母對孩子也要民主,主動傾聽他的意見、平等協商。家庭成員間都應注意情感的投入,這是一種心語心的交互,“愛要說,愛要做!”彼此給予溫暖、給予關懷。為了孩子,一定要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團結,給孩子創造和諧的家庭環境。如果父母不注意家庭中人際關系的建設,不注意情感投入,夫妻爭吵甚至動手,孩子就會在爭斗的環境中形成野蠻的行為。
三、家中要充滿歡聲笑語
家庭中不能沒有歌聲和笑聲。要讓孩子的生活充實,家庭中必須有健康的精神生活。人們需要物質生活,同時也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學習、工作,也需要游戲、休息;需要嚴肅,也需要活潑、幽默。家庭氣氛過于沉悶,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有些父母擔心與孩子嬉笑打鬧有失“家長威嚴”。其實這種想法根本是無稽之談,與孩子在一起歡樂地游戲,有助于調節兩代人的感情,孩子和你親近了,反而會聽你的話。父母如果總繃著臉,孩子反而會敬而遠之。
總之,要使家庭充滿歡樂情趣,才能使孩子、大人的情緒得到調節,體會到天倫之樂,提高家庭的凝聚力,從而形成綜合的家庭教育力量,推動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給自己,給兒女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用行動教育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我們的孩子走的更遠,生活的更美好,代代傳承。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13)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的家風是什么家訓是什么”同學們就會傻眼了。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好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
小時候,我去爺爺家拜年,向爺爺道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兩句話,第一句是要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哪里,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特別是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育了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二句是要勤儉節約。“成由勤儉敗由奢”,即使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們也不能大肆浪費,要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也是我們的家風、家訓,希望你時時刻刻的記住”。
小時候我懵懵懂懂的,不太理解意思,就沒放在心上。現在,我才真正明白爺爺說話的含義。知道了“尊敬長輩,勤儉節約”是作為姚氏家族必須時時刻刻銘記于心的。因此,我開始了長久的實踐。
當品嘗完熱氣騰騰的佳肴,我便幫著媽媽將一個個碗、盤子清洗得干干凈凈。當每周一次的大掃除來臨之時,我便會拿起拖把、掃帚將家里的角角落落打掃的一塵不染,把地拖得亮如明鏡;在父母生病時,我會為他們端水送藥,陪他們多說會兒話;當自己犯了錯,父母批評教育時,耐心傾聽;當父母為我嘔心瀝血時,道上一句“謝謝”;當父母疲勞時,為他們送上一杯濃茶,幫他們捶捶背;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張滿意的試卷,一個會心的微笑,來慰藉父母關愛的心。
記得去年暑假,媽媽不知道怎么回事,上吐下瀉,還頭暈的厲害,吃了藥也不見效,碰巧爸爸沒在家,看著媽媽那憔悴的臉龐和痛苦的表情,我又著急又心疼。該怎么辦呢?我使勁地回憶起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是怎么照顧我的,一幕幕溫暖的畫面涌上心頭。我趕快給媽媽倒了杯熱水,又拿了個熱水袋幫媽媽暖暖肚子。然后打開電腦,查找了粥的做法,按步驟做了一碗粥。當我把粥盛好,小心翼翼地端到媽媽床邊時,媽媽的眼角竟然流下了淚水。她說:“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粥,因為是我女兒親手做的。”那一刻,我才明白,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真的太少太少,而我們能為父母做的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的謙虛好學,勤奮上進,健康成長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回報!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里收入高低,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長大的我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還常常剩飯。洗手時,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還總是忘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勤儉自古為美譽,節約至今是佳稱。如果大家都只知道浪費,不知道節儉,就敗壞了我們的傳統美德。相反,如果我們節約,勤儉持家,我們的國家就能更快地富強起來,美德也會傳承下去。以后不要再挑食、剩飯了,更要節約用水。”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堅定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因為我深深地明白了:傳家風,承家訓,才能家和諧,國安康。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1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家風嗎?
歷時三百四十余年,多達一百六十八條,被稱作“廉儉孝義”第一家鄭氏,至今已整整聞名了幾百年,被譽為中國傳統的重要里程碑。
世界上各家都有各自的家風,如有些家庭的家風是為老人讓座,有的是禮儀,有的又是守法……這些都很好但是這些都比不上我們家的家風——誠信。因為有了誠信這個世界才會變得美好。
那一次,我和爺爺一起去水果商店,那一位柜臺后面的服務員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奶奶,當我們拿著水果去稱重,老奶奶對著我們說:“十元!”因為我們沒有零錢,所以爺爺給了二十元,讓我接找回來的`錢,老奶奶哆哆嗦嗦地用龜裂的手指把十五元遞給了我,我心里一驚,想:老奶奶眼睛肯定有些花,我把多找的錢還給她吧!但是我多賺了五元為什么要還呢?“要有誠信!”突然媽媽的話在我腦海中閃現。我吧多找的那五元還給了老奶奶,并對她說:“老奶奶,您多給了我五元錢,還給您!”老奶奶笑了笑說:“真是一個有誠信的孩子,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很好的教育。”
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風是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人格,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種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是一種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家風家訓作文(精選篇15)
“同學同學要知道,勤儉節約很重要……”,這是在電視上播放的一首關于勤儉節約的詩句,我們家也有這種勤儉節約的家風。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用心做完了老師布置的回家作業后,我打來鉛筆盒,拿出里面要削鉛筆,再拿來了卷筆刀,開始削鉛筆。外婆走了過來,她發現兩支短筆,說:“哎呀,這么短了的鉛筆還要帶到學校里去,字用這兩支短筆寫出來的會好嗎?”說實話,算上筆尖那一段還有四五厘米長,我自認為這么長的筆還能夠寫字。我說:“我覺得這筆還能夠寫字沒關系的,我感覺用這兩支筆寫字和別的.筆寫字差不多,反正都一樣。”“不行的,不行的,馬上給我扔掉這支筆是不能再寫字的。”外婆又說。我開始皺起了眉頭。“這又不是握不住筆桿了,”我接著說,“而且電視上不是說過要‘勤儉節約’嗎?這樣扔掉鉛筆不是造成木頭的很多浪費嗎?”我們吵來吵去,外婆做出來讓步,讓我把鉛筆放在家里寫,我也沒有其他辦法,只好同意了。
我們家的家風“勤儉節約”你覺得我做的怎么樣?
上一篇:傳統好家風好家訓作文
下一篇:傳承家風家訓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