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振興述職大會強調要求發言
今天我們召開農業農村局暨鄉村振興局全體人員工作會議,主要內容是,簡要回顧今年以來農業農村工作,研究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下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動員全局上下振奮精神、比學趕超,為“實現農業農村各項工作的高質量推動”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梢哉f,這次會議既是一次今年以來的工作總結會,也是一次更好推進全局工作的實施大會。下面,結合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和我局實際,我講三點意見。
一、提高站位,正視現實,切實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
黨的*大以來,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黨的*大報告,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項重點任務之一。去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確保穩產保供,確保農業農村穩定發展。”視察菏澤時對我們提出了“農業這個優勢不能丟,要繼續鞏固加強”的殷切期望。
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向全黨全社會持續發出了“三農”工作極端重要、須臾不可放松、務必抓緊抓實的重大號召。近年來,全局上下各盡其職,協同推進,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們以“精準把握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的戰略定位”為己任,扛牢“三農”工作政治責任,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高質量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各項任務的貫徹落實,取得了階段工作成效。
一是糧食產能進一步鞏固提升。
全面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圍繞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積極推進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并圍繞小麥促弱轉壯,著實開展科技壯苗行動,強化田間管理。特別是針對小麥條銹病、赤霉病,我們會同各鎮街同向發力,積極排查發病中心,實施小麥“一噴三防”項目,實現了全縣小麥統防統治全覆蓋,為夏糧豐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全縣小麥畝均單產483.2公斤,總產達到44.82萬噸,分別比去年增加7.7公斤、0.74萬噸,并創出了815.76公斤的單產新紀錄。同時接茬完成4.87萬畝大豆種植、1.2萬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任務,三秋可能還有大豐收。二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效顯著。
防返貧監測預警機制持續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26.86萬戶,監測幫扶對象187戶587人。銜接資金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投入銜接資金11050萬元,實施產業項目和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47個。幫扶車間運行持續強化監管,全縣現有幫扶車間380個,利用率96.05%,注冊為小微企業227家,直接帶動就地就近就業群眾近萬名人次,人均月收入2000元。脫貧攻堅成果得到強有力鞏固,選派省市縣鄉幫扶責任人4600余人,結對幫扶貧困戶18314戶,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春季雨露、小額信貸放款、齊魯富民貸等金融扶貧政策方面持續發力。沿黃鎮高質量發展創新推進,500畝以上成方連片土地流轉16處、1.2萬畝,發展無公害農產品10個、綠色農產品7個。三是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初見雛形。
產業龍頭帶動能力逐步增強,益客產業園、現代智慧農業產業園、農博智慧城、天潤生態種養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初具規模,省級現代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到17家。農產品基地建設初露鋒芒,紅船毛木耳、彭樓油菜、什集韭菜、西瓜及古泉西紅柿等,逐步成為特色農產品“菜籃子”供應基地,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項目建設同步跟進并發揮積極作用,省級鄉土名品村培育取得階段性成果。農產品品牌創建穩步推進,“三品一標”認證抽查蔬菜樣品80個。農業領域招商引資蓄積發展后勁,先后簽約10余億元,計劃建設建設華潤三九鄄城縣野菊花示范性種植基地、食用菌(杏鮑菇)項目、飼料研發項目以及全生物可降解材料項目,延長農產品全產業鏈。四是農業科技工程不斷創新。
通過種子工程建設,篩選出菏麥29等高產新品種,安排小麥良種繁育田14500畝、18個種子專業村。農業生產指導服務持續優化,先后組織小麥苗情考察5次,舉辦大豆玉米復合種技術培訓班培訓種植大戶和技術人員500余人次,積極參加全省糧油作物高產競賽,實施完成水肥一體化730畝,發布作物施肥配方8個。五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成效明顯。
以美麗鄉村和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片區打造為抓手,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出動宣傳車5100輛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份,出動車輛、機械5000輛次,清理河道、溝渠等位置衛生死角1.8萬余處,清理亂搭亂建5500個、亂寫亂畫4.5萬處,清理雜草6100余噸,治理殘垣斷壁2600余處,發動群眾投工投勞4萬人次,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3.8%,4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穩步建設。在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檢查排名中,4月份全市第3位,5月份第4位。六是農村土地流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逐步強化。
全縣土地流轉規模達到了56.75萬畝,其中20畝以上成方連片流轉規模經營面積48.37萬畝;沿黃五鎮純灘區流轉面積11.22萬畝,占沿黃五鎮純灘區總面積的76.02%。農村“三資”委托代理及農村財務指導服務問題專項整治清收資源、資產租賃發包費52.5萬元。上半年注冊合作社31家、家庭農場91個,申報省級示范合作社11個,錄入省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信息平臺的合作社388家。完成小麥機收減損服務面積13萬畝、專項資金269萬元。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實施玉米全托管面積1.7萬畝、資金140萬元。篩選出33家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小麥投保面積76.23萬畝,比去年同期增長48.7%。七是農產品農資專項治理富有成效。
完成市級蔬菜監督抽檢30個、省級25個和15個鎮街的小麥監督抽檢,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深入開展全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出動執法人員408人次,查處各類案件135件,并按照“有報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要求,妥善處理了5起群眾投訴舉報案件。對我縣3處大型沼氣工程、22戶中型聯戶沼氣工程、1972戶戶用沼氣池進行了安全生產大排查,并建立了工作臺賬。嚴禁秸稈焚燒,做到了安全事故零發生。另外,信訪維穩、黨建以及質量安全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一定的成績。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是全縣“三農”戰線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全局上下勠力同心、扎實苦干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局黨組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
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三農”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列為國家戰略的新形勢、新要求,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也面臨不少困難挑戰。主要表現:一是農業比較效益不高,農民增收辦法不多,穩定脫貧、持續發展的基礎尚不牢固。二是區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不足,“三品一標”2021年底共認證96個,低于全市平均數。魯西黃牛年出欄300頭,青山羊存出欄6萬只,中國斗雞2.6萬只。三是產業化發展水平不高、農產品深加工不夠,鏈條短、許多農副產品加工企業仍停留在初級階段,市場競爭力不強。四是鎮街現有的特色優勢產業,普遍存在規模小、附加值和綜合效益低等問題,典型帶動能力不強。傳統種植業占農業總產值達60左右%,規模以上農副產品企業中只有一家營業收入過億。五是農村人才尤為匱乏,常年有10余萬人在外務工,留守的多是老弱病殘婦。六是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還需加力,臟亂差的現象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等等。這些問題,有的是長期形成的,但在新形勢下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還有的是一時難以解決的,像產業培育、農民增收等,需要大家費一番心思、下一番功夫,主動謀思路、想辦法,認真研究逐步加以解決。
二、突出重點,瞄定目標,高質量推動“三農”工作健康開展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大和*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縣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總抓手,深化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推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工作貢獻力量。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精準把握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舉措,持續鞏固提升糧食產能。持續實施“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搞好農業技術推廣培訓,著重加強做好秋作物病蟲害的統防統治;要積極實施1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在質量上要效益,在時間上求速度,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基礎設施;要進一步鼓勵農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大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力度,逐步實現農業的規?;?、集約化、適度化經營;要搞好統一供種,強化農業科技服務,實現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確保秋糧豐產豐收,穩定糧食綜合產能,全年產量在15億斤以上。
2、精準把握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戰略任務,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是要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各項扶貧政策,過渡期內原則上保持不變,堅決避免政策“斷崖”,繼續抓好政策實施。二是要加強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進一步拓寬監測預警信息來源,持續健全完善監測對象預警機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逐戶逐人制定針對性幫扶方案,努力防止返貧和新致貧。三是要切實抓好產業扶貧項目和資金管理,年底前全部完成47個產業項目和小型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確保項目良好運營和管理。對脫貧攻堅期間以來的項目,要運用好“明確所有權”、“放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落實監督權”,做好項目后續管護文章。四是要聚焦銜接推進區,加快推進中藥材科研加工中心、蔬菜(小油菜)種植基地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全面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3、精準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的戰略部署,突出推進四項工作。一是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嚴格落實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積極爭取各類惠農資金重點向項目傾斜,加快現代農業智慧園、益客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穩步發展特色食用菌、瓜菜、中藥材等富民優勢特色農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二是加快推進智慧農業發展。持續強化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盡快發揮應有作用;加快實施綠色優質小麥生產繁育基地、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等項目建設,建設好農業大數據平臺,力促農業全產業鏈智慧升級。2022年度各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指標標準,正在征求意見中,根據重點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對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預制菜產業、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推進情況等進行評價賦分。各相關科室要高度重視,及時謀劃,及時協調,盡快推進。三是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在政策和項目上給予支持,年內新增合作社35個,家庭農場90個以上,年內新增流轉土地面積2萬畝。四是加大農業執法力度。對全縣農資經營門市要拉網式排查,嚴禁假冒偽劣行為,發現一起嚴厲查處一起。進一步強化安全督導監管,企業要建立安全生產臺賬,制定應急預案,落實好應急值班制度,妥善應對突發事件。要搞好農產品檢測,切實維護廣大群眾利益。要圍繞生態保護,著實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行動,牽頭搞好人居環境整治。
4、精準把握各級審計、巡查要義,激發工作動力。近段時間以來,上級檢查、審計不斷進行,這是對我們的健康體檢,對指出的問題,我們一定要主動認領,認真加以整改。特別是這次省市縣三級聯動,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的巡察工作,我們要正確對待,特別注重以下三點:一是對每項巡察內容,要結合科室實際工作,認真研究,切實把握督查重點,做到備考有目標、推進有方向。二是對需要提供的材料,要全面真實可靠,特別是對工作不足,要超前建立臺賬,及時整改。三是對以后需要整改的問題,要主動認領,建立問題臺賬,實行掛賬銷號,及時快速處理,并舉一反三,確保巡查成效,促進我們工作更好地開展。
三、內強素質,轉變作風,凝聚“三農”工作正能量
農業農村工作面廣量大,需要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一盤棋,關鍵在于思想的統一,紀律的嚴明,作風的改進,做到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合力推進。
一要堅持胸懷全局。從我局干部的思想作風看,有極個別人大局意識不強,不守規矩,不注意自己形象,說出格話,干出格事,損害集體名譽,不注重團結同事,造謠生事,撥弄是非全能,工作能力不強,遇事往外推,擔當意識不強,瞎干事、干瞎事;還有個別同志中心意識淡薄,不注重學習和思考,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縣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研究不夠、重視不夠、警覺不高、解決不力,致使一些經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久拖不決。這次會議后,要深入開展宗旨教育、形勢教育和法紀教育,引導干部善于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觀察、思考、處理問題,真正做到不利于團結的話堅決不說,不利于大局的事堅決不做,一切從大局出發,一切以大局為重。
二要堅持奮發有為。目前,我局有個別干部職工缺乏干事的朝氣和創新的銳氣,不能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自我感覺良好,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按部就班,四平八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甚至得過且過;作風漂浮,說得好、落實少、干得差,缺乏撲下身子抓落實的恒心和毅力、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狀態,甚至上班時間上網聊天、玩游戲;自由散漫、遲到早退、溜崗缺位、辦事拖拉、作風疲沓、效率低下,說大話、說瞎話。各部門要開展一次轉作風、見行動活動,看誰作風轉變得好、看誰工作進步快、看誰發展成效大,形成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濃厚氛圍。
三要堅持清正廉潔。反對以權謀私,突出解決“自律不嚴格”的問題。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標,航標偏離,就會走彎路。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干部管理條例,大力加強局機關全體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育,筑牢反腐思想防線,永葆公仆本色,持續糾治形*主義、官*主義,營造共同推進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
四要堅持求真務實。反對作風漂浮,突出解決“工作不落實”的問題,進一步大興“求真務實、崇尚實干”之風,做到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雷厲風行,言必行、行必果,全力營造人人思工作、個個負責任、樣樣爭一流的良好局面。今后我們要全面推行目標責任制、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加大督查力度,確保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上一篇:X縣長述職報告
下一篇:村級述職報告(精選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