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的演講稿
推薦度: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推薦度: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演講稿
推薦度:
三分鐘道德精彩演講稿
推薦度:
講道德有品行發言稿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華】道德演講稿匯編十篇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演講稿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演講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1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或認可的;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所以我們又常常把法律稱為“國法”。
因此,一直以來,法律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很遠的。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因為法律與道德是分不開的,那么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又是什么樣的呢?
有這么一個故事:
某村的張大爺一生操勞,撫育了六個兒子,他用全部財力和滿身疾病換來了兒子們的"成家立業。長子承包村里的魚塘,一年純收入三萬余元,但對老人卻“一毛不拔”,其他幾個兒子也拒絕贍養老人。張大爺孤獨地住在村外簡陋茅屋里,靠鄰里接濟度日,也無錢看病,村委會干部多次出面調解,要求六個兒子共同贍養老人,但六個兒子卻互相推脫,老人的生活一直無人照顧,村里人對此義憤填膺,主動幫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調解無效后,判決六個兒子每年共同支付張大爺三千元贍養費,共同承擔醫療費用。
這樣的故事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在道德無法差遣人們去負起應負的責任時,法律就會體現出它的強制性。
大千世界,紛繁復雜,法律制定得再多,也不能詳盡地規范社會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嚴禁遺棄、拒絕贍養老人的行為,但卻無法使人們自覺地尊敬老人。道德則涉及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們的心靈,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廣的范圍內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所以,法律與道德是相輔相成的,法治與德治同樣重要,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的中國便是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因此,我們應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那么,我們青少年該如何護法、維德呢?
我們應該要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以此,來維護法律與道德。
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我小的時候,爸媽對我說:中國人要誠實守信,在中國每一個人都要做一個守信用、不欺騙別人的人。這樣才配做一個中國人。那時候我很小所以不懂這句話的意思,直到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
有一天,媽媽帶我去菜市場里買蔬菜。我看見了有位大媽在賣冰糖葫蘆。我一看,就非常想吃。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吃冰糖葫蘆。”媽媽聽后微笑著帶我去買冰糖葫蘆,我過去問那位大媽“大媽,一根冰糖葫蘆多少錢?”大媽說:“一根是一塊五。”我笑著說:“那么給我來上一根吧。”我開心的拿著冰糖葫蘆在吃。沒走多遠一位阿姨和一位叔叔走到大媽跟前對著大媽說:“給我來倆根冰糖葫蘆”大媽微笑著包好了糖葫蘆交給他們。叔叔給了五塊扭頭就走,我看了心想:“大媽一定不會喊他們找錢了。”我剛想過去叫那位叔叔,這時只見大媽從攤位上跑了過去把他們忘了沒拿的倆快錢塞到叔叔的手里,那位叔叔很驚訝,想了想似乎想到了忘了拿找的錢連忙給大媽豎起大拇指。從這小小的一件事上我覺得大媽是一個講誠信的人。
還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公園玩。公園里有很多好玩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我和媽媽走到樓梯上,看到一位阿姨帶著自己的孩子去玩,小女孩非常想玩旋轉木馬,她的媽媽就帶她去買票。一張票十五元可是小女孩迫不及待的去玩,她媽媽隨便給了一張還沒等找錢就被小女孩拉走,這時售票阿姨拿著沒找的錢跑去還給哪位阿姨。我心理想著:這位售票員阿姨真是個講誠信的人啊。
我還記得有一次,在商店剛買完東西走出店門,就看見一位老奶奶拿著買的菜慢慢的.走著,忽然老奶奶的錢從口袋里掉了出來,我剛想過去撿起錢還給老奶奶。這時一位大哥哥沖在了我的前面,我還以為這位大哥哥撿起錢要自己拿去,但是這位大哥哥沒有這樣做,他跑到了老奶奶身邊把錢換給了老奶奶,老奶奶就一直夸它是個好孩子。這個大哥哥也是個講誠信的人。
這發生在生活中簡簡單單的三件小事體現出了倆個字誠信。做一個人要懂誠信,要做到誠信,這樣才配做一個人。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這樣誠信的人,他們心中都有誠實、守信的態度。這樣的人才配做一個中國人,也希望所有的人心中都有誠信都會守信用,去幫助別人。而我也一定會努力去做一個誠信的中國人。
道德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1)班的xxx同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在我眼中,道德是至高無上的,所以我希望祖國的人民個個都是道德高尚的人。
從古代開始,我們中國人就非常崇尚道德,即使日月如梭,但我們沒有減輕對道德的重視。有道德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是要從生活的一點一滴積累的,大家想要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話,就應該多多參與學校里的一些活動,或去聽聽道德的講座。
道德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曾經封鎖在心靈里的窗戶;道德是一扇門,透過流動著美好的光芒;道德是太陽的"光,孕育沉浸在純潔的心田。道德是做人的必要條件,如果我們能夠從我們身邊的點點滴滴的開始,就會成為有道德品味的人。
道德來源于我們的心靈。做好事,并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表揚,得到怎樣的贊譽。而真正的道德是發自內心的,對身邊每一個人的愛與關心,這就是道德。
在公交車上,有一個可樂瓶,誰也不想撿,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公交車上全坐滿了,一個老奶奶上來了,你會怎么做;當你看到路邊的自行車倒了,你會怎么做?
生活中道德無處不在,你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所有事物,就能看到道德的存在。道德就是誠實守信用,不貪圖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道德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他人渡過難關。
道德,是如此珍貴,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明天,肩負著祖國的未來,一定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因此,我們應該一同去遵守,一起去行動!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道德的種子在我們心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讓道德扎更在更多人的心里。同學們,讓我們都做個有道德的人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講完了!
道德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第一輪演講結束后,呂老師讓我們進行第二輪演講,要先講內容,感悟、最后講中心詞。很多同學立馬記下來了,呂老師說:“前幾個同學講有好處。接下來我們要選人啦!”第一個講的`馬銘萱和李明昊。
他們回家準備了好幾天呢!我聽到這消息回家寫完作業后,我也開始準備了。我先從手機上查找新聞,再概括內容,理解感悟,最后找出中心詞,再順、背一遍。
我從前幾個同學的演講中懂得了許多道理,尤其是董袆晨講的綠色停車,告訴人們要保護環境。
就在昨天我上完課回家時,有人租了這種車,開著它們到處亂跑,等他開回家時把這輛車車到處停,比如:停在路邊,小區門口,把車開進小區。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們應該告訴這種人,不要只為了自己,也要為別人著想、考慮、才行,只有這樣別人才能信你。
共享汽車,單車是給人們帶來方便,便捷而不是亂停,亂放,不環保,不衛生等。
我應該做一種誠實,不破壞環境,懂得公德,道德的人,長大后做一個有用之才。
道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來到這里參加“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演講活動,我的心里特別高興。因為,在這里,我可以為道德插上翅膀,讓她在天空自由飛翔;在這里,我可以把道德人物頌揚,為我們樹立行動的榜樣;在這里,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道德不用苦苦尋找,翹首觀望,她就在我們的身旁。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道德,世界因你而美麗》。
道德是什么呢?是文明?是誠信?是感恩?還是責任?是啊,這些美麗的詞匯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繪著道德。但是我要說,道德絕不僅僅是這些。在我的眼里,道德宛如山間的涓涓細流,雖然沒有驚濤駭浪的雄偉壯觀,但是能默默地潤人心田;好像顆顆細小的沙礫,雖然沒有碧玉的青翠欲滴,卻能成就萬丈高樓。
說起道德,前些日子的云南大旱再次牽動了我的心。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面無一不是道德的縮影,無一不在展示著道德的力量。我清楚地記得,在旱情最嚴重的地方有一名小學生,把學校發給她的礦泉水偷偷地攢了起來。當記者阿姨問她為什么要這樣做時,她說要留給山頂的媽媽。看到這里,我哭了。在電視里,我看到了她那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不舍得用水洗一洗的蓬亂的頭發,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我想,她的嗓子也一定干澀了吧,或許她渴得只剩下為媽媽帶礦泉水的力氣了。她攢下的不僅僅是礦泉水啊,更是一個孩子對媽媽真誠的愛,是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云南,有比我還要小得多的背水的孩子,有住在石洞里守護著全村唯一水源的老爺爺,還有許多為那里送水的車輛和叔叔阿姨。在大家的努力下,那里終于挺過來了。我為他們感動了,我在想,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那么清澈,那么純凈,卻可以讓人們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道德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清新亮麗,讓我們的心情更加愉悅舒暢。當我們隨著爸爸媽媽漫步在清潔而美麗的清水綠堤,是道德讓我們享受著那里的鮮花、綠樹和青草;當年邁的老人擠進公共汽車,是道德讓他們擁有了座位;當放學時幾百名學生一齊涌出校門,是道德使機動車繞行或停止行駛,讓我們的道路暢通無阻。
道德,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讓我快樂而幸福。
校園里,我彎腰拾起一團廢紙,老師夸我講究衛生;在家里,我為年邁的奶奶打上一盆洗腳水,奶奶把我緊緊地摟在懷里,說我是個孝順的孩子;小區里,我主動為抱著小弟弟的阿姨開門、拎東西,阿姨夸我有愛心。一句句表揚,讓我感受到了講道德的快樂,讓我體驗到了講道德的幸福。
道德,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散,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成長,就會在哪里開出美麗的金色小花。而我們的行動就像那傳播種子的縷縷輕風。讓你,讓我,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吧,共同播下道德的種子,讓我們的身邊開滿道德的花朵,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芳香宜人。
道德演講稿 篇6
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之后,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里,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脫離群眾,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的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
道德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道德之花開遍祖國大地》。
道德是什么?以前我總覺得它很抽象,也很遙遠。對這兩個字的理解也很模糊。但是今天我終于明白了,道德其實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邊。
今年春天,百年一遇的西南大干旱牽動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在云南干旱最嚴重的村落,一個女孩,把學校發給她的礦泉水偷偷地攢了起來,她說要留給山頂的媽媽。當我看到她那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臉,她那沒有水洗一洗的蓬亂的頭發,她那因缺水而干裂的嘴唇,我淚流滿面。是啊,這個小女孩攢下的豈止是礦泉水啊,那分明是一個孩子對媽媽最樸素、最純真的愛呀!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學校師全體師生集中操場,舉行了“我為旱區捐獻一瓶水”的活動。“捐一瓶水,獻一份愛,多一絲希望。愿愛無疆,水無邊。”這是同學們寫在水瓶標簽上的話語,也是同學們美好的愿望。
于是,我就覺得,道德一點兒也不抽象,道德就體現在自己干渴的時候還把水遞給別人。道德就像那清清的水,沒有顏色,沒有味道,卻那么清澈,那么純凈,讓人們心里甜甜的,暖暖的。朋友們,這難道不是愛心的力量,這難道不是道德的力量嗎?
也是今年春天的一個晚上,我與好朋友小蔓在小區公園玩耍,突然小蔓“啊呀”一聲叫了起來,我借著路燈一看,只見地上有一些碎玻璃,她的腳被劃了,鮮血直流。我不禁說了一句,“真缺德,怎么好亂扔玻璃瓶的”。然后連忙送小蔓回家包扎,包扎好后,我提議再出去玩一會兒,可是小蔓卻說,等會,我們掃完碎玻璃后再玩吧。我睜大眼:“這玻璃不是你扔的,你還受了傷呢!”小蔓說:“我們不掃,還會有人被劃傷的。”說完就拿起掃帚,朝公園走去,我也緊緊跟上。我們一起把碎玻璃打掃完了,雖然有點累,但我感到特別的快樂。
于是,我又一次感受到,道德一點兒也不遙遠,道德就體現在自己的傷口還隱隱作痛,心里卻想著別人;體現在你可以一走了之的事,你卻非要把它做到最好。
其實,道德,它有血有肉,有情有味。它是母親房門口“媽媽,洗腳”這樣一聲稚嫩的.呼喚,它是公共汽車上“爺爺,您坐”這樣一種悅耳的聲音,它更是陡峭的山路上,“孩子,拉著我的手”這樣熱情溫暖的援助。
道德就是人們心中的尺碼,隨時隨處可以丈量出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品質。最后,我要大聲呼喚:朋友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播下道德的種子,讓道德之花開遍祖國大地!
道德演講稿 篇8
今天站在這里我的心里特別高興。因為,在這里,我可以為道德插上翅膀,讓她在天空自由飛翔;在這里,我可以把道德人物頌揚,為我們樹立行動的榜樣;在這里,我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道德不用苦苦尋找,翹首觀望,她就在我們的身旁。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是什么呢?是文明?是誠信?是感恩?還是責任?啊,這些美麗的`詞匯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描繪著道德。但是我要說,道德絕不僅僅是這些。在我的眼里,道德宛如山間的涓涓細流,雖然沒有驚濤駭浪的雄偉壯觀,但是能默默地潤人心田;好像顆顆細小的沙礫,雖然沒有碧玉的青翠欲滴,卻能成就萬丈高樓。
說道道德,讓我們感動,讓我們享受,更讓我快樂而幸福。道德,就是鄉村醫生劉玉蓮,41年如一日的救死扶傷,道德就是林秀珍義務贍養了6位無任何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
道德演講稿 篇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五年級(1)班的劉原晉,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所謂道德,是指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在選拔人才時,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既重德也重才。
以德為先,“德”為前提、“德”為先決,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資格。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于用知識去彌補。”我們可以看出“德”的`重要,“道德”的重要。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黨和國家對廣大未成年人的殷切期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根本利益所在。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也是億萬家庭對未成年人的心愿。
道德演講稿 篇10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法律與道德的兩難”。
我認為范跑跑不能跑。
從法律上講,教師要保護學生安全的同時,自己作為公民也享有人身安全的權利。也就是說當遇到威脅到自身安全的問題時,教師是完全可以只顧自己的。但是,從道德上講,我們無論是什么崗位、什么年齡、什么階層,都是要團結生活在一起,互幫互助,我們是生活在人情味十足的地球村。弱勢人群是需要幫助的。相對于一名教師,學生就應該是弱勢人群,他們需要人去指導去幫助,若是置他們于不顧,我們人性的美好面就沒在這時消失了。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要關心愛護學生,同時制止有害于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在地震后放下學生的安危而只顧自己逃跑,這是拋棄了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在地震現場時,在樓房有震動時,在班級里有那么多學生時,他自己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安危,這當然是本能,但是他不光是人,也是為那么多學生負責的老師,在想到自己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難道說一句“大家快跑”也會浪費他逃跑的時間?!老師不但要傳道授業解惑,更是要以身作則。我不知道這么一位零道德的老師是如何講授關于“道德、責任”等話題的。若是老師都像范跑跑,還有多少父母愿意把孩子交給老師?老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肩上所負的是一代人的希望,是把這一代人向高思維高素質發展的導師,是人類靈魂的鑄造師。老師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學生,不管這個老師離自己近還是遠。
我認為,法律應該要朝著道德方面制定,要講究人性。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