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大班《變廢為寶》教案
推薦度: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大班安全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選大班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音樂,愿意并大膽地表現對音樂地感受。
2、學會區分《動物狂歡party》樂曲中低沉的、優美的、跳躍的音樂。
3、能運用打擊樂器、身體動作等完整地表現音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1) 幼兒準備:掌握打擊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已了解常用打擊樂器的聲音特點。
(2) 教師準備:熟悉音樂,能充分理解作品《動物狂歡party》的.內涵。
2、物質材料準備:
(1)樂曲磁帶 、錄音機。
(2)各種動物的頭飾、表演道具、打擊樂器等。
3、環境準備:
大環境:《動物王國》主題墻飾。
小環境:音樂區:設置各種動物的頭飾、表演道具、打擊樂器等。
科學區:添置各種小動物、動物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發幼兒興趣
1、以游戲的口吻導入:“今天的天氣可真好!森林里正在舉行狂歡party,動物王國邀請我們小朋友也去參加狂歡party!”
2、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各種小動物來到“森林”。
二、幼兒欣賞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動物狂歡party》,想像猜測音樂里有哪些動物?
2、討論:剛才聽到的有哪些小動物來了?
3、幼兒分段欣賞音樂《動物狂歡party》(第一段低沉的、第二段優美的、第三段跳躍的)。
(1)你聽到這段音樂有什么感覺?
(2)還有誰來參加狂歡party?為什么你覺得這段音樂是表現這些動物的呢?
(3)請你學學這些動物是怎樣來的?
三、幼兒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1、出示打擊樂器、各種動物頭飾、道具扮演材料等。
2、幼兒自由選擇不同材料表現對音樂的感受。
四、動物狂歡party
請預先裝扮成不同動物的幼兒和教師及參加活動的幼兒集體狂歡。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角投放更加豐富的操作材料,比方說,各種繪畫工具,適合幼兒表演童話劇的音樂、道具等,讓幼兒可以相互交流經驗,互換角色進行表現。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運用聽覺、視覺、運動感覺等器官親自參與活動,而且在玩、說、唱、動、奏的過程中感知音樂。這種學習方法,寓學習于游戲之中,真正實現了“樂”(音樂)既是“樂”(快樂)的至理。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看圖譜的方式學唱歌曲,理解歌曲內容。感受小鬧鐘機靈、活潑的藝術形象。
2、學習用二聲部合唱的方式演唱歌曲,體驗合作完成歌唱作品的快樂。
3、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小豬睡前在床上纏媽媽講故事、小豬賴床的圖片各一;7:00、8:00的鐘面各一;圖譜;幼兒已經認識小鬧鐘,在生活中知道用時間來規范自己的作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理解歌曲內容
1、回憶小鬧鐘的特點
2、出示8:00這個鐘面
3、出示小豬纏著媽媽講故事的"圖片
4、結合圖譜學唱歌曲的第二聲部,教師示范后,幼兒學唱。
5、同樣以這個方式出示7:00鐘面和小豬賴床的圖片,學習小鬧鐘叫小豬起床。
二、借助圖譜學唱歌曲第一聲部
1、介紹這是一首二聲部合唱的歌曲
2、教師示范唱歌曲的第一聲部,幼兒欣賞。
3、提問幼兒第一聲部的內容,并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譜,并解釋圖譜,跟念歌詞
4、教師演唱,幼兒再次欣賞5、幼兒學唱歌曲兩遍三、完整演唱歌曲,體現歌曲活潑、輕快的曲調。
1、第一次幼兒合作完整演唱時請配班老師和我一起各在一個聲部和孩子一起演唱。
2、第二次演唱時互換聲部3、第三次幼兒獨立演唱,教師在一邊指圖譜提示4、第四次幼兒演唱,教師悄悄地錄音。
三、欣賞自己的歌唱作品
1、欣賞演唱錄音,體驗合作完成作品的快樂。
2、脫離圖譜完整表演唱歌曲。
教學反思:
通過反思這一課后,我認識到要善于處理好教學中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巧妙地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及情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才能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學習匍匐前進。
通過多次自由嘗試感受并體驗身體與地面接觸時如何讓才能快速行進。
勇于克服困難挑戰自己。
活動準備:
與全班人數相同的礦泉水瓶若干,里面灌滿水當手榴彈。
用大筐放在終點當碉堡。
室內干凈寬敞、平滑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解放軍操練。
--引導幼兒扮演解放軍活動身體。練習扛槍前進(原地踏步)--射擊(體側)--打槍(弓箭步)--整理服裝(整理)。
我是解放軍。
--幼兒自由回想解放軍的本領,并且學習模仿解放軍的動作。
教師集合并且反饋:誰是英勇的解放軍,解放軍會做什么動作呢?
教師提取其中的動作"匍匐前進"并帶領全體幼兒模仿。
--教師:身體趴在地上,用雙臂帶動自己的身體向前移動。
①全體幼兒自由找空地方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②全體幼兒學習解放軍演習:從起點處開始準備,看誰爬到終點。
游戲:炸碉堡。
--全體幼兒站在起點線后,匍匐前進到終點,爬起來后拿起手榴彈炸碉堡。
游戲:手拿手榴彈匍匐前進。
--教師:這次我們要拿著手榴彈匍匐前進到終點,再炸碉堡。看誰能夠拿住手里的手榴彈一直堅持到最后。
韻律活動:大中國。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大中國》。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我以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設計的,通過聽兒歌感受兒歌的內容,在活動中洋溢出幼兒有朝氣、歡快寓教于樂。孩子們通過動嘴動手動腦的形式歡快的學習兒歌,通過對軍人走路姿勢的觀看,讓幼兒感受生活。培養幼兒的手腦并用的能力。在教法上我采用多層次從易到難的方法進行。活動開始讓幼兒感知兒歌,通過提問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學會傾聽學習。為幼兒的語言發展奠定基礎。活動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動嘴動手動腦的形式學習的更加快速。使幼兒在看、說、動、做中學習兒歌,提高幼兒認識理解。同時讓幼兒的思維活躍。學習效果會更好。
2.通過《我是解放軍》的學習,讓幼兒感受生活中的美。鍛煉幼兒的聽說動手的能力。對幼兒的思維拓展有很好的幫助,雖然在活動中部分幼兒不喜歡動手,只是跟讀。教師不應該否定幼兒,而是應該讓幼兒積極的動起來,通過分組的學習形式,讓幼兒心理有一種競爭意識讓幼兒主動學習,通過表揚鼓勵幼兒、這樣就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位幼兒都動起來,說出來。通過教師互動的方式讓幼兒感受兒歌的美,同時讓幼兒主動的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每個幼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通過兒歌的學習可以明顯感覺到幼兒的差異性。教師應該及時發現幼兒的長處,讓幼兒自主的發展。雖然《我是解放軍》對于母語不是漢語的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在教學中要平常心,讓幼兒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教學效果會更好。幼兒們在于老師互動環節上讓幼兒跟老師一起做動作,一起說是每個幼兒基本可以做到的。幼兒通過掛圖、課件的觀看有一定的了解。對幼兒理解兒歌是很有幫助的。在上課時因部分幼兒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根據課堂需要讓幼兒大膽自主的學習。如“做操有精神,上課仔細聽”動手做動作讓幼兒感到身心愉悅。使幼兒學習更加輕松。提高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3.從目標來看讓幼兒先感知兒歌,讓幼兒學會傾聽兒歌。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應視幼兒的實際情況安排每一層次中幼兒參與的量。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4.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課,我會讓幼兒在課前學習解放軍的走路姿勢,讓幼兒感受到解放軍叔叔的精神面貌。這樣在學習兒歌就相對容易些。幼兒可以通過動作和觀看對兒歌的理解就容易些。幼兒在感受兒歌學習兒歌就相對容易些。教師的教學質量就會提高。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唱歌曲。
2.學習正確表現音樂的情感,并創編新的歌詞。
3.初步掌握輪唱中遇到的新的合作方式。
活動準備:
教具:大鼓、鼓錘、節奏、圖片,敲鼓與唱歌的標記。
學具:小鼓、鼓錘、畫夾和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幼兒自由敲小鼓,引起活動興趣。
(評析:讓幼兒自己在探索中獲得感性經驗,又適合幼兒好動的性格特點。)
二、學習副歌節奏。
1.幼兒模仿老師敲鼓:
×× ××︱×× ××︱×× ××︱×× ××︱
2.出示小貓、小鹿卡片,引導幼兒注意敲出上述節奏從弱到強的變化。
3.老師按×× 0 ︱×× 0 ︱×× ××︱× 0 ‖的節奏敲鼓。
提問:鼓聲有什么變化?
你們會唱出這樣的節奏嗎?
4.出示袋鼠卡片,提醒幼兒注意休止符;出示大象的.卡片,幫助幼兒理解“riten.”(突慢)的意思。
5.幼兒完整演奏副歌節奏。
(評析:借助動物們走路腳步的輕重,幫助幼兒理解節奏的強弱,效果很好。)
三、學唱歌曲。
1.老師隨琴聲有感情地范唱。
提問:歌里唱了些什么?誰聽到了我的鼓聲?
幼兒回答后,老師出示相應圖片。
2.老師清唱一遍,幫助幼兒加深對歌詞的理解。
3.幼兒看圖片輕聲學唱。
4.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學唱。老師注意提醒小朋友:前奏敲鼓,最后部分唱出鼓聲。
5.師生對口形練唱。
6.幼兒一邊唱一邊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7.分組輪唱的方式練唱歌曲。
四、創編歌曲。
1.幼兒討論:“除了太陽、花兒、小鳥和小朋友,還有誰會聽到鼓聲?它們聽了鼓聲會怎么做?”
2.小朋友將自己想到的畫在紙上。
3.小朋友四人一組自由組合,把自己畫的內容編到歌里去,用輪唱的方式演唱。
4.教師請幼兒把自己編的歌唱給大家聽。
5.小朋友分組到客人老師面前表演。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不同職業的用處,知道能夠被大家需要的工作就是最光榮的。
2.想象人物心理,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不同職業的形象圖片及有關信息;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說職業的用處。(觀察圖片)
1.我們來說一說,他們都是做什么工作的?(警察、醫生、郵遞員、清潔工、廚師、教師、魔術師)
2.除了這些工作,還有很多很多的工作都是被大家需要的工作。
二、談談自己的理想。
1.我們小朋友長大了,你的理想是干什么呢?(幼兒說說自己的理想)
三、欣賞圖片,理解故事。
1.第一幅至第二幅
師:老獅子有九個孩子,他們漸漸長大了,也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一天老獅子把九個孩子叫到身邊,想知
道孩子們想干什么工作。你們想知道它們會成為怎樣的獅子嗎?
2.第三幅至第第七幅:從云記號中解讀八只獅子的理想。
依次猜猜這些獅子的`理想。
師:猜一猜老大想干什么?
3.第八幅:理解老九的理想是什么。
師:只有老九想不出,我們來聽聽老九是怎么想的?(播放聲音:恩,我還沒想好呢?反正,我要干的,
就是誰也沒干過,又是大家最需要的。)
師:什么是最需要的工作呢?(郵遞員:為家家戶戶送信;清潔工:幫助我們清潔環境;警察:保護我們的安全。)
4.第九幅:說說獅子們的職業。
師:獅子們的工作如何呢?我們來看看。
5.第十幅至第十三幅。
師:老八的理發店開張了……可是大家都不愿意進來理發?為什么?
師:老八想做理發師,卻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理發店眼看就要開不成了,怎么辦呢?
6.第十四幅至第十七幅:教師講述故事。
師:老九是怎樣幫助老八的?(幼兒理解圖片內容)
6.第十八幅至第十九幅。
師:后來,老八的理發店里發生了什么變化?
四、話題拓展
師:接下來,老九還會去做什么呢?
師:你們喜歡老九嗎?
師:只要有需要,無論什么工作都是最光榮的,幫助別人的老九一定會得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五、結束
師:我的故事講完了,故事的名字叫《理發獅和被理發獅》,它就藏在這大書里面,有時間我再講給你們聽。
師:現在,老師有個任務,請你當一回小記者,采訪一下客人老師,問問他們的理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