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愛護環境中班教案

推薦度:

《蠶寶寶》中班教案

推薦度:

《消防安全》中班教案

推薦度:

全國愛耳日中班教案

推薦度:

《病毒快躲開》中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熱門】中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內容,學說語句:要是我也……

2.在閱讀過程中,感知動物的特長,大膽聯想。

3.樂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初步感知用自己的特長來解決問題的道理。

4.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5.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袋鼠、犀牛、海獅等動物的特點有一點了解。

物質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介紹圖書名稱。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為什么喜歡?

--出示圖書封面《了解名稱》

師:鼠小弟站在蘋果樹下,望著紅紅的大蘋果,想一想鼠小弟用什么辦法才能摘到蘋果?(幼兒大膽猜測。此處突出鼠小弟的小和矮)師:鼠小弟吃到蘋果了嗎?我們一起來看這個故事《想吃蘋果的鼠小弟》吧!

2.看圖閱讀,學說語句:要是我也……

(1)集體閱讀小鳥,小猴摘蘋果,學說句型

①師:(出示圖1)誰來了,發生了什么事?(關鍵詞:鳥、飛)看到烏鴉吃了一個蘋果,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會有什么想法呢?(幼兒猜測)師:(出示圖2),看!鼠小弟在干什么呀?(給與幼兒充分表達的空間,包括學學動作、表情,教師都給與肯定)為什么要這樣做呀?

小結:你們說的太好了,鼠小弟就是這么想的:要是我也有翅膀……我們一起來學學鼠小弟,我們一邊說一邊做。

②師:(出示圖3)誰也來摘蘋果了?(猴子)猴子是怎么摘蘋果的?(爬樹)看到猴子摘了蘋果,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會有什么想法呢?(幼兒猜測)師:(出示圖4)看,想吃蘋果的鼠小弟在干什么呀?它為什么要這樣做?

師:對,鼠小弟想:要是我也能爬樹……我們也來學學這只鼠小弟!

(2)自主閱讀畫面,觀察大象、長頸鹿摘蘋果,引導幼兒表達師: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誰會來摘蘋果?等會把你看到的告訴我們!

(播放圖5、6、7、8)師:你看到了什么?鼠小弟會怎么想?請你用"要是我也……"的話來說一說!

(幼兒大膽表述,教師引導)師: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小鳥會飛,猴子會爬樹,大象有長長的鼻子,長頸鹿也有長長的脖子,他們都能輕松地吃到蘋果,而鼠小弟沒有這些本領,費了很大的勁兒也沒能吃到蘋果。

(3)發揮聯象,大膽創編袋鼠、犀牛如何利用自己的長處摘蘋果師:袋鼠,犀牛也來了,他們又會用什么本領來吃蘋果呢?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看了又會怎么做,怎么想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教師巡回傾聽、引導。

師:誰愿意來說說袋鼠怎么摘蘋果?鼠小弟會怎么想?

師:犀牛呢?是這樣嗎,我們趕緊看一看!

(幼兒說完分別看圖閱讀)小結:袋鼠能一下跳的很高,犀牛力氣非常的大,他們也都能吃到蘋果,而鼠小弟還是沒有這些本領,不但吃不到蘋果,反而搞的自己鼻青臉腫的。

師:看著動物們一個一個摘走了蘋果,他會怎么樣?(很傷心,不開心)

3.續聽故事,感受樂趣

(1)教師繼續講述,幼兒猜測結果師:就在鼠傷心難過的時候,來了一只海獅,鼠小弟問它:你會飛嗎?你會爬樹嗎?……海獅回答說:不過,我有一個本領……)師:咦?!海獅有什么本領呀?他會怎么做呢?(鼓勵幼兒大膽猜測,合理想象)

(2)揭曉答案師:看看猜對了嗎?(頂、合作)有趣嗎?

4.完整感知欣賞故事,經驗遷移師:故事名字還記得嗎?我們來完整的欣賞吧!

--完整傾聽,并提問師: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你喜歡海獅嗎?為什么?

小結:原來幫助別人是件很快樂的事。我們小朋友和鼠小弟一樣還小,力量有限但只要我們友好合作,就能把平時不能做到的事完成。很鼠小弟一樣不要放棄、勇敢地嘗試、努力學習,一定能成功。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語言美和情趣美。

2、體驗葉子鳥舞蹈的快樂,創編葉子鳥隨風舞動的動作。

活動準備: 大圖書《葉子鳥》、音樂磁帶《秋日私語》。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圖書引題

1、這是什么季節?(秋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2、葉子一片一片落下來,它像什么呢?(小鳥)那我們就叫它葉子鳥吧。

二、欣賞大圖書,初步感知故事

1、呼呼!一陣秋風吹來了,葉子鳥們到到哪兒去了?(地上)

2、怎么還有一片葉子鳥沒下來呢?我們一起把它叫下來吧!(集體喊:葉子鳥快下來吧!)

3、葉子鳥都下來了,它們在干什么呢?(它們要去參加舞會。)

4、參加舞會它們應該做那些準備?(穿上漂亮的衣服,化妝…)它們的衣服真美啊!

5、聽!什么聲音?原來是葉子鳥哥哥和弟弟打架了,它們這樣做對嗎?爸爸媽媽是怎么說的?(幼兒模仿爸爸媽媽的口氣,學勸葉子鳥兄弟不 吵架。)

6、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葉子鳥跳舞的`動作,師:葉子鳥隨著秋風舞蹈,舞會就這么開始了,你最喜歡哪只葉子鳥為什么?(請幼兒學相應的舞蹈 動作)

7、小鳥看到葉子鳥的舞蹈,就去請爸爸來看,葉子鳥怎么都躺在了地上不動了?

三、再次欣賞大圖書,幼兒和教師一起講述故事。

人跳也可以兩個或者幾個人一起合作舞蹈。

四、秋風將葉子鳥掃出活動室,活動結束。

中班教案 篇3

目的要求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2、喜歡聽音樂做游戲。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準備

農田背景一幅,紙制害蟲若干,青蛙胸飾人手一份,音樂磁帶、錄音機、活動前讓幼兒認識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教師份青蛙媽媽,幼兒扮青蛙寶寶,寶寶和媽媽一起隨著音樂做律動愉快地進教室。

2、發聲練習: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是 一只小青蛙 呱呱呱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復習歌曲《青蛙捉害蟲》

2、提問:

(1)寶寶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為什么動作要輕,不能發出聲音?

(2)寶寶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讓幼兒用形體表現)

(3)教師示范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4)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5)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3、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4、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 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2) 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做游戲兩遍。

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后,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三)、結束部分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基本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小青蛙練本領,我先帶領幼兒去荷葉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樣跳,然后再進行動作講解,邊講解的時候幼兒邊做動作,然后幼兒自由練習。運動后請幼兒坐到荷葉上面休息,休息時告訴幼兒青蛙寶寶最大的本領是捉害蟲,請幼兒學習捉害蟲的方法,幼兒學的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5以內數量,鞏固對5以內數字的認識。

2.學習將相應的數量與數字相匹配,并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3.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經驗:幼兒已認識各種水果,了解1—5的`數字。

2、生活環境創設:室內布置有關1—5數字的圖片。

3、教學具準備: 果園(樹上貼有1―5的點子的不同水果),1―5的點子圖片若干。

籃子五只(上面貼有1―5數字的卡車圖),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 摘水果。

1.邊唱歌邊帶幼兒到立體水果樹前。

師:小朋友看一看,果樹上有些什么水果?

2.幼兒摘水果

3.引導幼兒觀察水果上的點卡。

4.感知5以內數字。

二. 送水果。

1.開來五輛卡車,師提問:開來了幾輛卡車?

2.為卡車編號。

3.幼兒討論:數量與數字的匹配關系。請小朋友邊說邊送:幾個點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上幾號車?

4.幼兒送水果,教師巡查,輔導。

三. 游戲:摘水果、送水果繼續一次。

1.幼兒摘水果。

2.引導幼兒再次觀察水果上的點卡。

3.送水果,并說一句好聽的話:幾個點子的什么水果我送你上幾號車?(請小朋友檢查)

4.幼兒運水果。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在主題活動背景下的計算活動課,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先想到了要從幼兒的興趣入手,所以就把幼兒喜歡的水果放入課堂中,貼近幼兒的生活,能引起幼兒的興趣,能與活動目標基本達成一致,同時我也有了豐富的教具,讓幼兒有一個直觀的感覺。

但這節課上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教學內容有點簡單,對大部分幼兒來說沒有挑戰性,并且在送水果的環節有點混亂,在此之前我沒有設想周到。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不斷完善我的教學。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殘疾人在我國占有一定的比例,他們對我們的貢獻也越來越大。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殘疾人往往會受到歧視。我們班也有一位殘疾兒童,開始時總有一些小朋友會嘲笑她。為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殘疾人。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殘疾人同自己一樣,希望能的到他人的尊重和幫助。

2、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弱者,助人為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殘運會,殘疾人學習、生活等片段。社會助殘活動片段。

2、幼兒制作材料:蠟筆,彩紙,剪刀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觀看殘運會片段,激發幼兒去了解殘疾人。

“你從畫面上看到了什么?”“這些人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

(有的沒有手,有的`沒有腳,有的是盲人……他們是殘疾人。)

2、讓幼兒通過觀看殘疾人學習,生活等片段,激發幼兒關心殘疾人。

“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許多事情我們健康人能做的殘疾人也能做到……”

3、向幼兒介紹福利院和助殘日的由來。

“殘疾人的身體的某些部分器官出現了毛病,生活上有很多不便,比如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手畸形,腳不能走路等等。”

“福利院是被遺棄的殘疾人的家……”

“因為殘疾人行動不便,生活困難,所以全世界的小朋友和全社會的人都要來幫助他們,人們把3月15日定為助殘日。”

4、讓幼兒了解全社會人們的助殘活動。

(1)讓幼兒自由討論“人們會怎樣關心、幫助殘疾人?”

(2)讓幼兒觀看社會助殘活動記錄片段

讓幼兒根據畫面講述人們的助殘活動。

5、教育幼兒為殘疾人獻出一點愛。

(1)幼兒講述自己會怎樣關心、幫助殘疾人。

(2)教師教育幼兒怎樣關心殘疾人。

“不歧視殘疾人,主動幫助他們……都是關心殘疾人。“

(3)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去幫助殘疾人。

6、讓幼兒為殘疾人動手制作禮物。并說一句祝福話。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猛恰當地運用已掌握的形容詞來描繪圖片,并編成一句完整的.話。

2、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一張“太陽”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太陽是怎樣的?

2、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用學過的形容詞形容老奶奶、小弟弟、猴子。

3、做“摸圖片”的游戲:讓幼兒任意摸一張圖片,并根據圖片內容編一句話。如:摸到太陽圖片,說:“紅彤彤的太陽升起來了。”

4、幼兒游戲。

(1)提醒幼兒圖片只能任意抽拿,不能挑選。

(2)集體練習后,分組做游戲,要求幼兒用詞盡量不重復。

5、結束。請幼兒自己評價本活動。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學習合理地創編情節并運用一些形容詞來連貫連續地講述故事。

2、 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創編的情節。

3、 樂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設想,認真傾聽同伴的講述。

活動準備:

1、 圖一幅,鋼琴曲

2、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 出示圖,引起幼兒參與興趣

“螞蟻抬頭在看什么?”“它心里在想什么?”

2、 合理創編故事情節

“螞蟻怎樣才能飛上天呢?請小朋友想一些好辦法!”

3、 幼兒繪畫

“我們一起把這些辦法畫下來吧!”

鼓勵幼兒把想的這些辦法用畫筆畫下來

4、 講述故事

拿著自己的作品講述故事,提醒幼兒運用一些形容詞

活動評價:

這個活動將藝術和語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一改過去教師準備圖片幼兒講述的看圖講述模式,先讓幼兒展開合理的`想象,然后讓幼兒自己畫圖,最后講述自己畫的圖。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個個積極參與,圍繞“螞蟻如何才能到天上去玩”進行大膽設想,從中也可以看到幼兒的思維不受約束,而設想的方法也遠遠超過了大人,收到了很好的活動效果。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社會生活中出現的許許多多與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息息相關的符號標志也慢慢溶入了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它們不一定依賴語言或文字,但卻清楚地提示著大家,自覺的遵守這些符號標志是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是大家不容忽視的問題。但這些符號標志對于幼兒而言是熟悉但也陌生的`,他們經常看到,卻很少去認識理解與主動遵守。我設計本次活動就是要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認識掌握一些常見的符號、標志,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從而養成從小自覺按公共場所的符號標志行事的好習慣,做個合格的小公民。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認識掌握生活中常見的符號,并說說符號的作用,掌握一定的規律。

2、知道公共場所中符號標志的重要性,養成自覺按符號標志行事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1、禁止駛入、禁止行人通過、火警電話、滅火器、人行橫道標志、禁止燃放煙火等各種常見的信號標志;錄音機、磁帶、掛圖及場景布置。

2、事先帶領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符號標志。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以手式“暫停”“安靜”“真棒”安定情緒,疑惑口吻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手式——暫停〈左手橫平放,手心向下,右手食指頂掌心〉、安靜〈食指放在嘴上〉、真棒〈豎起大拇指〉)

問:剛才老師都沒說話,小朋友怎么知道要安靜呢?——會說話的符號。你們還看到過哪些會說話的符號呢?

小結: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會說話的符號,它們不用說出來也不用寫出來可是大家一看就知道它的意思。

2、尋找會說話的符號

師:今天咱們班也來了許多會說話的符號,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

要求:找到后說一說它們叫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可自己說一說也可告訴老師或小朋友)

3、提問,講述。(出示符號標志掛圖,引導幼兒大膽講述)

師:你看到了什么符號?能不能在圖中找到?它有什么作用?看到它你應該怎么做?

4、發現規律,認識禁止符號。

師:有一種符號,如果看到它這件事情就一定不能做,你們知道它是誰嗎?

(適當提示,引導幼兒找出共性——禁止符號,舉例說明如吹喇叭前面加禁止符號就是“禁止吹喇叭”,吸煙上面加禁止符號便是“禁止吸煙”)。

5、游戲:旅游

師:認識了那么多的符號,現在一起去旅游吧!

(1)要求:注意看“會說話的符號”,看到一個符號要先說一說那是什么標志,我們該怎么做,然后再沿路游玩。(播放

音樂——小司機,幼兒在音樂律動中愉快進入游戲)。

(2)情境設置:超市偶然失火——幼兒發現——急呼救火

(3)教師提問,幼兒討論講述:著火了怎么辦?

(4)現場演習:(重點指導幼兒打火警電話及找緊急出口撤離火場)

(5)討論總結:教育幼兒不要玩火,因為年齡小遇到火災應先保護自己,可喊人,可打火警電話,但必須學會找緊急出口盡快離開現場;教育幼兒每到一處都要先看清“會說話的符號”,按符號標志行事。

6、延伸:在幼兒園里、日常生活中尋找“會說話的符號”。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主題活動,安全知識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里扎下根子,其安全自衛和防衛能力將有較大提高。使幼兒真正地感受到了標志與規則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活動中提供了幼兒充分地自由表現的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長,促進了幼兒個性發展。

62870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