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枕頭》小班音樂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粉刷匠
推薦度: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
推薦度:
《媽媽我要親親你》小班音樂活動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小班音樂教案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樂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目標:
1、學會用均勻的聲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致。
2、唱準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現歌曲中的踴躍和連貫。
準備: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
玩具
2、語言《小池》掛圖
過程:
一、 教師出示木偶人,引導幼兒做“回聲”游戲,為演唱歌曲做準備。
1、 教師:這個人喜歡旅游。這一天他來到一座山上,感覺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結果山上響起了回聲。他覺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聲的游戲。現在,我想請你們來做回聲,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2、 師生進行回聲的游戲。
教師:喂!你好!
幼兒:喂!你好!
教師:親愛的大山,你好!
幼兒:親愛的大山,你好!
教師:我喜歡旅游。
幼兒:我喜歡旅游
3、 教師:回聲的游戲好玩嗎?這個人在山上玩了一會,又繼續往前走。然后他又來到了一個地方,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就像一幅畫一樣!
二、 引導幼兒欣賞語言《小池》60-45掛圖,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學習歌曲。
1、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并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
教師:仔細看看,這個人看到了什么優美的風景?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
2、 播放歌曲或教師 范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看到這么優美的風景,這個人很高興,他就唱了一首描寫這首風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們聽!
3、 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內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領幼兒學習歌詞內容
教師:誰能說說歌曲里唱了什么?
4、 引導幼兒跟著歌曲的旋律朗誦歌詞。
5、 教師帶領喲而逐漸把歌詞和旋律匹配起來進行演唱,鼓勵幼兒用均勻的聲音演唱。在演唱的.時候要能聽到同伴的聲音,并和大家的聲音保持一致。
三、鼓勵幼兒感受歌曲中前后兩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導幼兒唱準跳音。
1、 教師:你覺得演唱這首歌曲要注意什么?
2、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前面兩句在演唱時,要注意有很多的跳音,后面兩句則比較連貫。
四、 師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文章來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音樂游戲不僅了情節,而且充滿了趣味性,并且給了孩子們音樂的享受。《小貓釣魚》這首歌曲旋律輕快、朗朗上口,歌詞部分有唱有說,趣味性強,適合孩子們進行表演。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老師的情景表演貫穿整個活動,激發了幼兒的興趣。通過生動的歌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歌曲;有趣的“釣魚”游戲鞏固對歌曲的掌握、體驗游戲的快樂,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樂,玩中發展。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情境中學唱歌曲,嘗試跟念其中的念白。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釣魚竿、小魚、池塘、老師胸飾
(三)活動過程:
1.律動入場,激發幼兒的興趣。
老師以貓媽媽帶貓寶寶出去游玩的情境帶領幼兒開展律動。
師:小貓們,今天天氣可真好啊,我們一起出去玩玩吧!
(評析:以貓媽媽帶小貓去玩的游戲情節導入,一開始就將孩子們帶入到情境中,大大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為活動的順利開始奠定基礎。)
2.欣賞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1)老師進行歌曲前半段的歌表演。
幼兒觀看表演。
師:小貓最喜歡吃魚了,池塘里有許多的魚。她準備拿著魚竿去釣魚了!
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貓去干什么了?
幼:釣魚。
師:歌里怎么唱的?
幼:小貓去釣魚。
師:小貓一開始有沒有釣到魚?
幼:沒有釣到魚。
師:那后來呢,釣到魚了嗎?
幼:掉到許多魚。
(評析:老師進行第一段歌表演,通過生動地表演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邊唱邊演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歌詞內容。同時在一步步引導和提問下幼兒逐步引出歌詞。)
(2)帶領幼兒練習演唱歌曲前半段。
師:哦,原來小貓第一次沒有釣到魚,第二次釣了許多魚!那我們一起來唱唱!好嗎?
(評析: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帶領幼兒演唱歌曲前半段,鞏固對歌曲的掌握。)
3.欣賞歌曲后半段,學習說唱部分。
(1)老師完整進行歌表演。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說唱部分歌詞內容。
師:小貓一共釣了幾條魚啊?
幼:5條魚。(念說唱、把小魚貼在黑板上:一條魚釣上來、兩條魚釣上來、三條四條釣上來、五條魚釣上來)。
重點練習說唱“三條四條釣上來”的節奏。
師:小貓每一次都是釣上來一條魚嗎?
幼:有一次釣上來了兩條魚。
帶領幼兒一起有節奏的念念說唱部分的歌詞。
(評析:此環節重點是練習說唱部分。在說唱部分時,老師再現了釣魚的場景。一條條小魚從魚塘里被一一掉起,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投入在創設的情境中。說唱的部分,老師通過邊打節拍邊念歌詞的方式幫助幼兒掌握節奏。)
(3)帶領幼兒演唱歌曲后半段,練習說唱。
師:小貓們,我們拿好魚竿釣魚嘍!
(評析:帶領幼兒在情境中練習說唱部分,鞏固對說唱部分節奏的掌握。)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師:小貓釣魚的歌好聽嗎?我們到中間來把這個歌連起來唱一唱。要用好聽的聲音,臉上要笑瞇瞇的!
(評析: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為接下來的游戲做準備。在演唱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進行歌表演,用動作表演的方式記憶歌詞,同時也能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5.音樂游戲“小貓釣魚”。
(1)介紹游戲玩法。
師:你們可真棒!這么快就把這首歌學會啦!那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吧!一會我的釣魚竿掉到哪條魚,你就跑到我的后面來,拉著我的衣服,跟著我回家。我來釣第二條魚,試試看!三條四條釣上來,哦,你們都喜歡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條魚釣上來。好的,回家吧!
(評析:講解游戲規則,為接下來順利地開展游戲做好準備。)
(2)第一遍游戲。
師:我要來嘍!小魚們一起唱歌哦!聲音要甜甜的。
師:小魚釣上來了,看看是不是釣上來了5條魚。?一起來數數!下面的小魚誰幫忙數得好一會也請他來做游戲。
(評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鞏固歌曲,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同時在釣魚的過程中也滲透了簡單的數概念。)
(3)第二遍游戲:增加釣魚的數量
師:好不好玩呀?想不想再來一次!好,小貓又要來釣魚嘍!小魚們和我一起唱歌,臉上笑瞇瞇的。
師:這次釣了幾條魚,一起數數!
(評析:增加釣魚的數量,游戲難度略有遞增。讓孩子們在每一次的`游戲中都體驗新鮮感和趣味性。)
(4)第三遍游戲:請幼兒做小貓
師:我一個人釣得有點累了,要休息一下,誰來做小貓?
好,請你!
小貓要來釣魚嘍!你們準備好哦!
(評析:請幼兒來做小貓,孩子們參與地積極性更更高了,主體性也得到了體現。)
(5)第四遍游戲:再請名幼兒做小貓。
師:還有誰想來試試?(請一名幼兒)這次要更難哦,要把所有的小魚都釣上來行不行?
我們一起去釣魚啦!(釣至十條魚時,所有的小魚釣上來)
都釣到魚啦!小魚們跟著小貓回家去吧!
(評析:游戲的要求又有了變化:將小魚全部釣完,孩子們覺得更有趣了,同時借著游戲順利地將孩子們帶出場地,結束活動。)
三、活動反思:
活動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吸引幼兒的興趣,用小貓釣魚的游戲情節貫穿始終,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學習歌曲部分老師通過兩次歌表演將演唱部分和說唱部分歌詞內容進行了生動的演繹,讓孩子們在看看、說說、學學的輕松氛圍中學習歌詞。最后再通過有趣的釣魚游戲鞏固對歌曲的掌握。整個活動的趣味性強、游戲設計注重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孩子們通過一遍遍的游戲鞏固對歌曲的掌握,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整個學習過程輕松、有趣。感覺到孩子們真的是在玩中學、玩中樂、玩中發展。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聲音,嘗試分辨一些不同的聲音。
2、能聽辨音源的方向,提高聽音能力。
3、能遵守游戲規則,愉快地參與游戲。
活動準備:
1、會發聲的樂器,裝有米粒、黃豆、石頭的鐵罐若干。
2、空鐵罐若干,黃豆、石頭若干。
3、每人一個小兔子頭飾。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請幼兒自由選擇桌子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它們唱歌。
2、聽一聽小樂器是怎樣唱歌?是用什么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老師搖動鐵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是否一樣。
2、分別將黃豆、米粒、石頭裝入空盒子中,請幼兒傾聽辨別,并根據聲響找出與罐子內相同的物品,然后檢驗是否正確。
三、游戲:“小仙女的音樂盒。”
1、讓幼兒傾聽故事。
2、出示小仙女的音樂盒,發出好聽的聲音,請幼兒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3、請幼兒扮演小白兔,到大森林里去玩。聽見老師說:“天黑了。”幼兒將頭飾向下拉,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小仙女拿出音樂盒來幫助大家,大家跟隨“小仙女”音樂盒里的音樂前進,尋找走出森林的路。音樂停止,幼兒把頭飾往上拉,一起說:“謝謝小仙女!”。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愿意在情景中聽聽、做做、唱唱,感受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活潑、歡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物質環境準備:歌曲flash、小烏龜毛絨玩具。
幼兒經驗準備:幼兒在養殖角觀察小烏龜。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師:動物王國里的朋友真多,我們跟著鋼琴一起唱一唱好聽的《找朋友》吧。
2、邊唱歌邊表演。
二、感受旋律
1、(播放歌曲的.音樂)你們的歌聲真好聽,有一個好朋友要來和你們做游戲了,看一看它是誰呀?
2、(再次播放音樂,師用“嗨”的聲音范唱)我們來和小烏龜打個招呼吧。
3、提問:小烏龜在干什么呀?(播放flash,完整欣賞歌曲)
4、師:原來小烏龜在爬山坡。它是怎樣爬山坡的?我們來學一學它的樣子吧。(教師范念歌詞)
5、師:小烏龜爬山坡真勇敢,我們一起拍拍手,給它加油好么? (更換肢體動作)
6、師:小烏龜一邊爬山坡,一邊還用歌聲給自己加油呢,你們聽小烏龜唱了什么給自己加油呢?我們也用“嗨嗨呦”給小烏龜加油好不好?(跟音樂有節奏的念歌詞的“嗨嗨呦”部分 )
7、小烏龜:謝謝你們為我加油,想不想和我一起來爬山坡呀?
8、師:剛才我發現有幾只小烏龜很厲害,能邊唱歌邊爬山坡,我們也像她們一樣好嗎?
9、師:山頂好高呀,我們要跟小烏龜一起加油哦。(幼再次演唱2遍后小烏龜爬到一半)
三、理解歌詞
1、師:咦?小小烏龜爬到一半怎么不爬了?
2、幼兒交流討論。
3、我們來一起問問小烏龜好不好?小烏龜,你怎么了?
4、小烏龜:我肚子好餓,爬不動啦。
5、肚子餓了,怎么辦呀?
6、師:聽一聽,小烏龜帶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小烏龜演唱)
*師用歌唱的形式補充幼兒的回答。
7、師:看一看,這次小烏龜有沒有爬到山坡上呢。(小烏龜演唱)
8、師:我們跟著小烏龜,一起帶著面包和牛奶去爬山坡吧。(幼兒演唱)
9、師:我看到有一只小烏龜本領真大,它是唱著歌告訴我帶了面包和牛奶的,我們也學學它好么?
10、師:小烏龜你為什么沒爬到山坡上呢?(小烏龜:你們帶了什么我沒聽到呀,當然爬不動咯)原來是這樣啊,那這一次,我們我們要加油了哦。
四、結束部分
小烏龜爬到山頂上,玩的很累了,我們爬下山回家休息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愉快地參加游戲,并注意在游戲過程中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2、樂意邊唱邊與同伴合作游戲。
3、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根據音樂內容及教師提示進行游戲。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幼兒已學唱歌曲《碰一碰》。
2、教師準備: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一邊演唱歌曲,一邊手拿布娃娃隨音樂內容與幼兒互動進行游戲。
2、引導幼兒進行游戲。布娃娃唱歌,引導幼兒找一個朋友聽指令玩游戲。重點指導幼兒注意聽清楚教師的指令,“碰”之后,再開始做動作,并注意碰的動作不要太用力。
3、啟發幼兒想想還可以用自己身體的什么地方去與朋友碰一碰,邊唱邊做動作。!出自:屈老、師!
4、教師與幼兒共同游戲,提醒幼兒注意在游戲中不與他人擠在一起。
活動提示:
1、剛開始游戲時,可引導幼兒先集體商量好碰哪里,由老師說出,熟練后可先確定一名回答問話的人,這名幼兒會碰哪里,全體都碰哪里。
2、在音樂區角活動中可以提供此音樂,供幼兒結伴玩耍。
3、可作為親子游戲,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父母可與孩子玩一些稍有難度的身體接觸游戲,如:小腳碰肩膀等。
附錄
碰一碰
1=C 4/2
( 1 1 3 4 ∣5 5 3 ∣4 4 2 2 ∣ 1 - )∣ 1 3 4 ∣
找 一個
5 3 ∣ 6 4 ∣ 2 –∣ 1 3 4 ∣ 5 3 ∣ 4 2 ∣
朋 友 碰 一 碰, 找 一個 朋 友 碰 一
1 – ∣ 4 4 ∣ 6 –∣x x x x ∣ x 0 ∣
碰 碰 哪 里? x x碰 x x
1 1 3 4 ∣ 5 5 3 ∣4 4 2 2 ∣ 1 - ║
(動作)
游戲玩法:
兩兩結伴游戲。
1~8小節:一邊唱歌,一邊走路。
9~10小節:臉轉向教師唱。
11~12小節:教師合唱:碰
13~16小節:兩名幼兒將指定的地方碰在一起。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由于我采用了邊唱邊和幼兒一起跳的形式,因此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了歌曲的動作。通過與老師和同伴的玩耍和碰觸、與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讓孩子在反復感受中,輕松而興趣地進行游戲。使孩子體會到了音樂的`節奏和舞蹈的動作,從而完成了音樂教學的目的。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玩賞”“碰觸”的熱情,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而圓圈的動作、換朋友的動作我又是以游戲的形式在商討中引導幼兒學習的,這樣既滿足了幼兒自由表現、自主創編的愿望,同時幼兒在藝術審美能力上也得到了提升。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次嘗試集體舞的學習,能聽出三段音樂的不同。
2、能按老師的指令做動作,熟悉集體舞的教學口令。
3、感受集體舞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紅、綠絲巾各半。音樂(《找朋友》第一段為旋律,第二段為節奏伴奏,第三段為完整歌曲)、跑跑看的游戲經驗
活動過程:
一、《跑跑看》游戲
T:我們一起來玩跑跑看的游戲。(老師帶領幼兒一邊玩跑跑看的游戲,一邊進活動室)
二、玩影子游戲
T:剛才我們玩了跑跑看的游戲,好玩嗎?先在我們再來玩一個影子游戲,你們誰愿意來做我的影子啊?做我的影子應該跟我的動作怎么樣?
S:一樣
教師做 拍手/拍手/飛一飛
T:我剛才做了幾個動作?先做什么動作?
T:還有誰也會飛一非呢?你來做一做。
T:現在我們就選XX的動作一起來做一做。(跟著音樂來一遍)
三、玩找朋友的游戲
T:現在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
請戴紅絲巾的小朋友來圍個圓圈,向后轉,戴綠絲巾的小朋友去找一個好朋友站在他的面前。
伸出戴絲巾的手,指向你對面的朋友,順著戴絲巾手的方向移動,指向你對面的新朋友。
T:戴紅絲巾的小朋友一邊聽著音樂在原地拍手歡迎你的新朋友,帶綠絲巾的小朋友聽著音樂一邊拍手一邊走到你的新朋友面前。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教師清唱)
T:我們跟著音樂來一遍。
四、集體舞
T:我們今天一共玩了幾個游戲啊?(3)
T:我們把三個游戲合在一塊兒就是一段好看的集體舞,我們一起來跳一跳。
教師帶領幼兒重新復習講解三個游戲的玩法。
大家跟著音樂進行集體舞的表演。
第一次試教
活動觀察:
幼兒喜歡玩影子游戲,創編影子動作對幼兒來說很有趣味性,通過幼兒的創編及與音樂的匹配,從隨意、淺層的動作轉化成節奏表現,突出了師幼互動。
活動出現的問題:
學習兩個游戲,又要將三個游戲整合,對于小班幼兒偏難了,高估了幼兒的能力,沒有從實際出發,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導致幼兒掌握得不好。
提出修改意見(討論后綜合)
1、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活動,把握活動的難點、重點。
2、可分兩個課時完成,前一課時教會影子游戲,后一課時教找朋友,再整合。
3、教師的指令性語言應更清晰。
活動反思:
通過試教,我深刻的體會到教案設計及實施存在很多問題,老師們的修改意義值得借鑒,另外加入自己的思考,使本活動更完善,更易為幼兒喜歡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