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有趣的漢字大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思路】
幼兒非常喜歡玩撲克牌,這種材料又簡單易取。而且幼兒對撲克牌百玩不厭,于是我設計了本節課,把數學教育融入其中,通過玩游戲,能使幼兒掌握初步的數學知識,發展幼兒智力,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按特征分類的能力
2、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玩法】
兩人各拿牌若干,數量盡量相同,若按數字分類,則分別把1—10分開放。若按花色分類,則把方塊、梅花、紅桃、黑桃分開放。兩人同時開始,分的又快又對者為勝。
【活動規則】
兩人的牌單獨放,以備檢查對錯。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能把抽象的數學生活化并讓幼兒在玩中學數學,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的快樂這是非常難得的。撲克牌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能有這么多的數學的奧秘,是教師注意觀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數學提升到課堂,幼兒在這種趣味數學活動中不僅學到到數學知識,也會自覺地的"尋找生活中數學發現,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體驗。撲克牌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萬化,引人入勝,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操作撲克,來玩數學游戲,幼兒能在撲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數學游戲和數學奧秘。教師通過撲克游戲,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游戲化,使孩子玩得輕松,學得愉快。
小百科:撲克,代指兩種含義:一是指紙牌(playing cards);二是泛指以用紙牌這種游戲道具來玩的游戲,稱為撲克游戲,如德州撲克。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激發幼兒對老師、幼兒園的留戀之情。
2、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
4、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5、豐富詞匯:畢業
活動準備:
物質――錄音機、自錄詩歌磁帶;
幼兒園園景圖片,電腦、電視知識――回憶在園生活學習的情景
活動方式:集體
重難點分析:重點――引導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朗誦難點――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你準備去哪個學校上學?
二、展開
1、師:你在小學會做些什么呢?請小朋友聽老師朗誦一首詩歌,名字叫《畢業詩》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的第一段師:再過幾天,小朋友就要進小學,做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寫字多么神氣!
2、回憶在幼兒園的三年中,能說一說對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嗎?
打開幼兒園園景的圖片,小朋友游戲的圖片等提示幼兒可以說一說
A、在上幼兒園時不會做的事上幼兒園以后學會了;
B、在幼兒園最快樂的事……
3、我們一起聽一聽詩歌中是怎么說的?欣賞詩歌的第二段剛才詩歌中說的和你想的一樣嗎?
師:小朋友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什么也不會,現在呢學會了自己上廁所、洗手、吃飯、唱歌、畫畫、跳舞、講故事,有的小朋友還參加了美術比賽、故事大王比賽、跳舞……還榮獲到了各種獎勵
4、你們獲得的成績和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是分不開的,那你想給老師說些什么呢?
引導幼兒大膽說自己的心里話
欣賞詩歌的第三段
5、我們一起完整地欣賞一遍詩歌《畢業詩》可讓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
三、結束集體唱歌曲《老師再見了》
大班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水粉畫用筆的重要性。
2基本掌握用筆的基本規律,學會用筆觸來造型并營造畫面的氣氛
(二)教學對象:職二年級
(三)課業類型:色彩寫生技能課
(四)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模式。
(五)教學重點、難點:水粉繪畫用筆的基本規律及練習
如何顯示筆觸及熟練的運用各種筆觸。
(六)解決難點的方法:
1、引導學生欣賞優秀的水粉范畫,結合范畫分析筆觸的運用
2、講解兩種基本用筆規律。
3、示范兩種基本用筆,在一張寫生作品中同時展出兩種用筆規律不同的效果。
4、在示范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注意顯示筆觸的`條件是什么。
5、通過長期的繪畫練習達到用筆的熟練。
(七)教具準備:水粉繪畫工具等。
(八)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用外國印象派畫家凡高的<星夜>風景繪畫作品來提問學生,
該畫引人注意的地方(色彩與筆觸),導出課題。
2、講授新課:A欣賞幾張用筆出色的水粉繪畫作品引導學生歸納出作品
的特點。
B進一步分析作品的主要物體得用筆得出用筆的基本規律
第一根據物體的結構塊面用筆
并舉例加以說明顯示筆觸的條件
C教師示范用筆的第一種規律
3、學生運用第一種規律做練習,教師指導學生練習。
4、評講學生練習。
5、講授新課:D學生朗讀課文中有關內容,引出第二規律,
根據主體與非主體用筆,并舉例說明。
F教師示范用筆的第二種規律
6、學生運用第二種規律做練習。教師指導學生練習。
7、評講學生練習。
8、小結。
大班教案 篇4
第一階段
預設活動目的:
1、通過反復感受,使幼兒知道名稱,理解內容,對表演有一個完整良好的印象,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2、掌握各角色的對話及動作。
3、知道各角色的出場順序,能集體分大組表演。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布置游戲場景,小熊、小貓、小狗、小雞、狐貍的頭飾。
2、活動前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及排練好《小熊請客》的表演。
活動過程:
一、出示字卡“小熊請客”進行認讀,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第一遍觀看表演,并提問。
1、提醒幼兒看時要做文明的觀眾。
2、剛才表演的叫什么?
3、小熊請了誰到它家做客?
三、第二遍觀看表演。
1、表演中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各種小動物都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說各只動物的對話)
四、第三次觀看表演,并學習角色間的對話及動作。
1、當小動物們來小熊家時,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鼓勵幼兒用動作、語言表現各種動物。
2、當狐貍來時,小熊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請全體幼兒一起學習小熊的語言和動作。
五、幼兒分大組表演,教師指導。
1、提醒扮演小動物們的幼兒按照順序出場。
2、鼓勵能力弱的孩子大膽表現各角色。六、結束。
師:今天,我們觀看了表演《小熊請客》,也表演了一會兒,下次,我們也來表演好嗎?
反饋:
幼兒對這個故事的主要情節已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歡,能比較安靜的觀看幼兒表演,但幼兒對角色之間的語氣不夠生動,動作不夠大膽,協商能力還得有所加強。
第二階段
預設活動目的:
1、能在語言、動作、表情等方面大膽地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征。
2、讓幼兒學會與同伴協商、輪流扮演角色合作游戲。
3、知道沒輪到自己表演應等待,養成等待的意識。
活動準備:
同第一次。
活動過程:
一、引起回憶,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上次,我們看了什么表演?《小熊請客》,今天我們一起來表演好嗎?
二、回憶上次游戲時出現的情況。
1、個別角色的扮演者未能按順序出場。
2、表演時不夠大膽,各角色的性格特征表現的不夠突出。
三、學習用各種手段表現角色的性格特征。
1、音色、語調
(1)小熊:聲音粗、憨厚、速度慢、聲音低。
(2)狐貍:聲音尖、圓滑、騙人的語調。
2、動作
(1)小動物們高興、害怕、緊張、勝利的動作。
(2)狐貍的動作。
狡猾、眼珠轉、斜看人等動作。
四、提出本次活動的要求。
1、運用多種手法表現各種角色的性格特征。
2、能和同伴合作、協商分小組進行表演。
3、愛護游戲材料,不影響同伴。
五、幼兒分小組游戲,教師指導。
1、重點引導幼兒在語氣、聲調上表現角色的特征。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如:曉玲、志涵等幼兒找同伴合作表演。
3、提醒已表演完的幼兒交換頭飾再次表演。
4、提醒文龍、黃薪等沒輪到自己應等待不影響同伴表演。
六、評價及小結。
1、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說說自己和同伴的游戲情況。
2、教師小結。
反饋:
有了上次表演的經驗,孩子們的興致都比較高,能與同伴協商選擇角色。原來會表演的幼兒帶動其他的幼兒指導他們表演。孩子的`表演能力,協商能力都有了提高。
第三階段:
預設活動目的:
1、繼續學習協商、合作、分配角色,并運用多種手法表現角色的特征。
2、能利用補助材料創設游戲材料場景有表情的表演。
3、培養幼兒的表演欲望和自信心。
活動準備:
同上一周,并添加補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交代任務,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
二、回憶上次幼兒的不足,提出本次游戲要求。
1、能運用補助材料布置游戲場景后開展游戲。
2、能大膽的運用多種手法表現角色的特征。如:語氣、聲調等。
3、與同伴協商分配游戲角色。
三、幼兒布置游戲場景開展游戲,教師指導。
1、自由結組協商分配角色,每組選擇一個負責人。
2、共同協商并分工布置游戲場景。
3、沒輪到表演的演員要在一旁等候,不影響他人。
4、演好后共同收拾游戲材料,道具。
5、鼓勵能力弱的孩子大膽表現,或請能力強的幼兒帶領他們表演。
四、活動評價。
重點評價幼兒布置場景及表演情況進行評價。
反饋:幼兒在游戲中比上次玩得更有經驗,他們能大膽的通過協商進行分組表演,而且合作的也比較愉快,利用輔助材料創設游戲環境時有個別幼兒還具有一定創造性,如他會利用瓶罐當作禮物。
第四階段:
預設活動目的:
1、學習創編故事情節表演,發展幼兒的創造力。
2、能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聽取別人對表演有幫助的建議,不斷提高表演水平。
活動準備:
同第三次,并添加其它動物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回憶上次中的不足,提出本次活動要求:
1、能大膽地創編故事情節。
2、學習較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同伴的游戲情況。
3、繼續培養幼兒等待得意識。
二、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1、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布置游戲場景。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創編故事情節。
3、提醒游戲保護游戲材料。
三、游戲結束,并評價。
反饋:這次游戲,流動表演的幼兒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主動的參與游戲,在表演中能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動作來表現不同的角色。表演的經驗進一步的豐富。
活動反思:
《小熊請客》是小學二年級北師大版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節課,在這節課中,主要讓孩子學會用4的乘法口訣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覺得應在反思中探索,在探索中提升,當我看到我學生通過探究而豁然開朗的目光時,我知道了課堂中的反思與探索是多么重要,現對本課反思如下:
一、創造性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課堂中興趣很重要,只有孩子有了興趣,他才會注意力集中,對這節課才會感興趣,從而課堂上好好聽講,因為二年級的孩子對單純的學知識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我把故事貫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知識,這也體現了“在快樂中學數學,學快樂的數學”這一教學理念。因此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本學科的需要,在這節課中,我以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尋找數學信息,并設疑讓學生猜一猜“第三串會串幾個紅果?”用這樣的方式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設計游戲環節,讓學生在愉快中觀察,得出規律,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自己編制出4的乘法口訣。
在合作探究環節,我通過多媒體播放紅果串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大膽發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用多種方法完成表格。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逐步體會并發現規律,總結并編制出4的乘法口訣,用對子和小組交流討論自己的方法與問題,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孩子思考能力,同時學生可以互相借鑒相互補充,根據自己的經驗,獲得自己的學習模式。除此以外孩子們可以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在導學案的隨堂練習筆記中識記口訣并理解其含義,比較自然地掌握新知識。
三、重視學生的活動體驗,加強學生的實際操作培養,利用習題鞏固提高孩子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里我設計了兩層由淺到深的游戲,來完成學生在課堂上對4乘法口訣運用,通過讓學生深入到游戲中去觀察、合作、討論、獨立思考,識記口訣,鞏固口訣,快速計算出數學算式的結果,這樣不但能讓孩子在愉快、激烈的游戲中玩耍學習知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但在本節課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由于孩子小,在評價方面語言有些貧乏,個別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創新、積累經驗,繼續努力鉆研教材,提高我的教水平和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紅、綠燈知道紅、綠燈的含義。
2、鞏固對紅、黃、綠三種顏色的認識。
3、樂意進行一些拼插游戲,發展寶寶的手部小肌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短竹竿兩根(教師用)長竹竿六根(幼兒用)。
2、塑料圈人手一個自制紅綠燈各一個。
3、花片(紅、黃、綠三種顏色)放在小盒內人手一份。
4、紅、黃、綠三個筐做“片片的家”。
5、范例:插好的小花一朵。
6、雪花片每組一筐用綠色皺紋紙鋪成草地。
7、小鳥飛 音樂磁帶、錄音機。
8、旺仔小饅頭碗、小勺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點名游戲
1、教師熱情地接待每一位寶寶,親親、抱抱寶寶。寶寶主動向老師問早,家長鼓勵寶寶向同伴打招呼。
2、點名游戲:被老師點到名的寶寶能大方地站起來并揮揮小手說:“大家早上好!”。其他寶寶一起對他揮揮小手說:“×××早上好!”
(此環節的互動是為了讓每一位寶寶在點名時注意認真傾聽,以此來加強同伴間的了解,增進同伴之間的感情)
二、運動時光
1、復習竹竿操1~4節
2、學習竹竿操5~8節
第五節:(前進后退)1~3拍向前走3步,第四拍兩腳并攏。第5~7拍后退3步,第8拍兩腳并攏。重復2個8拍。
第六節:(單臂上舉運動)第1拍左手下垂扶竿,右臂上舉,第2拍還原,第3拍右手下垂扶竿,左臂上舉,第4拍還原,重復2個8拍。
第七節:(跳躍運動)第1、2拍雙手握竿,兩腳離地跳躍兩次,成人把竹竿抬起、放下,第3、4拍原地休息不跳,重復2個8拍。
第八節:(劃船運動)竹竿并攏,寶寶站在一側,雙手握竹竿,第1~4拍兩拍向前,兩拍向后作劃船動作。重復2個8拍,最后一拍還原。
教師示范講解,幼兒分組做操。
三、快樂時光
1、寶一起玩圈(套圈,滾圈,鉆圈,跳圈等)
2、游戲“紅、綠燈”
①師出示紅綠燈,認識紅綠燈“這是什么?”
②提問:當紅(綠)燈亮了,馬路上的車和人要怎樣?
③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小寶寶雙手握圈作方向盤,當師出示紅燈時,立即停車,綠燈出現時繼續前進。
④師與寶寶一起游戲,師舉紅、綠燈。
⑤邀請家長舉紅、綠燈,師與寶寶一起開汽車。
游戲結束:開車回家。
四、溫馨時光
游戲一:送片片回家
1、示花片(三色)逐一問:這是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2、教師引導寶寶看自己的小盒子:找找盆子里面有什么?告訴寶寶片片的名字叫雪花片,片片想家了,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送片片回家的"游戲,好嗎?
3、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紅片片我送你回紅色的家。
4、教師提醒家長,要求寶寶在玩游戲時應邊做邊講述。
5、幼兒操作游戲。
游戲二:片片變小花
1、師出示范例小花:寶寶看,這是什么?(花)你知道它是用什么變出來的嗎?我們也來變一朵小花,好嗎?
2、范,并提出要求,插好后把花“種”到綠色的草地上去。
游戲三:小鳥飛飛(復習)
師:哎,草地上一下子開滿了花,小鳥看見了都飛來了,讓我們變成一只小鳥圍著草地跳個舞吧!
五、休閑時光——點心,休息
1、師:小鳥還給我們捎來好吃的小饅頭呢!我們趕快坐下來一起分享吧!
2、幼兒分享點心:寶寶練習用小勺子一粒一粒地吃碗內的小饅頭。(無錫市東北塘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