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專題發言材料一
近期,通過邀請講師詳細解讀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進一步深入學習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奮斗歷程,更加深刻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一定要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堅守共產黨員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賡續共產黨人的紅色血脈,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和奮發圖強的干事創業精神,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XX工作的強勁動力,為推動我縣經濟走進全市前列貢獻XX力量。下面就這次學習談幾點體會:
只有學習黨史,學好黨史,才能深刻理解歷史和人民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深刻把握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依據和豐富內涵。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要做到“寂然凝慮,思接千載”,在真學、篤學黨史中尋根鑄魂,把我們從黨的歷史中汲取的營養和智慧轉化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強大動力。對于黨組織來說,要清楚認識到“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币腰h史學習教育放在至關重要的位置上,既要防止出現“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挑著學,又要避免“想起來時抓一下,忙起來時松一下”的突擊學,持續不斷灌輸黨史理論,進而增強對黨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堅決擁護和堅決贊同。
歷史是現實的根源,能為現實指引正確方向。毛澤東曾說,如果不把黨的歷史搞清楚,不把黨在歷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提升政治領悟力,離不開對黨的百年歷史的系統深入學習,前人走過的路可以為我們當下的實踐提供有力先導。在學習黨史中,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開展黨史學習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刻認識我們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做到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不僅學史實本身,更要樹立正確歷史觀,深學思想方法,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點方法,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加強政治學習中提升政治領悟力。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從學習黨史中汲取前行力量,踐行對人民的赤子之心,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未來。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專題發言材料二
近期,XXXX(機關)黨組召開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共產黨簡史》(5-6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專題研討。通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的專題學習,我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被確立為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地認識。一個國家實行什么樣的政治制度,必須與這個國家的國情和性質相適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國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成功,關鍵在于它植根于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產生于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進行的偉大社會實踐。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歷程,是光榮輝煌的一百年,也是艱苦卓絕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接續奮斗中,黨領導人民創造了偉大歷史,鑄就了偉大精神,形成了寶貴經驗。黨員、干部要高度重視學習黨的歷史,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傳承好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我黨的百年光輝奮斗歷史,就是在學習中不斷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的歷史。黨史學習教育,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深刻汲取歷史經驗,全面掌握實踐要求,強化宗旨意識、踐履知行合一,不斷提高把握大局大勢、應對風險挑戰、推進實際工作的能力水平。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結合起來、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必須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用黨的實踐經驗啟迪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通過學習黨史培養恢弘的戰略思維、深邃的歷史思維、嚴密的辯證思維、活躍的創新思維、嚴格的法治思維、清醒的底線思維,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無論是改革發展的成功經驗還是誤入歧途的反面警示,都為我們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打下良好的歷史基礎。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專題發言材料三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在新中國的一個歷史轉型期,也是是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探索期。在這一時期,我們黨奮力推動偉大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領導人民在舊中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推動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好了理論準備、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充分認識這段黨史的重要作用,以史為鏡、以史明志,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在亂云飛渡中把牢正確方向,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礪膽識,開創屬于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偉業。
回首過去,緬懷未來,是為了強化對民族的認同,對歷史的銘記。人生之路很短,民族之路卻很長。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波瀾壯闊的歷史征程中,遭遇了無數的挫折與苦難,可謂荊棘叢生、命途多舛,近代以來更是面臨著國破家亡、生靈涂炭的苦難,為了救亡圖存,為了民族獨
立,為了人民解放和國家尊嚴,無數革命烈士舍生取義、前仆后繼,在槍林彈雨中拋頭顱、灑熱血,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帶領人民從苦難走向輝煌。這也是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五千多年而延綿不絕的力量源泉。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見證著偉大的情懷與擔當,讓我們在“苦難輝煌“中生生不息、奮斗不止。
銘記來時的路,方能走好當下的路。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中國近代史給予我們的啟迪,更讓我們深知:發展決不能停步,改革要勇往直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和困難,我們要繼續發揚不畏艱難、堅韌向前、奮發有為的革命精神。手握歷史接力棒,奮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我們使命在肩、責無旁貸,更要秉承老一輩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和擔當精神,康續奮斗、乘風破浪、逐夢前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