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初中歷史教案范文

網友投稿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初中九年級歷史優質教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初中九年級歷史優質教學教案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教學目標

了解_論的形成過程及其指導地位的確定,十五大確立_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通過從_論的形成到其指導地位確立過程的學習,培養學生歷史地看問題和按時序整理歷史知識的能力。

認識_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激發學生對總設計師的敬愛之情;認識到_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_

難點:_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歌曲《春天的故事》1

教師:這首歌唱的是誰?為什么要歌唱他?

學生:_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學生試答)

教師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新時期的主要任務就是——10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設計意圖:在《9改革開放》一課的知識基礎上由歌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二) 教師引領,自學探究: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_

一、立足國情,探索特色路;

展示:展示板塊

教師:本課我們將通過三個板塊進行學習:“立足國情,探索特色路;撥開迷霧,領航改革路;繼往開來,走向復興路。

教師:_早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做出了哪些貢獻?為何贏得“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贊譽?

學生:閱讀課文歸納_早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貢獻。

1.提出改革開放:

教師:十一屆三中全會前,_提出改革開放。因而_改革開放的。

2、提出四項基本原則:

教師:我國改革開放初期不少人在思想和理論上出現了什么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展示:

材料一 “改革開放就好比打開一扇窗戶,新鮮空氣進來了,蒼蠅蚊子也是會飛進來的。開窗的目的是為了室內更有生機,而不是為了接納蒼蠅。”

——

_

料二 “深圳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必須要裝紗窗!”

——習仲勛

思考 “蒼蠅蚊子”指的是什么?改革開放的這扇“窗戶”能不能關上?“紗窗”指的是什么?

學生:“蒼蠅蚊子”指的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

教師:就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道路;否定人民民主專政;否定馬列主義、_想。實質就是全盤西化,走資本主義道路,這必將危害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教師:改革開放的這扇“窗戶”不能關,就要有紗窗。那么要保證我國的建設不偏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堅持什么?

學生:_調“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教師: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障。它使改革開放在初期就具有了正確的政治方向。

(設計意圖:補充材料,更好地體會到中國當時面臨的情況,使學生認識到_出的四項基本原則的必要性。)

3、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教師: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歷史,在_領導下,中國人民從國情出發,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在黨的十二大(1982年)上,_合中國實際,提出了什么思想?

展示:

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982年_十二大上的講話

學生: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所謂“特色”,就是指“在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國指出了走怎樣的建設道路的問題,

4、黨的十三大,基本路線、三步走的戰略部署:

教師:為了更好地解決這條道路“具體該怎么走,需要注意什么”等問題,1987年黨的十三大成功召開,會議有哪些主要內容?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步走戰略部署。

展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三步走戰略示意圖。

教師:為什么說_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學生:根據說學知識回答。

教師: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現代化建設中,_決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所以說_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設計意圖:從_早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貢獻,理解被稱為設計師的原因。)

過渡: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遇到了思想上的困擾,使得改革開放步伐放慢。_是怎樣撥開迷霧,引航我國改革開放之路的。請同學們速讀本課第二部分第一段。

_論指導地位的確立:

二撥開迷霧,引航改革路

1、南方講話:

展示:

材料一 關廣梅被評為中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百人榜。書中說到:“……承租多家商店的成功,為她贏得了租賃企業家和女改革家的稱號,也讓她成為了‘社’‘資’問題的焦點。”

材料二 “租賃坐收漁利,帶有剝削性質。”“她一個人租賃8個店,在本市形成了一個商業壟斷集團,把市場的商品和物價都壟斷住了。”“她干的是社會主義嗎?”——《中國經濟周刊》

材料三:“我無論如何不能理解:過去微利、虧損,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的企業是社會主義,現在有了利潤的企業反而是資本主義,真是怪事!”---關廣梅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再現歷史情境,深刻認識到_巡講話的必要性、重要性。)

教師:從材料看出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什么問題?

學生:姓“社”姓“資”問題。

教師:關廣梅說:“我無論如何不能理解:過去微利、虧損,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的企業是社會主義,現在有了利潤的企業反而是資本主義,真是怪事!” 請結合課本,用_南巡講話”的精神來消除關廣梅等人的顧慮。

學生:“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這句話堅定了人民改革開放的信心,也成了我國的基本國策。“特區姓社不姓資”。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發展才是硬道理”。

教師:_南方談話是否消除了關廣梅等人的顧慮?有何深遠影響?

學生:消除了顧慮。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設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展示:歌曲《春天的故事2》

教師:經過十幾年的實踐探索,南方講話后_論體系逐漸形成了。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手段深刻認識到_巡講話的重要意義。)

2.十四大、十五大

學生:自主學習,完成表格中的空

教師:在課本44頁,我們曾學過黨的十四大的一個重要內容,那就是“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它與南方講話一起,使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十四大上確立了_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應該走這樣的建設道路” 。)

展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八五”計劃期間取得的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戰略目標。1995年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7600億元,扣除物價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兩番”的任務,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國經濟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中國政府網

教師:黨的“十四大”以后的改革成果,證明了_論的正確性。那么以后我們必須高舉_論的偉大旗幟。1997年召開的黨的“十五大”又作出了怎樣的決定?(十五大上把_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必須走這樣的道路”。)

展示:展示知識梳理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發展過程。

教師:遠見卓識的_立足國情、開拓創新,終于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并形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

教師:思考:從探索中曲折前進到走出一條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_論的精髓是什么?

學生:_論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任來 aik83nian

過渡:歷史創造了偉人,偉人影響和改變了歷史。踩著偉人的足跡,我們得以走得更高、看得更遠,讓我們進入第三篇章。

三、繼往開來,走向復興路

1.展示“兩次歷史性飛躍”

教師:_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實現了中國歷的第一次飛躍。

_傳承了馬克思主義、_想的精髓,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的現代化建設相結合,實現了我國歷的第二次飛躍。_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不斷發展。

2.展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報告

(升華)“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

歷史還將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進一步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

3.展示:《走向復興》MTV情感教育

課后習題

測驗題目一:

1. 原蘇聯某總理在評價中國改革開 放的成就時說:“中國的經濟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正沿著一條正確的道路穩步前進。”這條正確的道路是( )

A.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B.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C.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D.人民公社化道路

2.有學者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一種貼近現實生活的馬克思主義應運而生……它是能夠為老百姓帶來福祉的現實馬克思主義。”“現實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開創者是( )

A._B._C._D.

_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歌曲中的這位“老人”指的是( )

A.孫中山 B._C._D.

_

.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 )

A._想 B.馬克思主義理論 C.空想社會主義 D._論

5. 把_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

A.十一屆三中全會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初中九年級歷史優質教學教案二:《鋼鐵長城》

教學目標

1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的成功研制和現代化海軍的多兵種建制;國產飛機的不斷更新換代和戰略導彈的威懾力量;人民海軍、人民空軍、導彈部隊建立的歷史及其發展壯大的趨勢

2、 有效利用課本圖片和課外網絡等資源,收集整理海、空軍和導彈部隊發展過程的資料,體驗國威軍威;鋼鐵長城形成的原因,認識科技強軍的重要性

3.祖國民族日益強大與軍力增長的相互作用,標志著新中國國際地位正在不斷提高起來,成為炎黃子孫振奮精神、繼續圖強的強大動力;堅固的國防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青年學生應該樹立起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現代化海軍、空軍的建立和發展

教學難點 人民海軍的建立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閱讀66頁“導入框”圖文,討論回答:導彈與炮彈有什么聯系和區別?(聯系:都要經過發射操作。區別:導彈與炮彈相比,科技含量高許多,威力也大了許多。)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從“小米加步槍”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隊的建立,再到導彈部隊的形成,這說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我們的鋼鐵長城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我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歷史知識和軍事知識呢?請大家閱讀課文。(安排學生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索、交流、討論、練習)

人民海軍和空軍的建立

1 人民海軍是怎樣建立起來的?(華東軍區海軍→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

·教師強調:1949年4月,蔣介石集團土崩瓦解時,有一部分國民黨海軍宣布起義,向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投誠。于是第一支人民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就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了。

2 20世紀50——70年代,人民海軍有哪些發展?(我國自行研制成功導彈驅逐艦、核潛艇等,陸續裝備到海軍部隊,還多次遠洋航行,圓滿完成了科學考察和出訪外國的任務。)

3 20世紀90 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斷補充新型艦艇,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活動范圍也逐步擴大。)

·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17頁《中國人民海軍》出訪路線圖,受人民軍隊的軍威。

4 根據67頁“動腦筋”,組織學生討論回答:為什么舊中國“有海無防”,而新中國的海軍能夠保衛祖國的海疆?(舊中國制度落后,國力很弱,海防松弛,無力抵抗外國的侵略,曾先后敗于法國和日本等。新中國制度先進,能夠有效地集中國力投入國防建設,建成了強大的現代化海軍。)

·教師小結、過渡:新中國的國防建設不但在海軍方面取得長足進展,而且在空軍和導彈部隊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 新中國的空軍怎樣建立和發展起來?(A.在陸軍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早期飛機主要從國外購買,后來逐步走上國產化道路,能夠裝備自制的殲擊機、轟炸機、強擊機等。

B.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行研制和引進了一批新型飛機,提升了提升了現代化裝備水平。)

導彈部隊的發展

·指導學生觀看《歷史地圖冊》17頁“導彈射程示意圖”和《導彈小知識》,結合課本70頁“自由閱讀卡·百萬大裁軍”,了解“科技強軍”的涵義:在新時代里,軍隊強大主要靠的是科技含量。

1 什么時候開始組建戰略導彈部隊?(1957年)

2 導彈部隊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核反擊)

·教師組織學生提前了解課本85——86頁有關我國研制原子彈和導彈,打破帝國主義核壟斷的情況,指出:堅固的國防鋼鐵長城是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證,青年學生應該向錢學森、鄧稼先等老一輩科學家學習,樹立起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責任感。

課后習題

1 完成課本69頁“練一練”:應選A(50年代)。

2 完成《歷史填圖冊》19頁各題。

初中九年級歷史優質教學教案三:《民族團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的政策,少數民族跨入社會主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榮。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各族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根本保證。我們要維護國家統一、鞏固各族人民大團結。通過對有關民族工作知識內容的學習,進一步認識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團結對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

3.過程與方法:歸納各族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史實,培養學生通過具體事件發現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倡導積極思考、與他人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并鼓勵學生用此方法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用歷史的眼光來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注重歷史學習與現實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及突破

本課重點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人民政府實行各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可以通過設疑法引導學生理解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通過結合生活實際補充大量的生動的圖文信息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如何實行民族共同發展的政策。

●教學難點及突破

本課的難點是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對這首《愛我中華》一定非常熟悉,每當聽到這首優美的旋律,我們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興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民族團結》一課。

師:中華文明在幾千年發展的歷程中通過兼收并蓄,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多元文化的特征。首先,老師想知道同學們對我國的民族知識了解多少。咱們來進行一個民族知識小競賽怎么樣?(學生搶答)

一、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行

1.我國的民族構成和民族分布的特點

師:我國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生:我國有56個民族。漢族占主體,在全國總人口中占92%,少數民族有55個占8%。

師:我國各民族分布的特點是什么?(學生看圖說分布特點)

生:漢族集中的地區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有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居住,從全局上看,各民族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大雜居。從局部來看,在一個民族生活的地區里,又有其他民族相對集中地生活在一起(例如,天津市漢族為主,但是天穆一帶又是在津回民的聚居區)這叫做小聚居。

師:這種特點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通過各民族經濟文化交往、人口流動形成的。這種分布特點決定了各民族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聯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新中國建立后各民族一律平等,在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中就明確規定:——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師:為什么實行這一制度呢?請同學們以藏族為例,探討在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1)友好交往: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和吐蕃關系友好(和親、會盟)。

(2)管轄:元朝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清朝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設置駐藏大臣與班禪共管西藏。

(3)反抗斗爭:近代1888年和1904年,英帝國主義先后兩次發動了對中國西藏的侵略戰爭。英勇的西藏軍民奮起抵抗,同英國侵略軍進行了殊死斗爭。

(4)和平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西藏宗教班禪大師致電表示擁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1951年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獲得了和平解放。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①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符合中國國情和歷史傳統。

②各民族長期的經濟文化聯系,形成了各民族合作互助,共同發展的民族關系。

③近代以來,各民族在共御外敵、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革命斗爭中,建立了休戚與共的親密關系,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認同。

(學生讀圖找到我國設立的自治區。)

師: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優越性有哪些?

活動:請同學們以藏族人大代表的身份,在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上分組模擬西藏人民如何管理本民族事務

①組-針對近期發生在西藏的_聯系西藏解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發表一份譴責聲明

②組-商定一項大型基礎建設項目,以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組-利用西藏的資源優勢,與外商洽談一個招商引資的合資項目

④組-從文化、教育、民族節假日、工作時等方面制定一項民族優惠政策

A.有助于把國家統一和少數民族自治結合起來。既維護了國家主權統一,又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區事務的權利。(例:西藏自治區人大代表的構成中少數民族代表占80%以上。西藏的門巴族雖然人口極少,但在全國人大中還有自己的代表。這表明西藏各族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也體現了民族平等的原則)

B.有助于把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特點結合起來,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區制宜,從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例:西藏立法和行政機關在執行全國法定節日的基礎上,還將“藏歷年”和“雪頓節”等藏民族的傳統節日列入自治區的節假日。根據西藏特殊的地理因素,自治區把職工的工作時間每周定為35小時,比全國法定職工周工作時間少5個小時。西藏自治區還有變通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權利。少數民族有管理本民族事務的權利,更好地照顧到本民族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

C.有助于把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結合起來。

D.有助于把各民族熱愛祖國的感情和熱愛本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

那么在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下,我國如何促進各民族的共同發展的呢?

二.各民族共同發展

1. 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民主改革

新中國成立時,少數民族地區基本上還處于封建制、農奴制,甚至是原始公社制度等落后的社會經濟形態下。經過廣泛深刻的民主改革,各民族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都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2. 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礎產業發展

由于歷史和自然等因素,少數民族地區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極其薄弱,因此建國后我國首先加強少數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

師:青藏、川藏、新藏等公路是什么時期修建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這條川藏公路,蜿蜒于群山之間,人民解放軍在修筑這條公路時,克服了高原凍土、泥石流、雪害、山體滑坡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終于使這條公路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車。隨著青藏鐵路的建成,世界屋脊之上也有了電氣化火車呼嘯而過的身影。這些工程密切了內地和邊疆的聯系,它們為邊疆地區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3.發展農牧業經濟,加大改革的力度

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產業主要是畜牧業、畜產品加工如毛紡、皮革制造等等。隨著我國科技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傳統產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少數民族地區也緊跟對外開放的步伐,在這些地區國家實行更加優惠的政策。

師:目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面臨著什么發展機遇?(國家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戰略。)

西部大開發的原因:西部地區由于受歷史、自然和區位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總體發展水平與東部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近十幾年來,這種差距還呈拉大趨勢。在繼續加快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于逐步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加速實現全國各地區的共同繁榮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社會穩定,將發揮重要作用。廣大西部省區地處祖國邊疆,是少數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多年來,國內外敵對勢力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問題搞_分裂活動。維護和保持民族地區的穩定,挫敗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我國的陰謀,很關鍵的一條,就是不斷加快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增強整個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根本上鞏固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寧的大好局面。

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項目中最讓西部人動心的是西氣東輸和西電東送兩大世紀工程,這樣不但能使西部人走向富裕,同時也能為東部建設貢獻力量的工程。

4.幫助少數民族發展文化教育事業

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國家幫助少數民族發展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高考招生對少數民族實行照顧的政策。為支援少數民族地區的建設國家還派出了大批的支邊干部。孔繁森是杰出的代表。(課件演示)孔繁森是新時期優秀黨員的杰出代表,更是維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發展的楷模。

小結:同學們,學完了這一課,你們想一想,我們能為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如何與少數民族的同學相處呢?

最后,讓我們衷心地祝愿中華大家庭團結興旺,祝愿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初中歷史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1.初中九年級歷史優質教學教案范文

2.初中歷史科學技術的成教案范文

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精選教案范文

4.部編版初中歷史教案優秀范文

5.初中歷史關于三大改造教案范文

6.初中歷史科學技術的成就精選教案案

7.初中歷史教案戊戌變法范文

8.初中歷史教案中國近現代史范文

9.伐無道,誅暴秦初中歷史教案范文

10.初中歷史教案大一統的漢朝優秀范文大全

62341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