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中班教案

愛庫百科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蠶寶寶》中班教案

推薦度:

愛護環境中班教案

推薦度:

全國愛耳日中班教案

推薦度:

《病毒快躲開》中班教案

推薦度:

幼兒園中班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必備】中班教案模板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知道樹的作用,產生我們要愛護樹木的意識。

2、幼兒能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小鳥與樹的對話。

3、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發展幼兒的表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小鳥、樹爺爺、樹妞妞、樹妹妹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交待上課內容,有表情地講述一遍故事。

2、提問故事的主要內容:

(1)小鳥回到家發現發生了什么事情?

(2)小鳥是怎樣關心樹爺爺他們的?

(3)樹爺爺、樹姐姐、樹妹妹告訴小鳥什么事情?

(4)小鳥聽后對它們怎么說?并把它們的不幸告訴了誰?

(5)電視機的阿姨告訴人們樹木有什么作用?并在但是屏幕上打出哪八個大字?

3、讓幼兒分別扮演小鳥、樹爺爺、樹姐姐、樹妹妹進行表演故事。(教師可扮演某一角色示范)

4、提問:今后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樹木?

5、教師小結,再次強調樹木的作用和我們保護樹木的重要性、

6、復習歌曲《小樹葉》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節課預設的教育教學目標,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響應,與老師的互動很好。老師的有些引導還不夠到位,要多讓幼兒表達,以后上課要多注意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幫助娃娃家折小杯子,認識向后折符號,體驗折小杯子的樂趣。

2. 喜歡參加折紙活動,愿意自己動手完成作品。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對按箭頭方向折有初步的了解,有過按箭頭方向向下折小狗耳朵的經驗和按箭頭方向左右折折娃娃的經驗,認識過虛線,并知道箭頭所表示的含義。

2. 物質準備:小紙杯范例,小紙杯的示意圖,小紙杯的半成品,大小,顏色不同的正方形蠟光紙若干,娃娃家顏色標記。

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出示范例,引起幼兒的興趣師:看,這是一只小杯子,馬上就要過新年了,在新年里,有好多好多的人要去娃娃家做客。爸爸媽媽都想請客人喝茶,可是沒有很多茶杯,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折一些這樣的小杯子出來招呼客人啊?(愿意)2.觀察示意圖,了解折小杯子的步驟和方法。

(1)出示示意圖師:小朋友們看,要折出小杯子,第一張圖上有什么呀?(虛線和箭頭)(2)觀察圖二,發現與折娃娃的`不同師:看看第二幅示意圖上有什么符號?虛線是怎么樣的?(斜斜的)箭頭也是什么樣?(斜斜的)這個斜斜虛線,斜斜的箭頭我們應該怎么折呢?(請個別幼兒示范)他折的對不對啊?誰愿意再來折折看,這一步到底是怎么折的?和折娃娃的一樣嗎?

(3)觀察圖三師:看看接下來怎么折?(請個別幼兒嘗試)我們和圖四比一比,兩個角是不是都要往下折?

(4)認識向后折符號,知道箭頭的含義師:剛才我們折了第三步,知道只要一個角往下折,那另外一個角怎么辦?

3.幼兒嘗試折小杯子(1)提出操作要求師:折紙時要注意紙要放的怎么樣?(紙要平整)折的時候要做到什么?(角對角、邊對邊,折痕要抹平)如果有不會的小朋友怎么辦呢?

(2)幼兒操作,發現有困難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4.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師:我們來檢查一下,小杯子送的正確嗎?

師:這一次過新年啊,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可不用擔心了,因為小朋友折了好多好多的杯子給他們,我代替娃娃家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數字8和9,正確感知8和9的數量,并能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

2.學會將8個或9個物體按大小的順序進行排列。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目測或點數的方法,正確感知數量8和9。

1.教師出示數量8和9的實物卡片,引導幼兒觀看。

2.提問:

(1)卡片上有什么?

(2)每樣物體有幾個?

(3)你是怎么知道的?

3.組織幼兒自由回答。

4.師:卡片上有8個蘋果,9朵小花。可以用目測或的一個一個點數的方法知道它們的數量。

二、引導幼兒學會按數量歸類,感知8和9的數量,并匹配相應的數字卡片。

1.教師出示兩幢房子,房頂上標有數字8和9,引導幼兒認讀。

2.教師出示一張8和一張9的實物卡,先請幼兒感知兩張卡片的數量。師: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游戲叫“租房子”。

3.教師交代游戲玩法,幼兒傾聽。(如果想住進房子里,那么必須是8個好朋友在一起住進8這幢房子里;9個好朋友在一起可以住進9這幢房子里。)

4.組織幼兒玩游戲,將8個花寶寶住進8的房子;9個圓形住進9的房子。

5.以同上的方法,再出示若干不同數量的實物卡,請幼兒放一放。

三、組織幼兒學習將數量8和9的`物體,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規律進行排序。

1.教師出示排序在板上8朵大小不一樣的向日葵的圖片。

2.提問:

(1)板上一共有幾朵向日葵?

(2)它們有什么區別?

3.組織幼兒觀察回答。

4.師:請你們按照一定的順序將這幾朵向日葵來排排隊。

5.請個別幼兒將幾朵向日葵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并介紹自己的排序方法。(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6.組織幼兒以同樣的方法再對9朵桃花進行排序。

四、幼兒動手操作“花寶寶”,鞏固幼兒感知8和9的數量。

1.結合《幼兒畫冊》,交代操作要求。

師:出示兩朵花,請幼兒根據要求將每朵花瓣上數量是8的物體涂成玫紅色;數量是9的物體涂成黃色。

2.組織幼兒動手操作《幼兒畫冊》,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3.作品評析。

請幼兒互相欣賞、檢查別人涂色完成的花朵和自己的是否一樣。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想想、講講、看看、做做的基礎上,幼兒初步了解樹和人的關系。

2.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樹和人呼吸循環圖。

2.六張背景圖。

3.輕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美的語言引出主題,引起興趣。(配樂)

在世界上最美麗的一座大森林里,那里的小河天天唱著歡快的歌。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森林的時候,就好象為森林媽媽披上了一件彩衣。小鳥唧唧喳喳的唱著歡快的歌,美麗的蝴蝶在林間飛舞,小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就連大獅子也伸了個懶腰,拉著小松鼠的手去散步呢?大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每天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生活著。可是,有一天小動物們決定要搬家了?

二.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說動物們離開森林的原因。

1.為什么動物都要搬家呢?

2.剛剛小朋友講了很多,其實動物們搬家的原因是因為森林里的樹被砍掉了。那為什么樹被砍掉了,動物們就要離開大森林呢?

三.看看、講講樹和人的關系。

1.講講樹和人的關系。

(1)提問:樹可以給我們大家帶來什么好處呢?我們可以用樹來干什么呢?

(2)幼兒討論。

(3)交流。

2.重點了解樹和人的呼吸循環圖。

(出示教具圖)

(1)提問:大樹和人在干什么?它們吹得是什么氣?

(2)小結:原來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正好被大樹吸進去了,而大樹呼出的氧氣被我們吸進去了,空氣中的"氧氣越多,空氣就越新鮮。

(3)幼兒親身體驗:老師做大樹,小朋友做人游戲。

四.保護大森林。

1.提問:如何保護我們的大森林?

2.植樹。我們一起為大森林種上好多的樹,讓小動物都回到大森林里,好嗎?

(幼兒分組繪畫)

活動反思:

1.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基本意識到良好的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增強了保護環境的意識。

2. 在活動過程中,幼兒發言的機會較少,片段播放的比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這些問題。

3. 作為幼兒的啟蒙老師,我覺得很有必要從生活的點滴中教會他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從不同角度對蟲子進行分類,了解蟲子與人們及植物的關系,知道要保護益蟲,消滅害蟲。

2.培養細致觀察的能力,能與同伴進行自然交流。

活動準備

1.帶幼兒捕捉蟲子并制成標本。

2.有關蟲子的多媒體課件、動物音樂會伴奏帶、自制的各種蟲子頭飾(每人一個),益蟲和害蟲字卡、磁性操作圖片。

3.草叢、樹林、花園、陸地(含有泥土、水)的背景圖各一幅。

活動過程

1.出示蟲子標本,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師:這是什么?是誰捉來的?同伴之間互相介紹,哪些蟲子是自己捉(找)到的?在哪兒捉(找)到的?看看它們長得什么樣子?

2.幼兒觀看大屏幕上的蟲子,同伴間互相交流并分類。

(1)播放課件:以不同的動畫方式一一出示常見的蟲子。

(2)同伴間互相交流:說說自己認識的蟲子,它們長的樣子,生活的地方,喜歡吃的食物,是益蟲還是害蟲,等等。提問舉手的幼兒。

(3)嘗試分類:將幼兒分成三組,教師事先有目的地為每組分好蟲子圖片,請各組幼兒共同想辦法將蟲子分到兩個房間(可用鞋盒蓋等代替),相互交流分類依據,并闡述各類蟲子的共同特征。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互相合作,適時回答幼兒的問題并鼓勵表揚愛動腦的幼兒。提問后總結分類方法,比如:有的小組按益蟲和害蟲分的;有的小組按是不是長翅膀分的,然后教師收回圖片。

3.幫助幼兒形成昆蟲的概念。

演示昆蟲的`課件,讓幼兒細致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特征,然后師生共同總結昆蟲的主要特征。

4.幫助幼兒形成益蟲的概念。

(1)利用課件出示螳螂的謎語,幼兒猜出后再以動畫方式出示螳螂。

師:對人類有好處,吃害蟲保護莊稼、樹木、花草的蟲子,我們稱它們為益蟲。(課件畫面上出現文字“益蟲”)提問: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是益蟲?為什么?

(2)課件演示:許多益蟲。

提問:這些都是益蟲嗎?為什么?

5.幫助幼兒形成害蟲的概念。

(1)課件出示蒼蠅的謎語,幼兒猜出后以動畫方式出示蒼蠅。

師:對人類有害處,損害莊稼、樹木、花草的蟲子,我們稱它們為害蟲。(課件畫面上出現文字“害蟲”)提問:小朋友還知道哪些是害蟲?為什么?

(2)課件演示:許多害蟲。

提問:這些都是害蟲嗎?為什么?

6.鞏固練習,加深對益蟲和害蟲的認識。

教師將“益蟲”和“害蟲”字卡貼在磁性板上,請幼兒上來摸一張蟲子圖片,按益蟲和害蟲分類放到相應的字卡下面,然后請幾名幼兒檢查分類結果是否需要更改,并說出原因。

7.角色游戲“蟲子聯歡會”。

引導幼兒根據蟲子的生活習性及特征,在音樂的伴奏下,創編各種動作。

玩法:幼兒自選頭飾扮演蟲子,音樂起,各種蟲子在舌樂的伴奏下做動作;音樂停,扮害蟲的幼兒立即蹲下不動,扮益蟲的幼兒就喊“蒼蠅(蚊子、蟑螂),消滅它”。幼兒互換頭飾,游戲繼續進行。此游戲可做1―2遍,教師也可參與,游戲結束,放回頭飾。

8.蟲子找家:引導幼兒了解不同的蟲子有不同的家。

(1)幼兒自選昆蟲圖片,相互介紹:它住在哪兒?

(2)教師介紹一些新經驗(可生成新的活動:會游的蟲子)。

(3)給蟲子找家,請幼兒按不同的住所,將卡片上的蟲子一一送回家(泥土、草叢、樹林、花園、水中……)。

9.總結評議:小朋友真聰明,認.識了這么多蟲子,還能分出益蟲和害蟲,并給蟲子找到了家。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多搜集一些有關蟲子的標本和圖片;繪畫自己喜愛的蟲子并制作蟲子畫冊。

活動自評整個活動從觀看蟲子標本到利用課件觀看各種各樣的蟲子,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們看到了許多無法捉到的蟲子。再利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動手、動腦、觀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在本次活動中,教師突出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從活動導人到師生互動的開放性提問,再到幼兒討論交流、個別回答,幼兒始終處于主動積極的狀態,樂于觀察、思考和探索,初步養成了愛護益蟲、保護環境的意識。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學習照著鏡子大膽地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

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

3.能選擇幾種材料裝飾自己的畫像。

重點難點:能大膽地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3冊第7頁)、水彩筆,每人一份。

2.在有大鏡子的活動室進行,或每人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一、比較自己與別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提問:我們的名字一樣嗎?我們長得一樣嗎?

2.請幼兒找各朋友,看看兩個人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結伴,自己照鏡子與同伴相互比較)二、談談自己和同伴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不一樣: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喜歡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在鏡子面前畫自己。

1.鼓勵幼兒使用合適的水彩筆畫出自己。鼓勵幼兒畫出自己臉上細微的部分,如頭發、眉毛的粗細、眼睛的大小等,并使用合適的水彩顏料畫出自己上衣的顏色。

2.啟發幼兒選用皺紋紙、彩紙等裝飾畫像中自己的頭發和臉部。

四、幼兒觀察圖畫,猜猜畫面上畫的是誰?

教后反思:活動前我們一起對著鏡子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陳怡如說"我的頭長得像草莓"欣愉說"我的頭像餅干"瑤瑤說"我的眉毛像月牙"…… 以前的畫畫課我都要在黑板上把想要畫的形象畫出來,讓小朋友來模仿,我也想借此機會鍛煉一下小朋友的想象力,小朋友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豐富,拿起畫筆畫的`時候小朋友們一起聽著我的指令,先畫頭、頭發、眼睛、眉毛……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畫得非常好,源源和琪琪有些吃力,我就把他們安排在畫的比較好的小朋友身邊,這樣畫得好的小朋友帶著畫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者畫,進步得也比較快,本節課上的還比較成功,通過這節課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間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們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歡接受新鮮的事物,時常的帶著他們到新環境下上課,他們也會對美術課充滿興趣與好奇。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說兒歌,知道為小動物們匹配最合適的傘。

2、想一想、說一說,嘗試仿編兒歌,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3、愿意扮演角色,表演兒歌,體驗互動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樹、蘑菇、荷葉背景圖,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小動物標記圖,與兒歌內容相匹配的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草地背景圖,引出三只小動物。

“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出來玩了,瞧!誰來了?”(拖出小鳥)“來,小鳥出來飛一飛吧。”

“咦,這又是誰來了?”(點出螞蟻)“小螞蟻來爬一爬吧,再爬回小椅子。”(幼兒學小螞蟻爬)

“聽!是誰在叫?”(播放青蛙叫聲)“小青蛙跳一跳。”(點出青蛙)“瞧!調皮的小青蛙跳出來了,它們三個在草地上玩得可開心了。

二、為小動物找合適的傘擋雨,初步學習兒歌前半部分。

(播放下雨的聲音,點擊畫面出現雨點)“哎呀,怎么了?”“雨越下越大,小動物該怎么辦呢”(幼兒為小動物想辦法)

“在圖上找找看,有什么可以給小動物們擋雨做傘呢?”(幼兒自由說,引出大樹是傘,蘑菇是傘,荷葉是傘)

“你們發現了這么多,那這些傘最合適哪個小動物呢?為什么?”

“好,那現在誰來送小動物們去躲雨呢?”(請三個幼兒在白板上操作將小動物送到合適的傘下躲雨,并問你想送哪個小動物去躲雨,你把它送到了什么傘下。)

“你們給小動物們找到了合適的傘,老師還把它編成一首兒歌呢!一起來聽一聽吧。”(教師朗誦兒歌前面三句)

“剛才你聽到了什么?兒歌里的.雨聲是怎么說的?”(幼兒模仿下雨聲)“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大樹傘、蘑菇傘、荷葉傘,你想表演哪個小動物,就躲到哪把傘下,老師來扮演嘩啦啦的雨,雨落到哪把傘上,躲在下面的小動物就一起來說說兒歌,好了,去吧。”

第二遍換角色表演,“還想玩一遍是吧?那你重新扮演另外一個小動物,并躲到合適的傘下面。”

三、猜一猜、想一想,利用連線游戲繼續學習兒歌后半部分。

(換花園背景圖)

“剛才我們扮演的小鳥、小螞蟻、青蛙在草地上,還有些小動物在花園里,找一找花園里都有哪些小動物?”(用放大鏡找出小瓢蟲、小雞、烏龜、松鼠)“花園里也下著雨呢,那它們用什么做傘躲雨呢?請你想一想。”(引導幼兒自由說一說,可以用兒歌里的話說,說到雞媽媽的翅膀,老師可以當翅膀,幼兒躲。)

(切換四個小動物及相應傘的頁面)

“剛才小朋友們為小動物找到了各種各樣的傘躲雨,老師這里也有一些傘,都有些什么傘呢?請你說說這些小動物最適合找哪一把傘躲雨呢?”(根據幼兒講述老師連線)(加掌聲)“啊,掌聲響起來了,看來我們小朋友都說對了。”

(切換畫面,小動物都躲到傘下)

“看,小動物們都躲到傘下了,咦,小瓢蟲是怎么躲的呢?哦,它是鉆到花瓣下的,(強調動詞:鉆)那小雞呢?它撲進媽媽的翅膀(請幼兒學撲的動作)還有誰來說說別的小動物?小烏龜是縮進甲殼?還有哪個它翹起大尾巴做傘。來,做一個翹尾巴的動作。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把你們剛才說的也編到兒歌里去。”

四、完整朗誦兒歌,并為兒歌取名字。

“那我們把兒歌前面的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吧。”(畫面切換為與兒歌對應的圖片,前面是雨點,后面是小動物及相應的傘)“我們一起來給兒歌取一個名字吧?”“你們想扮演小動物躲雨嗎?請你們來選一個小動物標記貼在衣服上,都貼好了嗎?現在看這邊,兒歌說到哪個小動物,哪個小動物就站起來一邊說兒歌一邊表演。(兒歌表演兩遍)

五、結束活動。

(切換所有小動物在草地上玩的圖片)“咦,雨停了,小動物又可以出來玩了,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跳起來。不過請你聽好了音樂,要是又下雨了,你得像小動物們一樣會躲雨哦。你是怎么躲雨?你們可以互相合作表演,我們來做把傘吧。我們再到外面去玩一玩。”

附兒歌: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鳥飛到大樹下,大樹是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是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是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瓢蟲躲到花瓣下,花瓣是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雞鉆進媽媽的翅膀,翅膀是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烏龜縮進小甲殼,甲殼是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松鼠翹起大尾巴,尾巴是傘!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內容。

2、借助故事,了解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運動方式。

3、理解蹦、蹬、劃、跑、跳、游等動詞表示的含義。

活動準備

掛圖20號

活動過程

一、猜想比賽結果

1、出示故事中的角色;它們是誰/如果這三種動物比賽跑步誰會贏?

2、如果它們比賽游泳又是誰會贏?

二、閱讀故事

1、出示掛圖20號,讓幼兒自由觀察,互相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2、小牛、小馬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領?你知道比賽結果嗎?到底結果怎么樣呢?聽完一個故事,你們就知道了,故事的名字叫《比賽》。

三、欣賞故事

1、結合掛圖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動物們在舉行什么比賽?誰贏了?為什么小青蛙有的時候比不過小牛、小馬,有時又能贏小牛和小馬呢?

2、結合動作再次講述故事,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你聽到故事中的小動物都做了什么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動詞:蹦、蹬、劃、跳、跑、游,并帶領幼兒一同表演這些動詞。)

四、討論動物的運動方式

1、有的動物會跑,有的動物很會跳,也有的動物飛得很快。下面請小朋友互相說說自己認識的動物是怎么運動的?每一種運動方式中哪一種動物是冠軍。

2、組織幼兒集中交流,分享、了解各種動物的運動方式。

63115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