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

網友投稿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5篇)

語文教育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外語學習和跨文化交際,打開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全球競爭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有關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科學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2、提出學習目標

(1)自讀課文,標注自然段序號,勾畫生字新詞,自學生字詞語。

(2)知道課文主要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緊扣“發現”,展示學習成果

1、“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2、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己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3、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格外高興、得意……)

4、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5、“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6、“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7、“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征。”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三、激發知識沖突: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我”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四、布置作業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和發現的過程。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讀。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精選篇2)

一、回憶導入,提出更高目標

1、導入:“我”的發現有趣嗎?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2、提出更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個性創作。

二、自主探究,展示學習成果

1、“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己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那么,為什么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

2、“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說明“我”是一個富于幻想的孩子

3、“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說明“我”是一個執著探索的孩子

4、“聽完這句話,你大概會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幸虧他沒有容我解釋……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或發現,有時還會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說明“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孩子

三、拓展延伸,總結交流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交流。

四、布置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精選篇3)

【教學要求】

1、培養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后一句話,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習生字新詞。

4、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重難點】

1、培養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

2、理解最后一句話,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題

1、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2、初讀課文完成內容:

⑴ 自學生字詞。

⑵ 完成“閱讀提示”的問題一。

3、檢查自學:

⑴ 字詞:

規律、隨心所欲、繁殖、細胞、困窘。

⑵ 課文介紹了我發現胚胎發育的規律。

二、再讀,理清條理

按總分總的順序,寫:

第一段,總的概述作者9歲時的發現,及這次發現帶來的懲罰。

第二段,具體敘述我的發現原因,發現經過。

第三段,照應開頭,講我聽老師所講內容與我的發現相同時禁不住笑出聲來,結果受到懲罰。

三、讀課文,體會最后一句話的涵義,談理解

1、出示原句,讀原句。

2、抓重點詞理解。

3、體會“驅逐”“迫害”透露出的品質。

4、體會“──”的用法。

5、學習作者善于觀察大膽發現的品質。用“激發、渴望、都會、終于……”體會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科學的熱愛。

6、用“很不得、絞盡腦汁”造句。

四、模仿作者的發現談感受

五、總結,啟發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事物,大膽發現他們的規律

六、作業

1、抄寫語。

2、正確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讀準本課出現的生字“丫”,讀讀記記“花苞、柔軟、柳絮、喧鬧、梳妝、虎牙、水墨畫”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兒童豐富的想象力,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悟兒童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激發學生讀兒童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喜歡的兒童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讀引入,激發興趣

1.(將導讀前三句改成一行行詩一樣的排列形式)。投影出示這三句,指名讀,師生配樂讀這三句。讓學生談談讀后感受。師:這短短一組排比句就像一首詩,描繪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與快樂。這節課我們一起讀幾首描寫童年的詩。

二、學習《我想》

1.自讀感知。師:初讀詩歌,不僅要讀正確,還要用心去感受。請自由把課文讀幾遍,把字音讀準確,把詩讀流利,讀完想一想: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可以從詩中的某個字、詞、句中去體會,可以從整首詩的內容上去體會,可以從詩的形式上去感受,也可以從思想上去感受。)

2.點撥感悟:

(1)指名分小節讀,正音,認識生字:“丫”(這個字形像什么?怎么記住它?)“汲”(給這個字換個偏旁,比較“汲”和“吸”)。

(2)從這首詩中我們知道了在美好的春天里,作者有哪些愿望呢?你覺得“我”的想法美嗎?你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的?(指導學生抓住“安在、帶著、牽著、悠;接、伸進、汲取、長等詞及帶有這些詞的句子邊讀邊想像感悟。)

(3)感情朗讀

師:從這首簡短的小詩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孩子神奇的幻想和美好的向往,感受到了兒童詩語言的美妙,怎樣才能讀出我們的感受呢?我們也要邊讀邊想像,才能入情入境,請同學們自由練讀,看看誰能通過朗讀表現作者美好的愿望,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生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賽讀時老師讀最后一節。師:讀了這兩句詩,我有一種疑惑,你們看這首詩的前幾節都寫想像,而且句式也基本一致,這兩句卻寫回了現實,寫法上也與前面不同,放在這里好像與整首詩顯得不和諧,你們覺得呢?

3.領悟寫法:默讀詩歌,看看這首詩在形式及寫法上有哪些特點或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生談自己的發現,師引導小結:

(1)每一小結的結構基本相同,都以“我想……”作為開頭,表達自己的夢想,讀起來瑯瑯上口。(結構一致)

(2)每一小結里都有一個雙音詞,如“悠呀,悠――”“長呀,長――”這樣的語句。(句式相同)

(3)用詞講究,動詞用得很準確,“安、接、裝、種”說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長、望、飛”是對“我”變化做什么的想象,這些表示動作的詞的使用,既準確又形象。所以我們要學會用詞,同一個意思可用不同的詞來表達,這樣就不顯得單調和重復。

4.嘗試創寫: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美好的愿望的?師:是春天的桃花、柳樹、風箏,還有充滿綠意的大地啟發了作者的想象。春天的細雨、燕子,夏天的小溪、鳴蟬,秋天的桂花飄香,冬天的雪,都可以啟發我們想象。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事物展開想象,仿照課文寫一節小詩,可以不嚴格遵照課文的寫法,提倡創造哦!)

三、學習《童年水墨畫》

1.自讀提示:

(1)邊讀邊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借助文后注釋或互相討論解決。用在每小節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的方法,概括主要內容。

(2)邊讀邊想像:讀《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個畫面給你怎樣的感覺?

2.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自悟。

3.交流點拔:

(1)指名讀并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學生提出疑問,討論解決;指名說說:如果這首詩是一幅畫,你在畫上都看到了什么?這幅畫給你怎樣的感覺?(根據學生講的畫面,抓住一些有特色的句子進行引導,讓學生發現語言里的畫面:如“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水戰‘浪里白條’”。

“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鉆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

(2)師:同學們用心去讀書、體會了,把這樣的體會融入我們的朗讀中,一定會讀出情趣,我們一起讀一讀。

四、比較鑒賞,嘗試創寫

(一)這兩首詩的比較

1.比較本課中的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2.生探究、發現。

3.交流小結。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組詩圍繞一個主題寫的一組內容不盡相同的小詩,組詩根據內容可以有獨立的小標題。)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了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幻想,《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生活的真實情景。(兒童詩在內容上可以是想像也可以是真實的,非常廣泛)

優秀童年的發現精品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胚、禍”等10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滑翔、隨心所遇、運轉自如、絞盡腦汁”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作者發現胚胎發育的過程,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3.能結合具體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了解作者發現胚胎發育的過程,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教學難點

能結合具體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課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課件2】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釣魚,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綠色的。中午回家的時候,我看見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時候,草地又變綠了。這是為什么呢?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現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變成綠色的了。

(1)小組交流:“我”發現了什么?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引導并小結:“我”無意中發現了草地的顏色早晨是綠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變成了綠色的;再仔細觀察,又發現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板書:發現)

設計意圖:童年是人生之旅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貴的驛站。激情的導語能喚醒學生心靈的共鳴,讓學生懷著真摯的心走近課題,深入課文。

2.【出示課件3】

祖父整天都在園子里,我也跟著他在里面轉。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后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1)讀一讀,說說自己感受到什么?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引導并小結: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自由。(在“發現”前板書:“童年”)

(3)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你們的童年一定曾經發生過讓你們到現在都難以忘懷的趣事!你們的童年曾有過什么樣的發現?(我發現了后山洞里的一個小秘密;我發現了母雞吃石子越吃越有味的;我發現在下雨前夕螞蟻們會團結協力搬家;我發現小鳥在睡覺時一會兒睜眼,一會兒閉眼;我發現下雨過后天空會有彩虹……)(補充板書,完成課題:童年的發現)學生齊讀課題

3.簡介作者【出示課件4】

阿8226;阿8226;費奧多羅夫8226;達維多夫(1828-1903),俄國兒童文學作家,曾是莫斯科國立A.H.柯西金紡織大學實用藝術系教授、蘇聯美術科學院通訊院士。其編著的資料集《伊8226;伊8226;列維坦:書信、文件與回憶》(回憶錄部分出版時名為《回憶列維坦》)是研究俄羅斯最偉大的抒情風景畫大師列維坦必備的最基本的資料匯編。

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這節課我們就通過學習課文了解作者童年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出示課件5】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積累理解詞語的方法,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

1.學生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童年的發現的?是按照什么順序將材料串接起來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

4.教師總結。

【出示課件6】

文章開頭用倒敘懸念法。本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在9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的發現的過程。先是由夢中飛行,然后到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最后到母親懷胎為什么是9個月。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主要講的是“我”在六年級的一次生物課上,證實了“我”的發現是正確的。但因為“我”的高興,使我受到了懲罰。我也因此明白了一個道理。

四、細讀課文,了解內容

1.提出要求:人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人究竟是從哪里來的?為了弄清楚這問題,“我”經歷了一個怎樣的探究過程?結果怎樣?默讀課文找出你覺得有趣的部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還可以說說自己有過什么“重大的發明與發現”。

2.學生一邊讀一邊圈畫批注,自我品讀探究。

3.學生小組交流自學結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師根據交流結果歸納:課文主要講了“我”在9歲時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以及發現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的過程。

五、細讀文本,探究“發現”。

(一)閱讀開頭,了解發現

【出示課件7】

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1.讀一讀這段話,說說從這段話自己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評議相機引導并小結。

(1)“我”的發現是“有關胚胎發育規律”。

(2)“有關胚胎發育規律”,這可是生物學家研究的大課題、大難題啊!那些生物學家費盡畢生心血也不一定能有這個發現,可一個九歲的孩子卻發現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師小結:文章學里講,倒敘能制造懸念,吊起讀者的胃口,引發閱讀興趣。

(4)談話過渡:如果這個發現是從書上看來的,是爸爸媽媽或老師告訴他的,那還可以理解,而“我”偏偏說:“這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真的奇了。同學們,你能相信嗎?讓我們繼續閱讀后面的課文,了解“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談談自身的體會。

(二)圍繞“發現”,精讀課文。

1.夢中飛行,引發思考。

【出示課件8】

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那里。

(1)學生自由讀這段話,借這些優美的詞句,閉上眼睛想象這段話描寫的情景,看能體會到什么?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教師小結:體會到“我”在夢中飛行的無比快樂和愜意。

(4)引導同學聯系自身的生長過程中是否有類似的經歷,進行大膽的想象和擴充,并帶著自身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5)談話過渡:“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身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發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板書:夢中飛行引發思考)

2.師生對話,求解疑問。

(1)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我”提出了哪些問題?老師是怎樣解答的?(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課件9】

“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

…………

……所有這些知識,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2)讀一讀,看老師給出滿意答案了嗎?(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3)教師小結:“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老師都快招架不住了,于是說:“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虛晃一槍,開始撤退。可這撤退具有教學機智,老師丟給“我”另一個問題:“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最開始是草履蟲,后來是魚,是青蛙,是猴子……”“我”的思想之火又被點燃了。

(4)指導朗讀:“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會是鳥?”后一個問題都是對前一個問題的追問,從一個又一個的追問中,感受到“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當時的情景,分角色朗讀對話,讀出人物的心情,加深對人物的印象。

(5)談話過渡: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3.絞盡腦汁,驚人發現。

(1)談話引導:“人究竟是怎樣來的?”正是問題的牽引,“我”才會一步步前進,到達“發現”,收獲成果。既然老師那里給不出現成的答案,那就自己去想,自己去尋找吧。“我”是怎樣尋找答案的?(學生各抒己見)

【出示課件10】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具備的某些特征。

①用心朗讀這句話,想象“我“研究一條魚的樣子,會翻來覆去地看些什么?想些什么?(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相機指導,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我”執著探究的精神。)

②教師小結:課文有兩個詞寫盡了“我”尋找的用功和努力——“癡迷”、“翻來覆去”。“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這想法夠癡迷了吧。

③問題交流:“我”經過考慮、推算,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2)【出示課件11】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①仔細讀讀這幾句話,理解句子意思,并帶上自身的理解轉述這幾句話。

②聯系整段話,反復朗讀,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格外高興、得意……)

③教師小結:前后幾句連起來理解,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詞語體會發現的來之不易,從而更能體會動身現后的興奮之情,才會發出“如此簡單明了”、“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的感慨。

④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板書:絞盡腦汁驚人發現)

(三)遭遇挫折,悟出哲理。

1.證實發現。

(1)同學們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是怎樣被證實的。

【出示課件12】

又過了三四年,……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2)引導交流:當老師講到“母腹中的胎兒再現了從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時,“我”想起了自身的發現居然跟進化論的觀點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音。這里絲毫沒有惡意。那么,為什么老師會以為“我”不懷好意呢?(因為在當時,對于同學和老師們來說,人體發育是一件神秘又嚴肅的事情,老師認為這件事對于孩子們來說應當是以嚴肅的面孔來面對。所以,當我在笑時,老師誤以為我是在嘲笑這件在他們看來十分神秘的事。)

老師是怎樣對待我的?(把“我”轟出了教室。)

3.談話過渡:“我”童年的發現,按理要獲得表揚夸獎才對,遺憾,因為表達得不是時候,結果走向了反面,被老師給轟出教室去。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站在教室外面,我終于悟出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候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1)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

①結合自身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②引導同學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通過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身的話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出示課件13、14】布魯諾、伽利略生平

(2)教師小結:這句話一語雙關,其一,它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很多科學家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其二,是“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說,世界上的大科學家尚且如此,我為我的發現被轟出教室又算得了什么呢?這句話也是作者對童年發現一事的評說與紀念。

(3)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的感受。(板書:遇到挫折悟出道理)

六、結合課文,賞析主人公。

1.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小朋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理解,并帶著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交流,達成一致意見。

3.小組代表發言,參與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1)“我”是一個富于幻想的小朋友。(板書:富于幻想)

【出示課件15】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那里。

人是由細胞構成的……正好是九個月。

(2)“我”是一個執著探索的小朋友。(板書:執著探索)

【出示課件16】

那天我們幾個人決定去見我們的老師,讓他來解答這個奇妙的問題……等你們升入高年級,上課時老師都會給你們講解。”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3)“我”是一個幽默風趣的小朋友。(板書:幽默風趣)

【出示課件17】

聽完這句話,……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幸虧她沒有容我解釋,……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設計意圖:教師先放手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因為有前面閱讀的鋪墊,學生能夠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依據,畫出相關的句子。教師以學定教,組織交流,適時引導,扣住關鍵的詞句,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作者童年時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七、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2.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3.聯系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學生自由發言)

4.教師小結:童年的發現,盡管有時別人會覺得可笑,甚至會招來麻煩,可是卻希望你們每個人都有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現,去享受發現的快樂,擁有自己美妙的童年的發現。也許,這就是你創造、研究的開始。

5.讀寫結合提高能力:以《童年的發現》為題寫一篇作文,介紹自己的一次發現。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使學生又一遍回顧了課文內容,明確了中心,升華了感情。

板書設計

夢中飛行,引發思考——富于幻想

童年的發現絞盡腦汁,驚人發現——執著探索

遇到挫折,悟出道理——幽默風趣

61608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