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什么才算好的五年級教案下載?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五年級教案下載,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陷、碌、攥”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體會母愛的深沉。
[學習重點]
通過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和神態的重點語句,體會平凡母親的偉大,感受偉大的母愛,激發熱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VCD《燭光里的媽媽》。
[課時安排]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回顧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學完了《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后,我們深受感動。一位父親經過38小時挖掘終于救出了遇險的兒子。這件事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父愛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巨大的。這種愛是偉大、無私的。那么,母愛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慈母情深》,將讓我們深深地感受一番母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要求,學生自學。
(1)借助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生字要多讀幾遍。
(2)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相互讀課文,相互正音。
3.匯報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學生認讀。
(2)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感悟慈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1.根據“提示”要求,自學課文。
畫出描寫母親外貌、語言、動作等語句,聯系上下文,說說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親,有理由即可。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只作適當點撥。
如,這是一位瘦弱的母親。從“瘦弱的`脊背彎曲著,頭和縫紉機挨得很近。”可以體會出來。
這是一位貧苦的母親。從“母親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皺皺的毛票,用龜裂的手指數著。”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位辛勞的母親。從“有事快說,別耽誤干活。”“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了背……”可以看出來。
這是一位善良、關愛孩子的母親。從母親的同事認為“我”是要錢買閑書,勸阻她給“我”錢時,母親卻說“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這位母親家境這么貧寒,掙錢又這么艱辛,卻慷慨地給“我”錢買書,形成鮮明的對比,其中包含著深沉的母愛。
再如,這是一位勤勞的母親,這是一位慈祥的母親,這是一位無私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小結:通過對文中描寫母親的外貌、語言、動作等句段的讀悟,我們深深地感受到這位母親的慈祥與善良,這位母親對孩子深沉的愛。
(二)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讀完課文,誰都會被慈母情深深打動,更何況是文中的“我”。請找出“我”深受感動的語句,如,“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那一天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錢給母親買了一聽水果罐頭。”引導學生用學過的閱讀方法──聯系上下文,反復讀讀,邊讀邊想,體會“我”對母親的感激、崇敬與熱愛之情。
四、感情朗讀,升華情感
1.選取自己感受深的語句讀,讀出對偉大母愛的贊頌以及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
2.指名有感情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五、聯系實際,拓展延伸
1.聯系生活實際,講述自己親身經歷母愛的故事。
2.自由朗讀課后的“閱讀鏈接”《紙船──寄母親》,感受冰心奶奶熱愛母親,懷念母親的思想感情。
3.寫幾句話或編一首詩,抒發你對母親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總結,歌曲結束
1.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母愛是慈祥的,母愛是深沉的,母愛也是偉大、無私的。這種愛,作為子女永遠也報答不了,正如唐代詩人孟郊所寫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課件播放《燭光里的媽媽》,學生跟著輕輕哼唱。
七、作業超市,注重積累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搜集頌揚母愛的名句或詩歌。
3.課外閱讀頌揚母愛或感激母愛的文章,如《母親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愛》、《媽媽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網查找)。
板書設計:
18__慈母情深
瘦弱的脊背
疲憊的眼神塞在大聲說
龜裂的手指
貧寒.辛苦毅然讓我買書
感激愛.表達愛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詩。
2、感受詩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活動準備:
1、詩歌范例。
2、人手一份紙、筆。
3、古代江南水鄉秋夜美的景色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導入。
1、提問:這是什么地方?
2、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所反映的時間、地點、人物、景物、季節,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小聲與身邊的同伴交流。)
二、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1、配樂教師示范朗讀。
提問:聽這首詩,你心里有什么感覺?
2、再次欣賞,引導幼兒結合掛圖理解古詩的意境。提問:這首古詩描寫了怎樣美麗的景色?詩人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3、幼兒跟讀。
4、了解古詩結構教師:這首古詩共四句,每行七個字,這種格式的詩叫"七言絕句"。
三、分句理解古詩。
1、月落烏啼霜滿天--月亮落下了,遠處傳來幾聲烏鴉的叫聲,寒氣陣陣,秋霜仿佛滿了天地間。
2、江楓漁火對愁眠--望著岸邊的楓樹和江面上漁船的燈火,詩人想起家鄉,難以入睡。
3、姑蘇城外寒山寺--姑蘇城外那座寒山寺傳來了沉悶的鐘聲。
4、夜半鐘聲到客船--半夜里,鐘聲傳到了詩人乘坐的客船上。
四、學做小詩人。
1、感受古詩的韻味。
教師抑揚頓挫地、有感情地吟詩。
2、學做小詩人。
集體吟誦古詩,在誦讀中體會古詩的韻味和意境。
請個別幼兒念。
3、作畫。
五、過渡語:剛才我們做了一回小詩人,現在我們來當個小畫家,讓我們聽著配樂詩畫出江南水鄉秋夜的美景。
1、是否理解詩意,并能有感情地吟誦詩歌。
2、能否根據自己對詩歌的理解畫出心目中神往的秋夜美景。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3
【】
再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導語:
是呀!愛花的民族很多,為什么德國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德國人種花有何獨到之處?請快速瀏覽全文,用“”畫出相關的答案。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當學生從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時,教師可相機展示重點句:
“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⑴請生個別讀。正音:“脊梁”讀作jǐ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因為花朵都朝外開,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葉子。顯然,德國人養花是給別人看的。)
⑵德國人種花有何特別之處?
(從“家家戶戶”一詞可見德國人人愛花;而他們將花栽種在臨街窗戶外面,將最美的花給別人看,這種做法實在令人感到驚嘆。)
⑶理解“莞爾一笑”的意思。
(愛花如此真切的德國人卻將最美的鮮花給別人欣賞,這在我們看來是多么不可思議,而在德國人看來是如此的平常。你從文中哪個詞看出來了?──“莞爾一笑”:輕輕一笑。)
⑷補充材料:
當時,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東姓歐樸爾。女主人歐樸爾太太大約五十多歲,是一個典型的德國家庭主婦,善良得像慈母一樣。他們只有一個兒子,在外地上大學。季先生就住在他們兒子的房間,就像一位家庭成員一樣,一住就是十年。
聽了這個介紹,你覺得女房東是怎么一個人?簡簡單單的“正是這樣”說明了什么?
(德國人愛花,愛花就把花的美麗全部展示給大家一起享用,他們內斂而不張揚,淳樸簡單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兒一樣美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了這一段,你覺得哥廷根之美,還美在什么?
【】
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讓學生感悟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德,并能以此為契機,教育學生做一個有美德的人,在學校里學會關心老師和同學,在家里,能夠多替爸爸媽媽想想,為他們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4
教學目標:
1、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理解約分的含義。
2、探索并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3、經歷觀察、操作和討論等學習活動,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約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進行約分。
教學準備:
卡紙、彩筆。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美味蛋糕店”的師傅招收學員時考了這樣一道題目:請你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塊蛋糕的8/24,要求切得比較均勻。今天老師也想拿這道題目考考你們,看看哪些同學們能被選上。
二、實踐操作,探究新知。
1.引導發現,明確概念。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張卡紙。表示出這張卡紙的8/24,想一想怎樣做?
(學生動手操作,展示成果并解說)
師:從上面這些學生的發言中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讓生通過用分數表示陰影部分找出一組相等的分數:
8/24=4/12=2/6=1/3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有選擇地板書。
師:現在請同學們觀察黑板上的三個式子,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出:
(1)它們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時除以了一個相同的數,所以這些分數的大小都不變。
(2)是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
師:說得非常準確,這里的除數都是什么數?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引導學生歸納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公因數,分數的值不變,這個過程叫作約分。
師:還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約分后這些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都越來越小,但分數值都相等。最后一個式子的得數是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師肯定:準確地說1/3不能再約分了。誰知道,為什么不能“再約分了”?
引生答出:因為1和3沒有公因數。所以不能“再約分了”。
總結并揭示:像1/3這樣的分數,當分子和分母沒有公因數的分數,我們把它叫做最簡分數。約分的最后結果應該是:最簡分數。
師:誰能舉個例子來說明,什么是最簡分數?
生:(舉例說明)。
2.探索約分的方法。
請兩個同學來介紹一下約分的過程。
師:誰能完整的說一說約分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
3.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在最快的時間里切出一個蛋糕的8/24,其實也就是切出這塊蛋糕的1/3,這樣也就順利地完成了題目要求!
三、課堂練習,鞏固應用。
教材第48頁“練一練”。
(1)學生試做。(2)集體交流。
四、暢談收獲,全課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2.在學習約分之前,學生已經探索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習了求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因此合理的知識遷移,較好地幫助了學生理解“約分”的含義,使知識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3.為學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發現的時間與空間,從約分含義的理解到約分方法的學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都是在學生的發現、探究、交流中解決,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5頁例4。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歸納、概括出最簡分數的概念及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對分數進行約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提問: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組數的最大公因數嗎?
9和1815和217和94和2420和2811和13
2.提問:你是怎樣找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有幾種情況?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小結: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時,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兩個數成倍數關系,較小的數就是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另一種是兩個數的公因數只有1,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就是1。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把2430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大小不變的分數。
(1)學生先嘗試,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
2430=24÷630÷6=45
(2)教師:怎樣進行約分?
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1除外)去除。
(3)指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板書)
約分時還可以怎樣寫呢?請同學們自學教科書第65頁的例4。試著自己寫一寫。學生匯報約分的寫法,教師板書。
2.教師:45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關系?(學生觀察后匯報: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
教師指出: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強調約分時,要約成最簡分數)
三、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叫最簡分數和怎樣約分。在約分時,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約成最簡分數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去除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用第二種方法比較簡便,但是,必須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
【板書設計】
約分
2430=24÷230÷2=12151215=12÷315÷3=452430=24÷630÷6=45
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是約分,它是分數的基本性質的直接運用,與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等概念密切相關。在本課教學中,我關注學生探究活動的空間,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原則,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比較計算結果的過程中認識最簡分數,理解最簡分數的含義,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通過觀察、判斷、比較、歸納等方式,經歷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由于“我”為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地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們的信賴。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4、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要靠相互之間的信賴。
教學重點:知道雖然珍珠鳥很怕人,但是由于“我”為它們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呵護它們,才使得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給“我”帶來情意,從而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靠彼此的信賴。
教學難點: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摘抄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
3、學習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
4、試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學習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初步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
教學過程:
(一)讀題目,師生共同介紹作者。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并強調一些字詞的讀音,如:垂蔓、蔥蘢、啄著、撞得、嚓嚓、較遠、扒開、趴在、顫動、好熟、呷呷嘴
2、學習“巢”的筆畫,訂正“框”的筆順。
3、結合課文相關語句,理解詞語意思:決不、神氣十足、再三、信賴
4、檢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將訂正過的字詞在句子中朗讀準確。
2、默讀課文,想想本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3、全班交流。
(四)師生共同介紹珍珠鳥,了解到它是一種怕人的鳥,閱讀課文中描寫珍珠鳥外形和動作的語句,練習朗讀。
(五)品讀作者精心呵護一對大珍珠鳥的內容,初步感受作者對珍珠鳥的關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由于“我”為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地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們的信賴。揣摩課文的表達方法。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要靠相互之間的信賴。
教學重點:知道雖然珍珠鳥很怕人,但是由于“我”為它們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細呵護它們,才使得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給“我”帶來情意,從而體會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要靠彼此的信賴。
教學難點: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齊讀課題。先播放珍珠鳥的視頻畫面,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寫珍珠鳥外形的?馮驥才先生飼養了一家三只珍珠鳥,在小鳥與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筆觸流瀉下了一時的感受,還記得是什么嗎?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初讀了課文,你知道是說的是誰信賴誰呀?(珍珠鳥的雛兒信賴作者馮驥才)
(二)學習課文: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1至5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對大珍珠鳥與作者一點點?(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樣描寫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作者的呢?出示自學提示:認真默讀課文第6-16自然段,從哪些語句看出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簡要批注,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學生默讀自學批注,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教師設想:學生學習的切入點可能會有多種,如:按照文章順序談,也可能先談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也可能將兩處聯系起來談,這都是允許的,教師要順學而導,以學定教。
(1)“探腦袋”:小珍珠鳥的好奇心多強呀!
(2)“屋里飛”:小珍珠鳥在屋里的具體表現讓我們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呀?(籠子四周——柜頂上——書架上——燈繩旁——畫框上——窗框上)地點變化了這么多,但我們為什么沒有錯亂的感覺,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寫的?(用了三個“一會兒”)瞧,我們低年級學過的表示時間短的詞大作家用的多巧妙呀,沒畫下來的同學快快批畫積累下來。
小珍珠鳥在屋里四處活動,看來,它不僅活動的地點變了,活動的?(方式)也變了。如果我就是作者,誰能來扮演小珍珠鳥告訴我原因好嗎?師生進行對話。
師:你這只小家伙為什么起先只在籠子四周活動呢?
師: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飛來飛去呀?
師:你為什么要落在柜子頂上呀?
師:你為什么那么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還敢啄我尊敬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呀?
師:你一定覺得撞燈繩,跳上畫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開了,你站在窗框上為什么都不飛出去呢?
自由讀,指名讀。
(3)“喝茶水”:
它的這一系列舉動,確實有了很大變化。看來大家越來越了解它了,能結合課文內容補充一下嗎?[出示文字片]
它先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鳥。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鳥。它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鳥。
指名回答。你們填寫的這些詞,不禁讓我想到都和文中哪個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怕人的鳥)珍珠鳥的性格也變化了?能將你的感受朗讀出來嗎?
(4)“啄筆尖”:同桌合作朗讀這一段。
(5)“肩頭睡”:
作家不是最珍惜自己的創作時間嗎?不是最怕自己的創作思路被打斷嗎?(出示資料:馮驥才先生的話:“我的生活秩序是很嚴的。無論有多么忙,我還是要保證每天有寫作的時間。”)小鳥在作家創作時睡在他肩頭的畫面卻被作者稱作美好的境界,對比馮驥才先生的這句話,不矛盾嗎?你有什么感受嗎?(馮驥才將呵護小鳥看得比寫作更重要)
我們也和作者深有同感,都不忍心攪了小鳥的甜夢,我們該怎么讀這一段呢?指名讀。提示學生應輕聲慢讀。
(三)回讀第1—6自然段:
1、看來,在作者的精心呵護下,小珍珠鳥的活動地點變化了,我們感受到小珍珠鳥的活動方式、性格也發生變化了,它越來越親近“我”,越來越信賴“我”了。透過小珍珠鳥的變化,你感到僅僅是小珍珠鳥信賴作者嗎?
大鳥也信賴我,它們允許自己的孩子飛出籠子,與“我”親近。
2、文中哪些語句體現出一對大珍珠鳥也信賴“我”?你不禁想讀一讀課文的哪些段落?默讀1—6自然段,畫一畫相關語句。
3、誰來朗讀你畫到的語句,體現一對大珍珠鳥也信賴“我”。學生朗讀所畫語句。
(1)“它們就像躲進深有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伴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松自在了。”
(2)“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的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
(3)“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四)關注描寫人的語句,體會信賴是彼此創造的:
1、不論是大珍珠鳥,還是小珍珠鳥都對“我”產生了信賴,但這珍珠鳥一家為什么會對“我”產生信賴呢?(因為是“我”精細呵護它們的緣故)畫一畫描寫“我”精心呵護珍珠鳥的語句。學生朗讀,體會“我”對鳥的愛。歸納出:不看——不管——不傷害——不停——不寫
2、此時,我們再來體會作者的感受。你感到僅僅是鳥信賴人嗎?作者堅信只要通過自己的精心呵護;自己對小鳥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愛,就一定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擴展升華課文內容:
1、作者僅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與鳥之間的信賴嗎?(不,人與人之間都需要信賴)
2、是呀,有了信賴使世界多了一抹溫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賴”永駐人間呢?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認為是“愛”!因為愛,所以作者對珍珠鳥一家呵護備至;因為愛,所以作者筆下的小鳥也充滿了靈性。在大千世界里,何處不需要關愛,何處不需要信賴?讓我們再深情地讀讀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動我們的話吧!齊讀:“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賴,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寫一句有關信賴的句子嗎?學生寫后匯報。大家都對信賴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讓我們心中多一份信賴,充滿愛的情感,一齊努力地去追尋作者所期望的那種境界吧!
教學反思
課文《珍珠鳥》是篇略讀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出了小鳥由“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告訴我們: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根據本文的特點,我的設計思路是引導學生走進本文,抓住重點句讓學生進行理解,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然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到:無論是人與鳥,還是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教學時,我主要分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1.通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么,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怎樣細心呵護和照料珍珠鳥的;
3.珍珠鳥是怎樣在作者的照料和呵護下與作者一步步親近的;
4.引導學生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含義;
5.擴展延伸,讓學生了解不僅人與鳥之間,而且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
本節課存在的亮點: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是學習得主體,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邊放音樂邊朗讀,讓學生發揮想象,幻想一個大森林里住著各種小鳥,其中就有珍珠鳥,再出示珍珠鳥圖片。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根據本文是略讀課文的特點,我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時,根據本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理解作者是怎樣細心呵護、照料珍珠鳥以及珍珠鳥怎樣與作者一步步親近的。學生在弄懂了這兩個問題后也就理解了課文內容,為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礎。
2.直奔中心,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本文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結尾有個中心句,而且課文內容是圍繞這個中心句展開的。根據這個特點,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中心句展開,先讓學生理解文中重視誰對誰的信賴,小鳥為什么會這么信賴作者,怎樣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弄懂這些問題后,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的意思,領會了文章的內容,體會了文章的中心。
3.以文為本,重視思想教育。
語文教學不但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教學,還要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課教學中,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后,引導學生擴展延伸:作者僅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與鳥之間需要信賴嗎?他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讓學生討論交流后明白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信賴,并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明白到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相對,才能互相信賴,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7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以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五年級上冊Recycle1第一課時,重點
在于復習前三個單元所學語言知識,并要求能到實際的語言交際中去。
學情分析
(我們開設英語課比較遲,所以,現在的六年級學生學的是五年級的課本,主要是為了明年升七年級考試。)六年級的學生較活躍,具備一定的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我在新單元的教授過程中可以利用前面所學的知識,創設一定的語言交流的&39;環境,鼓勵學生自然的交流。同時,由于個體的差異,學生的分化已經形成并開始逐漸拉大,導致英語興趣濃的學生越學越有勁頭,而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學生越學越沒勁。在課堂教學時,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逐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優生和學困生互助合作共同進步。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復習1---3單元的語言和詞匯,要求學生做到能聽、會認,并在實際情景中準確表達。
(2)。復習1---3單元Let’slearn中的四會單詞和Readandwrite中的四會句子,要求學生能熟練地聽、說、讀、寫。
(3)。能聽懂Listenandcircle的錄音,并回答問題,會唱Let’schant的歌謠,能理解其含義。
2.能力目標
(1)能夠把前三個單元所學語言知識融會貫通,運用到實際的語言交際中去。
(2)能夠通過溫習舊知識開拓思維,自覺學習并運用融合和擴展后的新世界語言知識。
3.情感目標
隨著學生內容的擴展,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說話
寫話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難點:復習1---3單元會話,并在情景中運用;能聽懂Listenandcircle的錄音,并回答問題,會唱Let’schant的歌謠,能理解其含義。
(2)難點:在實際的情景熟練運用這些句子。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求商,使學生感受到循環小數的特點,從而理解循環小數的概念,了解循環小數的簡便記法。
2、理解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意義,擴展數的范圍。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師談活引入新課:
我班男生400米誰跑得最快?成績如何?和王鵬比比,(出示例題)。全班齊筆算王鵬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環小數的特點。
觀察豎式,你發現了什么?(組織學生小組內交流)
可能發現:1、余數總是25。2、繼續除下去,永遠也除不完。3、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
師:你們怎么能肯定會永遠除不完,商的小數部分總是重復出現3?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明確余數一旦重復出現,商也就重復出現。
師: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為什么使用省略號?(師板書)
3、總結概括循環小數的意義
出示:281878.611
先計算,再說一說這些商的特點。(請生板演計算結果)
學生討論后,指名匯報,教師抓住學生回答:如1、小數部分,位數無限(或者除不盡)。2、有的是一個數字不斷重復出現,有的是兩個。教師小結循環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4、鞏固練習:下列哪些是循環小數?
0.99952.525254.16773.2121213.1415926
學生評議。
5、介紹簡便記法
如5.333還可以寫作5.3、7.14545還可以寫作7.145,請學生把前面判斷題中的循環小數用簡便記法寫一寫。(請學生板演),同座互相檢查,大家交流訂正,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質疑。
(52.52525可能出現問題52.5252.52552.52,師生共同辨析)
6、看書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嗎?
7、理解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的意義。
師:想一想,兩個數如果不能得到整數商,所得的商會有哪些情況?請舉例說明?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
師適時拋出有限小數,無限小數的概念,并板書,判斷前面練習題中的小數哪些是有限小數?哪些是無限小數,使學生明確循環小數屬于無限小數。
學生有可能會質疑,結果會不會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教師可根據課堂或本班學生實際和學生共同分析。
二、學生小結
三、鞏固練習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熱心助人、舍己為人的道德品質教育。
2.學習用回答問題的方法抓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用回答問題的方法抓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海力布舍己為人的優良品質。
(二)學習用回答問題的方法抓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用回答問題的方法抓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按“預習”要求,初讀課文,借助字典,讀準生字的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然后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個熱心助人的人。把讓你感動的句子畫下來。
(二)再讀課文,按以下段落要點劃分結構段,并在小組議論。
1.獵人海力布平時熱心幫助別人。
2.海力布救了龍王的女兒小白蛇,小白蛇要報答她。
3.龍王把寶石送給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囑他,動物說的話,千萬不要對別人說。
4.海力布利用寶石從鳥兒那里聽到了可怕的消息。
5.海力布把鳥兒的話告訴了鄉親們,自己變成了石頭。
6.鄉親們得救了,人們世世代代紀念海力布。
(三)再讀課文,解答“思考·練習”中的問題。一邊讀,一邊畫出要點,再組織答案,進行小組討論,相互交流補充,教師訂正,小結。
1.海力布明明知道,要是把鳥兒的話說出來,自己就會變成石頭,為什么他還是把鳥兒的話告訴給鄉親們呢?
2.先回答下面的問題,再把答案連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海力布平時是怎樣熱心幫助人的?
海力布救了龍王的女兒小白蛇,小白蛇說要怎樣報答他?
龍王把嘴里含著的寶石送給海力布,小白蛇又是怎樣叮囑他的?
海力布利用寶石從鳥兒那里聽到了什么消息?
海力布為了救鄉親們是怎樣做的?
(四)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運用已掌握的學習方法理解詞句,讀懂課文。
3.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感受常香玉的愛國情懷,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表現人物精神的。
二、過程與方法
1. 在個體思考,全班交流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表現人物精神的。
2. 在讀中感受常香玉的愛國情懷,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表現人物精神的。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潛心品讀中感受常香玉的愛國情懷,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常香玉捐獻飛機的經過,學習常香玉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品質。
教學突破:
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可分為兩步走:第一步,引導學生速讀課文,明晰為了捐獻飛機常香玉怎樣克服重重困難的;第二步,抓住文中相關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潛心品讀探究,感受藝人的愛國情懷,并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表現人物精神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游戲導入:猜猜她是誰
(課件出示黃道婆、南丁格爾、常香玉的圖片)
2.復習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板書“捐”)
(2)常香玉捐飛機的動力是什么?(板書“愛國”)
二、自讀課文,感受常香玉所為
1.教師談話導入:是的,愛國情懷猶如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指引著我們前進。常香玉就是在這種愛國情懷的感召下,做出了捐獻飛機的壯舉。那么常香玉是怎樣克服困難捐獻飛機的?
2.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自讀課文6—8自然段想一想常香玉是怎樣帶領劇社克服困難捐獻飛機的? 試著給每件事擬個小標題。
3.學生自讀課文,按要求自主學習
4.全班交流,教師板書(拿積蓄、賣車房、送孩子、不特殊、勸別人)
三、精讀課文,感受常香玉精神
1.導語:常香玉為了捐飛機做了這樣五件事情,那么捐飛機困難大嗎?課文第幾自然段寫了捐飛機所遇到的困難?(第五自然段)
2.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導學法
(1)教師講述:我們讀書時,會對文章中的一些字、詞、句、段,產生獨特的閱讀體會,把這些體會用簡短的語言記錄下來,就叫寫批注。
(2)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中老師寫的一些批注,引導學生給這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寫批注。
(3)用寫批注的方法,完成下面學習任務
導語:寫批注是特別好的讀書方法,學會寫批注就走進了讀書的殿堂,我們現在就用寫批注的讀書方法開始下面的學習。
課件出示:在這些困難的克服中,最打動你心靈的是哪件事?默讀相關語段,圈圈畫畫,寫下自己的感受。
(4)學生按要求學習,練習寫批注
(5)全班交流,抓住文中相關重點段落,引導學生潛心品讀探究,感受藝人的愛國情懷。
教師相機指導以下兩句:
為了節省開支,常香玉與大家一起吃大鍋飯、睡地鋪,從不因為自己是社長和名角搞半點兒特殊。每場演出,常香玉都一絲不茍,扮相、表演都十分精彩傳神。
母子連心哪!臨走時,她看到幾個年幼的孩子戀戀不舍的目光,眼圈不禁紅了起來。但一想到就要進行的義演,她硬起心腸,頭也不回地走了。
配樂情境引讀:
導語1:常香玉為了不影響演出,把三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全部送到保育院。此時常香玉的孩子才剛剛七歲,七歲的孩子并不知道媽媽為什么要捐飛機,但她知道媽媽為了捐飛機,要離開他們,她問媽媽:“為什么你要捐飛機?為什么你要丟下我們?”看著孩子責備的目光,常香玉心如刀絞——(點名讓一個學生讀)
導語2常香玉第二個孩子只有五歲多,五歲的孩子不懂什么事,但她知道媽媽要走,她急了,一把抓住媽媽的衣襟,大聲地哭了起來,邊哭邊喊:“媽媽,媽媽,不要走,我要媽媽!”看著孩子哭紅的小臉,哭腫的雙眼,常香玉心如刀絞——(男生讀)
導語3:常香玉第三個孩子只有三歲,他看著兩個姐姐一個勁地哭,一個勁地喊,嚇壞了,也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抱,媽媽抱!”常香玉一把抱起孩子,心如刀絞——(女生讀)
導語4:分別的時候到了,常香玉依依不舍地走出了保育院,三個孩子在后面追著、喊著, “媽媽、媽媽”的叫聲傳到常香玉的耳邊,常香玉心如刀絞——(全班同學讀)
導語5:哪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常香玉為了捐飛機,她毅然離開了孩子,因為她知道沒有國哪有家!——(全班同學再讀)
四、速讀課文,了解觀眾反應
導語:常香玉的所作所為不僅感動了我們,也感動了各地觀眾,那么觀眾有哪些感人的舉動呢?請快速閱讀文章的第九自然段,用簡短的話概括觀眾的舉動。
1.學生快速讀文,匯報交流。
2.課件出示補充資料,認識捐飛機的重要意義。
五、撰寫頒獎詞
導語:榜樣的力量是偉大的,同學們學到這里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那么就把你最想說的話獻給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吧!
1.學生朗讀最想說的話。
2.課件出示老師寫的頒獎詞,與同學交流。
您視藝術為生命,實踐了“戲比天大”的諾言;您視國家利益高于一切,詮釋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內涵。您德藝雙馨、高風亮節,無愧于“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六、師生討論,學習寫法
導語:故事如此感人,感動了你,感動我,我們知道常香玉還做過許許多多愛國的事情,比如:在捐飛機之前她為祖國的農業事業捐過一輛拖拉機;捐飛機之后她有帶領著劇社到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慰問演出長達半年之久;1998年我國發生特大洪澇災害,已七十五歲高齡的常香玉毅然加入到賑災義演的行列;2003年非典肆虐,此時常香玉已身患癌癥,可是她拿出一萬元錢,捐獻給戰斗在非典一線的醫務人員;2004年6月1日,常香玉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可她在遺囑中還把自己僅有的幾萬元錢全部捐給了她的故鄉鞏縣。常香玉一生做過太多愛國的事跡了,為什么作者選擇捐飛機這件事?是怎樣寫的?為什么寫觀眾的表現?(師生討論,總結寫法)
七、總結全文,受到教育
1.導語:從常香玉捐獻飛機的事跡中,我們感受到那一片濃濃的愛國之情,那么我們怎樣做才是愛國呢?
2.課件出示圖片,告訴學生愛國其實很簡單,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3.結束語:同學們,常香玉這位豫劇表演藝術家藝術家以她特有的方式,表現了對祖國、對人民那誠摯的愛。(課件出示常香玉照片)
示:愛國恒久遠 精神永流傳(學生誦讀)
讓我們記住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接過這面愛國大旗,勇往直前。板書
通過游戲的方式,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復習已學過的三個巾幗英杰的主要事跡,進入新一環節的學習。
圍繞自學要求展開自主學習,使學生的自學更加有效,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
練習擬小標題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學法指導是課堂教學的內容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在指導寫批注這一讀書方法時,采用了講解與示范相結合的方式,具有直觀性,易于學生理解,從而更好地將方法用于實踐。
通過析詞析句體會情感
創設情境朗讀可引起學生積極的、健康的情感體驗,連續五次情境的創設,調動了學生的感情,激起了內心情感的共鳴,走進了常香玉的心田,領悟到其內心的情感,更深刻地認識到常香玉的愛國情懷。
觀眾反應在文章中是次要內容,要略講,以學生自我學習為主。
資料的補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寫頒獎詞既弘揚了精神,又練習了寫作,釋放了文采。
師生同寫頒獎詞,一起交流,既起了一個示范作用,又深化了學生情感。
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重視寫法指導,可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滲透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學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____國的人。
板書設計:
香玉劇社號
捐
拿積蓄 勸別人
賣車房 不特殊
送孩子
愛國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11
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聽、說、認、讀,并理解本課的五個新單詞:young, old , funny, kind;strict
2、能掌握句型:who’s your…? what’s he /she like? 并能在具體的語境中運用;
3、培養學生熱愛、尊敬老師的情感。
教學重點
let’s learn部分的單詞:old,short 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學生能聽懂句型,并結合這些句子表達的情境,學會恰當地替換句中的單詞。逐步學會聽、說、讀、寫單詞:old,short,thin,tall,strong。
教學難點
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對話和情景,以舊引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let’s start部分在學生用書當中首次出現,教師應正確理解此部分的輔墊作用,可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進行使用,并幫助學生熟悉教材內容的變化。
教學準備
1、準備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圖片、聲音、課件,以及本課時的八張單詞卡;
2、準備一些教師的照片或圖片;
3、準備錄音機及錄音帶。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法、情景教學法
1、warm-up(熱身)
(l) 播放let’s start下面歌謠的錄音,讓學生聽歌謠猜單元話題,激發學生對新學期第一單元英語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使用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學過的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he’s tall. he’s strong,
too.”并結合相關人物的圖片,引導學生復習 strong, tall, short,thin等詞,為本課時聽、說、讀、寫這些單詞做好準備。
(2)日常口語練習,內容可參考如下:
t:hello, everyone! welcome back to school! nice to see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3) 問學生幾個問題,引出本課重點內容。具體會話可參考如下:
t:hi,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what grade are you in now?
ss:we’re in grade 5.
t:do you like your new english books(new classroom, new teacher)?
ss:yes!
t: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in unit 1?guess!what’s the topic of unit 1?
2、 presentation(新課呈現)
(l)出示let’s start部分圖片,介紹說: rabbit has many new teachers in her school.
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引導學生根據情景圖的提示描述新教師。然后說:“今天我們將學習怎樣描述新教師。sarah將為大家介紹幾位新教師,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師?
(2)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圖片,向學生介紹說: they are sarah’s teachers.
describe these teachers.引導學生結合預習部分回答出 strong, tall, short, thin等舊詞,然后結合圖卡向學生呈現新詞:youny,kind old,funny。可利用簡筆畫、單詞卡片或實物圖片等—一教授新詞,使學生正確理解、認讀。
(3)可播放單詞的聲音,讓學生在聽過一遍后跟讀單詞,逐步掌握正確的讀音。
(4)根據以下信息請學生判斷會話中描述的教師是 let’s learn配圖中的哪一位: mr hu is the art teacher. what’s he like?he’s short and thin.完成前面鋪墊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猜出哪位是sarah的新教師。再引導學生利用 let’s learn部分所提供的替換句型,描述sarah的其他兩位新教師,練習鞏固所學新詞。
(5)試著寫單詞。
范寫四會單詞,讓學生跟寫或在單詞卡片背面仿寫,達到聽、說、讀、寫四會掌握新詞的目的。
3、let’s play (趣味操練)
(1)let’s find out (找一找)
指導學生用所學新詞和句型描述let’s find out部分幾位教師的體貌特征,然后找出正確的圖片。完成這項活動后,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八張新詞卡片繼續進行結對或小組活動,如: my new chinese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who is he? 讓其他學生選出正確的圖片。
(2)let’s sing (唱一唱)
放歌曲“my new teacher”的錄音,學生跟唱,進一步在音樂節奏中感知新詞。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鞏固與擴展)
(l)讓學生做本單元 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2)讓學生模仿let’s find out部分的錄音,讀給朋友或家長聽。展示不同教師的圖片,讓學生猜出是教哪個科目的教師,然后用所學新詞描述這些教師的外貌特征。
(3)讓學生參照 let’s find out部分設計一些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可以參考以下語言: she is tall. she’s beautiful. she’s very young. we all like her. who’s she?
(4)讓學生把新學的歌曲唱給家長或朋友聽。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12
教學目標
1. 能聽懂對話,能夠用正確的語音、語調并按意群朗讀對話。
2. 能夠在情景中運用句型“When do you(usually) …?”詢問他人的作息時間并作答。
3. 能夠在語境中理解新詞“late”, “when”, “after”, “start”, “usually”, “Spain” , “eat dinner”的意思,并能正確發音。
重點:
在情景中運用句型“Whendo you (usually) …?”詢問他人的作息時間并作答。
難點
單詞“usually”表示的頻率及其用法;“at +時間點”表示“在某個具體的時間點”。
教具
五個動詞短語的教學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Warm-up
1. 活動:快速搶答。出示卡片,讓學生搶答,復習學過得動詞短語。
2. One minute’s talk 。(兩人一組快速地進行對話:)
When do youdo morning exercises?
I do morningexercises at....
二、Presentation
1. Let’s try.
(1)教師介紹聽力任務。
(2)第一次播放教學錄音,學生根據錄音內容給正確的圖片打鉤。
(3)教師第二次播放教學錄音,師生一起核對答案。
2. Let’s talk.
(1)在課件上出示本部分的情境圖并介紹情境圖內容。
(2)播放A Let’stalk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錄音,邊畫出生詞,然后回答問題:Where is Pedro from?
(3) 通過與學生對話,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新詞when, after,start, usually, late. (教師重讀“usually”,提醒學生“usually”表示的頻率及用法)
(4)在課件上出示新詞,學生跟錄音讀。
(5)再次播放課文動畫,學生跟著讀。
(6)再次播放課文動畫,學生聽完錄音后回答問題:
① When does Pedro finish class in the morning?
② When does Pedro go back to school after lunch?
③ When does Pedro usually eat dinner in Spain?
(7)教師播放課文錄音,學生逐句仿讀。(注意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
三、Practice
1. 師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同桌分角色朗讀對話;教師可挑學生上臺表演對話。
2. Role-play.
(1)兩人一組,一位學生扮演訪問者,一位扮演出租車司機,示范讀對話。
(2)學生同桌合作,根據圖片提示,替換對話中的關鍵短語,編新對話,并嘗試表演新對話。
(3)請兩三對學生上臺,戴上頭飾,表演新對話。
(4)問答接龍:把班里學生分成若干組,A問B “When do you (usually) …?”,B回答后問C,C回答后問D。依次類推,循環進行問答練習。最先完成任務的小組獲勝。
提供參考詞匯:get up, go to school, go to bed, have breakfast,have lunch, have dinner, have English class, have Chinese class…
3. Pairwork: 讓學生列出一張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包括起床、吃飯、上各種課、回家、看電視、睡覺),同桌兩人就彼此的時間表進行對話。
參考句型:When do you (usually)…? I(usually) … at … o’clock.
四、Summary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課所學重點句型,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1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9個生字及生字組成的新詞,能夠聯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本課詞語和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讀書的重要性。
3、積累語言,像作者那樣留心觀察自己周圍的事情。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4、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多問幾個為什么,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潛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將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如詩如畫的情境中,感受讀書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掌握閱讀的方法,提高獨立閱讀的潛力。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受到語言美的熏陶。
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教學過程: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師問,平日里你都喜歡讀什么書?叢書中尼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詩一樣的文章,同學們必須等不及了,也想讀讀這優美的.詩篇,請你們打開書,利用手中的字典、結合課后的生字表解決生字新詞,將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糾正錯誤發音,指導個別字的發音。
三、研讀課文,了解資料;
這篇文章表達了自己熱愛書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還應以讀為主,為的是讓學生透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為學生能夠透過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
四、品讀課文,感悟內涵:
在設計品讀課文這一環節中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
1、自由閱讀課文,解決課前預設的問題:冰心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你是否做到了“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選取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作者是怎樣讀書的?從書中學到了什么?。根據學生狀況,及時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再指名朗讀。
3、從課文中找到“總而言之”“同而言之”這兩個詞語,體會它們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回想文中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
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五、感情朗讀,深化主題;
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喜歡讀書”的情緒。個人,小組間互讀,評議。
六、談感受:
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讀后的感受,你就應怎樣讀書?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14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整體感受,把握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理清記敘的順序。
(二)通過與冰心老人“對話”,激發讀書興趣。
二、課時安排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引
課前預習。要求如下:
1、讀準音,在文中圈畫應積累的詞語,查詞典,正音、釋義。
2、讀順文,能夠流暢、清晰地朗讀課文。
3、讀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夠指出不同時期、不同的書帶給作者的影響。
導入新課:
讀好文章,猶如聆聽美妙的音樂,似乎每一個字都是有靈魂的,它們在那里活潑地跳躍著。許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個盛大的音樂會,各種樂器很和諧地奏著音樂。這種美的感覺,是自己在那一瞬間獲得的,是自己所獨有的。這就是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二)快速閱讀--思考活動
1、請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找出生字生詞,查字典或看課下注釋,為其正音、釋義。
請學生到黑板寫字、注音、釋義。
懸念笸籮天罡地煞無聊消遣朦朦朧朧無病呻吟不能自已
2、請學生瀏覽全文,圈畫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內容的語句。
同桌為一組,交流意見。
(三)誦讀活動
1、男女生各為一組,互相聽、讀,誦讀全文。誦讀要求:能準確、清晰地讀文,盡量做到生動。
2、男女生互相提問,指出對方朗讀與理解中的失誤與不足。
3、思考:
冰心介紹自己讀了哪些書?
什么時候讀的?
什么樣的書是好書?
(四)交流活動
1、課文緊緊圍繞“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這一中心內容來選材、組材,請學生在文中圈畫作者幼時、少時讀過的書。
明確:在2-10段,有《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等。
這些內容體現了“多讀書”這一中心。
2、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回憶幼時、少時讀書經歷的?在文中圈畫表明順序的詞語。
明確:時間順序。表時間的詞語:“七歲時”、“同時”、“到我十一歲時”、“在我十二三歲時”。
3、關于本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課文通過回憶作者幼時、少時讀書的經歷及多年來讀書的經驗,勉勵青少年“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五)課內小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生中從親身經歷獲得的經驗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我們通過其他途徑,用別人的、間接的經驗來彌補缺失,豐富心靈,完善自我。
讀書,是人獲得人生經驗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六)課外小結
1、請學生按時間順序,課外小結自己的讀書書目,并能指出每本書的主要優點或對自己的有益影響。
五年級教案下載篇15
一、導入新課
1、談話:
講課之前,老師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都知道哪些中國有名的花?”
生:有秋天開的菊花。
生:有牡丹。
生:我還知道中國十大名花排第一位的是傲霜斗雪的梅花。
師:梅花確實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
2、根據以前的學習,還有你對梅花的了解,能說說梅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嗎?
生:梅花只有冬天才開放,說明它非常堅強。
師:是啊,“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多么堅強的梅花。
生:梅花還特別純潔,它象征著高尚的節操。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我是從《墨梅》這首詩中知道的: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3、過渡:
是啊,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寫梅花,有多少畫家畫梅花,又有多少歌曲唱梅花。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梅花有關的小故事。
點評:課前導入親切自然,激發同學們想了解梅花的興趣,同時也為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作鋪墊。
4、板書課題:
梅花魂,學生齊讀課題。
5、談話:
讀了課題,你產生了什么疑問?
點評:“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去探索,自己去了解問題的答案,激發學生的發現。
生:梅花有靈魂嗎?
生:梅花的靈魂是什么?
師: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學生自由讀課文。全班同學只有一個同學沒有讀完)
師:做事情要有始有終,老師很欣賞你能夠堅持著把課文讀完。
點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
2、學生開火車讀課文:
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連貫。
(在讀的過程中,有學生出現錯誤。)
師:看來把課文讀正確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需要我們細心地盯準每一個字。希望同學再細心一些好嗎?
三、抓住重點品讀課文
1、課文我們已經讀了兩遍了,現在你都想說些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華僑老人非常想回家,回到祖國去。
生:我感受到了外祖父的那顆眷戀祖國的心。
生:外祖父非常喜歡梅花。
師:老師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也被老華僑的那種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和對祖國的眷戀之情深深地打動了。老師相信同學們通過仔細的讀書,透過文章的詞語、句子、段落,也能走進老華僑的內心,感受他的那種對梅花的喜愛之情和對祖國的眷戀。大家可以邊讀邊勾畫、標注,然后再小組交流自己的讀文感受。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相機指導朗讀。
點評:課文讀得很透徹,學生們交流匯報學習情況的過程,也是一個成果分享的過程。
⑴生:我從“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常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體會到外公非常的思念祖國。因為當讀到這些思念家鄉的唐詩宋詞,外公就流下眼淚,可見他是多么的思念祖國。
師:是啊,此時的外公就是一片從樹上落下來的葉子,他多么想落葉歸根哪!我們在讀這句時應該怎么讀?
生:語速應該慢一點。
生:語氣要深沉一些。
師:那就讓我們試著讀出外公的傷感。
(學生試讀、個人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體會到了華僑老人不能回國的傷感。
⑵生:我從“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體會到外公非常的喜歡梅花。
師: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生:我是從“輕輕刮去污跡”和“用細綢子慢慢抹凈”兩處外公的動作體會到的。因為外公很喜歡墨梅圖才會如此的小心。
師:我們在讀這句的時候應該怎樣來讀?
生:要讀的非常輕。
師:那就讓我們來試著讀出外公的這種小心。
(學生試讀、個人讀有些不到位)
師:這位外公動作還不夠輕,再輕一些。
(學生再讀)
師:從外公的動作我們能體會到他對這幅畫的喜愛之情,你還能從其他方面感受到嗎?
生:“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這句訓斥媽媽的話,可以看出外公非常生氣,可見他對這幅畫的喜愛之情。
師:那就讓我們把外公的氣憤表達出來。
(學生試讀、個人讀。在學生讀得不到位的情況下老師范讀,學生再讀。)
點評:教師真誠地幫助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看到了學生的進步。
⑶過渡:
外公如此的喜歡這幅墨梅圖,它究竟是一幅怎樣的畫呢?
⑷多媒體放映墨梅圖:
師:這就是那幅外公喜愛的墨梅圖,大家可以看出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學生仔細觀察并沒有發現有什么特別之處。)
師:外公為什么如此的喜歡它?因為梅花是一種怎樣的花?它象征著什么?
生:因為“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師:從這段話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了外公對我的教導和對梅花的喜愛之情。
師:我們就用朗讀把外公對梅花的這種喜愛之情表現出來。
(學生試讀并進行評價)
師:老師也想來表達一下外公對梅花的喜愛之情。(老師朗讀,學生評價,學生和老師比賽讀。)
點評:營造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始終是學習中的一員。
師:在我們中國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涌現了多少“有品格,有靈魂,有氣節”的人物。此時,你想到了誰?
生:我想到了劉胡蘭,她寧死也不說出共產黨員的名單,被敵人砸死在了鍘刀之下。
師:這就是像梅花一樣,不肯低頭折節的劉胡蘭。
生:譚嗣同為了變法,寧可去死也不向慈禧太后低頭。
師:這些英雄人物就像梅花一樣頂天立地。即使是在幸福生活的今天,當“非典”突然襲來時,白衣戰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東南亞發生巨大海嘯,我們的醫療隊員為災區人民醫治傷病。他們不就是這朵朵梅花嗎?讓我們一起贊梅花,贊英雄。齊讀這一段。
(學生齊讀課文)
⑸現在,你能回答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了嗎?
生: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師:這就是激勵我們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民族魂。
(教師板書:民族魂)
⑹過渡:
載著無盡思念的船兒越飄越遠,此刻我們仿佛聽到了這位華僑老人發自內心的呼喚:祖親,我要回來!我要回來!我要回來!相信此時此刻,我們的心都被一種真情深深的震撼著,震撼我們的到底是什么呢?
生:是華僑老人的愛國心。
(教師板書:愛國心)
四、布置作業
女兒走了,鶯兒也走了,孤獨的華僑老人獨自一人留在了異國他鄉。請你展開想象,以“每當我看到這幅墨梅圖,仿佛……”為開頭,續寫課文。
【總評】
1、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閱讀課的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圍繞課文,深層次地讀,從文中質疑,又在文中尋找答案,學生處在躍躍欲試的發現之中。學生在讀中求懂,在讀中學會,在讀中獲得讀的能力。讀,貫穿本課的教學始終,學生讀書,學生感悟,學生傳情,課堂上流動著令人感動的濃濃的愛國情和淡淡的思鄉愁。
2、教師指導有方,課堂上充溢著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暢所欲言的外部環境,體現出對學生學習主體充分的尊重。
3、課后作業安排得巧妙、自然:
上一篇:七年級數學教案大全
下一篇: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