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音樂欣賞教案
推薦度:
大班教案
推薦度: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大班安全教案
推薦度:
大班《變廢為寶》教案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精選】大班音樂欣賞教案3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音樂欣賞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想象樂曲中的意境和情節,懂得分辨樂曲的A—B—A三段體曲式。
2、感受A段的悠閑和B段的歡快情緒,嘗試用動作來表現音樂的美。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幅,牧童教具,記號筆一支。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背景圖一幅)
師:小朋友,你們看,圖上有什么呀?
看了這幅圖心里有什么感覺?
這么美麗的地方你們想不想去玩玩?
看,已經有人去了。(出示牧童教具)他們是誰呀?
美麗的春天來了,桃紅柳綠,陽光明媚。兩個小牧童倒騎在牛背上,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著身邊的美景,他們高興地吹起了短笛,你們聽。
二、欣賞音樂。
1、完整欣賞音樂《牧童短笛》。
師:聽了有什么感覺?
這首曲子從頭到尾給你的感覺一樣嗎?
哪里不一樣?
2、分段欣賞音樂。
(1)欣賞第一段音樂。
師:這一段音樂給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想一想這時小牧童們在干什么?
他們是怎樣吹笛的呢?這里面還藏著一個秘密,請小朋友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2)再次欣賞第一段音樂。(師操作牧童教具)
師:誰發現秘密了,他們是怎樣吹笛的`?(用線條記錄在小路上)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幼兒分成兩組,聽第一段音樂自由表演。
師:這段音樂講的是兩位牧童倒騎在牛背上,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短笛,走在美麗的田間?,F在我們來聽聽第二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剛才的第一段有什么不同?想想看,這時候小牧童又在干什么呢?
(4)欣賞第二段音樂。
師:聽了感覺怎樣?
想想看,小牧童這時又在干什么呢?
他們會玩些什么呢?誰來學一學?
(5)再次欣賞第二段音樂,個別幼兒學做小牧童表演。
師:這段音樂是歡快的,跳躍的,講的是牧童們從牛背上跳下來,高興地在田間翻跟斗、抓蝴蝶、做游戲的情景。下面請你們再來聽一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和前面哪段音樂是一樣的?
(6)集體聽第二段音樂表演。
(7)欣賞第三段音樂。
師:這段音樂和前面哪段音樂是一樣的?
這時牧童又在干什么?
這段音樂講的是牧童又騎上牛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吹著笛子,慢慢地走遠了。
3、理解樂曲結構。
師:這首曲子一共有幾段?哪幾段是一樣的?
(這種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的樂曲叫A—B—A三段體。)
4、給樂曲取名字。
師:這么好聽的曲子,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吧。叫什么呢?
師:這首好聽的樂曲描寫的是我國美麗的江南小鄉村,牧童倒騎在牛背上,悠揚地吹著短笛,在田間玩耍的情景,我們就叫它《牧童短笛》吧。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江南的美景嗎?你們覺得在我們的家鄉,哪里最美?
師:讓我們一起來學著小牧童,到美麗的鄉間去走一走、玩一玩。
(師生集體聽音樂表演動作,出教室。)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升入大班后,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不斷增強。他們能更積極地投入到欣賞活動中,通過傾聽音樂,對作品進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鑒賞?!蹲哪绝B》是一首ABC結構的樂曲,樂曲節奏鮮明,形象具體,特點明顯,易于區分。結合樂曲各段的不同特點,可以將它想象成啄木鳥為樹木看病的故事。A段音樂平穩、流暢,像啄木鳥醫生正在檢查小樹。B段音樂節奏跳躍,恰似啄木鳥在"篤篤篤"的為蘋果樹捉蟲。C段音樂抒情優美,表示蘋果樹隱患消除,又恢復了生氣。
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渠道,運用Flash課件和情境表演的手段,充分讓幼兒感受和欣賞音樂,選擇聽覺、視覺、運動覺同步開放的參與方式,使幼兒充分體驗和感受樂曲的內涵及旋律的美,同時激發幼兒愛護關心他人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聽辨樂曲的三段體結構,感受A段的節奏平穩,體驗B段的節奏跳躍,欣賞C段的優美流暢。
2.在理解音樂內容,分辨音樂旋律變化的基礎上,嘗試用適當的"肢體動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
3.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了解啄木鳥的特征。
物質材料準備:PPT,Flash課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故事導入,引起猜測。
"果園里的蘋果樹病了,樹葉發黃,一點精神也沒有。請誰來給蘋果樹治病呢?"
2."啄木鳥到果園里又發生了一些什么事呢?讓我們到音樂里聽一聽,找一找。"
二、欣賞樂曲,熟悉樂曲內容
1.初次欣賞,感知樂曲內容。
"你在音樂里聽到了什么?"
2.再次欣賞,用動作表現樂曲。
"這首音樂一共可以分成幾段呢?哪一段是啄木鳥醫生在給大樹檢查,哪一段是啄木鳥醫生在捉蟲,哪一段是大樹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跳起了舞?"
三、分段欣賞,了解樂曲結構
1.學習用動作表現A段音樂的平穩(為樹作檢查)。
"啄木鳥醫生是怎樣幫大樹做檢查的?我們一起學一學。檢查了幾棵大樹啊?""如果你是啄木鳥醫生,你還能用什么樣的動作給大樹做檢查?""啄木鳥幫大樹做完檢查,接著要干什么了?"
2.學習用動作表現B段的跳躍(啄木鳥為大樹捉蟲)。
"啄木鳥是怎么給大樹看病的呢?它是用什么樣的動作來捉蟲子的呢?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每顆大樹的蛀洞一樣多嗎?誰來說一說。"
3.學習用動作表現C段樂曲的優美流暢(啄木鳥為大樹治好病圍繞大樹歡快的跳舞)。
"大樹們在干什么啦?我們一起也來跳一跳舞!""你還能用什么樣的優美動作來跳舞?請小朋友們用自己想到的動作一起聽音樂跳舞吧!"
四、完成表演,體驗合作快樂
1.教師請個別幼兒扮演大樹,其它幼兒扮演啄木鳥,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
2.分組隨音樂進行集體表演,教師指導。注意演大樹的幼兒,一定表現出治愈前的痛苦和治愈后的高興對比。
3.小朋友,今天我們欣賞了《啄木鳥》這首樂曲,啄木鳥真能干,讓我們變成能干的啄木鳥飛出教室去給外面的大樹做檢查吧!
大班音樂欣賞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幼兒園藝術教學中的打擊樂演奏,它能初步讓幼兒掌握節奏還能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以及表現力,大班幼兒對音樂節奏有一定的認識,合作意識逐步增強。在日常活動中發現幼兒對鼓點的節奏很感興趣,因此,我設計了《苗鄉笙聲》這個活動,利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的本土樂器鼓和蘆笙,來讓幼兒進行演奏簡單的2/4拍節奏,并能按圖譜進行合奏,讓幼兒感受苗族原生態的樂器,體驗民族文化的快樂。
活動目標:
1、通過體驗苗族樂器,以節奏的變化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2、能利用樂器吹奏出簡單的2/4拍節奏。
3、讓幼兒感受苗族原生態的樂器,體驗民族文化的快樂。
重點:能用蘆笙、鼓按樂曲2/4拍的節奏演奏出來為重點。
難點:能利用蘆笙、鼓,能在八分音符的地方自如的吹奏,并能按圖譜同時演奏。
活動準備:
大蘆笙一個、小蘆笙(幼兒人手一個)、大鼓一個、小鼓(幼兒人手一個)、苗族人們打鼓吹蘆笙視頻、節奏圖譜、籃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想和小朋友們分享一個視頻,這個視頻很神奇,老師每次聽到里面的`聲音,就特別想跳舞,特別特別的開心,你們想不想看?(師可適當變換語氣)師:看的時候小眼睛可要注意觀察哦!
2、觀看視頻,認識樂器。
師:我發現小朋友們看得特別認真,有的小朋友還很激動,請告訴我你們看到上面的人們在做什么?(師舉手示意)幼:有的在跳舞,有的在打鼓。師:這是苗家人最喜歡敲的"木鼓"。它叫什么?幼兒:"木鼓"。
幼:有的在吹(師:吹什么?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蘆笙"。它叫什么?幼兒:"蘆笙")木鼓和蘆笙都是苗家人最喜歡的樂器,過年過節時,苗族人們就會吹起蘆笙打起鼓跳起舞,來慶祝節日。
二、樂器嘗試,學習圖譜節奏。
(一)、木鼓
1、師:你們的小眼睛看得這么認真,觀察得這么仔細,今天我把苗家人的鼓也帶來了,出示木鼓"咚"。
幼:鼓; 師:誰想來試試敲鼓?我喜歡坐得好的小朋友。
:你真勇敢,第一個上來,再請一個小朋友來多敲幾下給我們聽聽。請兩名幼兒分別上臺嘗試,適度給予幼兒表揚。
2、師:看到小朋友們都敲了,老師也想來敲敲!(師示范圖譜節奏)師:老師敲得好嗎?老師敲得好,因為老師有秘密武器(出示圖譜),這是一個苗族的小妹妹送給我的圖譜,這個圖譜的名字叫《苗鄉笙聲》,她告訴老師只要跟著圖譜節奏練習,就會敲得很好聽,你們想學嗎?(想)
3、圖譜節奏
(1)師:那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圖譜,這個圖譜它是2/4拍節奏,每小節里面有兩拍(師引導幼兒數1,2,1,2~~~)咦,這里第二拍怎么變成了~~~?幼:一條線;師:這是增時線,表示第一拍的音要延長到第二拍才能結束,我們現在來(師作拍手動作,幼兒觀察回答),先用拍手來學習圖譜節奏,一個X拍一下手,看著老師示范一遍(教師示范前三小節1,2,1,2~)會嗎?都來試試,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師和幼兒拍前部分節奏|X X|X X|X-|);
(2)師:再來數數后面三小節,1,2,1,2師:第二拍里面兩個XX下面用一條橫線(XX)就表示一拍里面有兩個音,我們就拍(師連續拍兩下手,幼:拍兩下),師:連續拍兩下(師再次示范一次連續拍手兩下),師示范后三小節。現在我們一起來,(師作拍手動作,幼兒:拍手)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師幼拍后部份|X XX|X XX|X XX|)
(3)師:你們學得真快,現在我們從頭到尾拍手來一次,看你們會不會?(師指揮幼兒從頭到尾練習一次)
(4)師:拍得真好,這次我們換身體其他部位來練習,你們想拍哪個部位就拍哪個部位,師:一起來試一下,預備開始~~。
(5)小朋友們拍得很好哦,這次我們的小嘴巴都跟老師"嗚嗚"動起來,同時拍你自己喜歡的部位,預備開始~~。
:小嘴巴動得真整齊,你們表現得太好了,而且很有,但是有一點點不是很好,這兒(師指問題處)應該是~~~~我們都來試試。(適當表揚幼兒)
4、分發鼓
(1)、師:小朋友們表現得太讓老師驚訝了,剛才我們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按照圖譜拍打出好聽的節奏,那能不能用鼓也敲出這么美妙的節奏呢?(幼:能)先來說一下拿鼓規則:把鼓背在面前,鼓棒拿紅綢這一頭,老師說預備開始才可以按圖譜節奏敲鼓。請幼兒拿鼓,預備開始~~~~。
:小朋友們敲得很有,就是這里有一點點亂(指出問題處),引導幼兒把問題處練習。
(2)、師:小朋友們真厲害,這次你們敲得很整齊哦,現在我們再來一次吧。
(二)蘆笙
1、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一學就會,那我們再來挑戰另一種樂器蘆笙,你們也能吹得好聽嗎?(幼:能)師出示大蘆笙,介紹蘆笙的笙斗、笙管、吹口,雙手握住蘆笙,嘴巴對著吹口,按照圖譜吹,就能吹出好聽的聲音,想聽嗎?先看老師示范一遍(師按圖譜示范吹奏)
2、師:好聽嗎?想不想試一試,(幼:想)現在我看誰坐得好,我就讓誰來吹蘆笙,老師有一個要求,拿到蘆笙后雙手拿好蘆斗,笙管朝外,吹口對著自己不要吹出聲音,老師說預備開始,我們才開始按照圖譜節奏吹,聽清楚了嗎?預備開始~~:小朋友吹得很好,都很認真,但是如果這里(指問題處),再吹得整齊一點就更好了,這里再來一次吧!(問題處再來一次)
3、師:這次好了很多哦,我剛剛發現有幾個小朋友吹得特別好,特別認真,我想請他們上來表演吹一下,小朋友們要認真聽哦。(請吹得好的3~4個幼兒上來吹)
4、他們吹得好聽嗎?現在我們一起來像他們學學,一起再來一遍,預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