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實錄5篇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最新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實錄,供大家參考學習。
最新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實錄篇1
教學目標 :
1、了解小說故事情節,感受文章主人公之間深厚的友誼。
2、感受優美的散文體語言的熏陶,對巴學園的學習生活場景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學準備:
1、自備書籍一本。
2、教學課件。
一、 導入:
師:老師知道,我們五一班的同學最喜歡讀課外書了!告訴老師,新學期,你又閱讀了哪些課外書?
生1 生2 生3
師:真是名不虛傳!難怪你們眼神中流露的是睿智、聰穎!
這節課,老師將帶領大家再走進一本新書,高興嗎?它就是《窗邊的小豆豆》!(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高興地喊出它的名字吧。
生:齊讀課題
師:請大家再讀一遍,讀出你的高興來。
師:看到這個書名,我們來猜一猜:書中會描寫些什么?
生:書中會描寫……
師:是呀,你看(出示課件),一個小女孩正在窗邊向外看著什么!關于這個畫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師:在靠近窗戶的地方,你看見了什么?有一只燕子在筑巢,有一個商品推銷員在吹奏音樂,有……很多能夠吸引你注意的東西,這時,你該怎么辦?一個叫做豆豆的日本小女孩,卻不安分地站起來,和燕子說話,聽演奏,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一般說來,這個教室的窗戶對小豆豆來說是很愜意的,然而卻使老師大傷腦筋。因為教室在一樓,偏偏又緊靠馬路所以小豆豆很容易就能同路上的行人搭話。瞧吧,過路的那位化妝廣告宣傳員被小豆豆這么一喊,果真來到了教室跟前。這下小豆豆可樂壞了,沖著全班同學喊道:“來啦!來啦!”……就拿昨天來說吧,她又站到窗邊去了,我以為又是化裝廣告宣傳員過來了,就仍舊講課。可她卻突然大聲嚷了一句:“你干什么哪?”很顯然這是在向一個人問話啦!……因此我就走到窗邊想看看她究竟是在和誰講話。從窗口探出頭向上一看,啊!原來是只燕子正在教室的屋檐下筑巢。她是在跟那只燕子搭話呢!出示課件(關于畫面描寫的那段文字),我們先讀為快吧!
生:自由讀。
師:你讀出了什么?
生1 生2 生3
師:你看,無可奈何地老師、天真爛漫的小豆豆以及這些可愛的小事情讓人不由自主地想繼續讀下去一探究竟。
二、走近作者
1、師:這么天真可愛的小豆豆,是誰寫的呢?
生:黑柳徹子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從書的封面上知道的。
師:你還知道什么呢?
生:他是黑柳徹子
師:封面上還怎么介紹了作者?
生:日本人
對,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位作家的寫作風格吧(出示課件:黑柳徹子的作品風格的介紹文字)請同學們齊讀。
從內容上看,對于弱勢生命的同情與尊重,在平凡的、微不足道的細節中發現和感悟人生的本質與真理,從形式上看,細節描寫的運用,語言的細膩,獨特的視角,是作者的作品感動。
透過黑柳徹子筆下這些也有歡欣、也有傷感的記憶的碎屑,我們每個人或許也能找到自己的成長與思索的蹤影,并且從中感到一些“深藏的力量”和獲得一些人生的啟示:如何去愛這個世界,如何去建立起自己對于世界和人生的信念,如何去發現那些小小的真理——無論多么小的鉆石,都會閃光。而所有這些,也是她小時候就在想的事。小時候就在想的事,長大了還在想。
指導:同學們,讀新書之前,先細致地了解作者,就能把握閱讀的方向。(板書:走近作者)
2、請同學們看打開封面,仔細讀一讀,想一想,你對作者又有了哪些了解?(課件出示)
黑柳徹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代表大使。
她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之后,不僅在日本,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截至20_年,日文版累計銷量達938萬冊,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
該書已被譯成了33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國出版后,《紐約時報》發表了兩個整版的書評文章,這一“殊榮”,不僅在她之前沒有人獲得過,在此之后也沒有第二人。該書的英文版僅日本國內銷量就達70多萬冊,至今無人超越。
生:默讀。
交流。
師:你感覺這個作家怎么樣?
生:回答
3、師:出示作者廣獲好評的文字。
再也沒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席James P.Grant
1984年,聯合國的官員在讀完英文版的《窗邊的小豆豆》后,認為“這個人這么了解孩子的心理,再也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了”,因此任命她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是繼著名國際影星奧黛莉?赫本之后第7位、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
《窗邊的小豆豆》被評為“世紀最有價值圖書”
日本有史以來圖書銷量排行第1名
美國、中國、日本、英國等40國中小學生與教師“最喜歡圖書”
三、了解主要內容
這樣一位大作家,在這本書中,到底寫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先來讀讀這本書的內容簡介。(板書:了解主要內容)請打開書的封頁。自己讀一讀吧。
出示課件:《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討論:你讀懂了什么?(指3生說)
你還想知道什么?(指3生說)
總結:學貴有疑。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開始我們的閱讀之旅吧。
四、誦讀精彩片斷
老師已經讀完了這本書。在讀的過程中,發現一個地方特別精彩。請打開書本的第140頁。巴學園歷史上唯一的一次演出機會小豆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參加
引導生找到片斷。同時課件出示。
小豆豆成了孤零零的一個人,她走到校園里,赤著腳跳起了“小豆豆式”的芭蕾舞。隨心所欲地跳舞,心情真是愉快。小豆豆一會兒扮成天鵝,一會兒扮成風,一會兒又扮成奇怪的人,一會兒又裝作是樹木,在空蕩蕩的校園里,一個人跳了很久很久。
請同學們用心讀讀,你能讀出什么味道?
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引導生交流。
引導學生感情誦讀本片斷。
總結:在讀書中,遇到這樣的精彩片斷,反復誦讀,可是積累語言的好辦法。(板書:誦讀精彩片斷)
五、書寫批注
請同學們打開書本的第149頁。引導生找到片斷。同時課件出示。
這段文字是小豆豆放學路上聽到正南的媽媽呼喚正男的聲音,正南因為是朝鮮人受到別人的嘲笑,所以的他的媽媽會在放學時擔心他而找他,請同學們用心讀讀,你能讀出什么味道?出示課件
正男媽媽的聲音,有一種異樣的焦慮感,仿佛夾雜著某種不安,拖著長長的尾音。她的聲音有時會被旁邊通過的電車聲淹沒,但這句“正男!“的叫聲,是這么寂寞,如泣如訴,讓人只要聽過一次,就永遠難以忘懷。
同學們,老師讀到這段文字,被深深地震撼了。于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自己的感悟。(課件出示自己的批注)自己誦讀。
演示課件中我的批注圖片。邊演示,邊講解:在整本書的閱讀中,老師始終筆不離手,讀到優美的句段,就畫出來;讀到打動我的地方,就寫下自己的感動;讀到吸引我的地方,也作出批注。(板書:書寫批注)這樣,越讀就越深刻。
其實,同學們剛才的交流,就是你的讀書感悟,在書中你讀的文字旁邊記下來,也就是你的批注。
總結:同學們,讀書貴在思考!閱讀時,及時記錄下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樣,我們就會越讀越有收獲。
六、做讀書卡。
同學們,閱讀時,除了做批注,還可以做讀書卡。課件播放讀書卡的內容。引導學生課后完成讀書卡。
七、課堂小結: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顆高尚的心靈對話。打開一本書,就是打開了一個世界。是的黑柳徹子也是這樣期待的:(課件出示黑柳徹子在后記上的一段話)讓我們和她對對話吧。生齊讀。
雖然巴學園已經不存在了,但在大家讀這一本書的一瞬間,巴學園仿佛又恢復了過去的樣子。能夠如此,真讓我感到無上的快樂。
師:凱勒曾經說過一本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祝愿同學們走向《窗邊的小豆豆》,和她成為朋友,感受黑柳徹子童年的快樂。
最新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實錄篇2
師:這篇節選課文描寫了魯迅的幾個生活片段。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品評衣著”部分。
一、一個標點
師:老師在讀第四段時,發現其中有句話很奇怪。我先請一位同學讀一下。(生讀)
魯迅先生生病,剛好了一點,窗子開著,他坐在躺椅上,抽著煙,那天我穿著新奇的火紅的上衣,很寬的袖子。
師:大家注意到沒有,整段只有一個句號,但這個句子其實包含兩個句子,看看是哪兩句?
生:一句是“魯迅先生生病,剛好了一點,窗子開著,他坐在躺椅上,抽著煙”,另一句是“那天我穿著新奇的火紅的上衣,很寬的袖子”。
師:好的,這里本來應該是兩句話,前一句講魯迅先生病好一點了,后一句講“我”穿了一件新奇的火紅的上衣。按照標點運用的一般規則,在“抽著煙”后面應該是個句號,為什么蕭紅在這個地方用了一個逗號呢?(生思考)請注意:既然在這個地方用了一個逗號,那就說明這兩件事情是緊密相關的,那么二者間有什么關聯呢?
生:我覺得這句話強調“魯迅病好了一點”,這件事是值得高興的,這種情緒同那天蕭紅穿了一件火紅上衣就有了一種聯系,即“火紅的上衣”可能表示蕭紅希望魯迅的病能快點好起來。
生:作者希望魯迅看到她這件火紅的上衣之后心情會好,然后病能快點好起來。
生:作者希望魯迅看到她的紅上衣以后能夠心情愉快,能夠輕松。
生:這個逗號讓我體味出蕭紅火紅上衣的用意。因為先生病了,剛好點,蕭紅想穿一件紅上衣給先生帶來一點喜氣,她希望通過穿這件紅上衣來慶賀魯迅的好轉。
師:是啊!一個小小的逗號,意味深長。所以蕭紅才會急著讓魯迅來看一看她今天的衣服漂亮不漂亮。
二、一雙靴子
師:課文中魯迅除了評價蕭紅的衣服之外,還評價了她的靴子。事實上,蕭紅穿這雙鞋并不好看,但她幾次進出魯迅家,魯迅一直都沒說,他為什么一直不說呢?
生:魯迅說:“你不穿我才說的.,我一說你就該不穿了。”
生:他怕會傷到蕭紅的自尊心,因為蕭紅是個年輕人,喜歡打扮,喜歡穿靴子;如果魯迅說不好看的話,她就不穿了。
師:說得很好,蕭紅喜歡打扮,但她明明打扮得不好看,為什么魯迅也不說,就讓她這么去穿,這說明什么呀?
生:他尊重小輩的穿著。
師:哦,你讀出了尊重,有體諒嗎?
生:有的。
師:好的,請坐。以前對于蕭紅的靴子魯迅一直不說,是不是有可能看到蕭紅很喜歡這雙靴子,為了不掃蕭紅的興,他就選擇不說;而且他也覺得這么穿也無傷大雅,就讓她穿去吧,直到這一次講到穿衣服,才順便批評一下。在這里我們看到魯迅對蕭紅的關心、體諒和包容。
三、一條綢帶
師:除了評價衣服以外,還有一件事情令蕭紅印象深刻,就是束頭發這件事情。請一位同學把這段文字讀一下。(生朗讀)
師:這里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咀嚼的地方。首先綢條有米色的綠色的還有桃紅色的,經“我”和許先生共同選定的是米色的,為什么“我”和許先生都選定了米色呢?
生:因為米色淡雅、樸素。
生:說明“我”和許先生都覺得米色很適合“我”的氣質。
師:后來“為著取笑,把那桃紅色的,許先生舉起來放在我的頭發上”,請注意“取笑”兩個字,為什么許先生把那個桃紅色的綢條放我頭上就是“取笑”呢?
生:因為桃紅色有點兒妖艷。
師:對,相對米色的樸素,桃紅色過于濃艷,肯定是不適合“我”的。對此,魯迅又是什么反應呢?
生:他“眼皮往下一放,‘不要那樣裝她……’”。
師:“眼皮往下一放”,表現了魯迅——
生:他生氣了,真生氣了,動大氣了。
師:有一個問題,既然是開玩笑的,為什么魯迅要發這么大的火?
生:因為這個桃紅色過于艷麗和輕佻,不太適合純真的蕭紅,前面也說過魯迅先生是看重蕭紅的,所以他覺得純真的蕭紅不太適合這么艷麗的顏色。
生:這個顏色破壞了蕭紅在魯迅心中純真的形象,魯迅不允許別人用這么輕佻的、妖艷的桃紅色來裝扮她,所以他這次真的生氣了。從這,我們也看到魯迅的原則和底線,你可以不會打扮,你可以不會穿衣,但你不能讓打扮改變了你的形象氣質,不允許這么打扮。
師:讀了“品評衣著”這個部分,你覺得蕭紅眼中的魯迅是怎樣的一個人?
生:魯迅是一個非常關注蕭紅,關心并體涼蕭紅的長者。
師:是啊!看似非常平常的文字中原來深藏著魯迅與蕭紅的感情。
最新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實錄篇3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都有玩具嗎?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學生紛紛說出自己家里的玩具。
(這個話題是和學生們的生活有關,而且比較直觀簡單,學生們的興趣立刻被調動起來,自主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盡快進入主題。)
師:我們的課堂上又多了一位小朋友,他和大家一樣也有許多玩具,但是他的玩具都很特別,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
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實物教具:缺了車輪的火車;少了扳機的手槍;沒有炮筒的坦克和散了底的輪船。
面對老師擺出來的玩具,學生們發出驚訝的議論聲:“怎么都是壞了的玩具?”
師:對呀?為什么這個小朋友的玩具都是壞的呢?我們一起來問問他好嗎?我們一起學習《我想弄明白》這篇課文。
(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們主動投入到對課文的學習中。)
二、合作探究,自主識字
師:聽老師讀課文,你們仔細地看,認真地聽。
師:想自己讀一讀嗎?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筆圈出來,再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去認識它們,也可以請小組內的同學幫忙。
(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不但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效率,而且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師:你們都記住了哪些字,向同學們匯報一下好嗎?看哪一組的同學記得最多,,要鼓勵一下自己呀!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學生以多種形式認讀。
師(指“散”):這個字讀什么?我們以前認識的這個字又讀什么?(學生已學習過sàn這個音,在本篇課文中讀sǎn的音)。在課文中找出句子多讀兩遍。
師:同學們可真棒!字音都讀準了,誰能告訴大家你又是怎樣記住字形的呢?把你的小竅門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也可以幫助別的同學更好地記住它。
孩子們紛紛舉手說出自己記字的好方法、小竅門。
(孩子們記字形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很有道理,大家可以學習,對于一些沒有什么規律的,只要能體現出學生個人的見解也要給予肯定。只有通過孩子自己的方法記住的字,才能記得牢,而且也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師:同學們的生字學得可真不錯!在課文中,你也能準確地讀出來嗎?咱們來試一試吧!
學生通過個人讀、同桌讀、小組讀、以及讓同學評價等多種方式練習朗讀。
(讓學生變被動的學為主動的學,讓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并培養學生謙虛的態度,虛心向比自己好的同學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
師:誰能讀給大家聽聽?
(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出課文,通過學生間用欣賞的眼光去聽、去評,提高學生參與讀書的興趣,同時培養了語感,使學生在讀中體會內容。)
三、聯系生活,互動交流
師:現在學生們弄明白了嗎?為什么這位小朋友的玩具都是壞了的呢?
學生回答出因為他要弄明白許多問題。
師:這位小朋友為了弄明白玩具中的問題把心愛的玩具弄壞了,你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不防說出來,或者也可給這位小朋友提出好的意見和方法。
學生們進入到精彩的討論中。
生1:我要說,你可真棒!是個愛學習,愛提問題的好學生,我以后也要向你學習,多思考多提問。
生2:我可不這樣想,那么好玩的玩具都弄壞了,多可惜呀!以后還怎么玩呀?提什么問題,等長大了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生3:我可不同意你的看法,要是你總是想著玩,什么問題也不思考,不愛學習,長大了你也什么都不知道。
生2:要是又能學習,又不弄壞玩具那該多好呀!
生4:我們可以不弄壞玩具,如果有問題,就去問媽媽和老師,這樣不是很好。
生5:這個也不好,那你就是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生6:如果我們在拆玩具的時候小心一點,不要把上面的東西弄丟,等弄明白為什么,再把它們重新裝上不是更好。
學生間通過自由式的討論,不但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而且可以充分體現出小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他們通過相互間的贊成與反對,使自己有了一定的見解,并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接受好的方法,形成同學間的相互合作,共同進步。
師:同學們幫助文中的小朋友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我們能不能幫他把問題也解答出來。你在玩玩具的時候又遇到過什么樣的問題,也請同學們來幫助好嗎?
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
(幫助文中的小朋友解答問題,孩子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學生非常愿意參與,情緒很高,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對科學知識的向往。對于學生解釋不清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引導和解答,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
師:我們一起幫助小朋友解決了許多問題,在生活中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老師希望通你們的努力學習,將來會更準確地幫助更多小朋友,解決更多的問題。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重點體現出新的課程改革標準提出的要求。在識字上滿足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讓學生以積極的興趣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在朗讀能力的訓練上,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講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通過學生的自由讀,朗讀,互評等方式讓學生體會自己的進步,增強朗讀的自信。其次,對于本文來講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主動地進入到對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中,通過學生個性的思考和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體會到用腦的快樂。
最新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實錄篇4
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撈鐵牛》(板書課題)。注意“撈”字讀一聲。大家一起讀課題。
生:(齊讀)撈鐵牛。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上節課我們已經把課文分為了四段,老師請四名同學一人讀一段,誰愿意讀(指名)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課文中講到的鐵牛是做什么用的為什么要撈它們呢
師:好,這幾個同學讀得都非常認真,誰先來說一說鐵牛是做什么用的
生:鐵牛是拴浮橋用的。
師:那為什么要撈鐵牛呢
生:黃河發大水沖斷了浮橋,鐵牛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橋需要重修,所以人們要撈鐵牛。(板書:陷進淤泥)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讀書,知道了鐵牛是做什么用的,人們為什么要撈鐵牛。下面你們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甲:和尚撈鐵牛時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生乙:是用什么方法把鐵牛撈上來的
生丙:為什么不把鐵牛放在船上拉回來
師:同學們提的這些問題都非常好,這節課我們學習的目標就是在認認真真讀書的基礎上,理解和尚是用什么辦法把鐵牛撈上來的,了解課文是怎樣按一定的順序寫的,同時初步學習概括段意的方法。
師:剛才我們學懂了第一段,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段。現在請同學們自己反復讀第二段,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中所描述的內容。
生:(大聲讀這一段)
師:現在先請同位的同學互相說一遍,看誰說得最好。
生:(同位同學練習)
師:誰愿意給同學們說一說
生:和尚先請一個熟悉水性的人潛入水底,看一看鐵牛沉在哪兒,然后準備兩只大木船,船里裝滿泥沙,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他再叫人把兩只船并排拴緊,搭個架子。最后請一個水手用很粗的繩子拴住鐵牛。
師:這段寫撈鐵牛了嗎
生:(齊答)沒有。
師:那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地說一說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生甲:寫了和尚做準備工作。
生乙:這一段主要寫了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板書:準備工作)
師:剛才同學們所說的就是這一段的段意。我們通過認真讀書,知道這一段中的四句話都是寫“和尚做的準備工作”,所以同學們把段意概括為“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由此可見,認真讀書,了解內容,然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師:還有一個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概括這一段段意。請同學們默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我們可以結合這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話來概括第二段段意。
生:我們可以結合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準備工作做好了”來概括第二段段意。
師:對,誰來試著概括一下。
生:和尚做好了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師:真好!我們讀書時還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聯系。
師:誰再來把第二段內容讀一遍,我們看一看課文中運用了哪一組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把這幾項準備工作聯系在一起的請同學們用筆畫下來。
[著眼于言之有序,緊扣教學目標,訓練重點明確,指導具有可操作性。]
生:課文
最新小學語文名師教學實錄篇5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檢查預習
師:同學們都愛看動畫片吧?今天我們也來看一段動畫片。
〔多媒體〕動畫(大水沖斷浮橋、鐵牛沉入水底)
師:哎呀,大鐵牛沉到水底了,這可怎么辦呢?
〔多媒體〕課題
(板書撈鐵牛)
師:誰來撈?懷丙是什么人?他為什么要撈鐵牛?
(提問)
(板書原因拴住浮橋)
師:好,我們了解了撈鐵牛的時間(宋朝)、地點(黃河邊)、人物(懷丙)和原因(拴住浮橋),接下來,我們就準備撈吧!
(板書:準備――撈)
二、學習、理解課文
師:剛才檢查預習的效果很不錯,看得出同學們對課文內容已有了相當的了解。現在,請同學們看看老師的板書,再結合你對課文的了解,想想老師為什么這樣板書?
(板書的目的在于說明要先有準備才能撈,這是兩部分內容,以幫助學習之后正確分段)
(一)學習準備部分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我們先來看看撈鐵牛前的準備工作。
1、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段落。
師:課文中哪一段介紹了撈鐵牛前的準備工作?
(第三自然段)
2、自學、討論:
師:現在自己輕聲地再把這一節好好讀一讀,然后和周圍的同學討論討論撈鐵牛前究竟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注意:將所做的準備分成幾個步驟!)
3、提問、交流
師:好,我們來看看準備工作的第一步是什么。
〔多媒體〕課文第三自然段準備部分(并將各步驟用不同色注出)
4、歸納板書
師:我們能不能用幾個簡單的詞語把這幾句話概括一下呢?
準備:摸清位置備船裝沙并船搭架拴牛綁架
5、用自己的話說說撈鐵牛前的準備工作。
6、齊讀第三自然段。
師:準備工作做好了,我們要撈鐵牛了。不過,撈之前我還要留下一個問題請同學們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邊學邊想:為什么撈鐵牛前要做這樣的準備,這準備工作真的很重要嗎?
(二)學習撈鐵牛部分
1、了解撈起鐵牛的原因
師:我們現在來看撈鐵牛的過程。先請看這樣一段話。
〔多媒體〕第四自然段
(指讀、齊讀并思考:這段話什么意思,加點字什么意思)
師:笨重的鐵牛能夠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是因為拴住它的繩子越繃越緊,繩子越繃越緊是因為拴繩的船身不斷地往上浮,船身能夠上浮是因為水有浮力。懷丙能撈起鐵牛,其實是利用了水的浮力。所以他說: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板書浮力)
師:我們來看一看,一起感受一下。
〔多媒體〕動畫(撈的過程)
2、了解鐵牛被撈起的經過
師:鐵牛只是從淤泥里拔出來了,卻并沒有撈上來,還少了什么工作?
〔多媒體〕第三段課文
(注意:為什么要把鐵牛拖回岸邊而并不在河中間把它撈上來?)
師:誰用自己的話說說撈起八只鐵牛的經過?
(齊讀)
3、歸納板書
師:如果我們也把撈起鐵牛的過程分成幾個步驟,第一步該做什么?
撈:鏟掉泥沙船身上浮繩子繃緊鐵牛拔起拖到岸邊撈起鐵牛方法相同只只拖回
4、師:鐵牛撈上來了,我們也該休息一下了,來完整地看看從準備到撈起這一過程〔多媒體〕動畫(準備――撈)
板書:
懷丙
摸位置
利用水的浮力
出色的工程家
準備撈
撈起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課文錄音,指名讀課文
二、檢查本課生字
三、了解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多媒體〕第三、四段課文
師:好了,來想想我們前面留下的問題:撈鐵牛之前所做的準備工作究竟有沒有用處。
(討論、交流)
師:正是因為有了前面充分的準備,懷丙才能夠順利地撈起鐵牛。而他之所以能做好如此充分的準備,是因為他在做事之前認真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個完整的撈鐵牛的過程。
(男女分讀)
四、回顧課文
師:從撈鐵牛的原因,到撈鐵牛之前的準備,再到撈鐵牛的過程,最后撈起一只只鐵牛,(板書事情發展)
師:按照這樣的順序,怎樣給課文分段?
五、總結全文
師:到這里課文就學習完了。對于這樣的.一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嗎?
六、組織同學交流自己畫出流程圖。
上一篇:最新小學語文教學實錄精選
下一篇:初中七年級語文教學課堂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