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教學?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新課程,這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思維的策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教師要整體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要學會整體把握。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如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教學,希望對你有幫助!
1如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教學
整體把握貫穿在高中課程中的一些基本脈絡或者主線。
高中課程的基本脈絡主要有:函數議程、不等式、向量、幾何、算法、分類思想、化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現以函數為主線為例從四個維度來理解:第一個維度,首先,教師要對函數的要概念進行深入的理解。函數的概念在初中、高中、大學中都有自己的定義,它是逐漸發展完善的;第二個維度就是高中階段,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理解一些函數模型,如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三角函數等;
第三個維度是函數的作用。一個是函數在數學內部的應用,如函數的作用。一個是函數在數學內部的應用,如函數與方程、不等式、線性規劃之間的聯系與作用。二是函數在實際中的應用。第四個維度就是教師在高階段要幫助學生形成研究函數的兩個基本方法:第一是如何用運算法去研究函數;第二如何用導數思想去研究函數,如研究函數單調性、最值等。
要整體把握教材內容各個知識點。
數學中的一些知識點、概念,思想方法在教材編排中是逐步滲透、逐步發展完善的,教師只有整體把握教材,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處理某個內容、知識點在各個學段中的教學任務,而不是在某一學段直接把高中階段所涉及的有關內容全部傳授給學生,這樣增加學生的負擔,降低學習效果,同時,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另外,在概念教學中,要注意將概念置于整個高中課程中,就是在講這個概念之前要前思后想,要前后聯系,還要注意挖掘一個概念的深度,梳理它在不同學段之間的聯系。
如對曲線的切線教學應非常清楚平面曲線在高中教學經歷了三個階段:(1)初中定義圓的切線方程;(2)圓錐曲線的切線方程;(3)通過曲線的切線引入導線的定義,再反過來通過導數求曲線的切線引入導線的定義,再反過來通過導數求曲線的切線。這三個過程是一種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的循序漸近的過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學生的思想體系經歷(1)(2)兩種認識的洗禮后,回歸到最本質的理解――第三種認識:割線的極限。但這種認識如果不經過思維層次的過渡,我們就極有可能犯錯――把這三種認識分割開來。在講完曲線的切線是割線的極限后,教師拋出這個問題:曲線的切線是否包含圓的切線?留給學生思考。
2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營造情境,感染學生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是不應伴隨任何心理負擔的。學生以學為樂的心理狀態,除了自身的素質外,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環境的熏陶。課堂是學生智慧的發源地,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質疑、比較、判斷、選擇及分析、綜合、概括的場所,只有形成熱烈和諧的氛圍,學生才能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學習。教師應通過自己和藹的態度,有感召力、鼓動性的語言,親切的眼光表現出對學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勵,從而使學生產生對老師的信任和熱愛,并會由喜歡老師進而熱愛數學學習。
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是引起學生興趣的直接因素,從學生實際出發分析、挖掘數學知識的有趣因素,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刺激學生的求知欲,特別是在引出知識的背景上,人為地創造一種渴求學習新知識的氣氛,能提高教學效率。當然課堂上能否脫稿講課甚至即興發揮是學習氣氛熱烈和諧的基礎,只有教師占有豐富的數學信息和完善的表達能力,才能做到幽默的講解、巧妙的點撥、靈活的搭橋,用良好的精神狀態、開放的教育理念和聰明智慧感染學生。
證實困難,幫助學生
傳統數學教學中偏重教的研究,對于學生是如何學習的,學生的學習活動怎樣安排等問津較少,導致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障礙不能及時解決,使學生失去學好數學的信心。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啟發者、質疑者和示范者,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認知發展提供種.種有利的條件和幫助,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學會理解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學會數學地思考、數學地交流,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和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師要善于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學習興趣、心理特征、思維方式等,通過批作業、提問、測驗等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予以針對性的矯正,從而使學生改進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學習策略,對自己的數學能力充滿自信心。
3數學興趣教學
通過培養學生自身行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之父赫爾馬特說過,任何個體在獲取知識時,其興趣都要發生四個階段的變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動。可見最后要真正獲取和鞏固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行動。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出發組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我通過開設數學活動課等形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完《年、月、日》知識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2011年的年歷。通過實踐數學活動使學生感覺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消除了對數學的厭倦感,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盡量利用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創設一種愉快的情境,讓學生感到每節課都有新意,保持新鮮感。例如在學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時,其基本方法是通過剪和拼,使新學習的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學生一旦掌握了這種基本方法,就能舉一反三,很容易學會幾何圖形的面積計算了。所以可以特意安排一節課,專門讓學生動手剪拼圖形,觀察剪拼成的圖形與原圖形的關系。這樣,學習以上三種圖形的面積公式時,就“水到渠成”,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動手操作”這種學習方式由于能吸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所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
“教學”說到底就是師生間一種微妙的情感交流,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是信息傳遞的橋梁,沒有情感,課堂上就沒有教與學的溝通。從教學本身來看,它具有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也有情感性,要讓學生愛學數學,教師首先要對教學有濃厚興趣,要有充沛的熱情、生動的講述、淵博的知識,這樣才能感染學生。
另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要在親切、融洽、民主、平等的氣氛中進行,不要責怪、奚落學生。學生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他們渴望真情和愛,有強烈表現欲和成功感,教師要善于抓住有力時機及時恰當地給學生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熱心幫助差生,采取少一點“威嚴”、多一點“親切”的方法,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威嚴”與“親切”的適度結合,以激發學生對教師所授知識的“愛”。事實上,教師一個親切的面部表情、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贊賞的微笑,都會給學生一種愉悅體驗,享受到學習樂趣。
4數學思維訓練
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藝術,強化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場所,同樣的概念、定理和例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強語言趣味性、提高講授藝術,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活潑起來,使數學教學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新課引入要講究藝術性,引入是激發興趣的重要環節,教師要精心安排。
譬如,講平行四邊形這一節內容時,先通過圖像讓學生認識平行四邊形,再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平行四邊形,然后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教具,像變魔術一樣變換出各種形狀的平行四邊形,課堂氣氛活躍熱烈,教師邊演示邊講解平行四邊形的特點、特性,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新知識,最后教師拿出七巧板,發給每位學生,這樣學生就在玩中拼出了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的平行四邊形,使這節授課活動達到了高潮。課堂小結要講究藝術性。要使學生下課后能夠回味無窮,把學習數學的興趣延伸下去,就要在小節上下一番功夫,知識歸納、解題方法、教學思想、本質揭示都要做到趣味化,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使他們課后繼續不斷思考,期待下一節課的到來。
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過程是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發展的,借助操作性的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對感性材料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從而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重視設計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在觀察中動手、動眼、動腦、動口,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例如: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筆者先讓學生動手擺學具,用10個小圓片當作蘋果,用兩個大圓片當作盤子。先擺:把10個蘋果平均放在兩個盤子里。
學生很快分好,每個盤子里放5個。再擺: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兩個盤子里。同學們感到麻煩了。一個個小手舉起,有的說:“老師,我每個盤子里放5個,不夠了。”有的說:“老師,我每個盤子里放4個,還剩1個!”在學生擺學具的基礎上,教師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遇到平均分一些東西,分到最后剩余的情況,進而揭示這節課學習的內容是“有余數的除法”。學生動手實踐,對分的結果有充分的感知,就為建立有余數除法的有關概念,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思維方式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如何整體把握高中數學教學相關文章:
1.如何有效提高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
2.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方法
3.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4.如何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
5.怎樣提高高中數學教學質量
6.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7.高中數學如何從60分提升到130分 看看學渣如何逆襲學霸的三個方法
8.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技巧
9.如何學習高中數學的建議
10.高中數學學習技巧的四個方法
上一篇: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素養
下一篇:高中數學怎樣分層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