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應用題往往會包含多個應用信息,在審題過程中,保持謹慎、嚴肅的態度,是解決應用的第一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方法與技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方法與技巧
理清思路,從問題的思考角度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
高效課堂教學除了概念的講解之外,主要集中在解題能力的培養上。學生不僅要理解例題,而且要做大量的練習題。在解題訓練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分析題意,明確思路,再動筆解題。培養學生解題思路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嚴格遵守一定的解題程序去思考,以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進行解題思考時,學生首先要仔細地讀題,弄清楚題目考察什么,明確各個數據之間的關系,然后解題。有必要時可以把相關的數據關系先列出來,以提高解題的效率,也提高解題的準確度。例如,學習求“幾分之幾”的方法時,教師先不必急著答題,而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誰是誰的幾分之幾。經過思考,學生知道了用乘法計算,解題就容易了。從讀題、思考、發現規律到最后解題,學生的思路都非帶清晰,形成了良好的解題思考習慣,學習過程就易提高效率和質量。
規范解題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技巧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例題,并創設相應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大量的訓練往往會導致學生忽略解題的過程而直接得出答案。這個習慣會影響解題的正確性,也不符合數學解題規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強調按照規范解題的重要性,無論是側題的講解,還是訓練過程,都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步驟去做,以形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清晰地讀題,列式,而且減少誤算和漏算,提高解題質量。
另外,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訓練過程中的嚴格要求,學生逐漸形成規范的解題習慣,也能提高課堂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例如,講解“修4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1/5,第二天修了1/8,兩天共修多少米?”這一例題時,學生通過討論得出可以有兩種解題方法:400×1/8+400×1/5;400×(1/5+1/8)。其解答過程,教師引導學生嚴格地按照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和先算括號內、后算括號外的規則,完成解題。從讀題、分析思考、明確運算規則到最后得出答案。解題過程,教師的演練十分規范。學生掌握了解題規范,解題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提高。
2應用題是初中數學重點解題技巧
審題的仔細性。
仔細審題是正確理解題目的基本意思,是正確解題的基礎。在做應用題過程中,學生審題不清楚、不仔細,是做錯題的主要原因。如例1:小青蛙說:“我每天吃30只蟲子。”大青蛙說:“我每天比你多吃32只蟲子?!眴枺簝芍淮笄嗤芎鸵恢恍∏嗤?天吃多少只蟲子?因學生審題不清導致的解題錯誤大概有以下幾類。①沒仔細分析大青蛙吃多少只蟲子,直接列式為:(30+32+32)×7。②沒看清提問,直接列式:(30+30+32)×7。③兩種錯誤皆有,列式為:(30+32)×7。這幾種是常見的審題不仔細導致的解題錯誤,這一類錯誤往往多見于較簡單的應用題解題中。
審題的嚴謹性。
一個應用題往往會包含多個應用信息,在審題過程中,保持謹慎、嚴肅的態度,是解決應用的第一步。首先,要仔細審題,清楚了解題目所給的解題信息,結合提問,分析各個數學信息與解題的聯系。其次,十分精確把握題意,正確理解題目內涵。這點對小學生來說有點難度,但還是可以做好的。一方面,認真讀題,思考題目中語言表達的意思。另一方面,反復領悟題意,將思考過程中的疑問一一解決。再次,注意對題意的推理,認真思考、反復推敲,確保審題的正確性。
審題的深度不夠。
審題嚴謹、審題仔細是做對題的基礎,而審題的深度要求則是解決較難應用題的需要。如例2:一條鐵絲可圍成一個邊長為6m的正方形,用同一根鐵絲圍一個寬為4m的長方形,長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結合長方形面積公式,這道題的解題首先要求出長方形的長,而要求長方形的長就要知道長方形的周長和寬。
題目明確告訴長方形的寬為4m,而周長就需要學生認真讀題、仔細思量。有些同學一見這樣的題就慌了,或直接認為周長相等,面積也相等,直接列式:6×6,這一解法表明,學生的第一步解題思路是正確的,只是思考的深度不夠,因此解題出現了錯誤,走上了歧路。因此,只有深入理解題目的意思,才能掌握好題目條件的轉化技巧,獲得正確的解題思路。
3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技巧
用倒推法解應用題
從應用題的問題開始,一步一步倒著推理,直至解決問題,這種方法稱為倒推法,也叫分析法。倒推思路的思維過程是:從應用題的所求問題出發,找出解答這個問題的兩個必要條件,哪個是已知的,哪個是未知的。對于未知條件,把它作為問題,再找解決它的兩個條件,這樣不斷推究下去,直到所需要的條件都是題目中已知條件為止,這時問題也就解決了。
用類比法啟發解題思路
從要解決的問題聯想到與它類似的一個熟悉的問題,用熟悉問題的解題思路,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客車兩車從兩站相對開出18/5小時后,在途中相遇,客車行全程要6小時,貨車行全程要幾小時?這道題粗看一下,像相遇問題,但仔細分析,會發現此題既不知兩站之間的距離,又不知客車的速度,如果用相遇問題的方法來解答,則顯然是行不通的。但是如果引導學生換一個角度去看看,則不難發現它與所學過的工程問題類似。
用變更法誘導解題思路
對應用題中的條件、結論或問題的敘述方式做些變更,也就是換另一種說法來說明題意,往往能使原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另一個方面誘導出解題思路。例如,一輛客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行12小時,一輛貨車從乙地到甲地需行15小時,現在兩車同時相向而行,途中貨車因故停留3小時,貨車出發后幾小時與客車相遇?分析這道題時,引導學生把題中的“貨車停留3小時”變更為“客車先出發3小時”,也就是客車行了全程的1/12×3=1/4時,貨車才出發,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就一目了然了。
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
教學中會常遇到這樣的情形:練習時有一部分學生遲遲不動筆,聽老師讀過題目后其中部分學生就開始寫了。究其原因是學生不會讀題,尤其遇到文字敘述較多的題目時更是這樣。
4初中生數學答題過程步驟技巧
科學的做題習慣避免失誤丟分
經常能夠在學生口中聽到這樣的話――“那道題我會做的,可惜沒有時間了?!薄岸脊治掖中?,題目要選錯誤的,我選成正確的?!薄斑@道題的圖很明顯就是要證這兩個三角形全等,當時怎么就沒看到?!敝T如此類的失誤丟分時常讓老師和學生都覺得很可惜,而如果學生在平時就能養成較好的做題習慣,大部分情況還是可以避免的。
恰當的答題順序常常能夠事半功倍:通俗來說要培養學生先易后難的答題習慣,然而很多孩子常常難以在考試中嚴格執行。以深圳市數學中考為例,考查方式通常為12道選擇題4道填空6道解答題。其中選擇題最后兩題,填空題最后一題,倒數第二題最后一問以及最后一大題有較大難度。學生在答題過程中,如果對于選擇填空的難題部分遇到困難,可以考慮先猜想一個答案后先回答有把握的其他題目。如此可以有效的避免寶貴答題時間的浪費。
良好的心態是答題成功的前提
對于很多初中階段的孩子而言,數學的難不在于題目本身,更大程度上是一種畏難的心態。很多孩子一碰到題干部分略微偏長的題目,常常是題目還沒有讀完就已經“繳械投降”了。這一方面體現了學生讀題能力的欠缺,另一方面更說明心態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有較重要的心理暗示。
由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注重提高孩子們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更要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養。讓學生對于數學形成有良好的心理暗示――我覺得難的時候別人也會覺得難。同時,也要讓學生對于自己的數學學習形成這樣的一個概念――并不是做到滿分才是成功,而是每一次對于自己能力范圍內的題目都能做對就是一種成功,不懂的題目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下次完成。
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方法與技巧相關文章:
★ 中考數學應用題解題技巧
★ 初中數學選擇題的解題技巧
★ 應用題解題技巧|應用題不可怕
★ 初中數學選擇填空答題技巧大全
★ 初中數學壓軸題解題技巧有哪些
★ 初中數學題中的小技巧整理
★ 初中數學題中小技巧
★ 初中數學題中的小技巧
★ 初中數學的選擇題、填空題和應用題解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