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回答》是一首小詩。前五句講我們保護大自然的行動,后四句與之相照應,講大自然給了我們美的回答。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的回答》優質教學說課稿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認讀本課十四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熱愛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大自然的美。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聊天交流,啟發性設置問題情境,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接觸大自然,融進大自然。
2. 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想象畫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大自然的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熱愛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大自然的美。
重難點分析:
1. 會寫六個生字,正確認讀“植樹、種花、保護、田野、城市”等詞語。
2. 誦讀課文,理解詩歌內容,體味大自然的美要靠人類保護是文章的難點。教學時引導學生讀進去,以語感引發情感,以情感帶動語感,嘗試聲情一致的朗讀能力達成與提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一)出示多媒體課件展示大自然中神奇的自然景觀,多姿多彩的花草樹木,調皮可愛的小燕子、綠色的小青蛙……讓學生整體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二)提問,學生思考回答。
1. 你都看到了什么?
2. 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3. 我們生活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大自然呢?大自然又會怎樣對待我們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一)提出自讀要求,學生自由讀詩,做到不多字,不少字,正確流利。
(二)同桌互讀文中的生詞,先指讀,后開火車讀。
課件出示詞語
(三)讀詩歌,聽者給予評價。
三、再讀課文,讀出感情。
課件展示
(一)提問: “我們植樹”,大自然給了我們怎樣的回答?
找出句子來,自己讀一讀,然后男女生對讀。
引導體會“回答”的內容。
(二)提問: “我們種花”,大自然給了我們怎樣的回答?
找出來同桌讀一讀,然后男女生對讀。
(三)學習體會“愛護燕子”、 “保護青蛙”的句子,學習方式與上面的相同。
男女生交換對讀。
(四)大自然的回答好不好?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大自然的回答,你說用什么詞?
(五)“山間田野長滿綠樹” 、“城市鄉村開遍鮮花”是什么景象?你能說一說嗎?
四、讀中理解,嘗試背誦。
(一)學生讀課文。
(二)提問:課文寫了什么景象?
學生語言描述。
(三)課件展示課文, “植樹”、 “種花”、“愛護”、“保護”、“熱愛”幾個詞空缺。
學生嘗試補充課文空缺的幾個詞。
(四)學生試背誦。可配音樂《大自然的情詩》。
五 聯系實際,拓展延伸(作業)。
我們還能為大自然做哪些事情?大自然又會給我們哪些美的回答?課件出示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達,可以寫,可以畫,還可以用實際行動做一做。
第二課時
一、作業展示,成果體驗。
學生展示作業。
二、再認生字,復習鞏固。
(一)課件展示會認、會寫的生字,將課文中含有生字的詞語進行復現。
(二)課件展示用新生字連成新句子,將生字置于新的語境中以強化再認。
1. 小青蛙長大了,我們要保護它。
2. 城市中有一座小山,山頂上植了樹,還滿山都是野花,我愛這美麗的小山。
三、記憶生字字形與書寫。
(一)課件展示六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二)你怎么記住它?
(三)觀察:怎樣才能寫正確?
美:上方是頭頂所戴的東西,下方的“大”是正面站立的人形。
鄉:像曲曲彎彎的鄉村小路。
種:可用熟字合并法記憶。
(四)指導書寫,怎么寫才美?
學生發言。
學生在書上寫,寫后小組評議、全班評議。
《美的回答》優質教學說課稿2
教學目標:
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懂得熱愛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大自然的美。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十七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能力目標
培養學習朗讀能力,背誦能力,識字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本課十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方法:
小組學習,以讀為主,讀議畫結合,聯系學生活實際理解課文。
教具學具:
錄音機及磁帶,課件(放大插圖)。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件,情境導入
1、出示課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2、提問
(1)你都看到什么?
(2)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同學們,你在路上、小河邊、田野里行走時,看到過那些美麗的景色,聽到那些美麗的聲音?(生說)
師:是的,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美的回答。
揭示課題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美的回答》
這美的回答靠什么的得來的?請大家快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第一次讀,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后畫出生字詞,在多讀幾遍,讀正確。
2、用采蘑菇的形式檢查字音。
3、合作交流,巧記生字。發現識字規律。
4、第二次讀,同桌讀,互評,糾錯。(專心聽,及時幫助他。)
5、指名讀,跟課件朗讀。
6、學生再次朗讀課文,邊讀邊找出自己喜歡的詞句,把自己喜歡的詞句讀給好朋友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三、感悟課文
細心讀一讀課文,找一找,大自然都讓我們欣賞到了哪些美景,把你找到的句子勾畫下來。學生在反復讀文之后進行勾畫。
生1:我勾畫的是“山間田野長滿綠樹,城市鄉村開遍鮮花。小燕子為我們跳舞,小青蛙說我們頂呱呱。”
師:他找的真好,誰愿意為我們讀一讀。我們閉上眼睛,你的腦子中會出現怎樣的畫面。一個學生讀文。
生1:我看見可好多好多的綠樹。
生2:我滿眼看見的都是高高的、綠綠的樹和好多的花。
生3:我看見的花是五顏六色的。
生4:我看見小燕子一邊叫一邊飛,我還聽見小青蛙也在呱呱叫個不停。
師:先在誰愿意帶著你眼前看到的美景來給大家讀一讀課文。
要讓大自然做出美的回答,我們能做什么呢?
生:我們植樹 我們種花 我們愛護燕子我們保護青蛙
四、再次讀課文,讀出理解,試背誦
1、出示課文,“植樹”、“種花”、“愛護”、“保護”“熱愛”幾個詞空缺。學生試補充。
2、學生試背誦。
3、看黑板的板書再背誦。
五、聯系生活擴展想象
地球村的小主人
我住地球村,當好小主人。種上草,草兒青嫩嫩;栽上花,花兒香噴噴;植上樹,樹木綠茵茵。小朋友,作為地球村的小主人,你都做了什么?
我們還能為大自然做哪些事情?大自然又會給我們哪些美的回答?
生1:我們不往水里扔東西,水就嘩啦啦的流,為我們唱歌,水里的小魚還為我們跳舞。
生2:我們不污染大海,大海就能當鏡子給我們照。
生3:我們保護小蜜蜂,小蜜蜂就采蜜給我們吃。
生4:我們愛護草坪,風一吹,小草就對我們點頭微笑.....(
生:我們不亂扔垃圾,讓天空更藍
我們不摘花朵,讓花更香
我們節約用水,讓水更清
我們愛護小動物 ,讓我們和小動物成為一家人
師:你們說的真好,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美好的自然。誰能試這用這些話語替換課文的內容變成一篇新的《美的回答》?
學生討論整理如下
我們不亂扔垃圾, 我們不摘花朵,我們節約用水,我們愛護小動物。我們熱愛大自然
大自然就給我們美的回答
天空更藍 花更香 水更清 我們和小動物成為一家人
師:你們真棒,已經成為小詩人了。學習了一首詩,自己做了一首詩,回家可以把你們編的這首詩讀給家長聽。如果你有還的想法,還可以在試著編一首詩。
《美的回答》優質教學說課稿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本課17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熱愛大自然,要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大自然的美。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如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形聲字的方法識字等。
2、通過情感朗讀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及表達的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受到要保護大自然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質疑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小詩《美的回答》
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識記“答”:誰能很快記住它的樣子?
齊讀課題。
學習“美”的寫法。(師示范,學生先書空練習,再描紅練習書寫(描一個寫一個)。)
再讀課題。
師:美的回答是什么?誰給了我們美的回答?為什么會給我們這樣的回答?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次熟悉課文,打開書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出示課文,生字用不同顏色標出)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
三、識記生字。
1、檢查生字的預習情況。(出示生字詞,生字用帶顏色的字標出)
2、多種形式的讀來識記生字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比賽讀——打亂順序讀)
3、認讀生字詞卡片,以鞏固認識生字。
4、(出示生字)多種形式的讀來識記生字。
5、交流識字方法。
6、利用生字卡片,通過游戲來識記生字。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課文思考:大自然給我們美的回答是什么?邊讀變勾畫相關的句子。
2、全班共同交流,出示相關語句。
“山間田野長滿綠樹,城市鄉村開遍鮮花。小燕子為我們跳起舞,小青蛙說我們頂呱呱。”
(1)指讀大自然美的回答。
(2)“山間田野長滿綠樹,城市鄉村開遍鮮花”是什么景象?你的眼前好像出現了怎樣美麗的畫面?你能說一說嗎?
(3)生暢談眼中的美麗畫面。(山間田野到處是誘人的綠,放眼望去,都是高高的、綠綠的樹,各種美麗的花滿山遍野。城市鄉村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花,紅的、白的、粉的.......還有許多小蜜蜂來采蜜呢!)
(4)指導學生朗讀。
大自然多么美好啊!我們熱愛大自然,大自然就給我們美的回答。誰是熱愛大自然的孩子?
共同朗讀這段話。
3、師:我們都是熱愛大自然的孩子,我們能為大自然做些什么?(出示填空,引導孩子找出植樹、種花、愛護燕子、保護青蛙)
4、師:大自然的美要靠大家來保護,只有我們對大自然充滿愛心,才能換來大自然美的回答。
(1)師生對讀。我們植樹,( )。
我們種花,( )。
我們愛護小燕子,( )。
我們保護小青蛙,( )。
(2)同桌相互練習對讀。
(3)男生、女生交換對讀。
5、美美的朗讀全文。
五、聯系生活,擴展想象。
師:我們還能為大自然做些什么?大自然又會給我們哪些美的回答?
學生暢所欲言。
六、復習本節課所學生字詞。
七、作業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演、畫、唱)來表現我們能為大自然做些什么?大自然又會給我們怎樣美的回答?
《美的回答》優質教學說課稿4
一、說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在兒童的世界里怪獸是他們比較喜歡表現的對象,通過動畫片、想一想、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試用彩色筆等多種材料繪制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怪獸;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與眾不同的怪獸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2、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怪獸》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安排了《面具》、《機器人》、《民間面塑》等課,已經讓學生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而《怪獸》這節課是在此基礎用彩筆繪畫來表現畫面,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說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怪獸的分析,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
說教學難點:怪獸的設計和表現。
說教學準備:有關怪獸的資料,彩紙,教師范畫、作品。
二、說本課的指導思想:
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
三、說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怪獸》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的怪獸,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能用多種材料表現出特點突出的怪獸;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合作學習和綜合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說教學法分析:
1、觀察范作激發學習興趣。
2、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
五、說教學過程:
1、出示幾種動物圖片:鹿、馬、魚、鱷魚、蛇、老鷹等,著重觀察它們的一個重要部位,最后出示龍的圖片。并提問:①、這是什么?②、它是由誰創造出來的?在現實生活中存在嗎?龍是我們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所以中國人也稱為龍的傳人、龍的子孫。
2、想一想,龍本來不存在,勞動人民是怎樣創造出它的樣子來的?(把許多動物身上的特點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龍身上有哪些動物的特點?討論后得出結論:(結合圖片進行對比)龍的角是鹿的角;龍的嘴巴是鱷魚的嘴巴;龍的身體是蛇的身體;龍的爪子是老鷹的爪子;龍的鱗片是魚的鱗片。
4、下面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到怪獸世界里去參觀一下{怪獸欣賞}:中國古代的怪獸、外國的怪獸、卡通里的怪獸。
5、學生作品欣賞。這些作品如何表現了怪獸的形象?如何巧用材料的?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6、學生思考,“你想怎樣表現你心目中的怪獸?”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的語言交流為繪畫打下基礎。
7、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
8、評價。
六、說課堂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分享創作快樂
師生共同欣賞黑板上學生創作的怪獸,先讓學生互評自評你覺得哪個怪獸最吸引你?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品評: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適、形狀的變化是否生動。然后師生互評,教師肯定學生的評價,優秀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后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七、說教師總結:
同學們的作品中表現了很多怪獸,實際上這些怪獸并不存在,它只是我們幻想神話中的“靈物”,雖不足為信,但它卻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我們都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今天你們讓老師也看到了你們的智慧。你們都是好樣的。
《美的回答》優質教學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從課標領域來看: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造型·表現是指運用多種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本課將運用繪畫、拼貼等各種美術技能創作,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讓孩子更加熱愛大自然。
從本課的位置來看:本課是《動物明星》一課的第二課時,在上一節課中,學生已經對動物的聲音、形狀有一定的了解,這就為這節課作了很好的鋪墊,這節課將在原來的內容上有一個提升,讓學生了解怎樣運用夸張、變形等裝飾手法,制作各種動物圖案。
本課的重點是:把握動物特征,運用自己擅長的美術語言來表現動物,對于各種動物不同造型及身體外貌、神態等特點的把握,則是本課的難點。
二: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掌握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他們往往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本課主要通過欣賞、感受、觀察、體驗、發現、對話、討論、思考、嘗試以及表現等活動,體會學習的樂趣,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其設計意識與創新精神。
三:說目標
就知識而言:讓學生學會運用夸張、變形的裝飾手法來制作動物圖案,并用自己擅長的繪畫技能對動物進行造型與表現。
就能力而言:在制作動物圖案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學生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就情感而言:在看動物、說動物、畫動物的同時,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說教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從教的方面來看,本節課主要運用:引導探究法,演示法,觀察法。演示法,觀察法主要運用分析總結各種不同動物的造型、身體外貌、神態特點用于突破難點。引導探究法運用認識真實動物和動物圖案的異同,把握動物的特征,用于突破重點。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節課老師和學生需要準備這樣一些材料:
教師準備:有關的動物資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繪畫工具(水彩筆、油畫棒)和制作工具(剪刀、卡紙等)
五:說教學設計
1、游戲激趣,導入課題
我打算用這樣的方式導入,先出示動物的圖片,然后問學生認識它們嗎?要求學生與多媒體中的動物交朋友,并要求學生嘗試著問這些虛擬的動物是否愿意,當學生問畫面上的動物是否愿意與自己交朋友時,我用鼠標點按一下,動物就會有所反應,叫一下、做一個動作,使學生的興趣馬上提高了。
(設計意圖:在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我設置了許多生動有趣的動畫,并使這些動畫具有交互性,當點按時能有聲音和動作,在教學中便可以實現學生與畫面中的動物交流了。)
2、走進生活,加深體驗
我打算先讓學生欣賞的動物裝飾圖案,(點擊鼠標,演示課件)邊看邊問。來猜猜看自己看到了什么動物,從哪看出來的?根據以往的經驗,在這個問題上,學生應該能看出是什么動物。看不來的情況下,可以先把動物圖案中的動物特征說出來,提示學生這是什么動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主動總結動物的特征,讓學生自己發現動物圖案的特征。)
接著展示真實動物圖片與同一種動物圖案比較,找出二者的異同?(點擊鼠標,演示課件)學生討論后總結,相同的是都具有這個動物的基本特征,例如真實的大象的基本特征是身體壯,鼻子長,動物圖案中的大象也具有這樣的特征,邊分析邊比較。不同的是在生活物品上的動物形象更活潑,更生動。可以讓學生找一找自己身邊有沒有課件中的那些動物圖案,學生會很容易在文具,衣服上找到。總結告訴孩子,為了裝飾美化生活,設計師對自然界中的動物進行了夸張、變形,這樣的動物形象稱為動物圖案,揭示主題。然后再引導學生欣賞書上的圖片,體驗夸張變形所帶來的樂趣。
(設計意圖:用生活物品上的動物圖案與自然界中的動物作比較,讓學生聯系生活,理解動物圖案的概念,多媒體課件展示更好的體現這一點。)
3、尋找樂趣,深入探究
用什么方法才能把生活中的動物形象變成動物圖案呢?告訴學生夸張動物最明顯的特點,簡化其他的部位。從形狀、花紋、顏色三個方面來說。
例如:①夸張形狀的特點,展示小狗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總結:把小狗的頭畫的,縮小其他的部位。畫出一個卡通形象的狗。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非常有趣,把動物擬人化了,這樣讓學生感覺非常的親切,更貼近生活,更受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喜愛。)(板書:形狀)。
②夸張花紋的特點,展示長頸鹿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長頸鹿圖案不僅把它很有特點的脖子畫的更長,身上的花紋斑點的顏色也變的豐富多彩。(板書:花紋)
③夸張顏色的特點,展示熱帶魚的圖片,(點擊鼠標,演示課件)把熱帶魚的顏色進行了夸張。告訴學生圖案中動物的顏色可以和真實動物的不一樣。(板書:顏色)。
(設計意圖:在這個教學環節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夠很好的把動物夸張、變形部分展示出來,體現多媒體課件的優勢。)
4、主動參與,大膽實踐
在學生動手之前,展示各種制作形式及材料,如拼貼畫,粉版畫等(點擊鼠標,出示可參考的資料),也可依據自己的想象,運用一些老師也沒想到的材料,比一比,看誰設計的最有創意。在黑板上出示一張森林圖片,讓學生把制作各種形式的動物圖案貼到大森林里來,再讓學生來找一找我們的“變身大王”。
板書設計:
本課課我設計了這樣的板書:
動物明星
夸張、變形
形狀、花紋、顏色
之所以這樣的板書,都是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得來的。在知識層面上要求學生掌握的,通過這樣對知識的概括,便于學生掌握動物圖案的制作方法。
六:說媒體使用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我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來達到學生與不可能在課堂上見到的動物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在講解真實動物到動物圖案的夸張、變形的過程中,運用FLASH動態演示它的變形過程,形象生動表達這個過程。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點問題。
七:說評價與拓展
本課在評價方面,立足過程、促進發展,側重于幾個方面:
一:能否通過繪畫或其他形式大膽、自由變現自己的感受。
二:能否動腦筋用可塑性材料制作簡單的動物圖案。美術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差異。以學生自主評價為主體的評價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鑒賞意識。
總結拓展階段,主要是展示幾千年前,祖先用動物圖案裝飾美化的生活用品及民間剪紙圖案。(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器皿上的動物紋樣及民間剪紙圖案,讓學生感受我國五千年的文化,感受古代藝術的魅力.)
《美的回答》優質教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 一年級語文美的回答教學設計教案范文
★ 幼兒園小班課堂教學優質說課稿3篇
★ 2020年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范文五篇
★ 初中美術說課稿范本五篇2020
★ 優秀幼兒園說課稿范文五篇2020
★ 幼兒園大班語言說課稿范文五篇
★ 小班音樂教育活動優秀訓練教案
★ 小學二年級音樂課優質教學說課稿3篇
★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學最新說課稿3篇
★ 部編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五篇
上一篇:《黃河的主人》教學說課稿
下一篇:吆喝優秀教學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