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久久精品_性xxxxx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_免费观看视频www

好多范文網 haoduofanwen.com,好用的范文大全!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

網友投稿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精選5篇)

一門科學,只有當它成功地運用數學時,才能達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在數學的領域中,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篇1】

第六課時兩位數減兩位數(練習課)

教學內容:

課本P20---P21練習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和檢查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和題卡

教學過程:

一、總結引入

小朋友們,學習了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指名匯報。總結得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

[設計意圖]:課前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4題。請仔細觀察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一聽。怎樣求還剩多少個?指名回答。板書算式:32-11。這道題該如何計算呢?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3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選一道題說說計算方法。

3、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4、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7題。同桌兩個同學與相說一說下面各題差的十位上是幾?你是怎樣想的?

5、第22頁練習三第10題。仔細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匯報。怎樣求雨傘多少錢一把?獨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計算方法。指名匯報,并說明算法。

4、第22頁練習三第11題。先自己獨立完成,完成后從加法和減法中各選一道題在小組內說說計算的方法。指名匯報、訂正。

[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可三家的小雞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練習的熟練性。

四、總結: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進行統計,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愿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統計圖,分析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綠色代表什么?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據

1、調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調查呢?(生匯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計。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查。

3、匯報交流

三、分析統計結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涂一涂。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現什么?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自由說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要轉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這么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查,分組統計,完成統計圖。

六、游戲

同學們經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自由說)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篇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所學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得到系統整理和鞏固。

(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積極思維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和正確選擇解題方法,是復習中的重點和難點。

教具和學具

寫有練習題的翻轉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不同數量關系的幾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這節課在同學們學習的基礎上進行一下復習。

(一)想一想,議一議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都學習了哪些不同數量關系的應用題。請同位同學互相議一議、說一說。(可給5分鐘時間)

在同學們說的基礎上,教師出示一題。如:

“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又買來45袋,食堂現在有多少袋面粉?”

(二)分析解答,變換條件和問題

師說:這是剛才同學們在討論中講的一題,哪位同學能從條件入手分析這道題的數量關系,并說出解答方法?

同學們經過認真思考,大部分學生能做出正確解答。

40-16=24(袋) 24+45=69(袋)

答:現在還有69袋面粉。

接著,教師啟發學生改變題目的條件和問題,變為我們已經學過的其他數量關系的應用題,并能做出相應列式解答。學生由于有討論的基礎,又在教師不斷啟發和鼓勵下,因此很多同學能做出正確變換。

變換1.食堂有40袋面粉,第一星期吃了16袋,第二星期吃了17袋,還剩多少袋?

答:還剩7袋。

變換2.食堂有40袋面粉,吃了16袋,剩下的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面粉?

列式:40-16=24(袋) 24÷8=3(袋)

答:平均每天吃3袋面粉。

變換3.食堂原有面粉30袋,又買來16袋計劃8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袋?

列式:40+16=56(袋) 56÷8=7(袋)

答:平均每天吃7袋。

變換4.食堂原有面粉40袋,又買來16袋,如果每天吃7袋,可以夠吃幾天?

列式:40+16=56(袋) 56÷7=8(天)

答:可以吃8天。

變換5.食堂有面粉40千克,吃了4袋,每袋裝9千克,還剩多少千克?列式:9×4=36(千克) 40-36=4(千克)

答:還剩4千克。

變換6.食堂原有面粉40袋,第一天吃了6袋,第二天吃的和第一天同樣多,還剩面粉多少袋?

……這樣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越編興趣越高,他們所學的應用題得到全面的復習。

(三)分析、比較、判斷

題目進行變換時,教師可有目的地將變換的每一道題有計劃地寫在表格里,以便于學生觀察、思考、比較。

題目變化后,教師可逐個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回答。

1.每道題目的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2.請學習較好的學生從每個應用題的條件或問題入手或出發,試著分析解題思路。

3.每道題在解答時,先算哪一步?為什么?

4.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特點?有什么不同?(共同特點:都是三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都是先算中間問題,再算最后要求的問題。不同之處是數量關系不完全相同,所以解題方法也不同)

在學生觀察、思考、比較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小結出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1)讀題理解題意,弄清題里的條件和問題。

(2)分析解題思路,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出正確算式,算出結果。

(4)寫出答案,再檢查一下做得有沒有錯誤。

最后教師再強調指出: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關鍵是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防止死記硬背,靈活選擇算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鞏固提高

1.第一組練習(要求說出解題思路,提出中間問題)

(1)有46張紙,出墻報用了14張,剩下的紙平均分4次用完,每次用幾張?

(2)學校里原來有7棵楊樹,又栽了6棵楊樹,死了3棵,現在有多少棵楊樹?

(3)食堂買白菜45千克,午飯吃了12千克,晚飯又吃了15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2.第二組練習題(要求先自己小聲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1)二年級一班有22個男同學,20個女同學。每7個同學一組,全班可以分成幾組?

(2)前進小學買1個足球和4個皮球一共用了42元。買1個足球用了18元,每個皮球多少元錢?

(3)修花池要用94塊磚,第一次搬來36塊,第二次搬來38塊,還要搬多少塊?(用兩種方法解答)  3.第三組練習(要求補充條件,成為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1)“小熊貓”商店,共有98只氣球,________,現在有多少只氣球?

(2)手工組做了38輛紙坦克,送給幼兒園中班7輛,________,還剩幾輛?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應用題復習課,是通過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得到系統整理和鞏固,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因此從課堂設計上注意引導學生參與,通過回憶討論把學過的應用題一一列舉出來,再經過分析、解答、變換對已經學過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更加清楚,又通過分析、比較、判斷等教學活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數量關系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達到提高解答應用題能力的目的。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的含義,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讀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掌握乘法算式讀法和算式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小黑板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和減法,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算法,這就是乘法,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乘法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1、教學例1。

(1)出示例1圖

(2)提問:圖中幾處有小白兔?每處有幾只?一共有幾個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樣算?

板書:2+2+2=6(只)

圖中幾處有小雞?每處有幾只?一共有幾個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雞,怎樣算?

板書:3+3+3+3+=12(只)

(3)老師指著算式提問:

這兩個算式里加數分別都是幾?是幾個幾相加?的多少?

(4)小結: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連加來算。求小雞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個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個3連加來算。

2、教學試一試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1)出示試一試圖。

(2)提問:橫著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幾朵?有這樣的幾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樣算?求一共的朵數,就是求幾個幾相加?

豎著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幾朵?有這樣的幾排?求一共有多少朵?怎樣算?求一共的朵數,就是幾個幾相加。

(3)學生填書,完成試一試,集中交流。

(4)觀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相同嗎?

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橫著看3個5相加,豎著看是5個3相加,得數相同。

3、教學例2

(1)出示例2圖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嗎?

板書:2+2+2+2=8

2+2+2+2=8,表示幾個幾相加,得幾?

(3)老師說明:4個2相加得8,還可以用乘數計算,寫成22=8,像24=8這樣的算式,是乘法算式,這個符號(指)叫乘號(板書:乘號),可以這樣寫(示范寫)。24和2乘4。

(4)4個2相加得8,不僅可以寫成24=8,還可以寫成42=8,誰會讀這個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樣,各部分都是有名稱的,誰先來說說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答老師板書:2+2+2+2=8

(加數)(加數)(加數)(加數)(和)

老師說明:在乘法算式中,等號前面的數叫乘數,等號后面的數叫積。

板書:42=8

(乘數)(乘數)(積)

同桌同學互說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誰能說說24=8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5)老師小結:求一共有多少臺電腦,就是4個2相加是多少,不僅可以用加法計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計算,可以寫成24=8或42=8,讀作:2乘4,4乘2,等號前面的叫成熟,等號后面的叫積。

4、教學試一試

(1)出示試一試圖,提問: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分幾組在跳繩,每組幾人?求一共有多少人跳繩,怎樣算?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解答,老師巡視,了解學生解題情況,輔導有困)難的學生,集體交流。

(3)討論;求4個5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三、完成想想做做1~4

1、完成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小題圖,提問:1盒有多少枝?有幾盒?求一共有多少枝,就是幾個幾?

學生填空獨立完成

(2)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集體交流時著重提問這道題是求是幾個幾朵?

2、完成想一想做做2

(1)用圓片擺一擺,每堆擺2個,擺4堆,指名回答,擺了幾個幾?

學生獨立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兩道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2)用圓片擺一擺,每堆擺4個,擺2堆,指名回答:擺了幾個幾?

學生獨立寫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體交流。

(3)比較一下這兩種擺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3

讀出乘法算式,再說出乘數和積各是什么。同桌同學先互說,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4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學第四單元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 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3、初步養成合理安排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鐘面。

2、初步了解時、分之間的關系,知道1時=60分。

3、正確地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難點:

了解時、分之間的關系;準確認、讀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

鐘面、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

學生每人一個鬧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復習舊知,引出新知

1、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鐘)

2、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3、關于鐘表的知識你還知識哪些?

(復習:時、針、分、秒針以及整時、半時 )(準備復習題)

師:其實關于鬧鐘的知識還有很多,讓我一起學習!

二、 觀察操作,探求新知

(一)認識鐘面

1、師:首先,請同學們看這個鐘面的構造,你有什么新發現?(看誰匯報的多)

2、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演示)教師板書

格:有12個大格

共60個小格(1大格有5小格)

(二)認識時、分

1、師:請同學們看電腦演示:當分針走一小格表示多長時間?(一分)

問: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幾分?走2大格呢?走3大格呢?走5大格呢?那么走一圈呢?

2、電腦演示: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久?

問:時針從12走到1是過了幾小時?從1走到2又是幾小時?那么時針從8走到10呢?

(三)認識時、分的關系(拔一拔)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時和分,下面請大家看屏幕演示,請你觀察時針和分針都有什么變化?觀察后然后小組討論以下通過他們的變化你又發現了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

師:誰愿意匯報一下你的發現?

生:分針撥了一圈,時針走了一大格。

師:說對了,你真會觀察事物。時針走一大格是幾小時?(一小時)分針走一圈是多少分呢?(60分)那么你從剛才的操作和觀察中發現了時和分的關系了么?(1時=60分)(板書)請同學們讀一下

(四)想一想

與學校生活實際結合,初步體驗時分之間關系,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一節課的時間是( )分,再加( )分是1時了。

4、總結探究到的關于鐘面的知識,完成書上的填一填。

二、認讀時間

1、認識整時,學習整時的寫法。(整時)

出示9時的鐘面,讀時間,說方法,寫時間:9時,教新的幾時方法:9:00。說明:表示時,兩點前面寫時,是幾時就寫幾,兩點后面寫分,由于是整時,就寫兩個0來占位。(師說:鐘表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怎樣才能把鐘表上的時間記錄下來呢?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可以用漢字時、分來表示,也可以像有些電子表一樣用:來表示。)(可再示范一個或讓學生拔一個整時)

學習9時01分、9時05分的認、讀

2、認識幾時幾分,寫分不滿10的時間寫法。(非整時)

出示9時08分的鐘面,讀,寫時間,強調08分不滿10,用0來占位。如果分滿10分就不用寫0了。(可再示范一個或讓學生拔一個幾時幾分)

總結:讀幾時幾分的方法: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分針走過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合起來讀幾時幾分。

4、練習認、讀、寫幾時幾分

(1)認讀試一試中的時間,鞏固認識幾時幾分的方法,練習新的記錄時間的方法。

(2)知道電子鐘表顯示的時間讀起來簡單明了,但顯示的時間和鐘面時間是一樣的。

三、 鞏固練習

1、認讀小明作息時間表,小組合作,說一說小明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懂得要合理安排時間。

2、書中連一連,鞏固練習認讀寫時間。

3、小游戲:你說我撥、我說你撥。

4、撥出小明家人喜歡的節目時間,小組合作,評出最佳小組。

四、總結

下課的時間到了,說出是幾時幾分。____惜時間教育

板書設計:

認識時、分

有12個大格時針 1大格1時

共60個小格分針 1小格1分

1時=60分

61762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